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1848200000009

第9章 伏羲身世考略

漆子扬 裴元璋

关于伏羲生地,自古迄今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有四,其一,以东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生于雷泽为宗,曰“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郭璞注《山海经·海内东经》引先秦典籍《河图》同,《初学记》、《诗含神雾》皆从之。其二,以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生于成纪为滥觞,后人多沿此说。皇甫云:“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水经注·渭水》、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元和郡县志》、《河图稽命征》、《绎史》《舆地广记》等均同。其三,唐孔颖达融合前人所言,疏《尚书·禹贡》与《周易》认为伏羲生于雷泽,长于成纪。《丛书集成初编》本《帝王世纪》即从孔氏校改该文。其四,《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云:“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认为伏羲生于今甘肃西和县仇池山。本文就此略陈管见,就教于方家。

伏羲生于古成纪雷泽

据史学家陈守忠先生考述,古成纪泛指以今甘谷、天水为轴心的渭河上游地区,既非汉置治平成纪(治今静宁县治平川),亦非北周的显亲成纪(治今秦安郭嘉河谷的显亲川),更不是唐大中年间所置的秦州成纪(治今天水市秦城区)。关于雷泽,后代学者或认为《史记·五帝本纪》所述山东境内“舜耕历山,渔雷泽”之地,或认为今河南濮阳与山东荷泽之间的古雷夏泽,或认为《禹贡》之震泽(太湖)。诸种解诂均难将雷泽与成纪相统一。其实雷泽就在古成纪境内。

《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袁珂先生《山海经校注》认为本章有错简,“国在流沙外者”、“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和“雷泽中有雷神”三节俱当移至《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后。《国语·齐语》”西服流沙、西吴“,韦昭注”雍州之地“,说明雷泽与吴俱在西北。又《路史·后记一》罗泌引《宝椟记》称雷泽为华胥之渊。《列子·黄帝》载华胥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即西北地区。宋兆鳞《生育神与性巫术研究·伏羲》也认为华胥国、雷泽亦在西北。那么雷泽与吴究竟在西北何处?

吴,即娱之本字,甲文、金文”像头戴面具天斜起舞状“。冀,其形”像头戴怪兽头形假面具而舞蹈的人形“。冀与吴为象形的同源字,此处同义假借,特指东汉初年隗嚣政权的国都之门。《后汉书·五行传》: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九伏羌县引此句作”出冀门,望羝群“。李贤注:“吴门,冀郭门也”。据此《山海经》所言吴西即冀西,故雷泽应在古冀县境内。范君三畏兄认为吴为吴山(今陇山),考订精当,成一家之言。

冀县,因冀谷(今甘谷大沙沟)水而得名。

据《史记·秦本纪》初设于秦武公十年(前688年),是中国最早的两个县之一,作为陇右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明帝起二百余年,冀地一直是州郡、县两级政权治地,西汉末隗嚣曾建都于此。境内有朱圉山横贯西南,系大禹导渭之地。《禹贡》云:“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传曰:“西倾、朱圉、鸟鼠三者,雍州之南山”。康熙年间地理学家胡渭曾历朱圉,亲见石勒“禹贡朱圉”四巨字。峰脉著名者有石鼓、风台,山间浓云迷漫、清溪潺潺,神奇异殊,其地貌具有《周易·说卦传》“山泽通气”的生殖象征意蕴。

石鼓山又名天鼓山,位于县南古坡乡石角坪,山间群溪潺湲,汇为耤水。近有元至正年间兴建的黑潭寺,寺前潭水深不可测。《水经·渭水》云:朱圉山“在梧中聚,有石鼓不击自鸣,呜则兵起”,声隐隐如雷,闻于二百四十里,民谓石鼓,鸣则有兵。先民视鼓鸣为雷神发怒,于是将族长伏羲拟喻为雷神之子予以崇拜,以扼制因雷鸣导致的天灾人祸。从而产生了《周易·说卦传》“帝(伏羲)出乎震”和伏羲生于雷泽的神话传说。江永《河洛精蕴》曰:“二巽居西南,八震居东北,即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之道也。”八卦中震为雷,巽为风,这恰恰与伏羲以雷神为父,以风姓华胥为母的记述相吻合。

风台山在石鼓山北冀谷一带,《甘谷县志·艺文》载:燧人氏之女诸英外出游玩,走到冀谷风雪弥漫,有野人迹,循踪而行,即有身孕,在白家湾风台村生下伏羲。当地民谣唱道:甭看冀县地方碎,伏羲皇帝头一辈。桑叶儿衣服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风台,就字义而言,暗含“履迹”之义。风,谓牝牡相诱,引申指男女关系。台,同胎,本作吕,像动物早期胚胎形。清朝康熙年间进士、著名学者巩建丰纂《伏羌县志》载:风台山“有观音寺,寺前灵湫,祷雨亦应”,名观音灵湫,又名神湫、龙泉。灵,神也,此处特指雷神。湫,湖泽也。“泌丘”的雄山,“泌水”的神湫,是先民举行“履迹”“高媒”的理想殿堂。《太平御览》引《孝经钩命诀》“华胥履迹”注曰:“迹,灵威仰之迹也”。《周礼·天官·太宰》疏“东方青帝灵威仰”。八卦震居东方,震为雷,疑灵威仰亦即雷神。从音韵学分析,灵湫系雷泽音转。灵,甘谷方音读前鼻音,与“雷”双声通转;湫、泽,邻纽旁对转,均音近而义同。据此推断,灵湫就是雷泽。

清魏有度《咏风湫应灵》其一曰:“滴滴五方福水,泠泠千载神湫。栖凤化龙呈瑞,蒸云布雨蒙庥。”其二:“曲涧高盘风岭,长杨深绕龙泉。化去白云吐岫,融来雨露零阡。”魏诗艺地展现了灵湫求雨的神奇景象。苏北海先生认为,求雨的仪式实际由“履迹”演化而来。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上古“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取闭阳纵阴、禁火开水之义。今风台地区仍能看到这一民俗的遗痕。如祈雨的夜晚,青少年抬着象征倒杵(扒灰的老公公)的草人,呼唱“倒杵倒,媳妇子出去尿尿尿”的歌谣,满村奔跑。“倒杵”过处,各家都要向其泼水。特别有意义的是,魏诗在“龙泉”下自注“湫池,白杨围绕”。据赵国先生考订,桑、杨、桐、桃、柳等植物和蛙、鱼、池都是先民对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如《诗经》中《东门之池》、《东门之杨》。魏诗注文并非闲笔,大概有意而发,无意中为华胥“履迹”灵湫成为可能的考释提供了有力佐证。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风台山的灵湫应是伏羲出生的雷泽。河南淮阳伏羲陵“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胜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宫”的楹联,华盖寺的元代伏羲像,大像山的明代伏羲庙和“羲皇故里”石碑等文物古迹,风台民众至今沿用的八卦形锅台和鸡罩,都说明了这一推论的合理性。

华胥系伏羲生母

古文献关于华胥妊娠的文字几乎如出一辙,不论东汉王符、晋人郭璞、皇甫谧,还是唐人颜师古、司马贞,宋人罗泌,都说华胥履大人迹而生伏羲。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履迹“乃祭祖仪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种象征性的舞蹈”,也就是祭神祈育活动中模拟鸟禽踩蛋的性巫术舞蹈,是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人体动感。郑玄《诗谱》曰:“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远古的“高媒”与“桑林”之舞,《史记》“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的欢娱,都唱出了先民以人体审美和生殖崇拜为主旋律的热情赞歌。履迹的“大人”就是代表雷神的神尸,华胥仿神尸而舞,后至雷泽孕妊而合。今甘谷、通谓、武山一带方言词语依旧留存着“履迹”一词的内涵,如称鸟禽交尾为踩蛋、踏蛋,谓牲口交配为搭足,都与履迹有关。现代人所说第三者插足,也当缘于此。可以说伏羲自生命孕育之初已蕴含着初民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感,反映了魏晋时期,历史人物在阴阳学和玄学的调色板上从粗放的史化形象向更为丰满圆融神秘的艺术形象的嬗变。

关于伏羲之名,各家阐释莫衷一是。笔者以为“伏羲”来自于先民对其生命孕育之初最纯朴的概括。伏者,覆也。上古语音伏、孵、孚同音同义同源。王力《同源字典》:伏,滂并旁纽;孵,并滂旁纽。《释名·释姿容》:“伏,覆也。”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伏,俯伏,面向下卧。”可知伏羲之“伏”即“履迹”之义。今甘谷、通渭、武山一带方言仍读孵为古音。《说文》:“羲,气也”。徐灏笺:“谓气舒展以出也”。辛立《男女·夫妻·家国》认为“行气或称作合气,是古人关于性行为的隐语”。《淮南子·堕形篇》“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汉高诱注:“熙,戏也”。笔者认为,羲者嬉戏也,与嬉、戏、熙音同义,伏羲即履迹嬉戏之义,此处指华胥与神尸欢乐而舞。他们通过神秘隆重的歌舞狂欢,最终完成人与神的欢合。苏北海先生曾说:“在母系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漫长岁月里,原始人群都沉浸在这种以繁衍子孙为表征的游戏欢乐中。”应该说伏羲或伏戏是其最初的名称,宓羲、宓牺、包牺、炮牺、庖牺等称谓,是因人因事而名,或同音假借的派生,而羲皇、太昊,则是后人仰其伟绩加在他头上的昭世桂冕罢了。

伏羲与龙图腾

甘谷、天水、秦安、武山等地出土的史前文化遗存大多距今七千年左右,属母系社会晚期遗址。伏羲出现在这一历史分水岭时期,并非偶然。据专家考证,伏羲八卦由鱼纹演变而来,鱼不仅是先民的主要生活资料,更由于它易于繁殖,形似女阴,渴望部族人丁兴旺的母系先民虔诚地将其捧上了生殖崇拜的圣坛。伏羲的出现改变了原始人民的崇拜观念和崇拜偶像,他以超人的智慧“画八卦”、“制网罟”、“创甲历”、“造书契”、“制琴瑟”、“作乐曲”,带领先民走出了人类蒙昧的黑夜,踏上了人类更为文明的乐土,华胥部落的生殖崇拜也由代表女阴的鱼、蛙转向了代表男根的蛇、龙、鸟、蜥蜴,并以龙蛇为图腾,人类开始向父系社会大步跃进。1958年甘谷西坪乡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和武山伏家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所绘制的人面鲵鱼以及甘谷境内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上的蜥蜴纹,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人首龙身的伏羲画像。

关于人面鲵鱼,著名文学史家、博士生导师赵逵夫先生考订,系炎帝族所绘的图腾或祖先像。史前文化学家何光岳先生认为,炎帝的祖先就是伏羲,生活在今甘谷、武山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和古代艺术充分证明,以今甘谷为中心的渭河流域古成纪地区是伏羲生活的主要地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伏羲文化研究中,对历史的伏羲和以伏羲为审美客体的艺术形象应该区别认识。文艺理论家郭外岑先生在《意象文艺论》中指出:原始艺术的两大特征是创造动机的非理性和符号系统的神秘性。古代人首龙身、人首蛇身的伏羲艺术正好体现了郭先生所解译的原始艺术的两大特征。在原始先民的意识中,自然物和人是混同为一的,有生命有灵魂,欣喜时造福于民,发怒时嫁祸于人。华胥先民深受雷神的震撼,为祈求雷神的庇佑,将伏羲拟喻为雷神之子,在隐喻思维的激励下创造了通晓人情的人首与通达天意的龙身相结合的伏羲艺术形象,体现了先民生殖崇拜之外超理性的理想主义热情和朴素稚嫩的天人合一的情结,这是人类和自然契合对应的情感自觉。但是,隐喻性的伏羲艺术造型不应遮蔽我们对伏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认识视野。

伏羲出生在古风台的灵湫,成为部落首领后,他到今天水、西和、秦安、静宁、通渭等地,并沿渭水东行中原,“都于陈”,传授渔猎、用火、记事的方法,演化八卦,祭祖天地神灵,镇压邪妖。伏羲部族的一部分翻越秦岭,到了巴蜀云贵地区,因此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也奉伏羲为先祖,其远古文化具有鲜明的伏羲文化的特质。各地人民为缅怀伏羲这位历史巨人,创作了大量有关伏羲的故事、传说、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修建了庙堂、卦台等祭祖场所,表达他们永恒的膜拜。伏羲最后病殁中原,葬在今河南淮阳城北的蔡河之滨。陵墓始建于西周末年,高约20米,周长150米,上圆下方,素称“太昊伏羲氏之陵”,祠堂建于汉。陵园现占地500余亩,气势恢宏,春秋两季祭享不绝,已成为河南重要的人文旅游景观。

主要参考文献(按引用次序排列):

1、陈守忠:《甘肃史概述》、《甘肃史志通讯》1986年3期。

2、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范三畏:《旷古逸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4、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5、巩建丰:《伏羌县志》,乾隆刻本。

6、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7、闻一多:《伏羲考》,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82年。

8、赵逵夫:《八进位制孑遗与八卦的起源及演变》,《伏羲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

9、何光岳:《龙图腾在炎黄族团的崇高地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2期。

(《甘肃文史》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