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18879800000022

第22章 做人要有进退心,既能急流勇进也能急流勇退(2)

从上例我们看出,忍让者总是以平和的心绪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宽阔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他人的行为,最终以无可争议的事业成功来警示世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忍让是理性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能忍让者,意志必坚韧,肯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也必定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与尊敬。

有人说,礼让一寸,得礼一尺。在做事的时候,能谦让三分,心就可天宽地阔。俗语说得好:“路留一步,味让三分。”意即路径窄处,留下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要多为他人着想,做任何事都要给人留有余地。

学会让步,懂得屈服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磕磕碰碰,出现点磨擦,再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天,得理不饶人,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忍让之道,则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几平浪静”。哪个更划算,不言自明。

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众生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的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法宝。忍让之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故事。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说是被杨家偷去了。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是骂的我们,随他骂去吧!”还有一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己家院子中的积水放到杨翥家去,使杨翥家如同发水一般,遭受水灾之苦。家人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久之久之,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宽容忍让所感动。纷纷到他家请罪。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翥家的财产,邻居得知此事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难。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本名重耳,未登基之前,由于遭到其弟夷吾的追杀,只好到处流浪。

有一天,他和随从比经过一片地土,因为粮食已用完,他们便向田中的农夫讨些粮食,可那农夫却捧了一捧土给他们。

面对农夫的戏弄,重耳不禁大怒,要打农夫。他的随从狐偃马上阻止了他,对他说:“主君,这泥土代表大地,这正表示你即将要称王了,是一个吉兆啊!”重耳一听,不但立即平息了怒气,还恭敬地将泥土收好。

狐偃身怀忍让之心,用智慧化解了一场难堪,这是胸怀远大的表现。如果重耳当时盛怒之下打了农夫,甚至于杀了人,反而暴露了他们的行踪。狐偃一句忠言,既宽容了农夫,又化解了屈辱,成就了大事。

忍让是智者的大度,强者的涵养。忍让并不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忍让是医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护身符。

生活中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善于忍让,宽宏大量,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少了许多烦恼和急躁,能获得更加亮丽的人生。

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你的敌人,事实上,你与他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一个没有偏见的企业领导人明白,一个好的竞争对手有助于定位市场和传播行业的正面信息。

把你的竞争对手视为对手而非敌人,将会更有益。你一旦把事情定性为“他们反对我”,一旦将世界划分为朋友和敌人,一旦对敌人的行动采取抵御措施,那么,对你的敌人而言,你也会成为他们的敌人,同时你也会成为自己平静心态的敌人。

在军事谋略中,十分强调利用对手的能量保卫自己。在充满竞争的经营环境中,如果你总是处于进攻的状态,那么就会削弱自己的战略地位。如果你随机应变,后退一步,就能够创造性地对许多不同的竞争状况作出反应。

最近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某一行业,有一家公司开始大幅度降价,以此来削弱别人。大多数竞争对手十分愤怒:“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做?他们打算做什么,毁了我们?破坏整个行业?”自然地,他们也开始进攻,降价更多,价格战于是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然而,有一个公司却利用这场激动人心的价格战的机会,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它只是稍微地降价,然后提供几项增值服务,包括为销售代表举办研讨班,同其他公司合作进行交叉促销,等等。当然,所有这些服务都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但怎么也比不上单纯降价所导致的成本高。

此外,等到价格战结束之后,该公司已经扩大了市场份额,并且由于顾客认为可以从该公司的增值服务中收获甚多,该公司因而可以适当地提高价格。总之,该公司通过利用竞争对手产生的能量而大大获利。

如果你不保持敏捷,那么就会像许多大公司那样,由于自身力量是如此强大——而且公司的政策也加剧这种力量——以至于束缚了员工的创造力,从而饱受竞争之苦,如、AT&T和通用汽车公司(GM)等等。

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知道如何以及何时作出屈服。遭遇强风时,树枝的明智之举是弯曲而不是逆风折断。在飓风中,棕榈树会以任何方式向地面弯曲,之后又迅速恢复到笔直的状态。屈服也可以说是一种胜利。懂得如何屈服的最大好处在于,在你取得胜利的时候,你的对手不会感到被击败。

可进可退,能屈能伸

大凡英雄豪杰,胸怀大志,打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人,都能屈能伸。这就好比一个矮小的人,要登高墙,必须要寻找一个梯子作为登高的台阶,假如一时寻找不到梯子,那么,即使旁边有一个马桶,未尝不可利用作为晋身的阶梯。假如嫌它臭,就爬不到高墙上去。

韩信年少时曾受过胯下之辱,但他并不是懦夫。他之所以忍受这样大的屈辱,是因为他抱有宏远的人生抱负,没有必要因为无端的是非而破坏长远的计划。后来韩信跟随刘邦逐鹿中原,风云际会,先后作过齐王和楚王。在他与部下谈起这件事时说:难道当时我真没有胆量和力量杀那个羞辱我的人吗?而是如果杀了他,我的一生就完蛋了,我忍住了,才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和成就。

人们在制定理想目标时,往往在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致使你气愤、胆怯、自卑、情绪冲动、灰心丧气、意志动摇等,立志愈高,所遇到的困难就愈大,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乐观坚毅精神的表现。

苦难是一种前兆,也是一种考验,它选择意志坚韧者,淘汰意志薄弱者。要达到奇伟瑰怪的人生境界,要成就任重道远的伟业,必须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极端坚韧的品质。

一场大雪过后,树林子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只见榆树的很多枝条被厚厚的积雪压得折断了。而松树却生机盎然,一点儿也没有受到伤害。原来榆树的树枝不会变曲,结果冰雪在上面越积越厚,直到将其压断,实在是备受摧残。而松树却与之相反,在冰雪的负荷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时,便会把树枝垂下,积雪就掉落下来。松树树枝因能向下,使雪易滑落,所以枝干依旧挺拔,巍然屹立。能屈能伸,刚柔相济,正是这种气度和风范使松树经受了一场暴风雪的洗礼。

人世间的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变化无常的,当你在遇到困难走不通时,或许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当你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应该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更不要得意忘形。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能屈能伸。

富兰克林小时候到一位长者家里去拜访,去聆听前辈的教诲。没料到,他一进门头就在门框上狠狠地撞了一下。身材高大的富兰克林疼痛难忍,不停地用手指揉着自己头上的大包,两眼瞪着那个低于正常标准的门框。出门迎接的长者看到他那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年轻人,很痛吧?”这位长者语重心长地说,“这可是你今天来这儿的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在世上有所作为,“低头”是少不了的。低头是为了把头抬得更高更有力。现实世界纷纭复杂,并非想像的那么一帆风顺,面对人生旅途中一个个低矮的“门框”,暂时的低头并非卑屈,而是为了长久的抬头;一时的退让绝非是丧失原则和失去自尊,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缩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只有采取这种积极而且明智的初始方法,才能审时度势,通过迂回和缓而达到目的,实现超越。对这些厚重的“门框”视而不见,傲气不敛,硬碰硬撞,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成为摆在风车面前的“唐吉诃德”。

富兰克林终身难忘前辈的忠告,将“学会低头,拥有谦逊”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和座右铭,并且身体力行,后来终成大器,卓有建树,被誉为“美国之父”。

忍耐不等于懦弱,放手不意味放弃,退却不表示逃避。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英雄,真男儿,不是仅凭他的一时,而是看最后的结果。

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肯定避免不了吃亏。在交往中,要想人人不吃亏,完全达到“平等”,是不可能的。两个人相处,必定有一方在某方面要强于对方,而在另一方面又不如对方。“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或三人以上之间相处,必定有一个人在其间表现出强于其他人的方面。这些优于别人的强项对那些相对弱势的人们来说,在心理上就会有点“不平衡”。

因此,与人交往,要讲求进退之道,必要的时候要吃点亏。不善进退者,就是失败者。过于急进者,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从而在某一天突然遭到大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理。

有的年轻人明明自身实力不强,却硬要与比自己强的人争个输赢,拼个高低,结果只能是“鸡蛋碰石头”,自讨苦吃。动物圈里软与硬,强与弱似乎是天定的,谁都不可能去改变。但人类社会却不同,人类固然也有先天软与硬、强与弱以及后天的软与硬、强与弱,但因为人类有智慧,可以通过学习及经验的积累,在人性丛林里巧妙地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社会上行走生存往往缺乏过硬的手段,而面对的困难和对手又像前进道路上颗颗铁打的钉子,不拔除就会阻碍前进的步伐,但仅仅靠“软手”是奈何不了这些“硬钉子”的。这种“软”与“硬”,“强”与“弱”的态势有一个有效的改变策略,那就是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也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

学会退让,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度的退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全、明哲保身的有效方法。为人处世,要有退让一步才是聪明的选择,暂时的退让实际是为日后的进步打基础。

当然,有的人是不喜欢后退的,也不赞成退让可以换得进取。在他们看来,退让就是一种懦弱、无能、甘拜下风的表现,退让就是在倒退。事实上,如果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彼此都不甘居人后,非要争个你强我弱,结果只会是耗费彼此的精力和时间。

有这样一个笑话:父亲叫儿子去买酒招待客人,途中儿子经过一座独木桥,正巧桥的对头也过来一个人。于是两人僵持在桥上,各不相让。父亲见儿子迟迟未归,就前来探个究竟,却发现儿子原来是在与人对峙。哪知父亲并没有告诫儿子只需后退一步便可得路,而是与儿子站在一起,三人继续僵持。

其实,后退一步并不有损你的面子,为了打破僵局,为自己开路,适当地退步,让对方先行,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