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源经济学
18811900000025

第25章 西部地区特色资源产业的评价标准

一、资源和产业独有标准

1.独有资源。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西部形成了一大批中部和东部地区所无法替代、仿造与迁移的独有资源。在对这些独有资源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产业就具备了西部特色经济的基本特征。如西岳华山、西安古城、青海湖等旅游景点构成了西部独有的旅游资源,南疆长绒棉、吐鲁番葡萄等轻工原料构成了西部独有的农林牧副资源,青海钾盐矿、宁夏石膏等构成了西部独有的矿产资源,四川、新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构成了西部独有的能源资源,青海麝香、虫草等名贵药材构成了西部独有的医药业资源。应当说,尽管有些独有资源由于种种情况还难以形成比较大的经济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西部独有资源对特色经济的支撑作用将是越来越显著的。

2.独有技术。西部特色经济有一部分(不是全部)是建立在独有技术基础之上的。西部各个行业的独有技术除了具有技术专利成果等一般性特征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独有技术产生于西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的资源开发与市场消费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独有技术是开发与利用西部特有资源所必需的。如陕西杨陵“小偃六号”小麦新品种使黄河流域2000多万亩土地增产小麦12亿公斤,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独有技术是西部的特殊知识资源,把这些独有的技术成果资源应用到生产中去,往往会大大增加产品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含量,有助于大大增加西部特色经济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大大增强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3.独有产品。独有产品在西部特色经济中起着核心作用。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归根到底还是依靠独有产品的生产量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扩展与利税额的增长。目前,西部已经初步形成了独有产品的体系与品牌,成为西部特色经济的主要增长源。一般来说,西部独有产品不仅仅是中部和东部地区所无法替代的,而且以其特有的实用价值与市场价值赢得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如以天然药材为原料进行精加工的“奇正”系列藏药、云南白药等高附加值药材生产成为西部医药产业的特色代表作。茅台酒、西凤酒、红塔山香烟构成了西部食品业的特色凝聚点。阎良飞机城研制的“运7”、“运8”飞机以及正在研制的大型客机更是全国独一无二。

二、资源和产业规模标准

1.资源储量规模大。西部大开发的基本依据就是建立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大量的数据表明,支撑西部产业开发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重要能源、金属矿产与生物资源方面。由于西部可开发的资源储量非常之大,因而创造了多项全国资源储量“第一”的记录。比如,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的柴达木盆地湖盐资源富冠全国,其中钾盐、镁盐占全国总储量的95%~100%。内蒙西部包头地区稀土金属储量全国第一,世界闻名;宁夏石膏的储量居全国第一;重庆锶矿品位高,储量全国第一;贵州的汞、磷、铝矿保有储量居全国一、二、三位;陕北和内蒙西部的天然气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资源储量大的产业将是西部特色经济最为密集的产业。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以资源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战略相互矛盾,似乎西部的资源优势并不体现为市场优势,选择西部优势产业或者特色产业不应当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对象。我们认为,尽管有交通运输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市场优势仍然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此,把特色经济建立在“可开发的资源储量大”的基础上是科学的价值标准。

2.生产能力规模大。与中东部相比,西部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依靠足够大的生产能力,保证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供给能力达到规模经济,从而凭借生产集中度高或者批量生产而占据全国产业制高点。1998年,西部重点地区卷烟、天然气、原油、水电量四种产品的产量均名列全国前茅。其中,天然气产量四川名列第一,卷烟产量云南名列第一,原油产量新疆名列第三,水电量四川、云南、广西名列全国前列。正是由于西部某些产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生产能力大于东中部地区,才使得西部有可能创造出“生产集中度高”且“成本低”的竞争优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就针对东西部油气资源开发“此消彼长”的状况,提出了“稳定东部、开发西部”的基本战略。从实践来看,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将在不远的将来替代东部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

3.市场占有规模大。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即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我国东、西部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恰恰体现了西部在特色经济的发展上将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东部、中部最短缺的。恰恰是西部最富裕的,西部具有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的产品在东部市场上将越来越体现出比较优势。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将是市场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从未来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棉东调”、“西肉东销”、“西铝东配”、“西粮东卖”、“西果东进”等“西货东卖”将成为连接东部与西部大市场的主要“角色”。从长远来看,西部的“电、气、铝、肥(钾肥)、肉、果、药、菜、茶”等优势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将稳步提高,东部将相对下降。因此,我们把西部特色经济定位在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是符合西部经济发展规律的。

三、资源和产业专业化标准

1.参与全国产业大分工。如果西部产业除了满足本区域的市场需求之外,还比东部、中部地区更多地满足全国大市场的需要,就形成了西部参与全国大分工的专业即特色产业。从全国来看。与中部、东部相比,西部参与全国专业化分工的产业主要分布在资源密集型产业领域,因而西部地区以全国大市场为半径的区际交易商品集中体现为“油、气、电、铝、肥、肉、果、药、菜、茶”等,这恰恰体现了西部特色经济在全国的专业化分工地位与价值。以甘肃为例,有色冶金、石油加工、化工部门是在全国范围内占优势的部门,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经济支柱,这些重点部门的资源型产品诸如铝(占西北区的60.7%、全国的10.7%)、铁合金(占西北区的85%、全国的4.2%)、碳素制品(占西北区的92.4%)、原油加工量(占西北区的47.9%、全国的4.1%)、合成橡胶(占西北区的100%、全国的25%)、大型石油钻机(占全国的80%)、抽油机(占全国的20%),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区际交换功能。

2.参与西部产业大区域分工。从西部整体来看,西部各个地区的各类产业的市场半径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的西部产品均覆盖全国市场,具有全国性的区际交换功能。因此,西部地区有些产业只能参加西部区域统一大市场条件下的产业分工,而不可能参加全国性的产业大分工,西部特色产业“角色”也就在区内产业大分工与交换中加以体现。也就是说。如果西部产业除了满足以省为单元的市场需求之外,还更多地满足西部12省(区、市)区域大市场的需要,就形成了参与西部大分工的专业即特色产业。例如。将形成的成渝机械制造业高地、云南绿色经济高地和川一渝一黔一桂物流业走廊,会成为西南地区的特色经济区或特色产业带。

3.参与西部小区域分工。由于市场半径的限制,大部分西部产业的市场半径只能限制在县区或跨县区经济、市区或跨市区经济、省区或跨省区经济的范围内。因此,西部经济除了在全国与全区产业分工中体现特色以外,还应当在县区经济圈、市区经济圈、省区经济圈的产业分工范围内体现经济特色,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小而特”专业化产业体系。总结西部过去多年的发展经验教训,除了不从全国大局出发确定优势产业。盲目发展与东部相类似的下游产业,形成西部“大而全”的产业布局外,忽视西部区域范围内的产业专业化分工,热衷于搞区内“小而全”的产业布局,造成县区与县区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市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在产业选择上高度相似,从而难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当在西部小区域的专业化分工中寻找特色经济的发展空间与定位。例如,西部一些地方的餐饮业、手工业、食品业等具有特色的产业,目前还难以“特”到全区与全国去,只能在本地小市场上体现特色经济价值,因此,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只能从“小特”到“大特”逐步发展。

四、资源和产业效益标准

1.产业成本效益高。我们认为,除了人们主观努力的因素之外,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西部某些产业的产出成本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从而使得西部产业取得比较成本效益,这类产业比较成本效益的实现非西部莫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判断西部特色经济的标准应当取决于产业成本比较效益。西部产出成本明显低于东部的典型产业就是水电产业。据水利部的有关资料,在黄河青海境内从龙羊峡至夺沟峡的276公里河段,水头落差很大,水量充沛,河道狭窄,地质条件好,淹没损失小,开发成本低,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区,初步规划可建设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泊峡、夺沟峡、积石峡6座大型水电站和尼那、臣岗拉卡等7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116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68亿千瓦时,水电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商品电成本要比东部低30%左右。因此,“西电东送”由于低成本开发导致的比较效益是西部水电产业的特色所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实现后,澜沧江、金沙龙上还将建设一批大型水电站。

2.产业关联效益高。一个地区内部与地区之间的产业群既有横向的经济联系,也有纵向的经济联系。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得到优先发展时,必将带动本地区或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取得产业关联效益。产业关联带动效益越大,表明产业特色越明显。因此。西部特色经济应当建立在产业关联效益较高的基础之上。用产业关联效益较高来判断特色产业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是建立在跨区域产业关联效益基础上的特色产业,另一种是建立在区域内产业关联效益基础上的特色产业。目前,西部产业关联效益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西气东送”与“西电东送”两大标志性工程。“西气东送”工程管线全长4200公里,横穿西、中、东部9个省市区,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从地区内部产业关联效益来看,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新疆段管道建设为新疆建筑、建材、机械、电力、钢铁、运输、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有力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据测算,在天然气开发和管道建设投资中有30%,即71亿元可以转化为建筑业收入,同时可以为新疆石化工业提供大量的优质原料,促进新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从跨地区产业关联带动效益来看,把西部大气田与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在一起,为西部天然气资源打开广阔的市场,促进长江三角洲及沿线省市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带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3.产业品牌效益高。西部的特色经济要做好做大,离不开企业品牌效益,企业知名品牌密集的产业自然是品牌效益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与西部的市场半径相一致,如果西部某一产业的知名品牌效益在全国市场上高密度地区堆积,就标志着西部地区产业在全国竞争优势明显,从而应当被定位为西部全国性特色产业。如果西部某一产业的知名品牌效益在西部市场上高密度地堆积,就标志着地区产业在西部范围内竞争优势明显,从而应当被定位为西部地方性的特色产业。西部在烟草、电力、石化、冶炼、酿酒、橡胶、制药等很多产业中拥有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但相对而言,西部的石化、冶炼、烟草、酿酒产业知名品牌效应更为密集,所拥有的全国特色产业也更为明显。在烟草行业高度密集了西部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在全行业前10位、前20位的知名品牌中,西部品牌分别占到50%、40%,从而使烟草行业成为西部当之无愧的全国性特色产业。再以冶炼产业为例,在全行业前10位、前20位的知名品牌中,西部品牌均分别占30%,较为密集的知名品牌也使冶炼业成为西部特色经济行列。石油石化产业同样明显。在全行业前2位、前30位的知名品牌中,西部品牌分别占20%、20%,这也是大部分东部地区所不具备的,说明西部地区在石油石化产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与产业特色。此外西部知名品牌密集的产业还有酿酒业。贵州、四川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茅台、五粮液等驰名中外。在白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贵州、四川美酒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西部酒业在全国具有特色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