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灵性塑造
19051000000033

第33章 3岁儿童的教育(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缺少自信心的人,他们懦弱胆怯,自暴自弃,想搞创造,怕失败;想搞改革,怕失误。于是,只好固守田园、循规蹈矩。这种自卑自贱的人,最后只能一事无成。由此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们的自信心,是人们坚信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抉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个人的自信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从小逐步养成的。幼儿要学会站立、独立行走,需要经过很大的努力,经过摔多次跤以后才能学会,这时他们又练习搬弄物品,蹬高跳跃等等。儿童在获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尝到了成功的愉快。他们有时不乐意让成人帮助,因为他们坚信自己“能行”。如果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都受到成人的赞许,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因此而得到强化。儿童的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然而,有许多家长不了解培养儿童自信心的深远意义,也不知道怎样去进行培养,他们不相信孩子能学会自己料理自己,或者不忍心让“宝贝”去干他自己能干的事。于是,穿衣吃饭都由母亲包下来,有的十几岁的孩子还得让妈妈穿鞋。这样培养出来的儿童,事事依赖成人,长大了也缺乏自立能力,更谈不上有开拓精神了。没有自信心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灰心丧气,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产生转生念头。

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做父母的应注意从小就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在家庭教育中,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1.多鼓励,少指责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孩子们想要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又可能做的,家长就要支持他们。

由于儿童缺少社会经验,在实践活动中遭受失败和失误的挫折是经常的。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成人要多多安慰孩子,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不要轻蔑他们,而应从体贴爱护的感情出发,帮助他们找出主客观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保护和加强。

2.让儿童在亲身实践中去培养自信心

如果幼儿要求自己爬楼梯,要自己去做一点家务事,家长应当允许,并教给他们怎样去做。有些父母不敢撒手让孩子活动,长期下去,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是十分不利的。

3.用暗示与诱导的方法,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当我们期望孩子形成某种行为习惯时,就可以用肯定的语气,支持孩子去重复这种行为。例如希望孩子养成勤劳朴实的习惯,我们就告诉孩子:“你很爱干活,这一点应当保持。”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就会接受这种暗示,以后真的变得勤快起来。

在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前,当我们暗示儿童一定能行、一定能完成任务时,儿童就会增加信心,努力去干好这件事。

诱导是指运用别人成功的事例,启发儿童向别人学习,从而增强信心。儿童年龄越小,指给他们参照的榜样越要具体、形象。如身边的人物,故事中的典型形象等,对树立儿童的自信心都有很强的诱导力。

4.加强对儿童行为的具体指导

家长若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儿童干什么都毛手毛脚,有时不知道深浅,甚至是不计后果的。这就需要成年人给予指教,需要讲清道理,讲清主观愿望与现实可能性的关系,指导他们要量力而行。

自信心应当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过分的自信就是自负,应当指导儿童加以克服。因为自负的儿童发展下去,很可能产生虚狂、任性等不良心理或者病态心理。

有经验的家长,应善于观察自己的孩子,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进行教育。既要培养他们有强烈的自信心,又要防止他们走上另一个极端,避免使孩子过于自信,甚至变成一意孤行的“问题儿童”。

不要在感情上虐待孩子

有些父母常常斥责孩子,如,“你真是个胆小鬼”、“要你这样的笨蛋有啥用?”等等,这样斥责孩子就是对孩子感情上的虐待。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受感情虐待的孩子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至少是和那些在肉体上受虐待的儿童一样的。其研究表明,受感情虐待的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在大脑和心理发育方面比那些在肉体上受虐待的人更易衰落。这是因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感情上的虐待就是对儿童自尊心的故意伤害。

美国的精神病医生提出了精神虐待的几种类型:

1.剥夺、冷淡、疏远

五岁的莎莎在操场上摔断了手臂后,她的幼儿园老师一直没有察觉,直到发现她在角落里哭泣才知道这件事。在医院里她碰到了她的母亲,小姑娘并没有转向母亲去要求她来爱抚自己,而是不声不响地跟着护士。当护士要求孩子的母亲来陪伴她的女儿时,小姑娘对此似乎也没什么反应。老师说:“她母亲到医院的第一件事不是伸出双手来拥抱她的孩子,而是寻找有没有咖啡。我明白了为什么小莎莎不告诉我她受伤了。她已经习惯于被人冷落了。”

一个肉体上受虐待的孩子因为害怕挨打而避开他的看护人,而一个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同样也要避开那些不能接受的失望。这种孩子得不到任何通常的好奇、成长和成果等方面的感情上的报偿。当一个孩子开始走第一步时,一般的父母会高兴得欣喜若狂,但在感情冷漠的家庭里,这些都被忽视。就是家长注意到这些变化,也是以一种恼怒的态度来对待。

2.贬低

在某些家庭里,父母联合起来贬低一个孩子,总是喋喋不休地责难。他们不把孩子的成绩看成一回事,对孩子所犯的每一点小错误都横加指责。他们爱用“一贯”、“总是”这类词语贬低儿女。

如当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得了“良”而没有得到“优”时,就要受严厉的惩罚。父母竭尽攻击之能事,什么“没出息”、“不争气”一类的言辞应有尽有,这使孩子受到极大的伤害,从此情绪低落,变得寡言少语。

3.支配

五岁的汤米在一所医院的儿科病房里进行了手术。在恢复期间,护士发现他很孤僻,他拒绝和任何人说话。当儿科医师要求他母亲和医院的心理学家谈谈她儿子的行为的原因时,她大发雷霆:“我告诉他不要对那些我不认识的人说话,不管他是大人还是孩子。”后来儿科医师才知道,事实上汤米的母亲告诉他的是:如果他对陌生人说话的话,他会死的。

心理学家认为,用这种极端的威胁来抑制一个孩子的自然的好奇心,是精神虐待的一种普通的类型。这种支配型的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每一个行动。

培养孩子的意志

意志同其他许多内在的品质一样,既是在儿童和周围人的交往中自然发展的,也是在有意培养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说孩子在学龄前,即从出生到七岁之前,便逐渐形成了意志的基础,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表现如何,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采取何种态度,如何评价和检查他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儿童的意志及某些品质,如刚毅性、独立性和顽强性的进一步发展。

在家庭培养儿童的意志,效果往往不好,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具体的心理学知识。对于父母来说,当然想制服孩子的顽皮,培养他的独立性,鼓励他相信自己的力量。然而,许多父母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有的父母可能要求过高,而这些要求有时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要么是过分的照顾,过多地限制他们的独立性活动。

学龄前儿童大多是怎么想就怎么做,而不是应该怎么做便怎么做。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某些感情和放弃强烈的愿望。如三岁的儿童看到自己伙伴手里的彩球后,可能要求把球给他或者企图把它夺去。这时,父母无需解释为什么他们不能给孩子买到这种玩具,而应该想办法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可以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向有趣的游戏,或者用别的玩具来吸引他。

培养儿童意志的基本原则,是对儿童的要求要得当。儿童对父母的吩咐不是都能做得到的。被玩耍所吸引的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忘掉父母的吩咐——不要到车辆通行的街道上去玩。所以,对儿童不仅要说明在车辆通行的街道上玩耍的危险性,而且要阻止他们这样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一书中写道,某些父母人为地树立一种虚伪的威信,疏远孩子,与孩子们接触表现得过于严肃,似乎他们作出的“判决”不容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同孩子们之间所固有的那种亲近、相互信任的关系,以及孩子听命于父母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对儿童出色地完成任务后的赞扬和鼓励是特别重要的,有的父母往往只注意孩子的不足和弱点,批评孩子的过失,指出他们的错误。事实上,有的过失是这个年龄的儿童经常出现的。过多的责备会压制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如果常常辱骂、批评孩子,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幼稚、不幸和愚笨。由于怕做错事,他们会什么事儿都不做,甘当一名消极的旁观者。当我们表扬、鼓励孩子时,应当指出我们赞赏他那些行为,从而加强他的自信心。

在家庭培养儿童的意志,许多困难都是由于成年人对儿童提出要求的方式方法不合适而造成的。所有的人,特别是儿童不愿意让别人过多地指教自己。这样会降低孩子们的积极性,限制他们的权力。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都想成为独立自主的和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的人,他们拒绝大人的要求往往不是因为不同意,而是对命令本身的一种刁难。如果对孩子的教训或命令是以间接形式发出的(“长大的孩子都要这样做”,“饭前洗手是良好的习惯”),他们就很容易接受。

培养儿童意志的另一个原则是:当给孩子下达任何命令时,一定要让他有权拒绝接受这个命令和自己决定如何行事。

父母长篇大论的训话,孩子可能不懂。命令应当简明扼要,抽象的命令要分解为简单易懂的。例如,“收拾房间”可以说成“把玩具放在箱子里,打扫地板,擦擦桌子。”

想对孩子说他们应该怎样做时,不应该责难他,应当以比较恰当的方式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种指教方法会带来理想的效果。

过分地照顾孩子,满足他的一切愿望是影响意志培养的另一个极端。独生子女多数都受到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的儿童不费力便可满足一切愿望,他们的大部分要求都会实现。因而他们已经习惯于坐享其成。过分地照顾的“温室环境”不仅对他们的意志,而且对他们的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采取这种教育方法,使孩子在未成熟之前就可能对自己的力量失去信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一遇到微小的困难和复杂的情况,就可能使他们放弃自己的意图。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妈妈临走时,曾再三叮咛非非不要去弄录音机,可是非非就想弄弄听听,他终于还是去打开录音机了,可是三弄两弄,录音机不响了。

家长遇到这件事,通常是十分恼火的,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存心与自己过不去。其实,这些评价是不公正的,因为此时孩子的自制能力还很差,其行为不能很好地受意志控制。

自制力指的是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动,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能力。这种自制力是随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长时间的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这种能力会成为稳定的性格特征。由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十分成熟,与高级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大脑的额叶到12岁时才发育完善,因此儿童的意志的控制力很差,即使是才入学的小学生也常表现出与幼儿差不多的自制能力。

儿童的自制能力差,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儿童意志的培养。如果从小就注意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那么对其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呢?

从幼年起,就应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从孩子刚懂事起,就可以制定一些“规章”来约束孩子,使孩子能够粗略地懂得可以这样做,不可以那样做。有的行为可以成为条件反射,如“不要靠近开水壶”,孩子见了开水壶则会离得远远的而不敢靠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则应不仅让其知道“不能这样做”,而应让其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了。如“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因为不经别人的允许就随意动是不好的”。当然,“规章”不要太多,太多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要善于抓住孩子的某些特殊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引导,明确制约,使孩子在头脑中产生深刻印象,以后在其他问题上就能自觉地约束自己了。有的家长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为孩子周密地制定了作息制度,这不失为一项良策。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控制和约束自己,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通常是意志形成的一种力量。有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即便再有吸引力的电视也可以不看。这说明经过孩子的自制力的培养。是会达到相当程度的。

自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还可能做出某些缺乏自制力的事来,有的事还会有一定的不良后果,家长应用耐心说服的办法,提出为孩子所理解的、具有说服力的规定,使孩子心悦诚服地去执行。

最初,对孩子自制力的培养通常只是集中在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上,孩子越大,对其自制力的培养就应该注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要使孩子懂得,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只要有益于集体和社会,只要需要,也应当以同样的热情去完成,同时,也要使孩子逐渐懂得,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当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应该有充分的自制力,绝不应该越出轨道。

性格内向的孩子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大喜欢讲话,在家里不爱和父母讲话,在学校和老师很少讲话,跟同学也很少来往,回家后也不爱出门和小朋友玩。他们不太喜欢主动回答老师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别人问他事情的时候,回答也总是挺简单。但他们在别的方面不一定差,有些人学习很努力,也爱劳动、守纪律等。

性格内向的孩子,其性格容易给自己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和同学联系不广,会使一些同学对其有看法;二是和同学、小朋友的接触少,情感得不到良好交流,了解的事情少,影响知识面的扩大;三是学习上和同学交流少,学习上有困难时,不能主动问老师和同学,影响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这类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因此不利于培养自己的好品德;四是兴趣单调,不喜欢各种活动或者不喜欢蹦蹦跳跳的活动,这对自己的身心发育是不利的;五是与父母没有更多的话,对常见面的叔叔阿姨也不打招呼,大人们会觉得这样的孩子不讲礼貌,也不会喜欢他。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从性格内向向孤僻发展,以至与别人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