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源经济学
18811900000013

第13章 资源的配置方式

一、资源在部门和地区间的配置

1.资源在部门间均衡配置的概念。一种资源由于它的稀缺性特征及用途的可选择性特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会流向各种可被选择的用途,并在各种用途上发挥着资源的效率,实现资源的价值。这就是一种资源的各个部门间的分配。另一方面,对于一个经济部门,例如一个产业或产品行业,其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各种不同的资源,一个部门使用的不同资源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表现出生产过程的技术联系。这种技术联系常常不是只有一种固定联系,不同种类的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互相替代。这是不同资源在同一产业的配置问题。再有,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经济资源在各种部门间流动,有一个一般的均衡问题。我们说资源在部门间达到均衡配置,是指资源在部门间的交流中达到了一种这样的状态:在整个经济社会,每一种资源的供给总量等于该种资源的需求总量,没有发生资源的短缺或资源的闲置。同时,经济社会选择了一种最为优越的配置方式,使资源在配置中实现了最大化的效益。很容易得出推论:资源的供求之间的平衡(不是均衡)是资源的均衡配置的必要条件,因为经济社会如存在明显的资源闲置或短缺。必定不会出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是资源均衡配置的充分体现。

2.资源在部门间的投入产出与供求平衡。在进行任何一种生产活动时,必须有资源的投入,要投入必要数量的原料、材料、燃料、电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要投入必要数量的机器、设备,房产和工具等劳动手段,还要投入必要数量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通过这些物质条件的有机结合,运动起来,形成生产过程,创造社会产品或服务,这就是产出。在经济社会,各部门存在着极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经济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部门间的关联越密切。但不管部门间的关系如何复杂,最终都是经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运动、转形和价值转移过程的表现。我们从部门间的联系平衡入手,最后揭示出资源在部门间的平衡规律是有益的。

在现代经济学中,最成功地描述部门间联系平衡的方式是部门联系平衡表(或称投入产出表)。部门间的联系平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价值形式的联系平衡和实物形式的联系平衡,对应着价值形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实物形式的投入产出表。平衡表中每一部门都出产产品,是“产出部门”。同时,在生产中又要消耗各生产部门(包括本部门)的产品,因此又是“投入部门”。每个部门的总产出量减去投入部门作为中间消耗的产品数量,就是可以用来供社会消费和储备的产品数量,被称为“最终需求”。各部门的总投入量,除消耗掉的各部门产品数量外,即用于支付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的产品数量,就是该部门新创造的价值,称为“最初投入”.实际上反映了各种经济资源的报酬。

3.资源的区域富集现象。由于不同地区资源条件的差别,必须要求经济资源在地区间交流。根据资源配置合理化要求,这种交流的基本趋势是资源流向报酬率高的方向。资源的报酬率高或低,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依存关系。例如,自然资源的报酬率高,要求自然资源与先进的技术设备等资本资源相结合,也要求与掌握先进工艺技术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因此,自然资源会流向资本及人力资源都相对密集的地区。人力资源也是这样,人力资源的高报酬率,必须要求与相对富裕的资本资源结合,因为仅凭人的手和脑,是无法实现物质的高产出的。资本资源要有高的报酬率,也要求与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优势的生产方式,才可能实现。资源生产力和这种客观要求,致使资源在区域间流动时产生一种资源向某一区域富集的现象,这种富集的现象(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向某一区域流动,使这一区域的资源密度迅速加大)导致的一般结果是:使资源集中的地区越加富有资源,使资源贫乏的地区更加资源贫乏。这是著名的“马太效应”在资源经济学中的表现。

4.资源区域间交流的干预。在现实的经济中,区域间的资源流动并不完全地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避免区域间资源极化的“马太效应”,中国政府对资源流动进行干预,对“老、少、边、穷”地区或部分自然资源赋存优势而其他资源不足的省区,提供各种人力资源训练的优惠和资金供应、物资供应的优惠,促使这些地区最为紧缺的一些资源得到相应的补充。例如政府号召“智力支边”、“科技下乡”,就是对贫困地区给予人力资源的支持,通过行政手段,使人力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政府和各种“老、少、边、穷”开发资金的设立和分配,就是对这些地区给予资金资源的支持,使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外流的资金又部分返回到“老、少、边、穷”地区。政府还在能源等物资上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给予支持。当然应该看到,政府对资源流动这种干预的结果,在短期内是以降低资源的产出为代价的。

5.资源区域间交流的壁垒。资源流动的壁垒,主要是指各行政区域之间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而人为设置的种种资源流动障碍。例如,在自然资源方面,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本地区加工业的原料需求,在资源紧缺时限制本地区资源及其初级产品的外流。或者通过政府补贴等办法,帮助本地的企业从外地高价吸收资源,引起资源产品在边际地区的价格“大战”等。在人力资源的流动方面,壁垒则更多,户口制度限制了人员的流动。科技人才实际上的部门、地区所有制,也是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限制因素。资金资源流动的限制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政府规定各地区的基本建设规模、产业政策等,对资金的流向也是一种人为干预。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必要的政府干预和壁垒,可能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措施。地方政府干预资源流动的结果,一方面可能牺牲资源的整体效益,而使资源进入低效率的增值运动;另一方面,当资源价格信号本身不正确时,又可能抵消一部分价值扭曲的不良影响。对于资源流动行政干预的合理性判断,应该具体情况分析。

6.资源的国际间交流。由于资源在各国分布的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差异,也由于各国在生产组织上的差异,引起各国在商品生产中形成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成为国际间分工和交换的基础。例如,两个国家运用各自的资源生产汽车和纺织品两种产品。如果A国生产汽车有比较优势,而B国生产纺织品有比较优势,则A国出口汽车进口纺织品,B国出口纺织品进口汽车,都可以使两国的经济福利增加,并使两国总体的汽车产量和纺织品产量比不贸易时的总量要多。国际间的资源交流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效益提高。换句话说,一个国家通过出口商品换取外汇用以进口另一些商品,当这些进口商品靠国内生产将付出更大的成本时,该国将获得比较利益。因此,一个国家总是愿意出口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相对劣势的产品。相对优势的意义如下:当A国汽车生产效率/B国汽车生产效率≥A国纺织品生产效率/B国纺织品生产效率,我们说A国汽车比纺织品具有相对优势(不一定具有绝对优势)。上式也可以写成:A国的汽车边际生产成本/B国的汽车边际生产成本≤A国的纺织品边际生产成本/B国的纺织品边际生产成本。国与国之间按相对优劣而进行的商品交流与一国地区之间按绝对优劣进行的交流,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商品的国际间交流,本质上是资源的交流。由于每种商品所含的不同资源的量不同,因此不同的贸易结构对应着不同的资源交流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说,比较利益要求一个国家总是输出自己相对比较丰富的资源,而输入相对贫乏的资源。

二、资源短缺理论

1.资源短缺的概念。资源短缺是由于资源在部门间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引起的经济现象,是在资源配置不均衡时,引起的某些资源严重供不应求进而导致一部分地区或产品部门因某些资源不足而停工、停产、待料的现象。科尔奈说,短缺“这个词的严格意义,就是在面包房或肉店前排长队;也可能是观念上的排队,例如等候安装电话或等待住院等等。生产中的类似现象有:劳动力短缺,材料短缺,零件短缺,或电力短缺”等等。关于短缺的这些概念,可以用于理解资源的短缺。

资源的短缺不同于一般性稀缺。稀缺是任何社会中经济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引起经济资源价值运动的基本特征。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状态,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资源的短缺与一般消费商品的短缺也不完全相同。资源短缺首先发生在生产领域,而一般消费品短缺发生在消费领域。发生在生产领域的资源短缺首先产生替代影响,引起资源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使短缺引起最终消费品的震动趋于平衡。资源短缺与消费品的短缺在时间上也会发生时滞。在按产品经济组织生产的情况下,一般是资源的短缺发生在前,而消费品短缺发生在后;在按市场经济组织生产的情况下,消费品短缺发生在前,而资源短缺发生在后。在不同的经济体制这下,两种短缺的波动幅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短缺与一国的经济体制有关。

价格和工资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贸易政策都是引起短缺现象的内在原因。当资源采用固定价格制度时,资源的短缺引起抢购或超正常的待购;而当资源采用自由价格制度时,短缺会表现为价格的剧烈上升。当国民经济中某种资源的短缺成为阻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时,这一资源部门就可称为国民经济“短线”部门,成为经济调整的重要考虑因素。

2.资源短缺的性质。我们知道,当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最大时,这种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具有最大的效益。即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源供给,对于增加经济社会效益贡献最大;反之,减少一个单位该种资源供应,对经济社会效益的损失也最大。这样,影子价格的大小,也反映了资源短缺的程度。经济中某种资源越是短缺。其影子价格也越大。由于短缺的资源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具有较大的影子价格,因而短缺资源对整个经济社会生产领域的约束是一种较强的约束,成为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短缺资源在部门或地区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短缺资源由于其边际价值较高,而成为国民经济的“瓶颈”或“短线”。

从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资源的不同贡献来分析资源的短缺。是对短缺问题最本质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我们把资源的影子价格作为资源短缺问题的度量。但问题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资源,具有各种不同的数量单位,不同的数量单位量纲不同,因而不具有一般的比较的意义。例如,一公斤标准煤的能源资源的影子价格是5个货币单位,一亩土地资源的影子价格是500货币单位,它们都是经济中稀缺的资源,哪一种资源具有相对更加短缺的资源。如果我们对能源选择吨标准煤作为数量单位,那么,其影子价格就不是5,而是5000货币单位了。因此,在用影子价格进行资源短缺程度的比较时,我们必须先解决把不同量纲的资源规范到同一的计算单位问题。这个单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是货币。通过货币,先把资源价值数量化,然后再进行比较。由于对不同资源价值数量化的客观要求,就把资源短缺问题与国民经济中价格问题客观地联系起来了。资源价值的数量化,就是资源用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如果在用货币价格将资源数量规范化时,资源价格订得越高,单位资源(用货币单位)的边际产出就越低,因而资源的短缺程度就会发生变化。在自由的市场条件下,价格由供求双方在市场竞争中决定,当资源短缺时,价格就会升高,从而缓解了供求矛盾,弱化了短缺。在计划价格或固定价格条件下,资源的价格由政府计划决定,因而资源短缺就有可能成为日益加强的现象。资源的价格订得越低时,生产者积极性受挫,供给不能有效增长,需求者在低价格的信号刺激之下十分活跃,需求热情高,于是就发生抢购、长时间的排队等候、凭证供应等资源短缺的行为。

3.资源短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动力。资源短缺引起的价格上升及需求等待现象,都会使经济行为者调整其价值判断和供求结构,引起资源的新的运动,达到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短缺首先表现为抢购,接着就是资源价格的上浮。价格上浮后产生双重调节效果,一是使资源生产者更多地提供资源,以便从资源供给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二是使需求者寻求其他更廉价的替代品,以减少作为生产投入的成本。这种过程会发展到使供求基本平衡,使经济中资源短缺得到缓解。因此,在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之下,短缺不会成为一种长时期的现象,而是一种调节过程中的现象。当然,市场机制促使短缺缓解的程度和快慢取决于资源本身的市场特征。因为供给者增加或减少资源等供给的调节比较灵活一些,价格上升高后可以增加资源供应。对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其增加供给的能力就受到很大的自然约束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的量总是有限的,在经济学上,这类资源具有较小的供给弹性。需求的调节也是一样,有些资源在需求方面难以被替代,因而需求调节的余地就会很有限。例如水资源作为人的生活性资源,目前就找不到替代品。因此,这难以替代的资源对价格的反应也是低弹性的、不灵敏的。由于资源本身的上述特性,由于市场组织的非理想化,资源的短缺现象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经常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