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1848200000038

第38章 浅论何永达《林泉偶得》的哲学思想

赵忠

《林泉偶得》,是一部明代理学家何永达随笔式的哲学著作。在当今全国上下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际,重读这本国学著作,领会中华民族传统哲学史,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奋发有为的决心和信心,很有裨益。

何永达,字成章,号拙庵,又号井鉴、无逸子。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于原陕西省河州(今属甘肃省临夏市),卒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幼从学于河州西郊先生王庭美,后入庠为秀才,赴陕西三原拜关中理学家马理为师,潜心研读科举之业,并研习宋人张载理学。明正德十四年(1521),考取贡生。嘉靖八年(1529),荐任河北清丰县丞。因公正廉洁,与世不合,任职五十六月,即告退还乡。他在家乡讲学教读,著书立说,深得乡里拥戴。其《春秋井鉴》《林泉偶得》等著作,曾邀御览,为一时佳话。

拙庵享寿九十六岁,按中国民间习惯,加上闰月,折合计算,早超过了百年,真可谓是跨世纪的老寿星了。他退居林泉之后,于八十六岁时,写下了他的人生体验——《林泉偶得》。这部书共有短文五十四篇,书中讲到了他的理学观念,讲到了自身的经历,同时也讲到了对时世的认知和批判。何永达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劝世,在于总结自己的人生,读来感人至深。拙庵一生刻苦求学,不趋竞,不依附,不贪权,不迷于美色财货。居于陋室,著书立说,教学明道,自得其乐,而不知老之将至。真可以称其为僻处于陇上之颜子。我这里用孔子对颜渊的说,来表达我的钦佩之情。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拙庵何尝不是如此:他甘居清贫,而追求道德的完美,学问的精深,高瞻远瞩,以其道德文章,启迪后进,为一代宗师。

《林泉偶得》一书,着重讲了理学问题。拙庵师从陕西三原马理门下,马理则为“关学派”的传人,关学派哲学属于元气本体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其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的,但其中也包括着不少唯心主义观点。拙庵学习和阐扬这一派理学理论颇有成就,是明中叶知名的理学家。明代冯存武《关学篇》为之立传。他所著《林泉偶得》一书,主要论及其理学观和人生的总结。关于何氏之哲学观点,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关于理学的论述和认识

拙庵的哲学观点,是张载唯物主义思想和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理学观点的结合。他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不过理势二者。理是第一位的,势是第二位的。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穷无尽的。势则是发展变化的。关于理和势的解释,我们在朱熹的学说中找到阐释。朱熹说,任何事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气。理是一物生成的根据和本原,是“生物之本”,这就是说,理即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理普显为一切事物,没有理,就不成其为事物。势,则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只有理,没具备势,事物就难以向前发展。拙庵在《为理忘势》一则中写道:“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不过理势二者。理,一也。势,二焉。有以富为势,有以贵为势者,为理者必忘乎势,计势者不明其理。势有变迁,理无改移。理无穷尽,势有边岸。理能作光,势能作障,光者如日月不可掩也,障者如云之蔽乎日也。古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忘其势而已矣。”这里拙庵朴素的结合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论述了理与势的关系,告诉人们要遵守天理,顺乎形势,善于处世和作人,不能为理忘势,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观点。

同时,拙庵认为理与势派生于天,天才是宇宙间的主宰,势是天之感化。理与势是不可分割的。在《抗大取灭》一节中说:“天者,理而已矣。势之所在,理之所在也。君子之处卑小,见薄大者,知其势不可分均,力不可为敌,则必安分循理。兢业而奉承之。非所以惧之也,于以安宗社也,于以全身家。夫岂暇计彼之强弱哉,又岂暇倚他人之庇荫哉。”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生物之本”,气是一物生成的材料,是“生物之具”。拙庵论及人时,表述了理与气的关系。他说:“人生于世,禀天地之正气,赋天之正理,目同天地之日月,耳同天地之变通,手足同天地之方圆,神机通天地之斡运,最灵而鬼莫测,最贵而怪莫侵,参天地而最大,出万物而表者也。”这里拙庵把理与气统一于人这个具体事物论说,最为浅显明白,容易使人了解。拙庵在《僭拟儒流》一文中,讲述了天、理、人、道之间关系。认为天即是理,天者理所高也,理者天之体现。人心者道之所寄托。故人们行事要顺天合道。他说:“天以理而赋之人,人以理而得之己。理之在心,即天也。天者,道之所寓也。儒者,道之所托也。故有体道者合乎天,行道者顺乎天,守道者存乎天,左道者乱乎天,叛道者悖乎天,害道者蔑乎天。体天顺天而存天者福之基,乱天悖天而蔑天者祸之胎。”对于这个问题,拙庵也曾在《春秋井鉴·背德致死》一文中,也曾作过论述。他说:“理之在人心,即天之所在也。出而行之则为德,反而背之则为恶。人之德于我,即此德之感通也,背之者必招不祥,死亡在所必致。”“德”是人们行为的规矩,又是检验人们行为的准则。他说:“见势而趋者,世之常。受德而忘者,俗之态。君子则不然。君子之心,识前后,知盛衰,一饭之德必报,一得之赐必酬。”拙庵主张俭以养德,恕以及物。拙庵在《俭恕易为》中说:“俭恕二字,日用间处身治家,应事接物,至简至易,受用不尽。盖是德性上功夫,亦从学问中来。俭则凡事自足,不用安排布置,屈己求人。恕则随事而发,不必用力施财,劳己徇人。夫屈己劳己,岂不难?求人徇人,岂不烦?今而一俭一恕,家焉足矣,德焉修矣,岂不至简,岂不甚易也乎?简则资性可为,恕则非学不能也。”清代河州杨魁元先生在评论本书时说“俭以养德,恕以及物,有体有用之学也。即此是真功夫,真学问”,诚为确论。

在道德与词章的关系上,拙庵强调道德与词章两者俱要修养,俱要高尚。词章高而道德下者为小人。他在《弭谤御侮》中说:“然自修有二:有道德之自修,有词章之自修。两者俱高,则我为人表,谤自消而侮自远矣。两者俱下,则我为人污,谤侮顺流而下矣。然道德高而词章下,不失其为君子,谤侮虽兴,我有善处之道,彼有默化之机,无由及也。词章高而道德下,不免其为小人,我自欺矜伐之态,谤侮如藏机之弩,一有所能,沛然莫之能御也。苟能尊德性而道问学,则庶乎其可矣。”这段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说人的修养必须德才兼备,如果在德才两者不能俱备时,要注得道德修养,尚不失为君子之人。若果才高而道德卑下,仍难走出小人的圈子。

但是,君子和小人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小人可以转化为君子。人们通过自学、修省的功夫,人人可以为圣贤。在《春秋井鉴·贵贱皆贤》中说:“人苟贤矣,贵而峨冠缙绅,贱而褐服敝屦,皆可为君子。苟非贤矣,尊而卿、士、大夫,卑而农、工、商贾,皆可为小人。以其位与服而论之,则有贵贱与尊卑之别;以其心与行而较之,则无尊卑贵贱之异,周冠孔裳,而盗跖其心者,往往有之;人头肉面,而禽兽其行者,在在聆焉;蛇身牛背,草衣木食,而圣贤其心者,亦多多闻之矣,尚可论其贵贱尊卑也乎?”拙庵认为不仅人人皆可为圣贤,妇女也可以为君子。他在列举晋文公重耳出奔在外,逃于曹,曹共公现其裸体而受辱。僖负羁之妻劝丈夫给重耳馈赠食品并玉璧之事后,赞叹说:“然妇人之辈,亦可为君子耶?呜呼!欲为君子,初无男女之分,欲为小人,亦无穷达之异,羁妻,一妇人也。知曹公之无礼,识亡人之反国。馈以盘飧,仁也。置以璧玉,义也。璧虽不受,情则尽矣。”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既实际,而又鲜活的论述,不能一一论及,好在文字通俗,也不冗繁,有心于研究,可以一读原者。

其二,关于认识论和知行学说

拙庵所坚持的认识论,同程朱理学是一脉相承的。他指出认识的目的在于明道义,以立体达用。也就是说致知的目的在于格物,在于学以致用。他在《正教》一篇中写道:“圣贤立教,在乎明道义,以立体达用。未尝及于科第也。自科第之学兴,而道义之学微。殊不知学而得科第者,分也;学而不得科第者,亦分也。今之肯于学者,以科第慕之;不肯于学者,委于定分。呜呼!过与不及,胥失之矣。苟学其所学,真知实见,体验于身心,扩充事物,其荣也不矜,其辱也不骇,此其为人由由然也。苟学其所学,广知博见,习熟于口耳,体验于身心,取功名如拾芥,致富贵如折枝,至有掀天揭地之功,谓之才能有为则可,谓之道于已,则吾不知也。”这里隐隐约约包含着实践的观点,隐隐约约可见实践论的身影,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拙庵认为,认识是无穷尽的。这与宇宙的事物是无限的观点是一致的。他在《辨明未见》一篇中说:“天地间事物,无有边表,目以万万言之。一人之耳目,所击者几何。数不过三万日。一日涉猎百事;不过三百万之限量耳。九千万余,仍在不知项下。况无边表者乎?敢以未见而云无乎?知者在所思焉,不可以井议。”于此同时,他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例子,对他的认识无穷说,进行了诠释。他说:“凡天下事物,隅景未见者,不可言无,亦不必极论。若言未见,以荒僻之夷,能见中国之盛乎?以不毛之地,能见文绣膏粱乎?人皆知有帝都,未见者敢言无帝都乎?人皆知有四海,未见都敢言无四海乎?故未见者,不可言也。”

拙庵认为至学之功,应该从自家身心开始,要通过自己修省而得。即是明德为本,修身为体。拙庵说:“人之为学,自身心始者,所言亲切有味,最为第一有本之学。若将自己一个身心,学而理会停当,有甚事业做不出来。大则大事业,小则小事业,有事业则为,无事业则安。今将自己身心置在一边,且去理会某文字可学,可以利科目;某书可读,可以得爵禄。孜孜汲汲,一向在外理会。及至分上当得,科目遂矣,爵禄至矣。遂将其一己之聪明,乃执其一时之势位,居上而临下,无所不须。虽一俯一仰,必为之计较,为下而援上,无所不至。虽一走一诺,而妇婢不耻。则与所学违悖远矣,而不知觉。”拙庵认为认识任何事物不仅要内省修身,也不仅从书本上学,而实践则是认识的重要途径。他在《广学无益》中说:“然学问之事,非止读书而已。日用事物之间,交际言谈之项,无非学也。”拙庵指出,正确的认识必须克服异端。他说:“人只要遂口腹之欲,偏在一处,效人富贵奢华,所以将正事误了,且不比箪食瓢饮,与日食万钱者,孰长而孰短;有马千驷,与采薇首阳者,孰暂而孰久。其神超迈,真见理际者,固不以为事。间有终日醺醺,醉酒饱肉,以为受用者。渺世事而轻义理,睨君子而狎小人,昏昏焉日趋于下,而不知也。”读了拙庵这段话,孰长孰短,孰轻孰重,今世之人应思考之。

拙庵认为学问不可间断,中等资质的人如果持之以恒,也能超过聪明之人。他说:“骐骥一日千里,驽骀十日亦千里矣。骐骥不行,则十日在此,驽骀不止,则十日过驿矣。驽骀迟钝,尚有安车之逸;骐骥每或有蹶踬之患。是骐骥不可自恃,驽骀不可自止。”事实真是如此,寓言龟兔赛跑即是一例。

拙庵认为认识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对儿童教育,要先入为主,进行教育。他说:“童蒙无知,必以先入之言为主。看其资分之高下,就可告云:他日不得地,要为贤人君子;若得时,要为名卿、大夫。以此为家,要行之必到;以此为的,要射之而必中。为父兄者,不此之期;为师友者,不此之教。”

为了使认识达于理,合于道,拙庵提出辨明异端,攻其异端。他说:“盖圣人之道,一理贯通,万事万事,根乎一理。往往见学者,或已仕,或未仕,或恃其聪明,或骋其才能,或纵其嗜好,或狃于利害,事其所事,而不据乎理,与圣人之道大不相侔,非异端而何?”

其三,辩证法思想

作为“关学”派传人,何永达在《林泉偶得》中,对于辩证法思想也有所反映。他认为事物是相互对立的,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个方面组成的。他在《乐极生悲》篇中指出:“天地间事物,有不对待而孤立者乎?阳与阴对,乐与悲对,盈与亏对,成与败对,举一可以例百,自然而非勉然。且静极动生,乐极不悲乎?”这里拙庵明确提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当时进步的辩法思想,可见其学养之深,学识之精微。

事物是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拙庵在《万物消长》中指出:“天地之间,万物消长之理,庶乎其可也。春者,长之渐也。夏者,长之盛也。秋者,消之始也。冬者,消之极也。”又说:“一消一长,循环不已,大小形色,一草一木,莫不皆然。”同时,他又将消长之理的辩证法思想用于实现生活,指导人们的行止。他说:“人能识此,则中心泰定,不起陵援。趣味深长,不生贪求。可以保身全家,可以处事决疑,可以择婚配,可以虑后程。”

由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没有无差别的事物。无差别,则无发展可言。拙庵指出:“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尝怪世之人,求全责备,不能自已。千愁万虑,至于垂死而不遂心者。虽三台八位之荣,公保王者之贵,犹有不如意者多矣。盖不知世理不全之趣也。”

又由于事物的不完美性,在道德修养中,要正确对待毁誉,不断修省以合乎天理。拙庵指出:“人有面誉者,增吾过。面斥者,救吾失。背毁者,省吾身。背称者,较吾德。何则?誉者或出于不实,而徒以致矜。斥者或出于忠直,而适以得爱。闻毁,可以自省吾之所为。闻称,可以自较其吾之所得。大抵斥毁于吾也益多,称誉于吾也损博。修己者当于斥毁处着力,不可于称誉处留心也。”为了达到完美的品格,必须提倡修治。拙庵指:“人若蒙谤詈,而悔过修省,惟自责而不责彼焉。其所资之益,不可述矣。”

与此同时,拙庵又指出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指出:“大凡做事不可尽头。尽头则有返之理,亦天地自然之道乎。所谓物极必反是已。如做好事尽头,则我有望极之意,彼有厚望之心。一有不获,则两怨俱生。是怨不生于仇,而生于恩矣。作不好事尽头,尤不可也。”物极必反,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当事者不可以不重视。

《林泉偶得》虽然是随感式之作,但它包含着深厚的哲理,当此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之际,很值得一读。在我们整理乡邦文献,盘点当地的文化底蕴之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边远地区,更应加倍珍惜。如何永达之作,虽属凤毛麟角,亦当取其精华,扬其糟粕,发扬而光大之。

(《甘肃文史》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