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
18500000000043

第43章 关于入职前——走向社会前的筹备工作(1)

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学校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工作时也就表现不出什么真才实学。有些人因为惧怕而不敢在面试时开口说话,有些人则听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还有一些人则在工作中表现的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拿到的薪酬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完全不成正比,也就不愿意虚心学习,更不能做到尽心尽责。

李开复说:“其实,我一直想这样告诉青年朋友们: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学习到最多,而不是其他。虽然很多人在学校里已经非常优秀,但你的第一份工作还是能给你带来很多震撼教育:它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究竟想过上怎样的一种人生。”

毕业后找工作应该用什么标准

一位网友发给李开复一封电子信件,表达了自己对于工作的迷茫:

开复老师,我已经是一个大三学生了,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招聘的公司在挑选着合适的人选,我们同样也在挑选着适合自己的职位。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我应该如何挑选一家适合自己的公司供职?

开复老师对他的回答是:“送你三句话,‘机会远比安稳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未来远比今天重要’。”另外,李开复还给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1)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在学校书本上学的和入职后从实践中学习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你应该挑选一个入职后可以多学技术和知识的公司。打听一下:公司是否支持员工学习,还是只会压榨员工的劳力?公司有没有提供很好的培训?千万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有时一个职位可能没给你提供很高的薪水,但如果在这个职位上能够学到东西,从做人做事各方面给你补充“营养”,你就不应放弃。

(2)互联网将改变所有行业,因此你工作的职位应该使用到和你专业有关的互联网应用。

(3)挑一个好老板。看看你应聘公司的老板是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榜样?他的人生态度和人品如何?

(4)最好找一个重视你的专业知识的公司。例如,如果你做金融工作,进入一个投资银行最好;如果你是做技术工作的,进入一个技术性公司最合适。最后,你要问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兴趣从事这份职业。

如何写简历和申请信

求职时提交个人简历以及申请信的目的不是帮助公司做出最后的决策,而是让你能通过第一轮筛选,脱颖而出。下面是李开复对于写简历的一些建议:

(1)求职简历应该是长度在一两页左右,言简意赅,简历的固定格式很多书上都可查到。在简历中个人身份介绍部分约占1/6,其他都是与专业相关的学历和经历、参加过的团体、特长、成就等。

(2)请注意以下几点(尤其在申请外企的职位时):不要写期望的薪水;不要注明性别、年龄或婚姻状态;不要用过于花哨的字体、颜色或格式;不要用术语;不要提太多在学校时做的不那么重要的成就。

(3)用数字说话,少用形容词和副词(不扎实的经验才需要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

(4)写履历时,多用合适的动词,例如你想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不妨多用“预测”、“分析”等词;如果你想做市场,可以考虑用“促进”、“加速”等词;如果你想做技术,多用“开发”、“发明”等词。这些动词可能会让每天阅读几百份简历的人事部门的人员注意到你。

(5)不要犯任何错误。如果你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打错了字,那么公司可能会认为:“这个人连这么重要的事也会犯错,我以后怎能放心让他做事呢?”

(6)简历上的每一句话都要能提出实例,不能唬人或夸张。不要有任何看起来不实的内容。如果有任何内容不真实,你的简历马上会被扔到垃圾桶里去。如果有一些内容看起来很夸张但实际上是真实的,那你一定要补充说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怀疑。

(7)应该根据你申请的每一个单位,“量身定做”一份简历。例如你申请政府机关的职位,当然要突出你的党团工作经验,是否是优秀学生干部等;但是如果你申请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职位,你更需要显示你的实践经验与成果。还要多做咨询,对你申请的公司应有较深的了解,把这些了解放入你的“量身定做”的简历中,这样对公司是一种尊重,而且对面试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你也有更好的准备。

建议你在简历之外,再写一封热情洋溢、充分描述你的专长和优势、发挥个人亮点、解释为什么你适合公司的申请信。不要写一些没有意义的文字,也不要写一些无法兑现的话(如“如果你雇佣我,我就会……”这样的话),而要证明你花费了许多时间去了解每一个申请的职位,同时要用实例说明和证明你的专长、优势、诚意,最重要的是要提出个人的亮点。

招聘者要问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考虑雇佣你?”你的亮点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李开复建议,求职信要能抓住阅读者,让他感觉“这个人有些特色,也有诚意,值得约谈一下”。此外,求职信应该出自真心,代表了你特殊的地方,并且是在认真了解这个公司的文化和需求后根据你的理解“量身定做”写出来的。

求职和面试前的准备

面试前一天要睡好。进行面试前,多做几次深呼吸,以稳定心情。进行面试时要镇静、沉着,不要碰到尖锐的问题就恐惧、失去信心。

在面试时,你首先要沉着冷静,举止得体,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有逻辑性,懂得商务礼仪。许多应聘者在招聘人员面前有胆怯心理,这是很不好的表现。你应该在招聘者面前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面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心理较量的过程,你如果勇于展现自己的心理素质,一定能得到对方的欣赏。李开复曾经对一个胆怯的面试者说:“你为什么会怕我?其实,你的能力很好,完全不必胆怯。全世界人都是一样的人,只不过我比你早工作几年而已。”听了李开复的话,这位同学笑了,也不那么胆怯了,后来李开复录取了他。后来他告诉李开复,如果不是他的话让自己放松,自己一定不会通过面试的。

一个面试的第一步往往是“自我介绍”。在这个阶段,你应该根据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的放矢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如果单位是政府机关,那么看重的必然是学生的政治修养以及含蓄持重、知识面宽、反应灵敏、综合素质过硬等基本条件。

如果对方是科研院所,可能看重的是你的基础理论功底、外语能力、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好奇心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等。如果是外贸工作岗位,那么对方可能就会对你的外语水平、财贸知识、公关能力、法律常识等有特殊的要求。

面试时,主要是考官问,你答。应聘者的回答要切中要点,不要长而不当;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实力和人品;眼神接触要稳定,态度自然诚恳。面试前最好多找老师或辅导员练习练习这种临场发挥的能力。

简历上的每一句话,面试时回答的每一句话你都要能够提出实例,不能夸张,否则可能遇到“不幸”的后果。比如,你想说自己会某种技术,你最好准备好与这项技术有关的一系列实际解决方案。如果你想指出自己的优点是团队精神,你最好准备好回答“请举一个靠你的团队精神,让团队达到成功的例子”。少具备一个优点,少掌握一个工作工具,也许你还有机会,但是,如果被认为撒谎、缺乏诚信,你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面试时要有自信,但是切忌吹嘘自己。吹嘘自己并不是展示自己的优点,而是在增加自己的缺点。江苏电视台曾有三位研究生参加面试,其中一位吹嘘说他对吴地文化研究非常深,还举出几个文化名人。哪知面试他的电视台台长正好是苏州人,反问他几个问题,结果他一个也答不上来,最后被淘汰了。

在大规模的招聘会上,如果你只是到各个展台投递简历,那么不必穿正式的西服,只要穿着整洁即可。在正式面试前,你可以询问对方人事部联系人的相关信息,譬如该公司希望应聘者如何着装等等。对男生来说,我认为穿西服、系领带是一定不会错的。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你购置一套好的西装,那么衬衫、长裤、皮鞋也可以。如果你不会配色,就采取简单的素色(白衬衫、蓝西装、黑皮鞋,搭配西装颜色的素色领带)。对女士来说,简单大方的上班装(衬衫、长裙、外套)是正确的选择,最安全的做法是一套素色长裙和外套,衬衫也应该是素色的。最后,千万不要忽视了自己的头发。在招聘中,不少人西装笔挺,但是头发却很凌乱,给人留下非常邋遢的印象。此外,不要忘了正式面试前洗澡、洗头、洗脸、刮胡子、刷牙,忽略这些会给人对面试者不尊重和对面试不重视的印象。或许没有人会为你面试时穿得好给你加分,但是如果这些基本细节没做好,你肯定会被扣分。在面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代表了你对这个公司的尊敬和重视。

面试最后,面试官可能会给你机会提问,这部分重点是考查应聘者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对该企业的了解。最好在每一次面试前,准备一两个问题,最后被要求提问时会派上用场。

智力测试题在面试中有什么用

面试中设置IQ测试题的目的并不是测试你的智商,而是考查你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模式与方法。其实这些问题的设置与回答并无定律,答案大可以千变万化。

微软有很多著名的IQ测试题,比如“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之类。如果你答“圆的不像方的,不会掉进洞里”,这只是一个“相对正确”的大众性答案;如果你回答“因为下水道盖子很重,所以做成圆的比较容易随处滚动”,这虽然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正确答案”,但能够证明你善于联想性、发散性思考,因此也是很好的回答,甚至可能收到更好的客观效果;倘若你回答“方的有角,可能会伤到小孩”或者“圆的比较省材料”,这些答案都可以接受。不过,考官可能会据此进一步再提几个问题,譬如“为什么圆的比较节省材料”、“如果我有20公斤铁,请你证明圆形是最节省材料的设计方案”等等。

在大规模招聘人才时,在笔试环节中设置一系列的IQ测试题,有助于考官迅速判断一个人的思路清晰与否,进而首先淘汰一批思考速度相对滞后的应聘者。面试中现场提问IQ题,可以使考官通过一个人的现场答题速度考查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速度以及现场心理调控能力。

目前,智商、情商测试题在跨国企业招聘人才中经常被采用,在国内企业以及公务员考试中也屡见不鲜,因此加强日常积累、平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一些名企招聘中的难题,是非常必要的。

进入外企前的准备

1.如何到外企面试?

面试时,除了技术或知识问题之外,考官会提出的一般问题可能有下面几种:

(1)考查你有没有诚心地花工夫研究这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