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是有阶段的,十八至二十四五岁之前是进行大量信息积累与基本社会能力形成的阶段,所以,我们不是单纯地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也不是单纯地去读书,而是走到学校里,一边提升与社会融合的能力,一边进行知识的积累,之后我们同时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能力、社会融合度的定向的形成。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得不断地学习,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终身的。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人才。李开复谆谆教导中国的大学生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认清学习的目的
很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取某个特定的文凭,因为父母和社会都十分看重一个人的学历和学位。
但是,如果纯粹为了获取文凭而学习,很可能会与某些最值得学习的东西,例如那些足以受益终生的思想、方法、经验乃至学习本身的快乐等等,失之交臂;如果在学习中一心想着学历、学位以及由此得到的好工作、好收入、好名声等世俗的目标,很可能会离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理想以及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越来越远。
仔细想想,文凭不过是一张薄纸,它无法全面说明一个人的学识和经验,也无法最终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为了文凭而学习的做法无法让人全身心投入,无法给人带来足够的激情和动力,它只会让你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困惑。
曾经有许多学生带着这种疑惑询问李开复:“读书有什么用?不如休学算了。”曾经有许多同学在拿到文凭后就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再也不知道该向何处去……凡此种种,不都是因为这一纸薄薄的文凭吗?所以,学习之重要不在于它可以获取文凭,而在于它是实现理想、追随兴趣的必由之路。
只有持续学习,才可以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逐渐接近真正的成功。学习不是为了文凭,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懂得终身学习的道理,如果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无法在工作中跟上时代的节拍。也就是说,只为了文凭而学习,只知道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人,即便获取了文凭,也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陈旧”的落伍者。所以,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间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人生不能被截然分为接受教育和从事工作两个互不相关的阶段,每个人都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同样,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不能把学校学习和步入社会后的工作截然分开,因为学校学习的目的是要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学生,要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兴趣所在,多想想如何把自己的学习和将来的事业、兴趣、理想顺利地衔接起来,不要总是把一个又一个学位当作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并因此浪费了人生中应该大胆尝试、追逐理想、寻找兴趣的黄金年华。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必须培养出最适合在现代社会里工作的学生。而企业最需要的是以下几种学生:
(1)不是听话的好学生,而是具备中国和西方的人才特点、有判断力的学生;
(2)不是得高分的学生,而是德、体、智全面发展,有高情商的学生;
(3)不是追逐热门专业的学生,而是有理想且热爱学习的学生;
(4)不是只知道答案的学生,而是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的学生;
(5)不是只满足课本的学生,而是会思考、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生。
学习的四种境界
学习的境界有高下之分。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不同人的学习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懂得背课本和背答案的学生,显然无法在学习效果上与那些懂得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学生相比。
概括起来,学习的境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熟能生巧
虽然人人都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但是因为这种学习比较枯燥,很可能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忘了所学的知识或者学习时间很长但效率很低。例如,有位同学曾写信给李开复:“我每天苦读14小时,但一天下来收获很少,有时一小时只能记两三个英文单词。我该如何高效学习呢?”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就要理解,虽然学习需要下苦功,但一天到晚伏案苦读的做法也未必有效。人的大脑就像一台机器,如果不间断地工作,它的效率也会越来越低。因此,在学习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时要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心无杂念,能一个小时学完绝不拖到两个小时,学会把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用在最需要心力的课程中。
第二,留出放松的时间。“痛快地玩,认真地学”是李开复大学期间学习的秘诀。“也许大家很难相信,我大学时每个星期打20小时桥牌,还能够把书读好。其实秘诀很简单:事先对自己做一个承诺,只要达到了某个学习目标,就可以尽情地玩。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注意身体健康。要保证睡眠充足,以免读书时打瞌睡。体育运动可以使你在学习时更有精神;如果不坚持锻炼,把身体搞垮了,就更不要想读书了。
第四,给自己一些读书的压力,不要在松弛、散漫的环境里读书。例如,不要在听音乐、看电视或聊天的同学旁边读书。相比之下,教室或图书馆里学习气氛更好一些。此外,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限制,把该做的功课分成若干部分,为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第五,不要用太长的时间复习同一门功课。一门功课看多了容易感觉枯燥和疲劳,效率就会下降。每天可以轮流安排学习几门功课。不同的科目可能锻炼大脑不同的区域,经常在大脑制造一种新的冲击和刺激,帮助大脑均匀发展。
不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走进教室。上课前做简短的预习。如果是特别难的课程,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先把不懂的地方勾出来,准备上课时问老师。
听讲时难免会有无法集中精力的情况,要尽量控制自己,在老师讲到重点问题时专心倾听。而讲到自己非常熟悉的地方时,可以稍微放松一会儿。
听课一定要记笔记,但不用每个字都记下来。笔记做得太多了反而会妨碍课堂听讲的效率。每份笔记都应在课后24小时内再整理一次,以帮助自己复习,补充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共享。
为了加强理解,要多做题,多做才能让自己更熟练。除了课本里的题目,也可以看看参考书里的题目。如果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而不知道练习和实践,学习效率一定很低。多做题目既可以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也可以开拓思路。
2.举一反三
“如何学习思考的能力?”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时,李开复也感觉无从回答,因为思考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能力。经过反复思考,李开复才慢慢明白:
第一,中国的基础教育给中国学生打下了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往往忽略了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们大多希望“我能用‘教学’的方式来教会大家‘如何思考’”;
第二,李开复所接受的美国式教育,使“思考的能力”成为“我的第二天性”。这种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而不是靠“学习某种方法”得到的。所以,只能靠积累和锻炼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不可能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获取。
那么,该如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呢?所谓“思考能力”,就是能够掌握原则和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为什么”。所以,培养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问为什么”。
学习时,不要仅仅因为能够做出习题就自认为学会了、过关了,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这样做”。俗话说:“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死”的知识,还可以悟出“活”的道理,甚至想出更高明的解决方案。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不确定“为什么”的时候,可以去网上找答案,也可以多问问你的老师或同学。你也可以多想想以前有没有学过类似的内容?能不能用已有的思考、实践的方式来解答新的问题?
会思考的人大多有总结归纳的习惯。想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就要学会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断章取义。
学会用逻辑的方法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也非常重要。如果仅凭感觉而不经过严格的、科学的推理,我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此外,我们也应当随时提醒自己,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多可能的答案,不要总是简单地认为非此即彼、非对即错。有时候,只要能跳出某个既定的框框,善于从不同角度、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就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不会思考的人很容易被人误导,很容易放弃那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很容易全盘接受某种理论或思想。因此,一定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掌握调查事实、逻辑分析和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3.无师自通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他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1都不会用。”
李开复回答:“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怎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李开复回答:“如果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