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
)第一节县域特色经济定位
一、以特色制胜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发展经济是一项艰巨且繁杂的工程,处在不同的区位、不同的县份,在发展模式上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加快发展既要统揽全局,协调发展,又不能齐头并进,整体划一,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依靠特色发展优势,选择能够带动全局的突破口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给封闭落后、发展迟缓的边远少数民族地方带来了很大的观念冲击和深刻的社会影响,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只有对县情进行重新认识,才能找准发展的切入点,才能将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效益,勇敢地去迎接挑战,走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社会之路,以特色制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县域特色经济定位
资源基础是特色经济定位的供给依据,市场需要是特色经济定位的需求依据。因此,定位必须坚持两条原则:
一是以特色需求为导向,就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倾向,由市场需求来引导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发现和评价资源。
二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可支配的资源基础,发现和创造市场需求,以符合市场求特色倾向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特色和市场潜力,培育特色经济。
如前所述,积石山县区域特色非常突出,县域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风俗和秀丽的生态等自然、人文特色资源,这都是发展特色经济的资源基础。
积石山县区域特色经济可以定位为让人们了解保安族民俗风情的场所和研究保安族历史变迁及经济社会、习俗民情的基地,使禹王神功和彩陶王国宝凸现魅力,建设成母亲河上游的生态乐园,草食畜牧业和清真肉食品的生产开发基地。为此,实施“南油北药、东椒西畜”战略,培育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特色加工业、劳务业、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走出一条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1.发展具有县域特点的优势种植业
全力实施“南油北药、东椒西畜”战略,紧紧抓住花椒、油菜、药材、畜牧养殖优势产业不放松,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和意识,组织和引导群众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群众已经接受和受惠的百里花椒长廊建设成果,加强保护和推广,使其优势继续发挥。草食畜牧业是积石山县传统产业和优势所在,这个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种植牧草既可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得到适当补助,又可发展草食畜牧业。现在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需求旺盛,特别是大量需求肉质鲜嫩的牛羊肉,畜牧产业开发前景广阔,10万多亩的双低油菜种植和3万多亩的中药材种植,前景看好,而且通过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业收入,培植地方财源的潜力很大。
2.发挥特长,打造联结千家万户的草食畜牧业
畜牧业是个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是一个相对稳定,投资风险较小,而覆盖面广,唯一能促哺种植业,带动和发展相关工业、服务业的关键环节的产业。
畜牧业与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他们就是靠畜牧业生存、繁衍下来的。少数民族有传统养殖优势,各族群众有饲养、育肥、贩运及畜产品粗加工的传统习惯和生产经验,尤其是穆斯林群众擅长喂站牛、站羊。积石山县的牛羊肉品质鲜嫩味美,没有一丝膻味,营养极其丰富。当地的羊肉富有营养成分,原因何在?这得益于独特的生长环境,正如当地各族人民群众说的,“这里的羊吃的是冬虫草,喝的是矿泉水,听着民歌——花儿长大的”。
多年来推广应用畜牧实用技术,培养了一批农民技术人员和土专家,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发展高效畜牧业群众基础好。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动技能培训以后,在畜牧养殖中从业,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科技含量,走出产业化路子。通过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灵活多样、务求实效,来提升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实现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发展具有穆斯林特色的草食畜牧业,开发生产清真肉食品,带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扭转,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促进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
3.积极提升以劳务业开发为主的服务业
积石山县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多民族自治县,全县耕地总面积为26.89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16亩,而耕地面积中保证能灌溉的面积只有56732亩,耕地中79.04%是山地、坡地,处于干旱、半干旱或山阴地带,全是靠天农业。这样的结果是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富余劳动力,需要输转。每年能够稳定的输转劳务,才能使许许多多的农村家庭有一份经济收入,支付全家人的各项开支。而输转这些劳动力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他(她)们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文盲、半文盲人数占相当比重,绝大部分无一技之长,其出路就是到高海拔地区挖冬虫夏草和以自己的苦力换得一份微薄的收入。
服务业即人们常说的第三产业,它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等诸多行业和领域,其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的发展目标直接相关,与全面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而服务业中的一些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如何将联结物质产品生产和人民群众消费之间载体的服务业,培育成积石山县的支柱产业,以便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是解决广大农民花钱问题的根本出路和措施,以此作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主力方向和出路之一,来带动全县各族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
4.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民族工业
民族地区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不强。从经济发达的地区看,没有强大的工业用支撑,一个地方就很难富足起来。因此对民族地方来讲,“无工不富”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发展工业,绝不能“大”而“全”,而要“优”而“特”,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立足资源,依托特色,发挥优势,趋利避害。从积石山县来讲,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产业布局上看,应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精心培育特色农产品、清真牛羊肉制品、民族特色制品等一批主导产品,把兴禹饲料、进军药业、福海粮油等企业扶优扶强,使其成为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依托整村推进发展重点村社,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连接千家万户,实现量的扩强和质的提高,拉起产业链条。通过杨龙头、建基地、带农户,龙头舞动各产业发展,龙尾摆进千家万户致富,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以地方特色加工业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全力打造特色旅游业
积石山县自然风光绮丽,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独特,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积石山县应该根据这一独具魅力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故乡,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旅游的乐园”六张王牌,以民俗村至保安三庄和吊水峡的旅游通道为基础,提升基础设施功能、文化品味、服务水平。将积石山麓一线的吊水峡瀑布、黄草坪草原、盖新坪林场、尕护林民俗村连点成线,凭借独具特色的生态美景迷恋天下游客。被誉为中国西部“西双版纳”的青海省循化县孟达天池,青海省民和县七里寺药水泉毗邻大河家镇,黄河炳灵峡在安集乡境内、炳灵寺石窟与安集乡尕鲁坪仅一岸之隔。近年来黄河上游来水不断减少,高原平湖——刘家峡水库水位逐年下降,从刘家峡乘船难以直达十大著名石窟之一的炳灵寺浏览。随着西部公路建设高潮的兴起,一条连接积石山县与永靖县的县际公路马上接通,驱车来尕鲁坪遥望黄河十里画廊,划小船游到炳灵寺别有一番情趣。因此,县大胆提出“借地生金”,依托左邻右舍求得旅游业大发展的新思路。
)第二节品牌形象策划
品牌是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的形象,对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而言,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才能真正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而知名品牌却是一个终身享有的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积石山县要根据县情特点和资源禀赋发展地方特色加工业,就必须在利用和打造品牌上下功夫。
一、品牌策划
世界著名的广告大师一美国人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它代表某商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效用的程序,以及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的认知程度等。而积石山县是保安族的全国唯一聚居地,中国“彩陶王”的出土地,“大禹治水之极地”,自然生态旅游的乐园,“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对外界充满了神秘色彩,如果运用市场机制运作的方式,成功开发优势资源,那么,一定会满足人们对稀有民族和文化的消费需求,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打保安牌。
积石山县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全国96%以上的保安族世代生活在这里,积石山县成为宣传保安族的窗口,研究保安族的基地。保安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少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民族牲,是甘肃省的三个特有民族之一,因保安族而有了今天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因成立了自治县而使这片神奇而贫瘠的土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短短二十几年中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说,保安族是积石山县的王牌,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民族优势,打好“保安牌”。
加快积石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形成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和产业,形成经济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保安牌”,就是借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列入“十五”计划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的大力扶持和帮助,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将保安族聚居区的交通、邮电、通讯、电力、水利、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建设。打“保安牌”,就是要充分发挥积石山县的窗口和基地作用,大力发展以保安族民俗风情为主的旅游业,打造品牌效益,形成优势产业,以此推动保安腰刀这一民族工艺品的系列开发,提高产品品种和档次,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市场份额,增加经济效益,以“中国一甘肃保安族艺术节”来提高推介保安族的层次和范围,让世界了解保安族,让保安族尽快走向世界。
2.打大禹牌。
积石山县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石山县是“大禹导河之极地”,而被天下人所知,也因此得名。据明嘉靖本《河州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侍御李玑到此旅游时赞叹道,“美哉!山河之美,金城形胜,莫过于此者,皆大禹圣人神功也!”并赋诗:“池险天成第一关,岿然积石出群山。登临概想神入泽,不仅东流月夜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历史演进到今日,我们还要弘扬大禹治水的精神,用中华民族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当代各族人民造福。
3.打中国“彩陶王”故乡牌。
中国的陶器闻名于世,几千年前的彩陶更是让世人拍手称道,赞不绝口。彩陶是史前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的先民创造的精美绝伦的文化。黄河中上游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黄河两岸、洮河两岸出土的彩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黄河流经积石山县40多公里,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彩陶在积石山县都有其代表,如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等等。
一个地方开发得越早,其历史就越悠久,它的文化积淀也越深厚。积石山县是中国彩陶王出土的地方,是中国彩陶王的故乡。如果将这个地方的文化宝藏开发出来,形成一种文化产品,那么潜力之广、效益之大、前景之诱人是难以估量的。
从积石山县实际情况看,开发彩陶文化,打中国“彩陶王”故乡之牌,应该重点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一种文化含量极高的社会经济活动,它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产业联动性很高,始终处于“朝阳状态”。同时,大量的旅客是一种信息流、资金流,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有效输转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地方经济收入。因此,有人形象地把旅游业比作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桶金”。
现在积石山县具有原始的潜在资源,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上凸现资源效益。
4.打“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牌。
积石山县因大禹导河开启积石雄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积石山县7个乡(镇),40多公里,沿岸山峡俊秀、风光各异。县境又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造就了香水坪、盖新坪、黄草坪等沿积石山麓一带美丽的草原风光。这里又是冷暖气候1的结合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造就了县内气候清爽宜人,空气清新洁净,土壤、水资源等没有污染,水质甜美,风光秀美,民情淳朴,风俗奇异,物华天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盛夏各大城市人们酷暑难忍之时,积石山县正时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今后,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大打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牌,促进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从而加快构建县域和谐社会步伐。
5.打“中国花椒之乡”牌。
积石山县独具特色的三大结合部地理特征,造成沿黄河一带的北部山区干旱少雨,农作物生产听天由命,世代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各族儿女探索出了一条早年保收成,稳定增加收入,并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路子——栽植耐旱植物花椒树。这里因气候干燥、盛夏气温高,少雨,花椒树所结花椒个大,色泽鲜亮、艳红,品质好、产量高,椒味浓香醇厚,是上等调味品和药料,深受各地人们的青睐,有广泛的市场前景。2004年国家林业局将积石山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