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等。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参加酒会或庆典的时候,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和所有人交上朋友。但也有些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天赋,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比较内向,宁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也不愿主动与人交谈。那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呢?
在《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李开复写道:“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每周与一人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了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核心准则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在论述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时,都会特别强调,同理心是人际交往艺术的核心准则,是参与人际交往的个人能够获得他人信任的最佳途径。许多针对成功人士特别是卓越领导者的问卷调查也一再提醒我们,同理心在这些成功人士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人甚至说:“没有同理心,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领导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同理心呢?
同理心(Empath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学者们通常是这样来定义和描述的: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实,同理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无论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或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解了。
其实,同理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愿意接受的待遇,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欢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
西方文化同样也有强调和推崇同理心的传统。摩西戒律强调:“对自己无益的,亦不可施加于他人”,耶稣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些论述都是同理心的最好体现,与孔子等东方先哲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中我们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善于体察他人的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信任。
但是,中西方文化以及我们的日常思维方式都只将同理心视作一种道德标准,而没有从个人发展与个人成功的角度上,阐释同理心的重要性。事实上,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
同理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旦具备了同理心,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
注意,这里所说的“信任”不是指对个人能力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能把某项工作做好),而是指对人格、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信任我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刻意设防或遮掩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
有人可能会问:“在人际交往中,信任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当你无意中冲撞了别人时,如果对方非常信任你,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不是会一笑了之?如果你们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一次很小的冲突是不是总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英国作家乔治·麦克唐纳说:“信任是比爱更好的赞美。”
信任关系其实都是同理心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信任来源于同理心。要建立信任关系,就要在人际交往中逐步体现出自己的同理心,并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和值得尊重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你对别人越真诚,越善于倾听、体谅、尊敬或宽恕别人,别人对你也会愈发真诚和信任,如此持续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可以非常顺利了。
所以,同理心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同理心并不要你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希望你在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可能引发的影响和后果。
对每个想获得成功的年轻人来说,具备同理心并赢得他人的信任并不困难。只要做到下面六点,你就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1)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我替人着想,他人才会替我着想。
(2)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只有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想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一的方法就是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要不设防地以我最真实的一面示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要抛弃面具,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人际交往的原则
人际交往中往往也是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的,按照这些原则行事做人,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
1.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
就像照镜子一样,你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他人对你的表情和态度上看得清清楚楚。你若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你若敌视别人,别人也会敌视你。最真挚的友情和最难解的仇恨都是由这“反射”原理逐步积累而成的。
有位同学曾经问李开复:“为什么我不受欢迎,同学看到我都不打招呼,不对我笑呢?”李开复反问:“你跟他们打招呼吗?对他们笑吗?”你对别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想要得到他人的友善,不妨先对他们表达自己的友善。
还有些同学问李开复:“为什么我总是认为同学对我不怀好意,想和我竞争?”李开复同样反问:“你对他们的态度又如何呢?你想和他们竞争吗?”
想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敌意,不妨先消除自己对他们的敌意。所以有人说:“给别人的,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让他人经历什么,有一天也将自己经历:就像你怎么对待父母,将来你的孩子也会怎么对待你一样。因此,若想被人爱,就要先去爱人;希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想要别人善待你,就要先善待别人——这是一个可以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定律。
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先用真心对待朋友,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真心对你;如果希望快乐,那就先设法为别人带去快乐,你会发现,不久自己也愈来愈快乐。
2.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孩子们总是认为“父母要是理解我读书有多么枯燥,他们就不会老逼我读书了”。父母却总是认为“孩子要是理解我们的一番苦心,他就不会整天贪玩了”。更糟的是,当父母与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争着表述自己的想法,对方就多半会认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无法继续沟通下去。长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一有意见不合,双方都会“条件反射”似地立即否定对方的意见。反之,如果孩子先从父母的出发点着想,或者父母先从孩子的出发点着想,双方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代沟”问题发生的几率肯定会降低不少。
肯尼斯·古地在其著作《如何使人们变黄金》中说:“只要暂停一分钟,把你对自己的事情的深度兴趣,和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相互做个比较。你就会明白,其他人也正是抱着同样的态度!于是,跟林肯及罗斯福等人一样,你已经掌握了从事任何工作的唯一的坚固基础,除了看守监狱的工作之外。也就是说,与人相处能否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别人的观点。”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缺乏同理心的人只会霸道、武断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反之,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则会先把自己的意见或忠告放到一旁,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当别人表达意见时,要理解他的立场和感情,还要设法使对方明白你已经完全了解他的想法。这么做除了能表达尊重和诚意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对方充分的信任——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医生可以靠悉心倾听获得病人的彻底信任一样。
你可能会问:“如果别人的意见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我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听他讲完呢?”那么,当你发表某个意见时,你会认为自己是完全错误的吗?也许别人发表的意见的确是错误的,但他自己一定不这么认为。武断地否定只会为双方之间的沟通增加障碍。与其如此,还不如等对方讲完,并从他的立场出发,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对方就能更加容易地接受你的观点了。
总的说来,用设身处地的方式理解他人至少有四个好处:
(1)增加知识。经过倾听和真心理解,可以从他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新颖的想法,并可以基于他人的立场来重新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想法。因此,理解他人是得到更多知识、谋求自我改进的一个重要途径。
(2)增加说服力。当你理解了他人后,如果你们的想法仍有分歧,但你就可以更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你已经通过倾听和理解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对方也知道你已经彻底了解了他的想法,所以,他也会尽量尊重并理解你的想法,甚至让你来影响他。
而且,当你理解了对方之后,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会使用对方更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这同样会增加你的说服力。
(3)豁达心胸。对于不同视角、不同观点的倾听和理解,可以拓宽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开明的人。凡事谋之于众,可以避免钻牛角尖,避免错过获得更好的想法的机会。如果时时处处都能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豁达心胸,提高自己的涵养和境界。
(4)赢得认可。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人,就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人们会因为你的倾听和理解而大力支持你,而且,只要你真心理解他人,就算你最后没有采纳对方的意见,他们也不会对你的诚意产生任何疑问,不会担心你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偏听偏信或做出过于武断的决策。
对于制定决策的领导者来说,是否悉心倾听往往比是否采用某个具体意见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这也是提升领导力的一大秘诀。
3.以诚待人,平等交往
“善大,莫过于诚”,人际交流的第一步就是要以诚待人,平等交往。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增进彼此的信任。如果想广交益友,自己就要首先成为别人眼中的益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悉心倾听、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坚持真诚的原则,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能诚恳地提出批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既不当面奉承别人,也不在背后诋毁别人。这就是“同理心”态度的升华。
在和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李开复发现,有些大学生十分自卑和压抑,不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特别是某些学生因为家境贫困,看到周围的同学来自大城市的富裕家庭,再加上社会上的拜金风气,就会觉得自己在穿着打扮、业余活动甚至闲聊话题上都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一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变得抑郁寡欢。
一位来自山村的同学说:“我为了省钱,每顿只吃两个馒头,菜都没有,可是有的同学天天吃小炒,还嚷嚷难吃,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这种差距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人生经历、思想情趣和兴趣爱好上的,是全方位的差距。找工作时,看到那些有良好‘背景’的同学不花什么气力就可以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我实在忍不住了。这个世界公平吗?寻求上进真的值得吗?”
此外,也有些同学因为学习成绩落后,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逐渐自卑起来。他们常常慨叹:“自己付出的不少,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
其实,人人皆平等,但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差别,有些是天生的,有些则是后天带来的。但是,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总会面对机遇和选择。如果你只是埋怨和感叹世界的不公平,那就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如果你的起点比别人低,你就必须加快速度;如果你只是一味抱怨,那就会被别人越抛越远;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并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机遇和选择,那么,真正应该对你的失败负责的,恰恰是你自己的放弃,而不是这个世界的不公平——相反,在不公平面前,如果你能振作自己的精神,拥有乐观、豁达的心胸和良好的态度,并下定决心克服障碍、继续前行,说不定你还会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呢。
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从表面上看,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但现实情况远非这么简单。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生存在他人的眼睛里,每个人都会在他人的眼睛中留下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像,这些影像的总和代表了社会对你个人行为和能力的判断——无论你自己是否认可这样的判断,它们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心中的那个“我”,相反,别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我”。
一般说来,最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在自己眼中的形象和他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非常接近,不会出现自我肯定却不被他人认可的情况。这是因为,最成功的人善于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不会否定别人眼中的自己,反而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更为客观,所以,他们总是善于虚心地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想法,善于根据他人的反馈改进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