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霆
蒋介石“要爱敌人”
抗日烈火刚刚在中华大地燃起,蒋委员长在庐山说出了一句名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共产党的朱总司令讲得更明确清晰:“我们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人,不分阶级贫富,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党派信仰,一致奋起,义无反顾,与日寇做生死的决斗!”8年过去了。
蒋委员长只是说了一句名言,被动性的防御加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得国民党正面战场步步退缩,甚至出现了1944年的黔湘桂大崩溃。共产党切实实行了诺言,出没敌后,抗击日伪,总计对敌作战逾11万役,击毙、杀伤、俘获敌伪136万名,光复国土近100万平方公里,在拥有的晋察冀、冀鲁豫、河南、鄂豫皖、东江、琼崖、陕甘宁等19块解放区里,共产党总共建立了24个行署、104个专员公署、678个县政府。这些抗日民主政权,结构上三位一体,领导一元化,群众基础扎实,绝对听从延安的号令。在地理位置上与日伪占领的地域犬牙交错,只要一声令下,光复河山是指日可待的事。
这不能不叫蒋介石担心。
摊开中国地图,蒋委员长和他的幕僚八月酷暑里都禁不住打起了寒噤:国民党数百万大军远在西南、西北,几乎散布19个省的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部队却同日伪军近在咫尺。按照国际间正常的战争惯例,投降者应该向与自己当面作战者缴械。可是这么一来,岂非广大的敌后战场的日军都得向共产党的军队投降,国民党军队只能接收为数不多的正面战场之敌的投降。这将会导致一个怎么样的局面呢?
尚在1944年春间,桂系头目李宗仁时任汉中行营主任,利用蒋介石到汉中视察的机会,当面向蒋建议,敌人一旦宣布投降我统帅部应立即命令各地日伪军就地待命,维持当地治安和交通,然后以“后浪推前浪”方式,一浪继一浪由南向北推进,原驻河南、安徽、苏北的国民党军队,即向山东、河北前进,原驻山西、宁夏、绥远的,则向察哈尔前进,各该军所遗防地,则由后方部队递补。按李宗仁估计,如此不出一个月,华北所有重镇及津浦、平汉交通线可以皆为国民党军队占领。这一招,蒋介石也不愿采纳,因为,非嫡系部队由此将抢先进入华北,甚至东北。这同样是他所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蒋介石想的是如何把桃子都摘进自己的筐子里。8月10日晚上11点正,两个美国人来到曾家岩。前边的瘦高个是美国大使赫尔利,随后的标准军人派头的是中国战区美国武装部队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魏德迈。大使给蒋介石带来了杜鲁门总统的照会,还有贝尔纳斯国务卿起草的美、中、英、苏四国政府对日本乞降声明的答复文稿,征求蒋介石的意见。赫尔利解释说,日本在作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表态的同时,提出了保留天皇制维护国体的要求。如果答应,显然违背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精神;如果拒绝,那就正好给日本军方一些蓄意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好战分子提供借口。所以,合众国政府来了个巧妙的答复,即不采取接受日本保留条件的形式,而是用盟国自己提出附加条件的方式,间接承认日本的要求。此番他前来,就是希望能得到蒋介石的支持,然后再去征求英国、苏联的意见。
蒋介石一见美国有求于己,正中下怀,适时地提出了交换条件:第一,以盟国最高统帅命令的形式,确定中国战区内的日伪军以及一切政权,只能向中国战区统帅,也就是蒋介石本人投降。第二,美国应赶快用飞机把蒋介石的部队都运到东部去,蒋介石希望,美国能帮助他运送300万军队。两位美国人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从在远东的战略利益着眼,美国也希望这样做,一笔交易一拍即合。不多时,赫尔利拿到了蒋介石给美国总统的答复。
度过了8月10日那一个几乎是不眠之夜以后,蒋介石忙个不停。11日白天,他出席了国防最高委员会和中央常务委员会联合紧急会议,讨论了通盘受降原则和人选等迫在眉睫的重大事项,又赶回曾家岩侍从室处理各种紧要公务。半夜里又接待了前一天来过的两位美国人。
事关重大,赫尔利和魏德迈不敢怠慢,昨天一回去立即分别向国内报告。
赫尔利向国务院报道了中国国内局势:共产党正可乘日本投降之机,尽可能寻求最大利益。几乎所有在华的美国人都认为,国共两党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主要是在夺取日占区的问题上会有一场争斗,而共产党将无疑能从军事上控制许多地方,包括华东、华中的大部,华南的一部分以及华北的全部。人们普遍认为,国民党军队是那样的虚弱和腐败,根本没有可能从共产党手里夺回这些地盘。
“反共斗士”赫尔利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前景,他向国务院呼吁,如果美国政府和联合国允许中国的一个拥有武装的敌对政党接受日本投降,并收缴日本人的武装,那么中国的内战便会因此而不可避免。他建议:用联合国的名义,明令日本将所有在中国的武器,交给中国国民政府,甚至还建议惩罚日本企图武装中国国内任何反抗国民政府的作战部队。
魏德迈则向参谋长联席会议陈述了蒋介石关于空运政府军队的请求。现在,他们又带着美国传来的信息来求见蒋介石。
大使告诉蒋介石,四国政府对日本请降照会的答复,已由瑞士转交东京。杜鲁门正式向盟国提出由麦克阿瑟将军出任最高统帅的建议。
蒋介石更关心的是美国对赫尔利建议的态度。
“总统已向国务院作出表示,应该在投降条件里补充这样的条款:不准把日本人的武器交给中共的武装部队。”
魏德迈带来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拍发给美国在华武装力量总司令的电令。电令指示魏德迈全面援助政府军队以迅速取得所有日本占领地区和日军装备,并允许把政府军队运送到肯定会和八路军、新四军发生冲突的地区去。
蒋介石舒服极了。
14日,杜鲁门在征得中、英、苏政府首脑同意后,正式发出命令,委任麦克阿瑟为接受日本投降的盟国最高统帅。随后,麦克阿瑟又根据杜鲁门的意见,划定了盟军受降区域:
1.日本本土、朝鲜北纬38度以南及菲律宾的日军向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投降。
2.太平洋诸岛的日军,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投降。
3.中国东北、库页岛南部及朝鲜北纬38度以北的日军,向苏军司令投降。
4.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群岛、新几内亚、尼科巴、缅甸、泰国、越南北纬16度以南等地区的日军,向英国蒙巴顿将军司令投降。
5.中国战场(东北归苏军受降外)和台湾及越南北纬16度以北的日军,向蒋委员长投降。
听到这个消息时,蒋介石有点飘飘然起来。这对他15日宣读《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暨世界人士书》不无影响。
15日上午9时,兴致勃勃的蒋介石驱车在重庆闹市兜了一圈,领受了一番沿途民众的欢呼之声后,亲临上清寺广播电台,端坐在话筒旁,念起了陈布雷为他准备好的稿子。第一句话就是:“全国军民同胞们,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我们中国在最黑暗和绝望的八年中,坚强奋斗的信念,今天终于实现了!”
这样的开头,对收听广播的民众来说,难免辛酸和欢愉交织在一起,难以自制。然而,简短的告同胞书播完之后,人们普遍迷惑不解。它居然引用基督教义宣扬的“要爱敌人”作主旨,宣布中国对战败国日本将采取“以德报怨”的政策,要求全国民众“不要对无辜的敌国人民加以侮辱”,“不要报复”。蒋介石强调:“怨怨相报,永无终止”,“这是我们每一个军民同胞今天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8年来中国人民受尽苦难,对此蒋介石没有一句抚慰之词。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制造的深重灾难也不见了,剩下的只是无边的宽大、宽恕,这算什么呢?蒋介石其实宽恕的,主要是那些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争罪犯,从眼前来讲,他急切需要他们的合作。
冈村宁次选择了与蒋介石合作。日军降使的飞机降落在芷江机场。国民党军队少了一支敌军,多了一支友军。
蒋介石的媚眼,日本侵略者是不是接受呢?
遥望东京聆听过《停战诏书》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分别收到了三个“第一号命令”。
朱德的命令:
“一、日本政府已正式接受《波茨坦宣言》条款,宣布投降。
二、你应下令你所指挥下的一切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中国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的命令,向我方投降,除被国民党政府的军队所包围的部分外。
三、关于投降事宜:
在华北的日军,应由你命令冈村宁次将军派出代表至八路军阜平地区,接受聂荣臻将军的命令;
在华东的日军,应由你直接派出代表,至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天长地区,接受陈毅将军的命令;
在鄂豫两省的日军,应由你命令在武汉的代表,至新四军第五师大别山地区接受李先念将军的命令;在广东的日军,应由你指定在广州的代表,至华南抗日纵队东莞地区,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
四、所有在华北、华东、华中及华南的日军(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的日军在外),应暂时保存一切武器、资材,静候我军受降,不得接受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纵队以外之命令。
五、所有华北、华东之飞机、舰船,应即停留原地;但沿黄海、渤海之中国海岸的舰船,应分别集中于连云港、青岛、威海卫、天津。
六、一切物资设备,不得破坏。
七、你及你所指挥的在华北、华东、华中及华南的日军指挥官,对执行上述命令应负绝对的责任。”
蒋介石的命令:
“南京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将军:
1.日本政府已宣布无条件投降。
2.该指挥官应即通令所属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派代表至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之命令。
3.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其现有态势,并维持其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4.所有之飞机及船舰应停留现在地点,但长江内之舰船,应集中宜昌、沙市。
5.不得破坏任何设备及物资。
6.以上各项命令之执行,该指挥官所属官员均应负个人之责任,并迅速答复为要。”
麦克阿瑟的命令:
“在中国大陆(东北除外),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的法属印度支那境内日本高级指挥官及所有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大方巷派遣军司令部的院子里,到处烟火燎人,这是侵略者在销毁罪证,还不时传来狼嚎一般的痛哭声。冈村宁次在这样的氛围中,心中的绝望、愤懑可想而知,事实上还夹杂着拼死一逞的念头。此时,他手头还有北支那方面军30万人,在华中的第6方面军35万人,长江下游总司令部所属第6、第13军的约30万人、广东方面的第23军10万人,总数不下105万人。此外还有在华日本海军约4万人。这些部队都装备齐全,在冈村看来尚可一战,他怎么会甘心向装备简陋的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呢?当然他更不甘心向国民党军队投降。冈村宁次自认国家间的战争已失败,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天皇都承认了,但是,对国民党军队来说,他的部队在作战上仍然居于压倒性胜利的地位。让如此优势的日军被软弱的国民党军队解除武装,他实在想不通。
刚刚听完天皇“御音”的冈村宁次,仿佛挨了重重一拳,头脑迷迷糊糊的。
但是,东京的命令接二连三。
15日深夜,大陆命第1381号:
“一、大本营的意图在为完成8月14日诏书之主旨。
二、各军在另有命令之前,各自应继续执行现任务。但应停止积极进行作战……”
16日晚,大陆命第1382号,要点仍是“应立即停止战斗行动”,并“迅速报告其日期和时间”。
40余年的军人生涯,养成了冈村绝对服从天皇的秉性。但是挨了重拳的拳击手需要“1、2、3、4……”的报数,冈村的清醒同样需要时间。他麾下以今井武夫等人为首的“复兴派”,比他清醒得快一点。还在15日下午,即冈村宁次接连收到三个一号命令之际,今井武夫已经断定,为了切实体现“确信神州不灭,念任重而道远”的御旨,也为了包括冈村及自己在内的所有侵华战争罪犯得以逃脱惩罚,最可靠的办法,就是马上接受蒋介石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战前就搞过的“中日共同防共体系”。这批“复兴派”与“玉碎派”不同,后者还在叫嚣宁可死以动“圣虑”,前者更不屑于剖腹自尽。他们已经从“皇军无敌”的梦幻中摆脱了出来,看到了日本即将被盟国占领的前途,开始思考日本从何种途径迅速复兴了。复兴派判断,战后远东将是美、苏两强战略利益对峙的格局,崩溃的帝国可以在其中寻觅生机。把此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关键在于,保持日本现有的力量。在华百万日军如果能以某种形式保留下来,当美苏冲突加剧时,中国便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帮助日本复兴,此时保存下来的在华日军则将因为中国的支持,在日本的复兴中起到中坚的作用。
如此美妙的前景,并非完全是复兴派们的向壁虚构。以一贯的思想和主张而论,蒋介石向来是共产主义的死对头,政治合作、经济提携、共同反共云云,在这位委员长嘴里不知讲了多少遍。八年抗战,他尽管同共产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却早已明里暗里借助甚至主动配合日军对八路军、新四军作战。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国共两党冲突迫在眉睫,志在消灭老对手又深感力量不足的国民党,不会坐视身边庞大的日军而不去借用。更要紧的是,三个一号命令中,唯独蒋介石提到了“保持其现有态势”,赋予日军“维持其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的重要使命。“复兴派”们从这些字眼里看到了一丝希望。
今井武夫作出这样的判断,还因为他几天前刚刚接待了戴笠派来的忠义救国军调查室主任刘方雄。刘方雄以露骨的语言告诉今井:日本投降已成定局,中国政府切盼冈村宁次抱真诚合作态度,保证在“国军”未及“接防”之前,坚守目前所占领之一切城镇要塞和交通要道,不让中共军队进入。假如能做到这一点,蒋委员长愿以人格担保,冈村宁次以下,所有在华日本将士均作为将功赎罪者得到宽大;反之,必将予以从严惩罚,冈村作为第一号战犯,停战后马上交付公审。
当时,今井并不怀疑刘方雄使命的真实性,只是觉得重庆的态度令人可笑,居然要求战败者替战胜者看守地盘,更不用说什么人格担保之类见不得光亮的许诺。但是,日本正式投降了,三个一号命令到南京了,不得不重新考虑刘方雄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