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当代浙江概览
18637800000044

第44章 浙江风情(2)

【杭剧】又称武林调、武林班。因杭州古称武林,故其调称为武林调,其戏班称为武林班。杭剧以杭州话演唱,属于杭州地方戏曲剧种,源于宣卷(宣讲宝卷的简称)。宣卷始于元、明时,流行于江浙地区,宣唱的曲调称宣卷调,无乐器伴奏,仅以木鱼击拍,一人独唱,众人合唱一句尾声“南无阿弥陀佛”,内容多劝人为善。由于曲调、词句通俗,易被群众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为杭州织绸工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广为流行。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抗日战争以前颇为兴旺,流传杭、沪、甬一带。剧目以《独占花魁》、《李慧娘》、《银瓶》最为有名。所唱曲调有“平板”、“大陆调”、“游魂调”、“大经调”、“小经调”以及“杭州摊簧”等。曲调除宣卷外,又采用扬州清音中的“梳妆台”等唱腔,以胡琴、三弦、小锣、鼓板伴奏。杭剧演出剧目大多袭用京剧、扬剧,如《狸猫换太子》、《玉堂春》、《铡美案》、《大红袍》、《华丽缘》等。2006年5月,杭剧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民间曲艺类

【宁波走书】又名“犁铧文书”、“莲花文书”。流传于宁波所属的慈溪、余姚、鄞州、奉化、镇海、象山和舟山地区的定海、普陀、岱山、嵊泗以及绍兴地区的上虞和台州的临海、天台、黄岩等县(市)区。曲种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初以农民用民间小曲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断,自我娱乐。至清光绪年间有余姚人许生传吸收莲花落曲调,采用月琴自奏自唱,用表情动作模拟人物,且演唱《四香缘》、《玉连环》、《双珠凤》、《合同纸》等长篇书目,并很快流传于宁波、舟山城镇,从艺者众多。早期的演出形式是一人自奏月琴坐于书桌后面说唱表演,动作幅度较小,称为“里走书”;后增加四胡、琵琶、扬琴、三弦等伴奏,演唱者与伴奏者分坐书桌两侧,演唱者时而起身走动,表演动作幅度较大,模拟人物借鉴戏曲表演程式,称为“外走书”,1952年定名为“宁波走书”。宁波走书的曲调,常用的基本调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有时,也用还魂调、词调、二黄、三顿、三五七等曲调。长篇传统书目有《白鹤图》、《黄金印》、《四香缘》、《十美图》、《胡必松》、《双珠球》、《大红袍》、《珍珠塔》、《包公案》、《紫金鞭》、《杨家将》、《文武香球》、《杜十娘》等数十部。2008年6月,宁波走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沈健丽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宁波走书)代表性传承人。

【杭州小热昏】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始于清光绪年间,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热昏原为一种唱新闻、宣传商品广告的说唱,很多艺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这种说唱形式来推销。清末民初,杜宝林等民间艺人据其唱调采用隐晦曲折的手法,以“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为避免遭迫害和麻烦,取艺名为“小热昏”。后即以“小热昏”为曲种名。小热昏用地道的杭州方言演唱,一般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赋”、“东乡调”以及“五更”、“四季”、“十叹”等流行小调。小热昏的演唱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一般都在闹市街头演唱。而且演出时间也没有限制,东边唱了一二小时,见群众不散,继续唱下去;如果人群稀少,就换到西边再开始演唱。演出地点多在船埠、车站、菜场附近,以及农村中庙会、集市之中。演唱前选择一块空地,用白粉洒划一个表演圈,打竹板、敲锣鼓,吸引听众,等人群聚集,便开始演唱。小热昏由于言语发噱,唱句通俗,很受群众欢迎。2006年5月,杭州小热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

【温州鼓词】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

温州鼓词按演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平词”,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罚词;还有一种叫“大词”,也称“娘娘词”。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鼓词的基本曲调有慢板、流水、紧板等几十个板式。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

南派曲调比较细腻、柔和;北派曲调比较粗犷、古朴。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曲本形式有“折书儿”、“小说”、“部书”等三种。其句法结构,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时也运用五字句及叠板等形式。其文体一般由韵文、道白相间而成。

唱韵很讲究押韵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其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扁鼓、三粒板、牛筋琴、小抱月等。2006年5月,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莲花落】绍兴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的曲艺说书形式,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和咸丰年间。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形成之初,艺人们的行艺方式为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类的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包括《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较为简单的故事,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此后艺人又开始以绍兴方言说唱长篇书目,其说表语言通俗生动,唱词通顺流畅,幽默风趣,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代表性的传统长篇节目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以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说唱文艺的本子,又出现了《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游龙传》、《龙灯传》、《珍珠塔》、《后游庵》等书目。绍兴莲花落的唱腔曲调早期为“哩工尺”,由一人主唱,旁有一二人以“工尺”为辞帮和。20世纪20年代后,开始以四胡伴奏,逐步形成传承至今的“基本调”。近年来,绍兴莲花落表演、唱腔及音乐,皆有较大发展,在伴奏上有时加用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还根据剧情需要,穿插演唱绍剧、越剧及部分民歌小调,同时还增加了表演部分。2006年5月,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华道情】金华道情又名“渔鼓”、“说古文”、“劝世文”。流行于金华及衢州、义乌、东阳、浦江、武义、兰溪等县(市)、区。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

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金华道情以唱为主,说表为辅。唱句多为七字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伴奏乐器为渔鼓、简板,一人自击说唱。演出中正面人物一般用金华官话代言,而反面人物则用当地方言。其传统曲目分摊头和正本(短篇和中长篇)两类。摊头有《十二月花名》、《二十四节气》、《三十六码头》等。正本有400余部,有《珍珠塔》、《孟姜女》、《双刀记》、《借银记》、《双钉记》、《双珠花》、《三头记》、《尼姑记》、《银台记》等。2008年6月,金华道情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湖钹子书】平湖钹子书,又称“说因果”,曾称“农民书”,1956年定名“平湖钹子书”。据《松江县志》记载,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道光末年传入平湖县,衍变为浙江独有的曲种。至今已历400多年。其形式有说有唱,分“开篇”和“正书”两类。用吴语平湖口音说唱,唱词通俗生动。曲调节奏明快,有长调、慢调、急调、哭调之分,具有简练、淳朴的地方特色。传统曲目均为一人表演。“钹子”(行话称“响子”)为民乐打击乐器中之小钹的单面及一根竹筷,演唱者自行击节伴奏。传统曲目有《田十景》、《八窍珠》等100余本(篇)。现能唱传统长篇曲目的老艺人仅存一二人,并年近古稀,民间职业艺人甚少。在漫长的岁月中,聪明智慧的民间艺人创作出了140余个平湖钹子书曲目,其中长篇书目有近100个,每部书可说唱数月,给浙北及上海松江等十几个县(市、区)的人民群众带来欢乐,曾是这一地区最主要、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钹子书曲目中褒忠贬奸、弘扬民族正气、与人为善的主流内涵,一直是流行地区人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教材。2008年6月,平湖钹子书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据《临海文化史》记载:“词调发端于南宋乐师张所创造的海盐腔,元初杂剧家杨梓加以整理发展,明中叶海盐腔盛行于嘉兴、温州、台州一带,明末演变成词调。”它是台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由南词、昆曲和民间小曲等曲种的声腔、音乐,结合当地方言,逐渐演变而成,曲调以“词调”为主,分散板、中板、流水板等,唱词所用的语言道白,均为台州书面语。所用的乐器有二胡、洞箫、竹笛、三弦、琵琶、扬琴、檀板、碰钟等,以二胡为主要乐器。演奏节奏均以婉约平和为主。音乐轻柔婉转,优美动听,声腔悦耳赏心,抑扬并蓄,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曲艺音乐艺术。除临海外,还流传于黄岩、椒江、温岭、天台、仙居等地,至今已流传了近500年。临海词调是一种坐唱民间曲艺形式。在演唱和演奏时,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大家团团围坐,手持各种乐器自拉自唱。临海词调音乐优美柔婉、缠绵动听,词调声腔丰富多彩,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富于变化,腔调抑扬优美。词调的声腔非常讲究“字清、腔圆、音准、板稳”。2008年6月,临海词调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与黄沙狮子一起,作为具有杰出保存价值的优秀民间艺术。近年来,上演的《吕布与貂蝉》、《断桥相会》、《牡丹对课》、《僧尼会》、《朱买臣》、《马融送亲》、《拷红》等传统剧目,深受群众拥护和欢迎,已成为临海和台州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

民间舞蹈类

【奉化布龙】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其舞姿优美、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古典舞。奉化布龙以竹篾制成骨架,又用布料作龙面、龙肚,在形制上有九节、十二节、十八节、二十四节、二十七节不等,一人持一节。十二节以上的布龙粗大结实,各节可以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五彩斑斓,犹如真龙凌空飞舞,但形体庞大,演出场所受限,唯有九节龙由于节数适中,形象娇美,舞动起来,显得灵活矫健,不择场地。

在院子、厅堂随处可舞,故最受群众欢迎。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整个舞蹈由盘、滚、游、翻、跳、戏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技艺娴熟。所有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中进行,能做到“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其传统套路多达40余个,为一般龙舞所罕见,其中有的已被用作国家体育舞龙比赛的规定动作,被大江南北的许多龙舞移植。1990年,奉化布龙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1996年奉化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布龙艺术)之乡”。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百叶龙”,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茶叶,乃是由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最后串成一条条冲天而起的巨龙。在青翠滴绿的荷叶组成的绚丽云彩的簇拥下,巨龙时而奋勇冲霄,体现出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表示有情有义的襟怀,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长兴百叶龙由17人两手分持特制的道具表演。开始时,演员手持荷花、荷叶形的道具分开站立,边唱边舞,表现蝴蝶飞舞于荷叶、荷花丛之中。片刻后,演员分别将特制的道具翻转成龙头与龙尾,其他人以荷花的道具相配合形成龙身,随即一条花龙腾空而起,舞蹈优美、别致。百叶龙的表演方式也划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其主要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主要动作有游龙、滚龙、龙盘柱、腾龙、卧龙、睡龙、龙出水、龙吐须等。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在瞬间突变成龙是其最显着的特点,由此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完成一个完美的舞蹈过程,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1957年,百叶龙荣获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特等奖,由周恩来推荐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演出,荣获金奖,2000年又获“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2006年5月,长兴百叶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田鱼灯舞】青田县地处浙南山区,瓯江穿境而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绚丽多姿的青田民间艺术宝库中,青田鱼灯是最传统、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灯舞种类,也是浙江省鱼灯类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鱼灯舞使用的灯,是根据瓯江淡水鱼的形象制作的。以长柄大红珠领队,举红珠者口吹哨子,指挥灯舞。灯舞人数各地不同,一般分单珠和双珠领队,单珠领队的是奇数(15-21人),双珠领队的是偶数(16-22人)。珠后面是龙头鱼身的红鲤鱼,最大的两条叫“头鱼”,为全队的“鱼王”,其次两条叫“二鱼”,接着是鱼、鲢鱼、草鱼、鲫鱼、田鱼、塘鱼、青龙鱼、滩婆、虾、河豚等。鱼灯舞使用的伴奏是锣、鼓、钗、钹等打击乐器。服饰为包头巾、系腰带、扣护腕、打包腿等,类似古代武士的打扮。其舞蹈动作也是依据瓯江淡水鱼的生活习性而设计的,表演历来以变换队形为主,当地艺人称它为“走阵”,各种队形叫做“阵图”,开始多用“进门阵”(“二龙喷水”或“单龙喷水”),行进时以“编篱阵”为基本阵图,表演的高潮部分分“春鱼戏水、夏鱼跳滩、秋鱼恋浒、冬鱼结龙”等阵图,全套舞蹈以“鲤鱼跳龙门”结束,寓意鲤鱼化龙,青云直上,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吉祥如意、连年有鱼(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历史悠久的青田鱼灯,道具栩栩如生,音乐铿锵动听,舞蹈粗犷奔放,动作精湛逼真。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田鱼灯曾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演出以及第五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三届“群星奖”、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永康十八蝴蝶】永康民间舞蹈十八蝴蝶,源自于宋代的“方岩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