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灵性塑造
19051000000026

第26章 2岁幼儿的教育(2)

需要注意的是,气质并不影响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各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如多血质的儿童活泼、可爱,但可能轻浮、散漫;胆汁质的儿童精力充沛,但可能急躁、任性;黏液质的儿童沉着、稳定,但可能缺乏生气;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却可能小心眼。同一气质的人,可以成为先进入物,也可能成为落后甚至反动的人。同样,气质不同的人也可以同样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也可以成为品德低劣的人,关键在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本人的意识倾向性。

害怕黑暗的孩子

孩子害怕黑暗,并不是固有的现象。在他们幼年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害怕什么。如有的孩子玩的皮球滚进一间黑屋子去了,他会不顾一切地进入黑屋子去寻找;有的孩子不肯入睡,即使你熄了灯,他还会在黑暗中哼着歌……

但有的孩子长大后,却异常害怕黑暗。到了夜晚,不敢一个人在黑暗中呆着;没有大人陪伴,一个人不敢睡觉,即使有大人陪着,熄灯后也异常紧张……

孩子害怕黑暗,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儿童有亲身受惊吓的体验,或在进入黑屋子后不小心碰痛了头,或者遇到了一只小猫或别的小动物,受到了意外的惊吓,以后再进黑屋,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一种是大人经常在黑夜里吓唬孩子所致。有的家长在夜里碰到孩子吵闹,就用“听猫叫”、“听坏人在敲门”等恐怖手段欺骗吓唬孩子,以让其赶紧睡觉。但这样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神经时常处于紧张状态。

一种是鬼怪故事和恐怖影片的影响。有的家长曾绘声绘色给孩子讲鬼怪的故事,并让孩子看一些恐怖电影。在接触这些后,孩子会变得胆怯。孩子往往一到夜晚就联想起鬼怪的活动。

一种是大人本身胆怯的影响。有的大人在孩子面前偶尔流露出对黑暗的恐惧,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从这几种情况可以看出,孩子害怕黑暗的原因并不在于害怕黑暗本身,而是随同黑暗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如有的孩子害怕黑暗中会藏着可怕的东西,有的害怕走路会摔跤碰头或遇上小动物……。

帮助孩子克服害怕黑暗的可行办法是,首先,要消除鬼怪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停止讲那些令人恐怖的鬼怪故事,不要带孩子看恐怖电影,经常向孩子宣传科学知识,使其明白,世界上是没有鬼怪的,害怕鬼怪是没有根据的。

另外,从幼年起就不应该用一些恐吓手段来吓唬孩子,不能让其幼小的心灵经受这些不必要的刺激。要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纠正以往对黑暗所得到的错误印象。如果孩子在黑暗中把有些家具误以为是鬼怪的形状,那就可以在晚上开亮灯,让孩子看清这些家具的形状,再熄灯让孩子看看这些家具在黑暗中给人的印象,就可以消除孩子的不少错觉。

如果孩子有过受惊吓的体验,那就要通过做工作,抚去孩子心中旧有的印象。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走进里屋,并对孩子讲话,增添孩子的胆量。还可以试着让孩子一个人走进走出黑屋,并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孩子的胆量就会越发大起来。

同时,大人也要注意,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一些胆怯的行为,以防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怯生”的孩子

“怯生”是孩子共同的心理特点,但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孩子的心理品质也不同,因此“怯生”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孩子遇到生人显得拘谨,好躲到父母身后;有的孩子遇到生人就害怕,马上哭起来,如此等等。

对怯生的孩子,可以采取一些帮助他们克服的办法。比如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玩,鼓励其与人交往;也可以与托儿所的阿姨互相配合,让孩子练习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声讲出自己的要求,或者给小朋友讲故事,或者给家里来的客人表演歌舞,或者在家里进行模拟演说,或者在与邻居或其他周围人交往时多让孩子先去出面,如此等等。每一次孩子勇敢地与客人、生人、邻人等交谈或表演后,家长要及时表扬,并提出希望:下次比这次还要勇敢。久而久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在多方面的配合下,孩子会逐渐增加“勇气”,逐步克服“怯生”的毛病。

对孩子“怯生”的毛病,要积极帮助克服,但又不能急于求成,过于着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心理紧张’’的孩子

心理紧张的孩子并不少见,如容易激动或发怒、孤僻、郁郁寡欢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症状。

美国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经常的“心理交流”是头等重要的。如必须创造合适的“家庭气氛”,因为不少孩子患心理紧张完全是由于家庭中“阴沉”的气氛所致。感情上感到“孤立无援”的孩子往往无力对付紧张心理的袭击,“紧张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家长不妨与孩子增加“身体接触”——爱抚孩子,这种“行之有效”的“古老办法”,可帮助家长创造一种令人充实的家庭气氛,会使孩子放松紧张心绪并树立自尊。对家长的抚摸、拥抱等爱抚动作,所有的孩子都会感到愉快和自在。

晚上就寝前是大人和孩子进行心理交流的大好时光。家长不妨和孩子同枕而卧,聊天或谈家常。这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心理紧张,那也不必惊慌失措。重要的是通过与孩子的“心理交流”,让孩子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他并非在“孤军作战”,因为大人们都爱着他,关心着他,他完全能对付。

当孩子向家长倾诉时,家长应当“洗耳恭听”——这会使孩子们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孩子对自己谈的话是否被看重十分敏感。有的孩子在倾诉苦闷时可能会词不达意,逻辑混乱,但家长要耐心倾听,并不断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

孩子一旦将深藏的“苦衷”和盘托出,其“紧张心理”可能随之“不翼而飞”,也许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孩子不再死死缠住不放了。

另外,对待孩子要诚实坦率,有些家长常常喜欢对孩子保密(如大人的婚姻危机、家庭收入等等),尤其对十几岁的孩子越发保密,并认为这样可使孩子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不管大人们隐瞒得多么巧妙,孩子对家里的矛盾总是或多或少地有所察觉,一旦他们发觉大人在欺骗自己,惊恐和不安的心理会变得更加复杂化。

要使孩子克服“心理紧张”,关键是大人对孩子的爱,不管这爱是母爱还是父爱。当孩子感到他得到的爱最少最少时,大人就应该给他最多最多的爱。

同情心的早期培养

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听到一个婴儿在哇哇大哭,会马上走上去往他手里塞上一块饼干,但婴儿依然在哭泣,他就跟着哭泣起来,并用小手轻轻抚摸婴儿的头部。最后,他把自己的妈妈找来,把妈妈的手放在婴儿的额上。心理学家认为,这就是婴幼儿早期的同情心,如果注意爱护和培养,这种单纯而又可贵的同情心就会发展成为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周围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设法加以处理的,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善于体谅别人。但是,确有不少孩子在看到自己的妈妈呜咽哭泣时,会去哀求母亲不要哭泣。不同的孩子会对别人的感情做出不同的反应,但是父母的影响是决不能低估的,经验证明,富有同情心的母亲养育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更具有同情心,父母的熏陶会使孩子善于关心别人的痛苦,乐于帮助他人。

如果母亲善于教育,特别是善于用事实对孩子进行关心和同情别人的思想教育,她的孩子就会以母亲为榜样,关心和爱护别人。比如,邻居家的孩子一时托妈妈照看,妈妈给以精心的照顾:哭了,给玩具;饿了,给喂吃的,并不时地有一些爱抚孩子的举动。孩子看到这一切会受到启发和教益,以后他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处关心他人。如果他看到一个婴儿躺在床上哇哇大哭,就会找玩具塞到他手里,或者为他去找吃的,也有可能去轻声安慰几句。如果母亲在感情上过于严厉和强烈,可能使自己的孩子产生忧虑心理和具有侵犯性。

实验证明,婴幼儿的同情心是可以培养并且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更加成熟的关心他人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很容易在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被扼杀掉,父母应知晓孩子在这方面的心理状况,为人师表,培养一个乐于关心别人的孩子。

了解孩子感情上的需要

孩子们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诸如好的食物、睡眠、锻炼及新鲜空气,也有感情上的需要。

1.爱的需要

爱是孩子们最起码的感情需要。当他们感到为人所爱时,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具有稳定的情绪。只要爱得得当,子女永远不会被父母的爱宠坏。

父母可以以多种方式向孩子表示他们的爱。比如:孩子在某件事上竭尽全力或做得很好时,我们就表扬他们,对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加以鼓励;试着让他们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来表示父母对他们的信任;对孩子的功课提供帮助;对他们所做的事情通常表现得很感兴趣等等。

对孩子的爱也表现在承认他们的独立性这一点上。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容易,但要是能让他们多少具有一个自己生活的小天地——给他们一些自己活动的余地,找点有趣的事让他们干干,这对他们的成长会大有益处。

2.感情的始终一致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父母始终爱着他们。不仅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各方面表现好的时候如此,而是所有时间内都始终不渝——成绩好和成绩不好时一样,健康和患病时也一样。对孩子不能过分苛求,把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较,恨铁不成钢,甚至对孩子表示失望,都会导致他们过分忧虑,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鼓励孩子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表扬他们的每一个努力,而不仅是在他们获得每一次成功时才表示赞许。事实上,孩子的发育、开窍、进步以及获得良好成绩的时间都因人而异。如果能让他们感到父母的爱以及这种爱的始终不渝,他们就会对这种鼓励和刺激作出反应。

3.当环境变化的时候

孩子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或处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会感到轻松自如。如果常随父母一道搬家或变换学校,他们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定感。

父母固然是孩子生活中占最重要地位的人物,然而其他人,诸如祖父母、亲戚、教师、孩子的保姆等,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当环境的变化导致与这些熟悉的人分离时,孩子就可能表现出焦躁不安。孩子喜爱有一些变化,但如果变化太大太频繁,则会搅乱他们的生活。

正确的做法是:每当变化来临之前,父母先要告知孩子,向他们做一番解释,并允许孩子有适应的过程。大人将在新的环境中尽量帮助他们,父母应当聆听孩子的倾诉,对这一切表示理解,这会有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4.孩子的依赖感

孩子愿意感到有人在照看自己,这样他就觉得安全。每逢遇到新的情况,孩子总希望父母就在身旁。一旦需要,父母就会给他们以帮助,向他们作解释,并鼓励他们。若是他们陷于困难之中,则帮助他们从中解脱出来。父母应理解孩子的这种依赖感。

5.与孩子交心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有时孩子需要父母帮助他们解释一些事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也许使他们感到困惑,特别是当他们置身于新环境,比如进入一所新学校时。这时,他们最需要父母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向他们解释一些他们感到难以理解的事情或现象。

如果父母是定时上班的双职工,最好在每天傍晚时分找个时间与孩子交交心。当然也许你每天下班回家后已经很疲倦了,要做到这点的确不容易,但这是值得一做的。

有时孩子正想和你说话,你却急于外出,或虽然在家,却一直腾不出时间来应付。这时,你应向孩子做解释,你正有要紧的事要办,并对孩子说,不论他(或她)要说些什么,你都很愿意听,一旦办好事,你就来陪他。

6.对孩子说实话

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那几年里,会以为父母无所不知,并且一贯正确。父母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要采取诚实的态度,你并非事事都懂——把这一点告诉孩子,并设法帮助他们从真正懂的人那里找到答案。

回答孩子的提问时要注意到孩子本身智力的发育。对太年幼的孩子不要回答得过于深奥晦涩,而对本来可以理解更复杂一些的事情的孩子却不能回答得过于简单浅显。

当你带孩子去做一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痛苦的事时,诸如带他们去找耳鼻喉科医生或看病打针等,一定要注意不能欺骗孩子。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孩子说真话更为有益。你可以说,虽然拔牙或打针会感到一时疼痛,但能治好病,’能使他们更为健康。这样做要比明明会带来痛苦却硬说打针不疼好得多。

7.孩子需要纪律约束

纪律和惩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打孩子、将孩子关在屋里作为惩罚,或当着他人的面大声呵斥孩子,这些做法并不能有效地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相反,如果惩罚过于频繁,孩子会明显地流露出愤恨不满,同时产生抵触情绪。他(她)也许不但不改过,反而做得更秘密,努力不再让父母觉察到自己的行动。

孩子经历少,见识不足,是非感薄弱,很少考虑到某种行为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孩子的行为需要父母指导,他们非常容易接受来自父母和亲属方面的启示。

为指导孩子们的行动,父母通常应制定出一些“裁定准则”。这些准则往往包括“能”与“不能”,“必须”与“不可”等等,要求孩子按照规定去做。如不准在房子里某一个地方拍皮球(因为那里有玻璃窗),或遇事应当诚实,必须讲实话等等。然而,我们应当明白的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们也应逐步学会约束自己。如果父母能充分理解所制定的那些准则的有益性和必要性,孩子就可能理解这一切,这样他们就可以自愿地履行这些准则,而父母也就不必采取高压手段硬性推行了。

8.如何对待孩子的坦率

孩子的言行往往具备一种自然而然的坦率,而不顾其是否谨慎、礼貌或妥当。父母完全不必为此忧心忡忡,甚至大动肝火。实话与礼貌有时很难并存,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在坦率和直截了当碰了几次钉子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觉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