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 ①,出语 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 ③焉。卒然 ④问曰:‘天下恶乎定 ⑤?’吾对曰:‘定于一 ⑥。’‘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 ⑦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 ⑧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 ⑨作云,沛然 ⑩下雨,则苗浡然 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 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 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 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①梁襄王:惠王之子,名赫。 ②语:读去声、音御。告也。 ③畏:敬畏也。④卒然:“卒”,同猝。“卒然”、忽遽貌。赵注:“间事不由其次也。”⑤恶乎定:“恶”、平声,读乌。何也。“定”、安定。⑥定于一:一者、仁也。统一于施仁者。⑦与之:归之也。从之也。 ⑧七八月:周建子。以十一月为正;夏建寅,以十三月为正。故周之七八月,即夏之五六月也。⑨油然:云盛貌。⑩沛然:雨盛貌。浡然:兴起貌。御:止也。人牧:“牧”、养也。“人牧”、即养民之君也。引领:延颈也。由:通犹。
【译文】
孟子去见梁襄王,出来告诉人说:“远望着他,毫无风度,不像人君的样子;就近看他,也不见有什么威严,令人敬畏的地方。他突然地问我说:‘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答道:‘定于统一。’他又问:‘谁能统一?’我答道:‘不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他问道:‘谁人能够教百姓归服呢?’我答道:‘天下没有一个人不归服他的。王可知道初长的青苗吗?七八月的时候,久不落雨,青苗就枯槁了。等到天空浓云兴起,大雨倾盆地下起来,青苗又立刻蓬勃地活起来了。国君如果像甘霖一样,谁又能挡得住百姓归服呢?现在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好杀人的。假使有一个不好杀的国君,那末天下的百姓,自然都伸着脖子来盼望他了。果真能如此,百姓归服他,就同水向低处流,其势奔腾汹涌,还有谁能阻挡得住呢!’”七齐桓章
齐宣王 ①问曰:“齐桓晋文 ②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 ③,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④,则王 ⑤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 ⑥而王,莫之能御 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⑧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⑨。’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⑩,若 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臣固知王之不忍 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 其无罪而就死地,则斗羊何择 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 也。是乃仁术 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 也。”王说 曰:“《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 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而不见舆薪。’则王许 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 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何以异?”曰:“挟 太山以超 北海 :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 云:‘刑 于寡妻 ,至于兄弟,以御 于家邦。’言举斯心 ,加 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 所以大过人 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 、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抑 王兴甲兵,危士臣,构 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 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 不足于口与?轻暖 不足于体与?抑 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 不足使命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 土地,朝 秦楚,莅 中国,而抚 四夷也。以若所为 ,求若所欲,犹缘 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 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 ,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齐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 ,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 ,请尝试 之。”曰:“无恒 产而有恒心 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 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 反其本矣!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齐宣王:姓田,名辟疆。当时诸侯皆僭称王。②宣王心慕齐桓晋文覇功,欲孟子为之述其详。③仲尼之徒云云: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承继儒家道统思想,重仁轻霸,故云“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④无以:“以” ,通已。犹言“必不得已。” ⑤王:读旺。作动词用。说文:“天下所归往也。”施行仁政,天下人民皆归往之也。⑥保民:有爱护意。说文:“保、养也。”⑦御:止也。⑧胡龁:宣王左右之近臣。“龁” 、音纥。⑨衅钟:赵注:“新铸钟,杀牲以血涂其衅郄,因以祭之,曰衅。”⑩觳觫:恐惧貌。王夫之孟子稗疏:“觳、后足。说文无觫子,当是悚字之为。觳觫者,觳间悚悚然筋肉颤动,犹今言股栗也。”若:有两解。一作“似乎”解。一作“语末助词”解。俞樾云:“若、犹然也。当于若字绝句,“吾不忍其觳觫然。”似亦可通。 与:通欤。也:通邪,作乎字解。有诸:“诸”、作“之乎”二字合声。急言之曰“诸” ,徐言之曰“之乎”。“有诸”、即有之乎。爱:吝啬也。不忍:“忍” 、残刻也。贾谊新书道术篇:“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不忍”、即慈也。异:怪也。隐:痛也。择:分别也。无伤:不妨害。仁术:为仁之道也。朱注:“盖杀既所不忍,衅钟又不可废,于此处之,则此心虽发而终不得施矣。然见牛,则此心已发而不可遏;未见羊,则此理未形而无妨,故以羊易牛。则,二者得以两全而无害,此所以为仁之术也。”远庖厨:“远”,读去声,远离之也。“君子远庖厨”,本体记玉藻文,孟子述之,故加有“是以”二字。(见翟颢四书考异。)说:同悦。诗:小雅巧言篇。忖度:“忖”、思度。“度”、读铎。推测。 戚戚:心动貌。宣王闻孟子为之解说,恰如其意,故心有所感动。 此心之合于王者何也:赵注:“寡人虽有是心,何能足以王也?”焦循正义:“合与洽义同,说文水部云:洽、沾也。沾有足义,故赵氏以‘足于王’解‘合于王’”合读为洽,义较通解相合为胜。复:白也,告也。 百钩:三十斤为钩,“百钧”、喻至重也。 秋毫之末:朱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 许:信也。 功:恩惠也。 见保:有被爱护意。 形:状也。今言形态。 挟:夹持也。 超:跃而过也。 北海,即渤海。以其在齐国之北也。 折枝:有三说:一解为“折草木之枝。”一解为“幼辈为长者按摩。” 一解为“磬折腰枝,鞠躬作礼。” “枝”遗肢。案三说皆通,似以“磬折腰枝、鞠躬作礼”义为胜。 老吾老幼吾幼:“老吾老”,上“老”字、作动词解。赵注:“犹敬也”,即以老事之也。“幼吾幼”,上“幼”字,亦作动词解。赵注:“犹爱也。”即以幼畜之也。 运于掌:犹转运于手掌之上,言其易也。 诗:大雅思齐篇。 刑:说文:“刑、从并从刀,法也。”如典型之型。犹模范也。 寡妻:即嫡妻。古君王谦词,自称寡人。故称其妻,亦谦称寡妻。 御;读迓。进也,献也。又作“行”解、亦可。 斯心:指仁心。加:犹施与也。 古之人:泛指古圣王,如尧、舜、禹、汤、文武。 大过人:即“大有为”义。 权:称锤。秤物、恃以平衡轻重也。 度:丈尺。恃以量物之短长也。 心为甚:“心”、指“心智”。今言智能。“心为甚”、谓以“智能为第一。” 度之:“度”、读铎。酌量之也。 抑:疑词。与今语“或许”“也许”相当。 构:结也。 大欲:即最大之愿望。“欲”、贪念也。 王笑而不言:王志愿大而不敢正言。 为肥甘:“为”、读去声,因也。“肥甘”、肥美之食肉。 轻暖:轻暖之衣裘。 抑:转接连词,与今语“还是”相当。 便嬖:“便”、音骈。近习宠幸之臣。 辟:同劈。开拓也。 朝:音潮。臣见君曰朝。此言使之来朝也。 莅:临也。引申有“君临”、“统治”之义。 抚:安抚也。 以若所为:朱注:“若、如此也。所为、指兴兵结怨之事。” 缘:攀登。 殆有:“殆”似也。“有” 、同又。 后必有灾:赵注:“孟子言尽心战斗。后必有残民破国之灾。” 邹人与楚人战:“邹”、是当时小国,在今山东省邹县。“楚”、是当时大国。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九者,盖指当时齐、楚、燕、秦、韩、赵、魏、宋、中山等九国。 齐集有其一:朱注:“言集合齐地,其方千里,是有天下九分之一也。” 盖亦反其本矣:赵注:“当反王道之本也 。” “盖”,通盍。惛:通昏。愚昧也。昏乱也。不敏:速捷也。为迟钝之对。“不敏”、谦言己甚迟钝:尝试:“尝” 、暂也。“试”、有行义。“尝试”、言虽未及全行,先暂行之。如饮食,未大歠歠,先以口尝之。 恒产:固定不变之产业。 恒心:永久不变之善心。 惟士为能:“士”,学子也。今言学人。赵注:“学士虽穷,不失道,不求苟得,凡民迫于饥寒,不能守其常善之心。”朱注:“士尝学问,知礼义,故虽无常产而有常心,民则不能然矣。” 放辟邪侈:“辟”、同僻。按“放”“侈”二字义同,谓从泆放荡。“辟” “邪”二字义同,谓邪僻不正。 罔民:“罔”、同网。“罔民” 、犹言网罗陷害,人民于罪也。 制产:计口授田,制定民之恒产也。 轻:易也。 赡:足也。 盍:可作“何不”解。 五亩之宅一节:与前第三章答梁惠王语同。案儒家特重王政:一为“民生”,一为“教育”、故孟子重言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