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当代浙江概览
18637800000045

第45章 浙江风情(3)

娱神活动。历史上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则生日)至重阳节期间,方岩都要举行盛大庙会,永康各地乡民各自组织罗汉队和蚌壳舞等民间艺术形式,上方岩朝拜胡公。1946年秋,永康高镇村王春山等人,从蚌壳舞背挂道具与张合动作中得到启发,制作蝴蝶道具,编排舞蹈队形,参与方岩庙会,后十八蝴蝶遍及永康农村甚至附近市县城乡。传统《十八蝴蝶》由18名少女,背负五彩蝶翅道具扮演蝴蝶,另有两个姑娘扮演花神,彩蝶尾随花神翩翩起舞。演出时,走时唱,跳时不唱。随着音乐鼓点护动双翅飞舞前进,花神甩动腰间绸带,与蝴蝶相互穿插,通过摆阵、走囤、交叉组织成各种画面。该舞蝴蝶的基本动作只有“大飞”、“小飞”两种,其共同特点是:

手的摆动与脚步密切配合;飞行动作是强拍向前摆动;动作重心在下。演员双手背叉腰,两臂前后大摆动,带动套在臂中部联结双翅的铁丝圈扇动翅膀,脚走“绞花步”,身体随步伐自然扭动。基本的特点是“缓而不重”,即整个动作缓慢、柔美、慢飞快收,身子沉浮下去,飞得起来,有停顿而不露痕迹。花神基本动作是脚走“圆场步”,双手交替向外甩绸带。

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1月16日,永康十八蝴蝶首次“飞”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全国人民面前一展风采。在当天举行的全国优秀村歌会演暨第二届中国村歌十大金曲揭晓文艺晚会上,由永康市选送的村歌《十八蝴蝶飞起的地方》大放异彩,一举摘得“中国十佳村歌”、“作词作曲银奖”和“优秀组织奖”3个大奖。

【余杭滚灯】滚灯,属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钱塘江畔的余杭、海盐等地。余杭滚灯源于浙江余杭翁梅一带,流传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因余杭地处杭州近郊,南宋时为京畿之地,各种庙会活动频繁,滚灯作为旧时俗节迎会仪仗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自然十分盛行。余杭翁梅又临钱塘江北岸,古代盐业兴旺,海盗频频入侵,当地民众以滚灯竞技比武,以示实力强大,海盗不敢侵犯。此后数百年间,余杭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强体之宝、娱乐之器,每逢元宵或庙会(主要是元帅庙会)必参与表演,因而世代相传。球状的灯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编成,分大、中、小三种,大的直径1米多,100余斤重;球的中心装一竹编球型小灯,内燃蜡烛,有红、黑之分,红心称“文灯”,黑心称“武灯”;传统的滚灯动作有“霸王举鼎”、“金猴戏桃”、“旭日东升”、“鹁鸪冲天”、“白鹤生蛋”、“蜘蛛吐丝”、“荷花争放”等9套27个。余杭滚灯是一项融技巧、力量于一体,集舞蹈、杂技于一身的汉族古老民间舞蹈,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的鲜明特征。庙会活动中,滚灯往往出现在民间艺术踩街队伍的最前面,因其上下左右翻滚,行人避让,能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古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5月,余杭滚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浦江板凳龙】浦江板凳龙,又称为长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一条龙从头到尾,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阵形变化丰富,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游动时又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不仅保留了我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民间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2006年5月,浦江板凳龙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浦江县志》记载,自唐朝始,“龙腾灯舞闹元宵”便成了浦江民间的习俗——灯节。按浦江的风俗,正月初一至十五是舞龙的时候,其中十四是高潮。并以“长灯”最为大型。唐代为浦江板凳龙的孕育期,宋、元为浦江板凳龙的成熟期,明、清为浦江板凳龙的鼎盛期,改革开放后为浦江板凳龙的弘扬传承期。有关浦江板凳龙的起源,有一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当地遇上了史无前例的干旱,人们祈求能下场大雨,可雨总是下不来。这事被东海的一条水龙看在眼里,它不顾一切跃出水面,在当地下了一场大雨,万物复苏,人们得到了解救。可水龙由于违反了天规,被刀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忍着悲痛,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后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了。一条板凳龙,从头到尾,一般有80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为此80多只花灯的图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在田野、在山间、在小巷中行走,一条长长的灯龙,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广场民间舞蹈气势恢宏、刚强柔美的特征,在锣声、号角、铳声震天,喝彩声此起彼伏的氛围中接受和领悟娱己娱人的生活习俗和敬天顺人的民众信仰。

【定海跳蚤会】又名“跳灶会”,系民俗舞蹈。它的形式是男女对舞,男饰济公,女扮火神(男扮女装其装为红衣绿裤),意为“济公斗火神”。

行会时,他(她)俩由粗草绳围成长方形,边舞边唱,唱法似“小热昏”一般,除原准备的曲调外,能触景生情,见机应唱。跳蚤会大约于清乾隆年间传入定海,约在1922年前,舞蹈没有情节和人物,完全是逗趣娱乐性的。后来融入了戏剧性的效果,使舞蹈情节风趣诙谐,动作轻盈活泼,节奏短促而酷似跳蚤,因而得名《跳蚤会》。不过,也有另一说法为,农历年前家家户户要“祭灶”,在灶前跳此舞,故也叫“跳灶舞”,后来又穿插了“济公斗火神”的当地民间传说情节,一舞两用,流传至今。整个舞蹈轻松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夸张、诙谐、节奏强烈的舞蹈极好地烘托情绪,活跃气氛,表达了喜悦欢快的感情与心境。因而成为海岛迎神赛会、喜庆丰收时表演的一种民族舞蹈。1954年搬上舞台,次年2月获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1985年编入《全国民族舞蹈集成》。

20世纪90年代,跳蚤舞作为主要民间艺术形式出现在“白泉振兴会”、“白泉八百农民进城闹元宵”、“白泉杨梅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上,跳蚤舞重趋活跃,并逐渐在舟山各地普及。2003年,舟山市举办大型踩街活动,经过革新的跳蚤舞成为踩街活动亮点,通过把跳蚤舞和踩高跷结合起来,成为跳蚤舞新品种——高跷跳蚤舞。2006年5月,跳蚤舞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志福也先后荣获定海区“十大民间名艺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蚤舞)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

【临海黄沙狮子】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沙狮子,名扬省内外,它发源于临海白水洋镇的黄沙洋一带,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与一般的民间狮舞不同,舞狮艺人通常在堆叠到4-7层的八仙桌上表演,需用桌子10-28张。最多时达到45张,高度达72米,层层叠加成宝塔形,其势危耸入云。身披狮子皮的艺人,要在这叠加的桌子上面凌空跳跃,左右翻滚,令人咋舌。这在全国各地是绝无仅有的,堪称“临海民间一绝”。黄沙狮子,相传始于北宋年间。

黄沙洋附近有一个名叫杨显枪的拳师,他精通拳术和刀枪棍棒等十八般武艺。在他的精心设计下,把民间的武术和舞狮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舞狮方式。他们要在八仙桌上做各种舞狮表演,因此,黄沙狮子又称“上桌狮子。”黄沙狮子在制作上,以布作皮,苎麻为毛,竹木做头,用红、绿、蓝各种颜色相间做成狮子皮,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过去,在黄沙洋一带,黄沙舞狮队是最受百姓欢迎的民间艺术团体。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从大年初一开始,到二月初二这一段时间里,黄沙狮子总是忙个不停,他们要串村挨院地去表演,把喜庆的幸福带给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因为“跳狮子”活动,民间素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庆平安、幸福安康”的寓意。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将精湛的武艺与粗犷、淳朴、明快、刚健的舞狮表演融为一体,惊险刺激、刚柔相济、祭神娱人,极富欣赏价值和地域特色。

民间音乐类

【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

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江南丝竹的音乐结构主要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连缀两种类型,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宛转,音色醇厚圆润,常用打音、倚音、赠音、震音、颤音等技巧润色旋律。二胡弓法饱满柔和,力度变化细腻,左手惯用透音、带音、左侧音和勾音,尤以各种滑音技法,构成江南丝竹细腻清秀、明快健朗的个性。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

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聂耳曾改《倒八板》为《金蛇狂舞》,很快风靡全国;刘天华改编创作的《变体新水令》也早已成为乐坛名曲,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6年5月,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民歌】畲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闽东、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畲民便歌声飞扬,即使是山间田野劳动之际,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畲族民歌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含神话传说歌和小说歌)、杂歌(含爱情、劳动生活、传授知识、伦理道德、娱乐生活等内容)、仪式歌(含婚仪歌、祭祖歌和功德歌等)。畲族民歌的曲调大致可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山歌调包括: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丽水调、景宁调、龙泉调、文成调等。师公调包括念诵调和配合做公德动作的歌唱。歌曲调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调。浙江畲族也有5个基本曲调,即丽水调、景宁调、文成调、龙泉调、瑞安调。纵观畲族歌曲,以轻声细语为特色,在词曲结构方面,歌调比较整齐,多7字一句,四句成一段(又称为一条)。一首民歌,少则1-2条,多则7-8条;调式多为五声性调式,宫、商、角、徵、羽5种调式都有,其中商调式分布最广,角调次之,徵、羽、宫调式再次之。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民歌作品储存于畲民头脑之中,通过口头代代相传,部分民歌以汉字畲语记录的手抄本流传民间。畲族歌言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另外,畲族歌言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2006年5月,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