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学原理新编
18951300000042

第42章 政治文化(2)

四、政治文化的类型

政治文化本身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由于各个国家或一个国家内部影响政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千差万别,因而会出现不同类型、多种多样的政治文化。人们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将政治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西方学者一般将政治文化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

这是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对民主政治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分析框架。他们以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以及自己在政治体系中的作用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取向为标准,将政治文化分为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三种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主要存在于不发达国家偏远的乡村地区或部落社会。在这些地区或部落中,人们没有多少政治知识,也不关心政治。他们既不渴望也没有能力参与政治,更不指望从政治体系里获得什么。他们所认同的是直接所在的地区或部落,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在依附型政治文化中,人们对于政治系统的输出方面有较高的取向,但是对于输入过程和作为个体的自我取向几乎没有。人们的参与意识几乎为零,政治取向完全是被动的、消极的、依附的。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社会成员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身份、权利和义务有着充分的了解,对政治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取向。人们不仅关注政治系统的输出,也关注它的输入。在这种政治文化中,人们不仅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而且有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

这三种政治文化是依次递进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只存在一种纯粹形态的政治文化,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政治文化的混合。当然,必然有一种政治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从而成为该社会的主导型政治文化。

2.主导型政治文化和亚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在一定社会形态中所归属的阶级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划分为主导型政治文化和亚政治文化。主导型政治文化是指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通常是指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其它处于次要地位的政治文化统称为亚政治文化。亚政治文化又有不同的性质和类型,其中有的是与主导性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可以称其为次主导型政治文化,而有的则可能与主导型政治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可以称其为反主导型政治文化。

3.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这是根据政治文化在一个国家、社会的作用和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而划分的。冲突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文化中存在着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这种冲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利益冲突以及大众与精英之间的文化差别等,都可能成为冲突型政治文化出现的原因。协调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种政治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个民族、大众与政治领导之间不存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的根本冲突。混合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政治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大众与领导之间的分野也不明显,同时政治关系又与血缘关系、种族关系与宗教关系交织在一起。

4.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一般认为,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它以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社会成员缺乏个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而现代政治文化是与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民主政治与平等自由的观念构成现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成为现代政治文化的主流,开放意识、创新精神成为现代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区别是相对的,我们应处理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关系。

5.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这是从政治价值原则类型的角度,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的特点加以区分的。理想型政治文化把道德、宗教和政治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它要求道德上的完人来治理国家,因而将人治作为治国原则。如中国封建社会崇尚内圣外王,注重道德教化,重人治轻法治。现实型政治文化则将政治价值原则与道德原则分离开来,因而趋向于尽量地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现实型政治文化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是道德完人,因而它要求通过法律来制约权力。如现代西方社会,以人性恶为假设,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将法治作为治国原则。

由于西方政治学者世界观的局限和方法论的偏差,以及本身的政治倾向,他们对政治文化的分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往往以唯心史观来解释政治文化的类型,基本上排除了政治文化的物质经济基础,割裂了政治文化同经济运动的关系;用超阶级理论来划分政治文化,舍弃了政治文化中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因素,掩盖了政治文化在阶级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来评价各种政治文化,歪曲了政治文化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分不同政治文化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它的经济基础,二是它的阶级性质,划分政治文化类型的依据也在于此。一种政治文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根源则“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当然,政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还受到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类型、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其最根本的基础,只能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只有从政治文化同社会生产方式的联系角度出发,才能把握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根本区别。

政治文化不是超阶级的,阶级性是其本质规定性。政治文化的不同阶级属性,构成了不同政治文化的本质区别。西方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虽具有各种差异,但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的性质却无根本区别,共同的精神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因此,脱离阶级属性来划分政治文化的类型是不科学的。

上述两种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才能确立一定的阶级统治,而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正是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依据这两种标准,政治文化可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两大类型。依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维护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和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压制和麻痹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型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

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政治制度的变迁,进而使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等方面发生相应改变。政治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1956年,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中,就提出了“政治文化世俗化”的说法,明确地将政治文化世俗化视为衡量政治文化发展的尺度。他从系统分析的三个层次考察了政治文化世俗化的一般性意义:

首先,在体系层面上,“世俗化代表性地意味着以习惯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削弱,而政府实际作为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合法性的基础”。其次,在过程层面上,“世俗化指对于政治机会有较强的意识以及利用这些可能改变个人命运的政治机会的意愿。总的说来,世俗化意味着政治参与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再次,在政策层面上,“世俗化的政治文化就包含着把积极的政治干预作为达到个人和集团目标的途径这样一种意识”。一般地,我们认为,政治文化世俗化意味着人们冲破“圣灵社会”的宿命论,相信科学和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政治过程。

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总的来说,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方面。

1.内部动因

内部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四个方面:(1)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只有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才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政治生活。否则,如果人们连温饱问题还未解决,终日为生计而奔波,是不可能具有强烈的参政愿望的。同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各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决策、自由竞争、自由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宗法关系、等级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开始被打破,人们的平等观念和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不在盲目迷信权威,畏惧权威,而是能从自身利益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能够关注国家公共事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影响政治过程,以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2)民主政治的发展。现代民主政治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普选制度、代议制、政党制度。普选制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体现了平等原则,使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普选制推动了政治权利的普及,有助于培育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政治参与意识。随着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深入,人们对公共事务更加关心。同时,民主政治对权力的制约,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对少数派和不同意见者的宽容和保护,使人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对待权威,更加看重自己的政治人格。(3)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学习政治知识,了解政治信息,减少了政治参与的成本,促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4)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成员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构成了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列宁曾经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才有能力参与政治生活。一般情况下,受过较多教育的人会掌握更多的政治信息,对政治信息的认知水平更高,主体意识更强,会更有兴趣和能力参与政治生活。

2.外部动因

外来政治文化的进入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也必然表现出差异性。这样,外来政治文化的进入必然会破坏原来政治文化的稳定性,这就要对原来的政治文化进行调整,吸收和借鉴外来政治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促进本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如我国的主导型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西方的政治文化不断传入我国,我们不能盲目排斥西方政治文化,而应该具有世界眼光,以适当的方式吸收其进步因素,以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

二、政治体制的文化基础

任何政治体制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基础。

在专制体制下,民众基本被排斥在政治系统之外,没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专制体制的文化基础表现在:(1)封闭的政治意向。政治体系是封闭的,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只是统治者的事情,普通民众没有渠道参与政治生活。这样,政治体系因缺乏必要的交流而趋于僵化,政治民主难以产生。(2)等级观念。整个社会被划分为明确的等级,不同等级的社会地位不同,权利和义务也是不同的。按照先赋地位将人们划分为一定的等级,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很难改变既定的等级划分。(3)人身依附观念。人们将个人、群体或整个社会的命运寄托在圣贤、明君身上,缺乏个体自主意识。如中国传统社会的清官情结,人们将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缺乏民主、平等、法治观念。(4)政治冷漠感。人们认为政治仅是当权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人们不关心政治,表现出普遍的政治冷漠。

现代民主政体不仅表现为一系列制度安排,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与专制体制不同,民主政体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民众有权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过程。一般来说,民主政体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由、平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自由意味着人们要摆脱无往不在的社会枷锁,在不妨碍他人生活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