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学原理新编
18951300000036

第36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6)

其一,革命和掌握国家政权的功能。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在西方,政党大多是通过竞选、议会斗争及其他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为谋取政权(或上台执政)作准备,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执掌政权、治理国家。也可以是本党官员充当官吏,组织政府。因为在阶级社会里,政党是阶级利益的代表,是阶级的核心,作为革命阶级的政治行动,应该由政党来组织和领导。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变成物质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功能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武器,形成阶级意识,以提高革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性政党政治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机关起着领导、监督和保证的作用。

其二,政治管理和改革的功能。与革命功能相比,改革功能少了暴力性和彻底性,多了渐进性和局部性。亨廷顿说:“改革是朝着社会、经济或政治上的更多平等,社会和政治参与日益扩大的方向发展的变化。”在西方,政党往往会通过议会活动及其他手段为实现本党的宗旨、维护本党所代表的群众的利益而争取立法、保卫或修改宪法及法律,而作为反对党、非执政党对执政党、政府和各权力及职能机关进行监督;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遵从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既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也符合现实的需要,有真正的群众基础。

其三,民主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民主是国家形态,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参政,这里说的民主是指政治民主。同时民主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社会民主,它既能够影响和制约政府,又能够与社会大众广泛联系,同时又要与阶级集团有着本质上的一致,这样,政党与政治民主便结合在了一起。在人民与政党之间架起桥梁,及时反映民意,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发挥作用。

在西方,政党民主功能的表现之一是组织和参与选举。它是指:

第一,教育和号召政党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群众和追随者参与投票;第二,支持本党候选人担任政府公职,以控制政府的决策。政党民主功能的另一表现就是,聚合民众意愿,以影响政府的决策。“表达和聚集民意的社会结构包括个人,利益集团和竞争性政党制度”。其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结构,是聚集和表达民意的最有效组织。无产阶级为了实现工人阶级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就需要把人民的意志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意志。共产党没有除了人民利益以外的自身利益。

其四,政治社会化方面的功能。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社会政治组织与社会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传播政治文化,培养政治人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争取、教育群众或者培养有较强政治素质和有责任感的参与型公民的过程。政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指政党凭借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向社会传播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以及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以提高人们的政治素养、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立场的政治人,推动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社会化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治动员,把群众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政治教化,如政治理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党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等,还有公民政治态度的培养和政治技能训练等;二是在政治实践中进行政治教化,政党通过组织政治运动、选举、革命和担任政府公职等活动,让公民掌握政治技能,积累政治经验;三是政党通过建立、利用和控制其它政治社会化主题,传播一定的政治文化,对公民进行政治教化,例如创办刊物、控制利用大众传媒、规范学校教育课程等,以达到其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政党政治的运作机制

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谋取并掌握政权以实现自己的纲领,否则,它就同一般的社会团体没有区别了。当政党掌握了它们应该掌握的权力时,如何巩固其现有的权力基础就成为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到政党通过何种途径、方法来执政,或者当一种政党的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时,如何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来实现党派的“交替”问题。西方国家体制内的政党,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所以国家权力在它们之间的更替并不涉及根本社会制度的变革,也不需要暴力的或其他方式的“革命”。它们主要依靠合法的途径、正常的法律程序来实现这种更替。尽管真正的权力始终掌握在垄断资本集团手中,尽管任何权力的更替都是它们之间实力较量的结果,但表面上则要经过其政治代表——竞选来进行。共产党虽然宣布要用社会主义制度替代或“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但二战后,特别是70年代中期的“欧洲共产主义”兴起以来,也主张通过合法竞选争取多数选票上台执政实现其目标,并宣布不具备单独执政权力时愿意与社会党乃至保守党联合组阁。这样,竞选就成为西方国家政党谋取政权的重要手段。或者说,竞选是通往权力的必经阶梯。

竞选胜利的党就获得了治理(管理)国家的行政大权及其相关的组阁权。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传统不一样,政党轮流上台执政和组阁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区别,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党体制。政党体制是狭义的政党制度,是政党制度的体制呈现形式,或曰政党组阁和执政的方式、方法。政党体制的类型应从两个层面上划分: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划分,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种政党体制,即一党制和多党制;从自然形成的状况划分,一党制下又分为单纯的一党制和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做过介绍。

一旦社会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到政党身上,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即同时面临双重现代化的任务:一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二是政党自身的现代化。两个现代化互相促动,互相渗透。正因如此,诸如英国工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政党现代化问题,认为如果执政党不能推动自身的现代化,就很难推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最终也很难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的执政党在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历程中,均把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视作一个重要内容。这些执政党在现代政党政治理念的指导下,在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制度的规约下,在现代科技的有力支撑下,基本上都已实现了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这也正是这些国家社会现代化实现比较迅速和顺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国外政党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我国党建现代化的初步实践情况,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或标准有三,即科学化、制度化和民主化。

所谓执政方式的科学化,即要对传统的执政方式进行扬弃,保留那些对今天党的执政活动仍有实践价值的部分,勇于超越党在以往发展过程中曾经建立并行之有效的但今天已不适应社会前进需要的活动方式;同时,对党的执政方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缺失之处,要进行补白,使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之需。

所谓执政方式的制度化,即要践行依法执政的理念,实现执政方式的法治化,使党的执政活动在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限度内有序进行,从而使党调配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活动方式规范化。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逐渐地从三位一体的格局向各自相对自主的格局转型。这种转型为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向现代化、制度化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现实基础。同时,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不仅提出了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制度化的迫切要求,也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制度化提供了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法律资源。

所谓执政方式的民主化,就是以实现党的执政方式制度化为支撑,强化党的执政活动的民主运行机制,切实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效保障民主党派等社会组织和团体参政议政的权利和自由,从而达到有效政治动员、扩大政治参与之目的。执政方式制度化的价值取向之一便是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民主化。因为,党的执政方式民主化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参加国家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有效的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最终实现有效执政的目的。只有这样,党才能获得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且具有合法性。

思考题

1.简述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2.简析现代政党类型的划分。

3.举例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特征。

4.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5.什么是政党政治?简要分析政党政治的运作机制。

6.如何理解政党的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