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管理大师沟通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19026800000008

第8章 远见力(1)

大师的忠告

1.怎样解读商业气候征兆

欧文·扬格小传

1911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方案”被援引提起对通用电气公司的诉讼。1913年,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承诺对大公司的垄断行为展开更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也就是在同一年,通用电气公司雇佣了欧文·扬格这一声名卓著的律师,以便应付政府的调查,保护公司免受损失。在刚刚到达通用电气公司时,欧文·扬格犹如进入了迷宫般晕头转向,正如他在回忆时所说的,“电力和电学在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看到庞大的机器可以借助于电力而无需传动带或其他肉眼可见的纽带就飞速运转时,我真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他很快就学习和熟悉了公司的业务,并于1922年当选为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欧文·扬格是第一个彻底改造和重新设计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他被人们誉为是新型的经理——采用科学管理手段的经理。

欧文·扬格的忠告

如果从一种非常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商业活动,它和一架提花织布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要式样卡正确无误,用的是合适的纱线,机器运转正常,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无疑得到的产品正是我们想要的那种产品。而在商业活动中,我们的工厂同样也是遵循这一原理。

对一个运行有序的商业组织来说,源源不断的商业利润就仿佛是一架自动织布机编织出的产品一样。但是,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事实上,在商业活动中没有什么是自动发生的,因为商业活动归根结底只不过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和人类的关系远远要比和物质原料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人类并不是单纯的机器人。在漫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活动一直都受到某些特定力量的指引。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它们是哪些具体力量。如果我们真地知道它们的话,我们几乎就无法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我们的生活了——因为我们并不是存在了无数个世纪的冰川。对于我们来说,知道2000年将是物质充分丰裕的时代毫无益处——因为我们中没有任何人能一直生活到那时。我们不能吃昨天或明天的食物;因为我们只能生活在今天。即使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司,即便它谨慎仔细地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或十年规划,它也依旧只能是一年一年地发展。对于单独的个体来说,有少数人可能是一年一年地生活,但绝大多数是一月一月地生活,还有一些是一周一周地生活,更有甚者,是一天一天地生活。

既然商业活动是服务于人类的,它就一天也不能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商业计划也就不能不受人的情感影响。这是它应当具有的属性,因为如果我们允许枯燥乏味的统计数据和经济学家冰冷无情的逻辑主导一切,而丝毫不考虑人类不断变动的情感因素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任何意义,生活的艺术将变质为日复一日辛苦乏味的劳役。

所有这些并不仅仅是由对一般意义上的事物的计划性进行沉思而衍生的哲学判断,而是为了对商业循环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所做的热身准备。

“商业循环”这一术语乍听起来令人生畏。许多人像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样来理解它——他们承认如果它是正确的话或许意义重大。另一些人则从中找到了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意义。他们在狭小的地基之上竖立了一堵巨大的墙壁,结果毫无疑问,这样的墙壁是站不稳的。孤立地片面地来理解商业循环丝毫无助于我们的事业发展。它并不像一辆冲下山坡的大卡车那样是可以触摸到的有形事物。我们无法将自己的雪橇拴在上面,从而轻松地搭上便车。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能否利用这一循环使得我们自己的事务运转顺利呢——使得我们的工厂和我们的店铺兴旺发达,使得我们的员工勤勉刻苦、努力工作,使得我们的银行账户平稳增长,使得我们的收入多于支出,总之,使得一切都易如反掌、游刃有余?换句话说,我们能否掌握和利用这样一些信息,从而在年中的时候并不只是幻想着梦寐以求的圣诞大餐,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使得美梦成真、心愿得偿?

我们所有的人都关注着整体经济形势是否繁荣景气。我们希望着整体的繁荣能够给每个个体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最密切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自己的事务上,在一个国家内部,我们都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人和一个统领宇宙事务的人同样伟大。如果我们都想法去管理宇宙而不屑于做身边的琐事,那么这个世界只能是一片混乱。

我们所最需要的是可以用以指导我们的商业活动的某些准则、方法,不管它们每年需要耗费几十亿美元还是几百亿美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尽可能少犯错误的前提下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

有效的控制机制必须同时是积极的和消极的。对从事商业活动的每个个体来说,他是否有可能为自己建立一种并不仅仅是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控制机制——一种能够帮助他快捷稳步前进的控制机制?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有许多人认为只要小心翼翼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而实际上,小心翼翼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步伐迟缓,万无一失则未必。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找出什么是商业循环。

商业循环是商业活动在任何一段特定时期内的波动。就像一股永远奔腾向前的溪流一样,它也总是能够绕过层层障碍勇往直前。商业循环受到了许多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因素的影响,但是,它的总的发展趋势一直都是向前的。在影响商业循环的诸因素中,主要就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不同的因素所起的影响作用也各自不同。或者,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加以说明。商业循环就像是牵引一艘巨大的拖船的绳索——这根绳索时而被拉向这方,时而被拉向那方。当各方的牵引力达到平衡时,它就处于静止状态。在所谓的政治因素中,主要包括了国内和国际关系、关税、预算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更为琐碎的内容。经济因素则包括了金融状况、汇率变动、贷款信用要求、利率、证券市场以及其他许多内容。而心理因素则主要是指劳资关系、投资者的信心、对即将到来的经济繁荣期的憧憬、人们处于经济萧条的疲乏甚至是绝望心理,等等。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这些因素都看作是作用在一根绳子上的一个个单独的牵引力,有的时候它们作用的方向一致,有的时候则截然相反,然后再想像一下这根绳子时而静止、时而运动、时而改变它的方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波动会呈现出曲线状或循环状。在“商业循环及失业问题小组委员会的报告”中,我们是如此来定义和描绘这一循环的:

“委员会使用‘商业循环’这一术语来描述在商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后者主要呈现出这一特征,即在出现一个不断高涨的经济景气期之后,会随之出现一个持续下跌的经济萧条期。”

“但是,绝大多数商界人士都知道,‘商业循环’这一术语过于简单,完全不足以精确地描述问题的复杂性。事实上,这个术语涵盖了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或多或少地受到某些不可知成分的影响,诸如它所置身的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银行的信贷状况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等等。”

商业循环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与此同时,商业循环既有大规模的波动也有小幅度的摇摆,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过去两个世纪的漫长波动中,技术上的基本改进与新兴地区的发展,再加上黄金生产的变动,似乎比降雨量的波动幅度更大。如果我们从波动曲线中排除掉大规模战争、地震、洪水以及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发现商业循环的长期波动曲线绝对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它们是残酷无情的自然界和人类才智两种巨大的竞争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降雨、日照、农作物、饥饿、干渴、嗷嗷待哺的人口、公众的满意,所有这些都是最终达到了平衡的竞争力量,我们将这种平衡称之为经济规律。它不受任何个人情感的影响,并且也不是人类所能控制的。它不仅是无法控制的,而且也是无法预测的。作为个体的人类的生活、爱好、厌恶、喜悦以及沮丧在它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根本不足以影响经济规律的不可阻挡的波动。惟有所有这些因素的总和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积淀之后,才能够对其施加影响。即便是强大的政府干预力量,所起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这些因素是无法抵制的,我们在它们面前完全无能为力,那我们又何必在这里多费唇舌谈论它们呢?

幸运的是,虽然我们无法阻挡它们,但我们也无需和它们对抗,并且,除非哪一天发明了某种灵丹妙药能够使我们所有人都跟大象一样长寿,我们就一直不必有这种需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长期的波动持续的年代是如此悠久漫长。我们并来意识到它们正在发生。我们所生活的时段只是这无止境的循环中短短的一瞬。我们所亲历的波动大部分是人为形成的,并且,只要我们足够明智的话,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可以人为地纠正过来。那些小幅度的起伏和升降——它们只是相较于更大幅度的经济繁荣和经济萧条而言——只不过是我们的成功和失误的记号。如果站在终点线往回看,我们将发现我们的绝大多数行动都是闭着眼睛进行的。在这个循环中,不存在什么无法抗拒的东西。它只是忠实地记载了我们是如何接连不断地误导自己或者说制造失误的一项记录。

一个人应当如何准确地判断形势并采取行动?商业循环的信息应当从何得知?一个没有类似关注或意识的企业,即便它的规模是如何庞大,当将它和全国的商业统计数据联系起来看时,便也就显得无足轻重、微不足道。并且,尽管商业活动中一个普通的个体对整个商业的运行所能施加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微乎其微,这一点的确是千真万确,但是,通过在自己的商业活动中关注和利用这类信息,他完全可以从中获益良多。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他自己的小商业循环。这是他最感兴趣的循环,同时,这也是他能够施加最大影响的循环。

毫无疑问,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在“经济景气期”兴旺发达,或者是所有的企业都在“经济萧条期”举步维艰。对单独的某个企业的控制必须依据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依据总体预测。远航的水手们都知道怎么样利用天气预报。他们观察了信号,然后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反应。预测中的风暴并不总是如期发生,有的时候,一些根本没有预测到的风暴又会突如其来。天气预报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然而,尽管如此,没有水手会因此漠视它们。他恰当地利用了它们,而不是他被它们利用。而这正应该是我们对待商业统计数据的态度。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商业活动一直是起起伏伏、升升降降。我们都可以预测到,经济危机必定伴随着经济萧条,而在经济萧条之后肯定会出现经济复兴,随后就是经济繁荣,而在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之后又会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

当市场日益景气繁荣时,几乎每一个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会得出这一结论,即他自己是一个明智的购买者,并且,几乎每个人都是在同一时候得出这一结论——通常这都是在市场大崩溃的前一天。

对于那些能够控制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的大公司来说,它们在根据对商业循环的判断来调整自身的运行这一点上无疑要比那些不得不从其他人那里购买原材料或商品的制造商或零售商要更具优势。

但是,对于一系列独立的经济单元来说,如果它们能够遵奉建立在理性准确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一致的政策,它们也可以取得差不多同样的效果。事实上,在实践中早已有这样的做法,那就是在众多的产业和众多的零售业中进行集中采购。

我们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就在这里。在商业条件面前,我们永远都不会是无能为力的。商业循环是两条曲线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的那条曲线代表的是经济波动,而次要的那条曲线代表的则是与人有关的各因素的波动。主要的那种波动是绝对不受人类情感影响的;而次要的那种波动绝对是与情感情绪息息相关的。作为商人的集体,我们可以及时地学会控制次要的波动,但是,与此同时,个体也完全可以轻松地掌握和控制他自身的事务,从而避免在剧烈的商业波动中蒙受损失。

2.韦尔奇语录:面对现实迅速变革

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变革。面对变革的时候,人们往往一开始便表明立场:“我就是喜欢现在的样子……我之所以呆在这儿,就是因为我喜欢这里的一切。如果我不喜欢现在的这些,我为什么不换个地方呢?……”

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最好比别人做得好得多,也快得多,否则,我们根本谈不上任何优势,至多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的短暂领先而已。因此,我要警告大家的一点便是,“生意场上的游戏规则就要变化了,而且是剧烈的变化。”为此,我们必须有所准备,群策群力,开动脑筋想办法,顺利度过未来充满动荡和变革的十年。

我痛心地看到,通用电气公司,这个看起来如此强大的企业,竟然有这么多的事业部门已渐渐变得……变得老化而笨拙。美国企业,从本质上讲,十分注重内部的官僚组织结构。这在过去,无可厚非。但在当今时代,变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它远远地超过了企业所能够反应变革的速度。

……免受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之苦,而这,最容易在大型企业组织内滋生和蔓延。对于这些官僚主义的壁垒和障碍,其实我们都不陌生,就是那些:让人头痛的、繁琐的审批和手续,那些根本没有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以及那些书面的陈词滥调,等等。

我们期望超越过去,期望把我们的产品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品质水平,并以此改变竞争的格局。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地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而已。我们还期望,我们的产品能够带给用户充分的价值,以及某种区别于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特殊意义,并能够为客户的成功贡献力量,从而成为客户的第一选择。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总结出一个十分有用的管理概念,既坚信并坚持企业组织不仅大可不必畏惧变革,相反,应该充分地利用变革。也就是说,把变革视为机遇,而不是威胁着那些企业。往往能够适应和利用市场环境的高速变革,并因此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传统企业遭到了来自日本新兴企业的强烈冲击。美国传统企业此刻才清醒过来,意识到公司的前途已经不再固若金汤。为了生存,美国企业不得不实施组织再造,不过,这一再造工程花费了整整10年才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