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保证“后撤军时代”的阿富汗稳定。美国已经逐步认识到,与短期和不固定的经济与军事援助相比,阿富汗更需要拥有自身“造血”功能以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希望通过“从援助到贸易的转变”,促进阿富汗经济社会的内在发展。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明确表示,阿富汗需要一个不依赖国际援助的可持续性经济。
第二,推动地区国家间合作,改善地区安全现状。美国将阿富汗的未来系于地区内国家甚至跨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美国构筑“新丝绸之路”,意即通过“经贸与过境”组成的经济链条,使整个地区形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达到利用经济利益影响地区国家间政治关系的目的。“新丝绸之路”为地区国家尤其是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三个主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彼此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有印度学者指出:“经济利益将有助于确保地区内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利益相关方,而不是成为新地缘政治博弈的掮客。”印度与巴基斯坦是美国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两个关键国家。美国在阿富汗的成功取决于印巴关系的改善,而“新丝绸之路”计划既为印巴两国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架构,也为美国“管理”两国之间的危机提供了另一种更加巧妙的途径。
第三,主导地区发展进程,保持并强化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弱化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美国一方面希望体面地从阿富汗撤出,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在阿富汗以及中亚甚至西亚地区的利益,希望通过调整对阿富汗战略,即从“重军事轻经济”调整为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发挥美国在地区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保持并加强其对南亚以及中亚地区的影响,并弱化俄罗斯的影响。阿富汗曾是俄罗斯的传统影响范围,尽管美国反恐战争期间俄罗斯在阿富汗的作用与影响被削弱,但俄仍对阿富汗保持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进程。可以说,美国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短期内有求于俄罗斯的参与和支持,但从长远看,可以削弱中亚和西亚国家与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联系,从而达到削弱俄罗斯对其传统地区影响的目标。此外,“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构筑一条由美国主导的经济与能源通道,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对这一地区(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影响力,尤其是限制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而且,美国的计划还可以分化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逐渐强化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权。
目前,虽然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还不明确,但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是这一计划的主旨。为此,美国将推动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电网以及油气管线等。目前,美国已经提出三四十个与此计划相关的项目。同时,通过外交努力打消各种疑虑,增加相关各方合作的信心,可能是美国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4.美国谋求在中亚的长期存在
鉴于中亚地区重要的地缘位置,美国企图通过向这一地区转让二手军备和延长租借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机场,谋求在这一地区的长期存在。
美国欲向中亚国家转让二手军备。美国一直在谋求军事力量进驻中亚,不仅不掩饰自己希望保停放在马纳斯机场的美军运输机群留驻吉尔吉斯斯坦马纳斯军事基地的意图,而且还想在其他国家建设几个类似基地,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同时还在讨论把驻阿盟军从阿富汗撤离后多余的武器和作战装备无偿转让给中亚国家的问题。
五角大楼正在研究2014年之后向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移交在阿富汗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使用的军事装备。这些军事装备包括装甲车、运载坦克的拖车、牵引车、加油车、筑路机、推土机和运水车。此外,五角大楼准备向阿富汗的这些邻国转让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灭火设备、流动健身房和其他的军人生活设备。在阿富汗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有6900辆M-ATV装甲运输车,8000辆带有防雷装置的MRAP装甲车,1万多辆吉普车和其他辅助装备。五角大楼认为,把这些装备带回家与留在阿富汗一样都不合理。第一,美国担心,一旦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装备可能落入美国不共戴天的敌人之手。第二,部分装备不值得花运输费,尤其是一直没能与巴基斯坦解决装备过境问题:伊斯兰堡的要价攀升了近20倍,从每个集装箱的过境费250美元上涨到5000美元。第三,美国认为,在阿富汗使用过的军事设备不应当运往远离这个地区的地方,在阿富汗、中亚或巴基斯坦也许还会用到这些装备。
2012年11月底,美国陆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布鲁克斯访问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时,曾谈到向两国军队大量转让各种作战和侦察装备,包括无人机、数字电台、配备GPS导航仪的全套单兵装备、装甲汽车、装甲输送车、防空兵器、坦克、火炮,以及配备夜视仪的轻小武器等。布鲁克斯在访问两国期间,与有关方面讨论了五角大楼以双边长期条约为基础在乌、塔两国建立军事教学中心网络的建议,以方便中亚国家军队掌握驻阿盟军转让的武器和作战装备。据悉,美国资助的相关军事教学中心已经开始在塔吉克斯坦法赫拉巴德市运作,美驻塔使馆宣布已向塔转让了300套单兵装备和设备,供美军教官培训的当地特种大队使用。而从1992年起,美国已向塔吉克斯坦提供了9.84亿美元援助,支持其经济发展,民主制度确立以及卫生、教育和安全系统运作。
美国和北约积极加强与中亚五国军事技术合作,不仅与国际盟军即将撤离阿富汗、美欧加强孤立伊朗有关,还与美国准备全面、长久进军中亚的战略计划有关。中亚五国对美国企图打破地区现有力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俄罗斯的阴谋显然已有察觉,地区国家领导人特别担心本国被动卷入西方反对伊朗的运动,甚至是美国和以色列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武装冲突。他们非常清楚,一旦爆发任何新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摧毁伊朗核导设施和油气田,可能会使地区总体局势急剧恶化,甚至引发生态灾难,包括危及对中亚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的淡水资源和里海水域。另外,美国及其北约和欧洲盟国煽动的阿拉伯革命浪潮仍未平息,致使中亚五国执政阶层担心西方会针对本国策划类似阴谋。一旦美国推翻叙利亚政府、孤立伊朗的阴谋得逞,就可能会把中亚地区民主化进程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多数中亚国家领导人并不急于投入新伙伴的怀抱,而是努力根据实用主义原则,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经贸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至于与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合作,中亚五国暂时只是购买俄罗斯不能供应的高科技产品,然后通过西方国家温和地实现武器装备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美国想续租马纳斯机场。2013年1月17日,美国负责南亚与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双方进行了年度磋商。布莱克在与吉总统阿坦巴耶夫和吉外交部官员的会见中,重点就美军部署在吉首都近郊马纳斯机场的“国际过境转运中心”的去留问题进行了磋商。阿坦巴耶夫在会见布莱克时表示,2014年租用马纳斯机场的租赁合同到期后,该机场不应再驻扎美军。此前阿坦巴耶夫等吉政府官员多次表示,2014年后,吉政府计划将马纳斯机场改建成为纯粹的民用机场。阿坦巴耶夫认为,美国在比什凯克民用机场建立军事基地“给机场及吉首都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吉总统新闻秘书托克托古洛夫对媒体表示,目前吉正在与俄、美等国就将马纳斯机场建成国际物流中心问题进行谈判。
马纳斯机场对美国具有难以替代的战略意义,被称作美国插进中亚地区的“楔子”,美将不遗余力地通过外交途径与吉方讨价还价,确保继续使用该机场。马纳斯机场位于吉首都比什凯克近郊。2001年秋,美国借阿富汗战争之机租用该机场,用于支持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2009年,吉、美两国达成新的协议,将该机场更名为“国际过境转运中心”,用于为驻阿美军及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提供支持。美国在马纳斯机场部署有1500名美军士兵及工作人员。美方多次声称,希望吉方同意延长马纳斯机场租用合同,使美军在2014年合同到期以后仍有权使用该机场。美国不愿放弃其在中亚地区这个重要的据点有几个原因:首先,马纳斯机场是重要物流枢纽,作为地区转运中心,每天有数千名美军士兵搭乘的飞机在此起降,每天有15架次加油机起飞为美国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飞机加油。其次,马纳斯机场也是拓展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美国每年要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存在支付1.5亿美元,其中6000万美元是租金。在过去20年里,美国向吉提供各类援助总额达15亿美元,2012年吉仅靠向美军出租马纳斯机场就获得2.09亿美元的收入。对吉来说,这是不小的经济利益。
(三)美俄中亚争斗由来已久
苏联解体后,保持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的关键地位始终是莫斯科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在2001年“9·11”事件之前,俄罗斯在中亚的主导地位和传统优势虽然受到美国的挑战,但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9·11”事件之后,美国借“反恐”之机,军事力量得以进入中亚。在这个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内,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硬实力”(向中亚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等)和“软实力”(发动“颜色革命”、推进西式民主等)大展手脚,不断侵袭俄罗斯的地缘势力范围和能源利益。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和加深,俄罗斯在中亚的地位受到威胁和冲击。为了捍卫核心利益范围,俄罗斯不断加强反击,俄美在中亚的矛盾和争夺日益激烈。双方在争夺中各有优势: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明显,而美国具有经济上的优势和制度上的吸引力。争夺的基本态势是:最先是美强俄弱,美攻俄守;现在是美俄相当,互有得失。处在夹缝中的中亚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大都实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
近年来,美国在政治上积极与中亚国家发展关系,借机敦促各国向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标准看齐;经济上不断提供资金援助,向各国的能源、冶金等领域投入巨资,竭力参与地区能源开发和各国私有化进程,试图控制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军事上帮助中亚国家组建中亚营,提供各种军事援助,帮助培训军事人员,而且每年都与中亚国家搞联合演习,把中亚国家的军事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美国在中亚可谓是政治、经济、军事多管齐下,而且连连得手,影响不断扩大,搞得俄罗斯步步退守,百般无奈。但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俄在中亚的战略势力对比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双方在这一地区的斗争又出现新的动向。随着2014年美军撤出阿富汗日期的临近,俄美两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正趋于白热化,中亚国家之间鉴于各自矛盾及与俄美两国的不同关系,也争相在这一问题上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012年6月底,乌兹别克斯坦宣布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乌兹别克斯坦在宣布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后,与俄罗斯已渐行渐远。乌兹别克斯坦官方称,之所以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是因其反对该组织的阿富汗政策。但此间舆论普遍认为,乌兹别克斯坦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意在缓和、加强对美关系并为美国在乌驻军创造条件。乌兹别克斯坦如获得美军自阿撤出的部分军事装备,将成为中亚地区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还反对俄总统普京提出的建立欧亚联盟及关税同盟的主张。由于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因水资源问题长期失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将为其与吉、塔两国对抗提供支持。为加强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美国也将其排除出违反人权国家黑名单,这等于是为两国军事技术合作扫除了障碍。俄罗斯对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有可能出现美军基地非常担心,提醒塔什干要仔细考量由此引发的可能后果。俄外交部一位不具名的人士称:“在2014年后,乌兹别克斯坦可能会明白,保护其安全的不是美国而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伙伴。”
与此同时,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和塔吉克斯坦在对外战略中更偏向于俄罗斯。吉总统阿坦巴耶夫已多次宣称,在美军租用吉首都比什凯克近郊的马纳斯机场期满后,吉希望将该机场建成纯粹的民用机场,“2014年后,马纳斯将不会有美国军人”。此外,俄、吉两国就双边经济合作也达成一系列协议,俄将帮助吉修建卡姆巴拉金1号水电站和上纳伦河梯级电站,有关协议于2012年9月正式签署。吉尔吉斯斯坦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俄、塔关系则进一步深化。据报道,俄、塔两国总统于2012年10月进行会晤,两国就政治、军事及经贸领域的合作签订了一系列协议。由于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直接接壤,美军撤出阿富汗后,塔安全形势堪忧;塔国内戈尔诺—巴达赫尚分裂主义严重,国家统一面临威胁;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两国水资源纷争激烈,乌兹别克斯坦对塔采取了交通封锁等激进措施,塔国内经济困难加剧。综合以上因素,乌兹别克斯坦倒向美国,将对塔造成巨大压力,塔对俄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
为了与美国展开竞争,普京就任总统之后分别访问了中亚各国,以援建水电站、放宽劳动移民要求等条件换取延长军事基地使用期限。在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访问中,普京与吉总统签署了俄驻吉军事基地的协议,规定俄驻吉军事基地的相关协议将于2017年生效,合同期限为15年,可再延长5年。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军事基地包括坎特机场、试验基地、通信站和地震台。而吉尔吉斯斯坦已决定在2014年关闭美国在吉国的马纳斯物资转运中心。在访问塔吉克斯坦时,普京与塔总统也签署协议,把俄驻塔第201基地租期延长30年。俄还有权在2042年期满后把租期再度延长5年,且次数不限。该基地驻扎着俄罗斯第201摩托化步兵师。普京在视察该基地的俄军部队时表示,这个基地的存在是维持塔吉克斯坦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个国家是整个独联体在阿富汗方向上的重要前哨,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