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
1890200000034

第34章 现代管理理论(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管理理论的丛林发展过程;

2.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3.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故事中的管理知识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指出他是怎样改正他的各种不良习惯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外交官。当富兰克林还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年轻人时,一位他很尊敬的教友会的老教友把他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本,你真是太不应该了。只要有人说错了,或者与你有不同意见,你就会毫不留情地攻击对方。现在谁还会在乎你的意见?大家都发觉你不在时,他们才更开心。你懂得太多了,没有人再能教你什么。其实,也没有人会再告诉你什么。你除了目前有限的见识外,不会再有什么进步。”

事实证明,富兰克林的成功,与那位老教友推心置腹的告诫关系密切。那时富兰克林的年纪已不小,能成熟地思考这其中的道理。他发现如果不痛改前非,必会遭到社会的唾弃。所以,他把自己过去所有的不妥之处迅速地改正了。

富兰克林说:“我立下了一条原则,决不固执己见,决不正面反对或攻击别人的意见。凡是语气武断的用词,诸如‘当然’、‘千真万确’等话,我都要慎用,而尽量使用诸如‘我推断’、‘据我所知’等语气温婉的词。当别人指出我的错误时,我不准自己立刻就反驳对方,而是婉转告知,在某一种情形下,他所指的是对的,但是现在或许有所不同。不久,我就感觉到,新的态度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改变。我在进行任何一次谈话的时候,大家彼此都感到更融洽、更愉快。我谦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我自己如果出了错,也并不感到很难堪。如果恰好我是对的,在说服对方接受我的观点时,也更为容易。”

“刚开始尝试这种做法时,确实觉得这和自己的秉性有很大冲突,但时间一长就习惯成自然了。50年来,估计已没有人听我说过武断的话。也正是由于这种习惯的养成,使得我提出每一项建议都获得人们热烈的支持。我不善言辞,口才一般,用词也不够生动,说出来的话也未必得体,但通常这些意见都能获得人们的赞同。”

看来,适度地转变自己有助于完善自己的性格,管理好自己,学会与人相处。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丛林

我发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活的时间越长,就越意识到我所知道的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发现我所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没有尽头。每一个希望度过有价值的一生的人,只要他一息尚存,就必须不停地学习。我敢说,当我的医生告诉我我只能再活三天的时候,我会开始研究棺材。

——赫伯特·N·卡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完成了资源的重新积累后有了迅速的发展,生产和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增强,企业生产与日益发达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企业、消费者、市场之间关系的管理成为了管理的重点。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现了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等新兴技术和理论的迅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空间的扩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在传统人性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决策人”、“管理人”等假设。所有这些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的人们,不仅是从事管理实际工作的人们和专门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管理学家,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也都从各自不同的背景,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为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寻求新的途径。由于对管理问题研究的背景、人员、方法、理论依据的复杂性,结果引起了管理理论在一些概念、原理等方面的混乱,出现了被已故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概括的“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即出现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的现象。这一现象预示着管理理论将进入一个的阶段,即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以走出‘丛林’为开端,为试图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而不懈努力。

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管理学会杂志》上发表《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指出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它表明管理理论还处在不成熟的青春期。我们看到,管理理论的一些早期萌芽,如弗雷德里克·泰勒对车间一级管理所进行的有条理的分析和亨利·法约尔从一般管理观点出发对经验进行的深刻总结等,现在已经过于滋蔓,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在这篇论文中,他把当时的管理理论分成6个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

1962年,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讨论会,有许多著名管理学家和实业界的人员参加了会议,孔茨担任这次会议的主席。在这次会议上,对孔茨提出的“丛林”观点进行讨论。欧内斯特·戴尔、赫伯特·西蒙都对孔茨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次讨论没有统一意见,反而使分歧更加激烈,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更深入的兴趣与研究。

时隔18年,在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管理理论的丛林更加茂密而难以通过,至少已经有了11个学派。即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者工作学派和管理过程学派。

下面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和概括,我们主要介绍8个学派的思想的观点。

§§§第二节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我指出数学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学派,并不是要贬低数学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作用。数学家通过把自然科学的工具和技术引入管理这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领域,对思想的条理化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促使从事管理的人感到有必要更清楚地解决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哈罗德·孔茨

一、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或经营管理学派。其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该学派非常重视管理过程中组织及其职能的研究。

(一)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主要代表人物有:哈罗德·孔茨(1908—1984),美国管理学家,在欧美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他曾担任美国管理科学院院长和美国管理学会会长。1974年获得泰勒奖。其著作有:《管理学原理》(1955年)、《走向统一的管理学》(1964年);詹姆斯·穆尼,其著作《组织原理》;威廉·纽曼,《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拉尔夫·戴维斯,《工业组织与管理》。还有林德尔·厄威克等。

(二)该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1.关于管理职能的观点

该学派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复杂,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因此,他们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出发,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法约尔首次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后来厄威克又将管理职能精练为计划、组织、控制,而古利克则将管理职能又细分为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等。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和人事等,并应用这些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建立起了管理过程理论。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及发展线索看下面的表格。

计划也包括预测;指挥包括命令、指导;控制包括预算;激励包括鼓励、促进;沟通包括报告。

孔茨和奥唐奈认为,一切最新的管理思想都能纳入某一管理职能。而且每一个管理职能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①职能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

②职能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③职能如何执行?

④职能领域内的主要原则和理论是什么?

⑤职能领域内的主要技术是什么?

⑥职能执行的障碍和困难是什么?

⑦职能执行的环境是什么?

2.管理过程学派的七条基本信念

该学派对管理职能在上述框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理论赖以建立的七条基本信念:

①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论上更好地对管理加以剖析;

②管理原理来自于管理经验。即根据在不同企业中长期从事管理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这些管理原理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具有说明和启示的作用;

③对基本原理展开研究,增大作用和适用范围。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原理展开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④注重管理原理的稳定性。即管理基本原理只要没有证明不正确或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

⑤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

⑥管理中的基本原理是可靠的。即有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因违背某一管理原理而造成损失,或采取其他办法来弥补所造成的损失,但管理中的基本原理与生物学及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是可靠的;

⑦管理人员受环境的影响。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知识,这些只限于同管理有关但不包括其他学科的全部知识。

因此,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一种在正式组织中由管理者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切去完成工作的过程。

二、社会系统学派

该学派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把组织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在巴纳德看来,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重点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组织系统的有效运转,必然涉及到组织中个人与组织间的协调问题,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协调等。

一般认为,该学派的理论来源主要有:意大利的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卢因、卡特·科弗卡等的心理学理论和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

(一)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该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他靠勤工俭学读完了哈佛大学的经济学课程,因缺少实验学科的成绩而未能获得学士学位。他曾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裁,因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得到7个名誉博士学位的称号,但在1961年去世时还没有获得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

他的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和1948年出版的《组织与管理》,其它主要的著作有13部之多。

(二)该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以巴纳德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

巴纳德认为,组织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是协作系统的一部分。一个协作系统是个人组成的,但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决定和选择参加哪一个协作系统。而这样的协作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三个条件:

①协作效果,即能否顺利完成协作目标;

②协作效率,即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是否使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度高;

③协作目标应和协作环境相适应。

2.组织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

巴纳德认为,由人的行为所形成的各种协作系统,不管是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子系统还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整个社会,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协作意愿。巴纳德认为,协作的意愿是各种组织所不可缺少的、第一项的普遍要素。“其意义为自我克制,交付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实际上就是要求个人意愿为协作系统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协作,做出个人的努力和个人的牺牲。但是,个人并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协作意愿,个人参加一个组织是怀有个人的目标和利益的。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牺牲,是因为个人认为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牺牲,使组织目标得到实现,从而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巴纳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关系式:“诱因≥贡献”。即当个人的报酬大于或者等于个人为组织所做出的贡献时,个人才有可能愿意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2)共同目标。组织的第二个要素是共同的目标,巴纳德认为,共同目标是组织成员产生协作意愿的前提。只有组织成员认识到共同目标的存在,才能明确他们为什么而协作,以及明确通过协作从而使共同目标的实现,才能使个人目标和利益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所以对于一个协作系统来说,要使系统成员产生协作意愿,使协作系统有效地运转,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而且这个共同目标必须为系统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对于组织成员来说,组织的共同目标是外在的、客观的目标,而个人的目标则是内在的、主观的目标。只有当他们认识到组织的共同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他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时,他们才有可能产生协作的意愿,愿意为组织共同目标的实现而作出个人的努力和牺牲。

(3)信息联系。组织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信息联系。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即使有了共同目标,也需要通过信息联系使组织的所有成员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共同目标。同时也需要通过信息联系,使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成为有效的协作行动。因此,巴纳德认为,信息系统对正式组织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组织中必须建立起信息联系系统。为此,他提出了关于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

①信息交流的渠道要为组织成员所明确了解;

②客观的权威要求对一个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有一个明确的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

③信息传递路线应尽可能地直接和便捷,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减少错误;

④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要经常利用全部的信息路线;

⑤作为信息中心而发挥作用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充分的能力。

3.经理人员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