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18438800000044

第44章 抗震救灾(5)

内江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内江市委主委、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玉春身先士卒,个人通过市一医院、市政协、农工党市委机关支部等各个渠道,共捐款1000元。副主委范伟不仅多次捐款,还把有关单位捐给他从灾区转学到内江读书侄儿的几百元也一同捐赠。在主委和副主委的表率作用下,全体党员捐款积极、奉献爱心,农工党内江市委各支部、总支部及党员共捐款27205元。

(后记)

李云、王文受到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政府的表彰。在2008年10月30日“内江市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李云代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作了《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的先进事迹报告。罗勇受到中共内江市市中区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农工党内江市委抗震救灾事迹突出,分别受到农工党中央、农工党四川省委表彰,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林朝杰、李德富被农工党中央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党员”称号。受农工党四川省委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有:农工党内江市委、市第一人民医院支部、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支部;林朝杰、范伟、李德富、王文、李云。内江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支部委员崔春虹,受到内江市妇联表彰。

注:本文口述及提供资料:李云、李徳富、王文、罗勇、杜仕华、崔春虹、林朝杰、张晓斌、余治超等。

(作者杨江华,系农工党内江市委秘书长;作者李乃宁,系内江市电视台记者。本文成文于2008年6月,2012年3月23日修改)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难现场救亲人

唐联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那一刻,山崩地裂,顷刻间数十万条血肉之躯被掩埋在废墟之中;那一刻,数万生命骤逝;那一刻,我们顿感生命的珍贵与脆弱;那一刻,百万人受灾,数百万间房屋被毁;那一刻,我们被恐惧和绝望笼罩。

一切为病人 领导在一线

地震波及渠县,就在人们还在惊恐和不清楚震中和震级的时候,院级领导于14点40分汇集在医院外科大楼前,李健院长用三分钟时间召开了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会议,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按分工各负其责,分片包干,启动应急预案。会议决定将全院330名住院病人转移到院内空旷的花园草坪上。时间紧迫,我马上组织外科系统医护人员和陪伴,将200名外科住院病人在40分钟内全部安全转移,所转病人都得到有效的治疗。地震中受伤的两名骨折病人送来医院。我组织骨科医生会诊,安排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当天下午将病人推进设在七楼的手术室,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余震的危险为病人做手术,手术中我三次到手术室查看手术,安抚正在手术台上的医护人员,安慰病人。手术顺利完成,得到了病人、病人家属的高度好评。

忙碌了十几个小时,来不及吃晚饭,我又带领医教科、护理部及大科主任、护士长对外科病人再次逐一检查、核实,做到心中有数、治疗有数。

为了使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不能搬动的危重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和保证个别返回病房的病人的治疗和安全,我又随李健院长带领医教、护理两个部门,到每一科对每一病房逐一检查,慰问在病区值班的医护人员,并要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病人治疗不能中断,一定要照顾好病人。

此时的时钟已指向了当晚11时30分,当我们正准备离开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时,李健院长接市、县卫生局电话,组建救援医疗队赴灾区。在现场,院长决定了渠县人民医院医疗队的组成,我作为分管外科系统医疗业务的一名副院长,带头参加了医疗队。

不辱使命带好队伍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回家作个人准备,只是电话告诉家人,将急救药品和救灾物品装上救护车就出发。我们一行昼夜兼程,于13号下午赶至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广元市青川县城。会同先后到达的达州市的另外4支医疗队一起投入抢救伤病员的救治工作。

为了加强在灾区的领导和管理,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我被达州市卫生局指定为达州市在青川的五支医疗队的负责人。我临危受命,担当重任,按市卫生局的要求带领达州的32名医护人员和驾驶员在灾区执行救治任务,负责与广元市医疗救援指挥部、青川县现场救灾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协调,负责对五支医疗队的领导管理、伤员救治、转运、工作安排、食宿安全、车辆管理等工作。为了带好队伍,我每天必须与各医疗救援队的负责人交换意见、交流工作,并与所有医疗队员交流思想。各医疗队每天执行任务的地点不同,任务不同,为了掌握情况,我随时都与他们保持电话联系。同时,将青川医疗队的情况及时汇报给达州市卫生局。

我作为渠县人民医院的一位副院长、副主任医师、一名农工党员、农工党渠县县委副主委,在灾区既要带好队伍,抓好工作,又要救治伤员,和所有医疗队员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艰辛在一起,危险在一起。我常常对医护人员讲:“对伤者抢救早一秒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晚一秒就多一分死亡危险。”

艰苦环境天使感人

医疗队初到的那几天,晚上没电,队员们睡在地上,数着流泪的星星,听着低沉的狗叫声。不能入眠时,我对医疗队员讲:“有时候生命很轻,轻如落叶,风一吹便掉落枝头,有时候人的生命很重,重如泰山,失去它时,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对于年已半百的我而言,在二十几年的医疗生涯中,看过了太多的生死离别,更能体会生命的价值,更能体会为挽救每一位可以存活的生命而努力的重要意义。在青川灾区的日日夜夜,在救护车上过夜的那些日子,在闷热的天气下和蚊虫的叮咬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作为一名领导、一位医疗队的负责人,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在艰苦、危险、繁忙的工作中要带好头,做好队员的思想工作,给队员鼓气,为他们增强信心,才能战胜自我。

在初到灾区的那些天,我们嚼饼干、吃方便面、喝矿泉水,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虽然很艰苦、很累、很危险,但无怨言。因为我们能在地震灾区参加全国性医疗大救援工作,和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一起为生命而工作,是我们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我感到无比地光荣,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人生的升华。

一次我们在转运一位下肢骨折的伤员时,这位伤员对我们讲: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时,让受灾群众感到安全和希望的主要有三种颜色: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绿色,抢险救援人员的橘红色,救伤治病医护人员的白色。说得多好啊,白色!白色的天使,伤员需要我们、病人需要我们,生命的延续需要我们。医生的天职就是拯救生命,灾难面前,我们就是真正的人间天使。

我们面对灾区群众的期盼,不畏艰险,不顾疲劳,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上,在断垣残壁间寻找生者。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贵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呈现出了崇高的精神力量,以生命呵护生命,体现了“救死扶伤”的职业信仰,也见证了人道主义的崇高精神。

团结协作共创佳绩

半个多月的灾区救治工作,我和渠县医疗队在广元市、青川县两级救援指挥部的指挥下,冒着不断的强烈余震,抢救、诊治伤员160余人。从青川的几个重灾区转运重伤员40人到广元市医院接受手术等后续治疗。在灾区搬运急需药品上、下车12车,在重灾区向外转运灾民150余人,运送应急救援工程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接送到重灾区的省外医疗专家60余人。这些数字只是我们工作的一方面,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作为一名副院长,医疗队的负责人,每次任务、每项工作我都带头参加,每天我们都在被地震震坏的海拔近2000米的崎岖山路上行驶,车程在300公里以上,的确辛苦,但当伤员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时,我又感到无比欣慰。

5月19日,我们在转送两名骨折病人时,途中突遇强烈余震,岩石不断滚落,我坐在副驾位上,一边观察落石方向,一边提醒驾驶员避让,行进中岩石掉落砸烂救护车前保险杠,落石阻挡去路,我当即决定随车医护人员下车,冒着不断滚落的石块和泥土迅速推开落石,及时通过危险区,此时此景,我们每位医护人员及病人都惊出一身冷汗,这样险象环生的场面不止一次。为了伤员,我们必须迎着困难上,再艰险也必须完成任务。

一次我们接青川指挥部的指令,苏河乡有一位80岁的骨折病人需及时处理,我们在摩托车的带领下,艰难地行进,路垮了车不能再前行,我和我们医疗队员爬坡下坎,去把这位病人背、抬至救护车上送回医院接受再治疗。为了伤员,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辛苦面前我们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一次在青川关庄镇重灾区接伤员,离上游10公里的堰塞湖水已溢过湖坝,水流已漫过我们必过的部分桥面,过去已有危险,不过去伤员怎么办?我作为一名带队负责人,果断决定,我们的车走前面,我带头上车过河接上伤员,返回时河水已漫过全部桥面。我们在武警的引导下顺利通过,将病人安全转移。

从广元各医院转至广元火车站,乘专列去省外治疗的伤员21人,是我们用双手托起单架从车窗送入车内,我和我们的队员托起了他们人生的希望,托起了他们的生命。接连三天,转往绵阳、成都双流机场的10名重伤员都平安到达,每次我都随车护送,行程中对每位伤员认真观察、监护,直到将病人送上飞机才返回,每次行车都在600公里以上,我们的辛苦换来了病人的平安。

在往成都双流机场转运伤员,车路过我在成都工作的女儿家时,我来不及去看望。我在成都因病检查的爱人,是由女儿陪同和照顾的,我路过时只是电话一声问候,又同车返回,为的是早日完成伤员转运,让他们早日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思想高尚个个展风采

医疗队的渠县人民医院驾驶员,在救灾现场拾得装有现金、银行卡、手机的包一个,汇报给医疗队后,我决定立即交给救灾指挥部,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受到指挥部的高度赞扬和同事们的好评。

我带的医疗队哪里艰苦哪里有我们,哪里危险哪里有我们,哪里工作重哪里有我们。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广元市医疗救援指挥部的赞扬,受到青川县现场救援指挥部的表扬,医疗队中两名医护人员分别接受了达州电视台的现场采访。我本人作为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救灾现场,团结各医疗队,协调配合,组织有力,指挥到位,工作出色,多次受到指挥部的高度评价。达州报纸刊登了我的救灾先进事迹。川商杂志社的《“5·12”汶川大地震抗震特刊》刊登了我院医疗救援情况,刊发了我在现场检查伤员的照片。在救灾现场,我接受了四川电视台的现场采访,内容在四川电视台滚动播出。

5月23日,中共达州市委常委邓洪志副市长,率达州慰问团到青川灾区慰问我们五支医疗队和两支防疫队,我们深感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我作为负责人,向邓市长及慰问团汇报了救治工作,并代表全体参加救援的医护人员、防疫人员、驾驶员向市委、市政府表态,一定不辱使命,坚决完成好任务,在救灾工作中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将为达州人争光,为达州医护人员争气。

(作者系农工党渠县县委副主委、渠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本文成文于2008年12月)

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杜宝佺

我于2008年2月下旬经四川省卫生厅党组推荐,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委派到雅安市芦山县挂职任副县长,具体分管芦山县教育、卫生工作。

5月12日,雅安市化解教育“普九”债务工作组领导一行莅临芦山检查指导工作,原定下午两点半由我主持召开的芦山县化解教育“普九”债务工作汇报会,在与会人员刚刚就位时,突遭地震灾害袭击。顿时天摇地动,使得整个县城陷入一片慌乱。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此时此刻正在学校上课的学生、在医院救治的病人是否安全。时间紧迫,灾情就是命令。在简单地向市工作检查组作汇报后,会同教育、卫生部门的同志随即启动灾后应急预案,首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全县学校、医院及卫生院的情况,并要求:1.各学校务必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到安全地带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各学校立即停课,想办法组织学生安全回家。2.医院、卫生院务必将住院病人撤离病房并作妥善安排。在我和广大教育、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学校师生和医患人员没有一起因为地震灾害受重伤和死亡事故发生。

随后全县的抗震救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如火如荼地全面开展起来。我分管的教育、卫生部门是此次救灾工作的重点,涉及范围广、受损情况严重。我作为芦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成员,面对学校何时能复课、县医院的病人怎么安置等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每天不顾余震不断的危险始终坚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乡镇学校、县医院、卫生院等第一线亲自查看灾情,排查安全隐患,看望受灾师生及医患人员,要求学校、卫生部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巡逻队,昼夜巡逻,维护秩序,确保财产安全;详细了解灾情上报相关领导及上级部门,并坚持不等、不靠的原则,与相关人员一起共同商讨最快、最有效的自救方案;组织教育、卫生部门、县城建部门配合省市房屋建筑质量鉴定专家组对全县学校教学楼、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病房、卫生院、办公楼、宿舍楼等建筑受损情况进行鉴定评估,及时研究制定相应解决办法。组织领导教育、卫生部门据实调查灾情并及时上报,做好重建、援建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

余震有所缓解后,我和芦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卫生工作组的同志一起严格按照省市抗震指挥部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芦山县各中小学校学生复课工作。对每一所申请复课的学校,我和其他相关领导都要到现场检查指导,并要求学校制定详细的抗震应急预案和进行避震疏散演练,完全符合条件确保绝对安全的学校班级才同意复课。不久,芦山县学校所有高三年级和大部分初三年级已经安全复课。对未能复课的学生要求学校安排老师做好家访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