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灵性塑造
19051000000036

第36章 对游戏的基本认识(1)

游戏发展智能

1.游戏——创造力和完整人格的发源地

通过游戏,儿童不但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且这种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以及人类的创造性资质在游戏中的发展,又可体现儿童们未来创造世界的能力。正如心理学家们观察到和体会到的那样,儿童的游戏,无论多么简单,其中都包含有严密、浓厚的规律性,游戏中的儿童具有非凡的直观感觉,他们能分辨游戏中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并从中创造出各种规则来,通过这些规则又可以把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到他们的游戏世界里,并且能从中体会到更丰富的新经验,以及表现出创造未来的能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即兴式的游戏规则,也正带领他们从原始的冲动行为进化成社会文化行为,因此游戏便成为个人乃至全人类走向文明、走向未来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历程。

国外的有关研究指出,完整的人格也起源于游戏之中,因为游戏能使儿童身心平衡。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自古以来,生活在群体社会的人类,必须在团体的规则限制和个人的自由之间寻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这对儿童来说也不例外。而游戏正具有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寻求个人发挥的性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日得听命于父母和服从大人说话的儿童,就只有在游戏中才是完全自由和自主的。于是,在游戏这一段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游戏者可以虚构真实生活中所不被允许的行为和情节,用以发泄由社会及文化的种种限制所造成的不满和沮丧。例如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强盗、坏人、舞刀弄枪等,超越父母和教师平时给予的规范,以发泄他们的冲动。国外有一些心理治疗机构,就是让一些人尽情地发泄心中的恼怒和不满,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儿童年龄虽小,但精力旺盛,而且也有自己的恼怒和不满,如得不到排解和放松,势必变得性情怪僻、易怒、难以相处。因此,儿童也需要发泄,而以游戏方式发泄则是最理想的良性发泄,既不会导致不良后果,精神、心理也容易恢复平衡。可以想像,老是充满心理矛盾的儿童,心智的发育会是多么的糟糕。

现在有的家长认为儿童玩游戏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总是要他们学这学那,如绘画、书法、钢琴、小提琴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当然也是有益心智的,但限制得太死,儿童得不到自己应有的游戏和自由,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日后步入社会,必定是一个无主见、缺乏个性、经不起风浪的人,这应当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2.游戏——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捷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小孩在文化和心理上获得的第一个成就。他认为,游戏是小孩日常生活中最严肃的活动,在游戏里小孩表达了他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想法与情感,甚至用游戏克服眼前与过去的复杂心理困扰。因此,游戏是通往小孩内心世界的捷径,透过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他的理想、欲望、焦虑等。如果要了解小孩,我们必须学习去走这条捷径。要积极而真心地参与小孩的游戏(即有必要时可以组织一些亲子互动游戏),敷衍的态度只会破坏小孩对游戏的兴趣。并且,除非有危险,不要阻挠小孩的游戏,也不要插手帮忙,帮助小孩玩游戏,虽是出于好意,却可能使孩子分心,而无法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前面说过,游戏几乎是儿童的整个世界,而且游戏还是儿童的天性及其天性的体现。只要我们不想扼杀儿童的天性,只要我们希望儿童的天性得到充分和完美的发展,那就应重视儿童的游戏,鼓励儿童游戏,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和环境。

3.孩子最喜欢游戏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童年时代生动有趣的游戏,往往使人终生难忘。

健康的孩子,在吃饱睡足以后,他们总是不停地玩。有时抱着娃娃玩,有时拍皮球,有时玩沙土、玩水等。他们玩得很高兴。如果让他们去干别的事情,不会像玩游戏这么主动、积极,心情愉快。不仅如此,当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把它变成游戏。例如,让他给爸爸拿拖鞋,他可能拿着两只拖鞋拍打着玩起来。所以,游戏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许多游戏不要求达到一定的目标,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孩子在游戏时,玩什么,怎样玩,都可以自己决定,有时孩子在玩一种玩具时,看见别的玩具好玩,就马上放弃手中的玩具,去玩别的东西,孩子觉得游戏是最自由的,所以很喜欢游戏。

有些游戏虽然有规则,孩子也非常喜欢玩。角色游戏,就能满足孩子想干成人所做的事而自己又干不了的欲望。例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扮演“妈妈”、“爸爸”、“司机”、“医生”等角色,在扮演这些角色时,能要求自己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和行为规则,他为自己能像成人那样去“工作”而高兴。这也是孩子喜欢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4.寓教育于游戏

有些父母不懂得游戏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把孩子的游戏活动看作“胡闹”。比如,孩子在家里玩时,可能把玩具摆满一地,椅子也连着摆成一串,屋子就不那么整齐了。父母怕乱,怕麻烦,不愿让孩子玩。孩子最喜欢游戏,父母不应限制他们玩。

父母应该认识到,对孩子来说,游戏不只是玩,而且还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形式。例如,孩子在游戏中,有时扮演“交通警察”,手里拿着指挥棒,认真地指挥车辆和行人;有时扮演“医生”给病人看病;有时又用积木“建筑楼房”,好像他就是建筑师。无论孩子在扮演什么角色,他都要想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样的,要模仿他们的动作和语言,体验着他们对人对事的感情和态度,从中学习人们认真负责,热情待人等高尚品质,这样的游戏也为孩子将来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游戏结束后,要求孩子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固定地方,将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这些事情虽小,对培养孩子将来生活上有条理、爱整洁的习惯,却是大有好处的。

孩子在游戏中,还可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对于这个问题,往往被父母所忽视,有的父母只是单纯地抓孩子认字、算数。孩子感到枯燥无味,缺少欢乐,因而成效不大。要使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就要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各种游戏都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能激发孩子积极思维,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如果将“字”、“数”等寓于游戏中,让孩子在玩各种玩具时,结合玩具名称教他认字,如“汽车”、“娃娃’、“飞机”等字。教他数一数有几件玩具,或者给孩子买“看图认字”画册,一边看图,一边认字,这样就能增加孩子学习的乐趣,在玩当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

到公园和大自然中去玩,不但使孩子欣赏到自然美,也能学习到一些自然知识。例如,3—4岁的孩子知道常见动植物的名称、习性,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主要特点,如秋天树叶发黄,落在地上等。父母带孩子出去玩时,要让孩子多看看,多想想,还要给他们讲解一些自然现象,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尽可能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让孩子在玩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孩子在室外玩各种体育游戏,比如,拍皮球、跑、跳、玩滑梯、转椅等,能发展孩子的走、跳、跑、平衡等动作。玩时使大小肌肉活动起来,因而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体育游戏是趣味性极高,引人人胜的游戏。孩子玩时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由于克服困难取得胜利而喜悦。因而在玩的过程中能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由于孩子年龄小,多数孩子在玩室外游戏时,胆小害怕,通过体育游戏,不但有助于克服胆小害怕的心理,还能培养孩子机智、勇敢、灵敏等优良品质。

父母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充分利用游戏,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学习良好品德,增强体质。让孩子在游戏中度过愉快的童年!

5.玩具的价值、利用与选择

谈及游戏,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玩具。玩具往往是游戏的工具,其在儿童的生活中和游戏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怎样判断玩具的价值呢?判断玩具价值的标准是玩具及其在游戏中能让儿童参与的程度,能满足儿童需求的程度,以及它们能否激发儿童从事相关游戏的欲望,带给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智慧。

好的玩具及其游戏可以培养兴趣,启迪智慧,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能力。但对于儿童来说,玩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许多目的的手段,因此,玩具要是具有多种用途,其价值自然也就大些。假如一种玩具可作船,又可当作救火车,还可以当房子的话,其价值当然比只能玩一项游戏的玩具价值要大。但并非所有玩具都具有价值,有些电动玩具、自动玩具,以及按照真实模型缩小的玩具,尽管造型逼真、精美,但由于它不可改变的真实性,以及儿童难以介入参与,缩窄了儿童游戏的天地,甚至剥夺了儿童发挥的机会,这些玩具当然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充其量只是其精致对大人具有吸引力而已。玩具可千变万化是最好的特质,这样的玩具可以是许多不同的东西,并不因其原来有限的真实性而干扰了儿童的游戏,因此,在选购玩具时,除玩具的安全性外,应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

(1)玩具能否让儿童主动地玩?玩的时候只有玩具在动呢?还是能引起儿童的兴趣,诱使其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2)玩具是否具有美感?结构、颜色、图案等各方面的设计是否完善?

(3)玩具的材料能否维持儿童所有的玩法?能否经得起儿童用它来做各种游戏?

(4)玩具能否配合孩子的经验、兴趣和发展?

为了配合儿童的爱好、个性和发展特性,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懂得什么时候给孩子购买哪一些玩具和从事哪些游戏。另一方面,不管多么好的玩具和游戏,无论其有多大的教育价值,父母们还要注意表示愿意参与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尝试,并适当地与孩子一起玩,一起体验外界的事物,这样对孩子才有帮助,玩具及其游戏的好处才能发挥,因为这不但是要孩子觉得你尊重他,使他更有信心,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兴趣,发现他们的特质,并适时给予指导、鼓励和赞许。

毋庸置疑,游戏和玩具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心理发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后天因素,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在育才实践中切不可轻视和草率应付儿童在这方面的要求和乐趣。

游戏对发展智能的重要性

1.游戏对孩子智力的引发

智力全面发展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我们会集中讨论下面四点: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研能力。本节所提议的游戏最适合学前儿童(2—4岁),其中有些可以跟婴儿玩,另外有些则可以和5~6岁的孩子玩,只要孩子感兴趣而又受益就可以了。

(1)理解能力

要帮助孩子去理解事物,首先要引导他们分辨事物的异同。事物最基本的认识,就是颜色、形状、大小、长短和种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游戏,逐步教导孩子去分类。

游戏的第一步,是教孩子把外形有相同点的东西放在一起,例如相同颜色的弹珠,相同形状的玩具。也可以制作一些图片卡,画上4只白兔和1只猪,叫孩子把不同类的捡出来。这类游戏可以在室内玩,也可在室外玩,每次都用不同的东西来分类,以增加孩子对各类东西的认识。

第二步,是教导孩子分析物件的功用。玩这类游戏时,我们可以先预备一张饭桌、一个工具箱、一个画篮(或书包)和一堆教材,包括筷子、刀、叉、水杯、图画、铅笔、尺子、锤、钉、螺丝拔等。当孩子拿起一件东西时,我们就问他:“这本书有什么用?”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妈妈可以帮助他:“这本书是哥哥上课时用的。他要认字,就得看书。”然后指示他把书本放在书包内。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多次,直至孩子自己会分门别类,我们便换上其他东西。

第三步,可教导孩子认识事物的大小和轻重,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重的在下,轻的在上,这样才可把东西稳定下来。这个游戏可以用积木,让孩子去堆叠,经过多次试验,孩子就会发现大小轻重的原理。如果孩子多次也没有成功,父母不要性急,应把原理告诉他,不然便会破坏孩子“发现”和“推想”的机会了。如果孩子显得不耐烦,父母可以在旁边提示:“大的放在上面不行,那么就试试把大的放在下面,看看会怎么样?”

第四步,是增强孩子的联想力。准备一张有蓝天和太阳的图片(在粉蓝色画纸上画上一个太阳便成了)和一张下雨天的图片,然后给孩子一些画有花朵、雨伞、小动物和孩子玩耍的图片(在杂志上剪下来便可)。爸妈可在旁引导孩子一面编故事,一面贴图片。例如妈妈说:“天气这么好,白花狗做什么?”“公园有些什么东西呢?”“小宝宝散步回家又做些什么呢?”孩子喜欢编什么故事都可以,只要这些故事可以在晴天进行,和太阳有关联,人物的衣着配合天气就可以了。为了进一步引发孩子的联想力,可剪备多类图片。这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这年纪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已发展到相当程度,这样玩起来就更有趣味了。

(2)计算能力

学习计算,对孩子将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都很有帮助。要教导孩子学习计算,最好的方法莫如通过游戏,使他们在毫不吃力的情况下学习。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学会走路,带着他走路时,我们可以一面走,一面数着一、二、三、四,每次只数到四就重复,因为孩子一时也记忆不了十个数字。上、下楼梯或给孩子扣纽扣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乘电梯时,教孩子望着电梯上的数字,红灯亮起,父母就数着数字。当看到“2”字的灯亮起,父母就读出“2”字。这样,孩子就认识“2”的字体了。孩子大一点时,可叫他亲自去按电梯的数字。

另外,利用电话教导孩子认识数字也是受孩子欢迎的。父母说一个数字,孩子拨一个数字,可令孩子乐意地去学习。吃小食时,给孩子4块饼干,并告诉他:“这4块饼干是给你的。”或者向孩子说:“请给我3颗葡萄干。”这是实际的算数了。

唱“手指谣”也是孩子喜欢的,玩这游戏时,可叫孩子数着手指来唱歌;有时加进一只手指有时减去一只手指,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便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数了。

孩子认识数字以后,扑克牌就大派用场了。父母可以把同点数的四张扑克牌堆在一起,或是把同花的扑克从一到十排列起来。年龄大一点的小孩子,可跟他们玩十点半的游戏,只要不是赌博就成了。

(3)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多得很,教导孩子怎样去应付,让他们慢慢习惯下来,每次遇上难题,他们就懂得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解决了,孩子可乐呢!事实上,我们立身处世,每天都会遇上不同的问题,有能力解决而成功的,就会活得快快乐乐;没能力去解决的,就给问题缠得忧忧愁愁。

教导孩子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