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省
18843600000035

第35章 言 行(2)

不论同谁交谈,都要注意有的放矢,看看人家是否乐于接受。假如他在洗耳静听,那就说下去;否则,就要收住舌头。总之,所说的必须受听,不能使人产生反感。同时要记得,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语言。做一个头脑清醒,懂得说话的人,待人处事才能圆满。

另外,要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不要急躁厌烦。只有善于学习别人的人,才能善为说辞。正如把一个新生的婴儿放进地下室里,虽然照样喂乳、抚育,但母亲和保姆不同他说话,不和他一起玩耍。结果,长大后,他因从未听人说过一句话而变成了一个哑巴,而且也不懂得人们话中的意思。所以说,听人说话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耳哑相继,可伤于痛:言行相就,终为教化。

你应当聆听他人的话语,牢记开明君主和才智之士的教诲。俗语说:智者和帝王的教导能够使人心明眼亮,哲理正是治疗心灵上的眼病的皓矾(治疗眼病的一种药物)。对这句至理名言,你应当用心聆听,并端身正行。

编者手记

唐太宗曾说:“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少人一辈子也没搞懂。一方面,“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子路》)三寸不烂之舌,敌过百万之师。因此,可以发挥语言作用的时候不去发挥,是失去机会,失去人。另一方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言不当,反自伤也。”(《说苑》)。“言不可不慎,言不周密,反伤其身。”(《管子·宙合》)“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必须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俗话说,“言由心生。”说什么样的话,怎样说,完全要靠大脑去支配。所以,在管好自己的嘴巴之前,首先要用好大脑。在每句话出口前,必须经过大脑筛选。有位文学家在其作品中曾这样写道:“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要厉害,上帝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他那仁慈的心,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讲话通过大脑,深思熟虑后再说,避免出口伤人。”因此,要看人说话,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则“言必看中”(《先进》),说到点子上。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因此,善说话者都明白:最佳效果的说话,不是多说,而是少说;不是乱说,而是慎言。

☆☆谈话要掌握分寸 【英】培根

有些人讲话以机敏和幽默赢得虚名,却对真理的讨论漠不关心;有些人津津乐道的学问不过是些陈词滥调,却意态凌人。这些人一经被识破,就会沦为大家的笑柄。真正会谈话的人,善于引导话题,把无意义的闲话转向引人深思的真理探究,这种人才是社交谈话中受人尊敬的指挥师。

谈话不掌握分寸的人单调无聊,令人生厌。相反,谈话懂得拿捏分寸的人,则显得生动幽默。当然,他的幽默不会把一切东西都拿来打趣,比如对宗教、政治或者引人同情的苦恼等。有的人说话刻薄,仿佛不如此便难以显其深刻。这种习性招人厌烦,必须要杜绝。这与古人论述骑术的道理一样:要紧擎缰绳,但少打鞭子。

切勿出口伤人,要知道受伤者的记忆力和报复心是让人难以捉摸的。谈话中善于提问的人,获益远远胜过滔滔不绝者。如果你所提的问题正好是对方所长,不但能得到圆满的答案,而且对方的高兴会比你直接恭维他更多。有的人提问咄咄逼人,询问如盘问,使被问者十分难堪,这是未能掌握提问所应有的分寸。宾主宴谈,应使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分享到谈话,不能冷落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遇到有人独占谈局,应巧妙地将话题引导到其他人的身上。另外,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对于你所了解的话题缄口不语,人们会以为你是谦逊;对于你所不了解的话题保持沉默,人们也不会以为你无知。

对于个人的话题不要摆在谈话的中心,我的朋友常常讽刺这类自吹自擂的人。人如能以赞扬他人长处的形式来衬托他自己的优点,就不致招人反感。优雅的谈话如同在原野上漫步,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欣赏到自然美景;狭隘的谈话就如同一条单行道,只能远离他人,自私地让自己一个人通过。

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了解一句名言: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不善问答者只是因为笨拙,没有原则的诡辩把品格上的轻浮暴露出来。

讲话拐弯抹角令人不快,过于直截了当则显得唐突。能掌握此中分寸的人,才是精通谈话艺术的人。

编者手记

说话有“术”。有的人缺少“嘴”上的功夫,说话乏“术”,因此,言谈表达往往“话不投机”,以致很难把事情办好,有时甚至还会将好事办砸;而有的人则深谙说话之“术”,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有的人甚至能点“语”成金,使所言收到奇佳的表达效果。该多讲时,不能少说,否则言犹未尽,故孔子对其弟子讲道常循循善诱,唯恐不周;该少讲的,不能多说,否则“言多必失”;该沉默时,不可出声,“沉默是金”,“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俗话说:“量体裁衣。”“会说话的让人笑,不会说话的使人跳。”恰到好处的讲话,不管是用在个人身上或组织整体上都有相同的效果。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

☆☆勿论人非 【俄】托尔斯泰

随意地去评判一个人,是不好的,是会以其残酷和不义来磨损人的心灵。要知道,我们所随意评判的人,也许正是赏识我们的人。

人与人产生争端,无论是任性,还是直率,争执的双方都会失去温厚的个性,彼此也很少能从中受益。这就像火柴一样,永远不能在镜子般光洁的表面上擦出火花。

一个人走错了路,自会有碰得一鼻子灰的时候。了解这一点,愤懑就不会充斥你的心胸,争执也不会产生。你,只会无限地同情这个人。

在有人刚刚打开话匣子,并意欲难为他人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及时劝阻的话,不单对他人有益,也能使劝谏者更和谐地与人相处。

综上所诉,与人相处时,切记不要去随意议论他人的是非。

编者手记

不要轻率地评价、讥讽别人。喜欢搬弄是非、挑拨怨仇,到处说别人坏话的人,最终都会使自己受害。即使能够伤到别人,那也只是暂时的,却不可能使自己长期受益。

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是不能用是非曲直把它说清楚的,抑或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分出个是非高下。只有公堂之上的审判官才必须用是与非来评判受审者,为的是还给他自由或剥夺他的自由。而我们在生活中,总希望活得轻松、自在,所以定是非无非是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作祟,图自己一时的痛快,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对于那些生活上的鸡毛蒜皮之事,既使你对了他错了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结果并不见得是对方承认你聪明,反而倒是彼此在心上拉开了一段距离,影响了夫妻之情、手足之谊或朋友之间的和睦气氛。

有些人不但在生活上喜欢分出个是非曲直,而且在做学问时,也会犯讥讽古人的错误,总爱给古人们排个先后,评个高下,谈论中不禁口出狂言,养成不自量力的习气。凡是善于学习的人,对于别人的一点点优势特长都虚心领受,用心揣摸,总想把它学到手,全然没有狂妄评判指摘的举动。

所以,不轻率地讥评别人,要紧的是在内心中戒除一个“傲”字,对待朋友、家人、古人都不能过于苛刻,处理事物时要处处留有分寸,看待周围的人时多从好处着眼,只要大是大非不乱,小是小非就不要去深究了。这样天长日久,在你身边必定会形成和谐顺畅的氛围。

★行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在通过“行”进行着自我表演,虽然天天都在“行”,但要做到行之有力,行之有效,行之有果,却是很难。人生之“行”,绝不简单和轻松,而失去“行”这一根基,任何理想都是空中楼阁。古往今来,善于先行者捷,矜于细行者胜,敢于险行者勇,巧于迂行者智,精于逆行者强,只有行之有道,方能行之有效,只有行之有方,方能行之有果。故“行”关乎人生的前途与命运,不可不省,不可不察。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羊祜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诫子书》

恭敬是修养品德的开始,谨慎是做事为人的基础。说话务必忠实诚信。行为务必笃厚恭敬。不嘴上里答应给人财物却失信于人,不可传播荒谬无据的话,不要听信议论是非长短的言语。听到别人的过失,耳朵可以听,嘴里不可以讲,任何事情想清楚再做。

编者手记

恭苟、谨慎作为中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推崇。古人说:“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就是讲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要严格。“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察其德。”说的是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的志向更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的德行更崇高。

所以人应该态度恭敬、言行谨慎,不乱说妄行。如果因为相处久了,关系熟了,而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当然,“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如果一个人不知礼节,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虽然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虽然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虽然性格直率,却不免急切,都有可能犯错误。这些古人的经验总结都是对“恭敬”、“谨慎”的人生哲学的阐释与发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傅说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其善;矜其能,丧其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尚书·说命》

考虑完善才行动,行动要掌握好时机。有好人好事不鼓励,就会丧失好人好事;有恃才骄傲的不纠正,就不能把事办成功。只有每件事都做好准备,有准备才没有祸患。

编者手记

人们做事情都希望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结果,但是理想的结果并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条件并付诸努力去实现它。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对这件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冒然行事,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另外,行动还要注重和时机的相结合,要考虑自己的行动是不是具备了进行的条件和最佳的时间,当然,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尚书·君牙》云:“畏其艰以图其易。”做事宜充分考虑其困难,并且谋求治理的方法,《国语》中说“随时以行”、“得时无怠”,《吕氏春秋》提出“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没有准备的盲目行动,只能是虽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有了精心的准备,再加上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以及扎实的实践和巨大的付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尚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 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治家格言》中说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有未雨绸缪,方能做到有备无患。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 老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太公金匮》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编者手记

《诗经大雅荡》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开头容易,坚持到最后则很难。《资治通鉴》上曰:“慎终如始,则善矣。”也就是说,慎终,才能善终。唐朝名相魏征认为“善始者实繁,善终者盖寡。”孟子在《万章篇下》中说得形象而又具体:“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所谓集大成,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善始善终。

欲善终,须慎终。所以说,一个人做到慎始并不难,难的是慎终如始,始终如一。一个人做事如果自始至终保持谨慎负责和认真坚韧的态度,热情始终像初绽的玫瑰一样热情,那么就能做成事,做好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老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

稳重是克服轻率的根基,宁静是防止浮躁的主宰。所以君子待人接物,终日宽厚稳重,虽处富贵荣华,但却超然物外。为什么身为大国之君,却放纵自身轻率处置天下大事呢?轻率就会丧失根基,浮躁就会丧失主宰。

编者手记

“重”和“轻”,本来是指份量大小不同,份量大的为重,小的为轻,“重”和“轻”也引申为指事物的重要性或对待事物的态度,如重视和轻视,庄重和轻浮等。古人认为凡事要以“重”考虑,以重对待,以重处理,然后才能根据情况,适当以轻看待和处理,也就是说“举轻若重”,遇事不轻举妄动,就可以少犯错误,多制造成功的机会(重为轻根)。

“静”和“躁”,是指人的情绪或者对待事物的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静”指安静、冷静,“躁”指急躁,不安静。《淮南子主述训》中说:“人主静漠而不躁。”《管子宙合》中讲到君主如何思考时说:“言渊色以自洁也,静默以审虑依贤可用也。”意思是指,君子应该经常以沉着冷静的态度自我反省,要静心思考问题,向贤臣询问问题。由此可见,古人是极其重视人的情绪对做事的影响,特别提出主静而毋躁。所以老子也说安静应该主宰急躁(静为躁君)。

重是轻的根,重是轻的本,静是躁的主宰。躁则闹,闹则乱,乱则不稳。而静则安,安则稳,稳则定。因此,静与躁相比,静是躁的根本,是躁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的行为,都不离开稳重与安静。也就是说,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了根本,会被人鄙视而难以为尊;做事急噪,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就大业。遇事宁静、深思谓之谨慎,能谨慎表示自己有敬畏的精神,有敬畏的精神才不至于有轻率的行为,没有轻率的行为才不会失去根本。所以,只有真正做到戒轻、戒躁、戒骄,才能谋大事立大业,否则非但不能成事,还有可能犯下不可弥补的过失。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尚书·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