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县在今后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紧扣“南油北药,东椒西畜”战略,全力打造干旱山区吹桥公路沿线的百里花椒长廊工程,大打“中国花椒之乡”这张名牌,以充足的花椒资源,发展与其相关的精深加工业,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培植财源,早日实现积石山县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打“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牌。
积石山县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各民族独具风格魅力、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瑰宝——花儿。它广泛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生活,流传于人民群众的口头,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紧紧伴随着历史,有如璀璨夺目的万顷波光,闪耀在伟大祖国音乐文化的长河中。花儿,即民歌,它以抒情叙事见长,以其优美的音调,丰富的内容,浓郁的乡土特色,根深叶茂,源远流长,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以其高亢、悠长、清脆、热情奔放的音乐特色反映着积石山县各族人民的生活画卷,是各族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积石山县民歌粗犷、豪放、深沉、悠扬,成为民族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引起了国内外民族、民俗学者和专家的浓厚兴趣。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积石山县命名为“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所以,在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开发进程中要大打这张名片,以此来提升积石山县的知名度和文化品味,进一步推动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县形象策划 一个地方形象是该地方的外包装,是公众对该地方的具体感知、总体评 价和综合看法。它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治安、容貌、社会风气、公仆为政、民众素质、生活水平、历史文明等许多方面。涉及一个地方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增长方式等内容。换个角度来说,积石山县形象是人的形象与“物”的形象的有机统一,其中人的形象是灵魂,是决定的因素。因此,策划积石山县形象就要从人这个软件和“物”这个硬件着手,充分体现出核心、灵魂,让形象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展示风采、发挥效益。
1.人人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形象
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现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即人是起主导作用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
积石山县是一个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这里发展问题至关重要,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面前的头等大事。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自治县面临的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卫生问题、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投资不足的问题、自主财力匮乏的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等等。
因此,自治县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对各种类型的经济同样对待,做到不歧视,不刁难,一视同仁。同时,将人民这一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原动力置于凸现位置,要推动树立人人是积石山县形象的意识,推动树立人人是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体,推动树立诚信理念和诚信意识。众所周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如果没有诚实的态度,没有实干的精神,再清晰的思路,再具体的措施,再优惠的政策,再有力的支持,再宏伟的目标,也会流于形式、毁于空谈。因此,要求人人从自我做起,集中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聚精会神搞积石建设,一心一意谋积石发展。
2.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旺盛的朝气
积石山县的经济是典型的投资拉动性经济,要想以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就必须要有项目,有了项目就有了投资,就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那么,项目从何而来呢?
一是要靠国家、省、州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二是要靠自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积石山县的历史来看,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几乎都没有什么大的发展,都进行了改制、重组,只有民营经济,才在积石山县有长足的发展。
发展民营经济是积石山县的希望和潜力所在,民营经济有许多优势:
(1)繁荣城乡经济;(2)增加各族群众的收入;(3)形成县域特色经济;(4)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实现城镇化的梦想;(6)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管理人才;(7)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目前,不少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筹措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民间资本闲置着,沉睡在银行,处于“休眠”状况。据统计,2005年底,积石山县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77亿元。通过大力鼓励、引导、激活民间资金,促使民间资本向民营经济、混合型经济有序流动,来唤醒休眠的民间资本,这是我们解决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让民间资本从“体眠态”(存在银行里沉睡不醒)进入“市场态”,进入到投资领域,使经济增长装上强劲的“引擎”,拖动经济快速发展。
积石山县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经过招商引资广泛吸纳各方面资金,2002年在县城开工修建三层以上楼房37栋,随后,又修建县城二环路、滨河大道、大禹广场、吹麻滩工业园区等,全县呈现出处处搞建设,人人求发展的强劲势头和聚精会神绘蓝图的蓬勃旺盛的朝气。强劲势头和旺盛朝气带来的是银川、居集、安集、别藏、大河家、石塬、刘集、吹麻滩等集镇的大拆迁,大建设。
3.处处是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的环境
干事业,需要聚结方方面面的力量;抓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加快发展必须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在创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在营造发展氛围上下功夫,聚合各种发展的积极因素,构建发展的平台。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的环境从发展角度来讲,是软环境,可以通过种种措施和方方面面的努力使其成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优美环境。
对一种动物或植物而言,其生活或生长的环境对它的今后起着决定作用,当环境适宜的时候,它会健康成长,当环境恶化的时候,它会萎缩,甚至枯死。那么,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来说,环境也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考察,考察的是什么呢?就是考察环境。许多项目意向性协议时,谈得好好的,但一旦进行实际考察,项目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关键是什么呢?就是项目环境不佳。
经济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晴阴表。环境良好,发展就加快,环境不好,发展就放慢。优化环境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积石山县作为一个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之后的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生产力发育程度低,县域经济差异大,各项事业投资欠账大,社会事业投入有限,自主财力微薄。那么要使这样一个地方的区域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营造“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的环境,以舒适可人的环境诚招天下客商汇集积石,共绘积石山的物流、信息流;培育县域内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群众的诚信意识、诚信理念、诚信习惯、诚信风气,以诚信的形象和声誉吸引各类项目落户积石,汇集涓涓细流,形成强大的资金流、技术流,共托积石山美好的明天。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新形象
人的素质尤其是干部的素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因素,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由于文化落后,受中国传统思想束缚根深蒂固,各族群众小农意识浓厚,对党政部门及其干部有一种出自思想深处的敬畏和屈从心理,因而干部在对石山县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显得更为突出。
实现积石山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要使各级党政部门及其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一锹挖不出个井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凡事要遵循其自身规律,不管是抓发展还是搞改革,都要扎扎实实去干。政绩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靠注水掺假的数字堆起来的“政绩”,经不起识者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把实现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要努力建设一个政治上靠得住,作风朴素扎实,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因为,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熟悉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了解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使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大力培养各民族的优秀干部,使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干部都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新形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要加快其职能转变,努力把县乡政府建设成法制政府、诚信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事务上来。实行项目服务领导责任制,明确每一个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都有一名县级领导负责,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协调,提高办事效率,在第一时间内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让干部树立多服务、少推诿,多支持、少干预,多引导、少限制的观念;倡导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村社服务、为群众服务;同时,积极优化干部结构,打破条条框框,对那些不图名利、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委以重任;对那些投机钻营、不干实事、虚报浮夸、做表面文章的干部果断采取组织措施,坚决使其让贤退位。高度完善县上实行的干部年终考核末尾淘汰制,严关入口,畅通出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优先选人用人机制。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尽快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全县真正形成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快节高效、雷厉风行、脚踏实地、少说多干的良好风气。
5.积石山是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乐园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共同叙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灾难性气候笼罩全球,沙尘暴肆虐大地,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承受着大自然受到破坏的沉痛教训。
试回忆人类的过去,人们在人定胜天观念的支配之下,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肆无忌惮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索取自然,其结果是留下了大量的生态债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毁林(草)开荒使原始植被惨遭破坏,污染由城市向农村逼近,沙漠化先逼近农区,由农区逼近牧区,由牧区逼近林业区。人类不知回报自然,正如像躺在黄河母亲怀中的无赖小子,无休止地汲取母亲的乳汁,不知回报母亲一样。人们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陪伴之下,不仅在陆地上叱咤风云,而且在海上、海底、地上、空中到处染指,到处开发,将废气排入空中,将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将废物抛撒在大自然中,造成大气污染、水质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森林草原减少等整体性、连锁性的生态危机。
现在,人们在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界报复面前,开始逐渐用全新的日渐完善和成熟的生态环境观、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思和评判以往的行为,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每一个地区和国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国民和政府形象的重要表现来对待。
积石山的自然风光无限美好,如花儿唱的“清溜溜的清哟,清溜溜的情,清溜溜的河水四季青,水果甜美蔬菜鲜哟……”积石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百姓所言:“鸟语花香饭更香,山清水秀人更秀。”得天地之灵气,积石山人民就会把家乡建设成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乐园。)第三节积石山县发展远景构想
立足于现实,到2020年的15年时间,将是积石山县求得大团结、大开发、大进步的黄金阶段。全县上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光辉照耀下,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逐步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到实现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实现全县初级小康,到2020年全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构建起和谐幸福富庶的新积石。
积石山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要组织各级干部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正确对待自己与兄弟地区的发展差距,承认落后,但要不甘落后,始终牢记思想精神不滑坡、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定论,突出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的步伐。在发展中,一定要结合县域特点,区别阴湿、干旱两个区域,全力组织实施符合县域实际和特点的“南油北药、东椒西畜”战略,紧紧围绕贯穿县域南北的临大公路交通主干线,依托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吹麻滩镇,临夏州的北大门——大河家镇,自治县的南大门—一别藏镇以及居集镇,打造县域民族优势品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不是一个新话题,我们一直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仍在有形无形地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我们必须要彻底解决的迫切问题j
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上。发达地区的干部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咬住发展不放松,牢牢抓住改革不放手。只要是能够促进发展、增加财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事,他们就大胆、放手地去闯、去做,而西部地区许多干部畏首畏尾、等待观望,最终坐失良机,难于抓出成效。这就要求积石山县的各级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我国经济体制和机制正处在转轨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地摒弃旧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所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是一劳永逸,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永无完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