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认识问题的症结。画一幅人的面部特写图,故意漏了一个鼻子,然后问孩子:“这张脸不大好看,为什么?”孩子看后会哈哈大笑,回答道:“他没有鼻子嘛!”对,这幅脸孔不好看就是因为少了一个鼻子,解决的办法是加上一个鼻子。
第二步是教导孩子认识前因后果的关联。给孩子说一个故事:“爸、妈、哥、姐一家人今晚都觉得肚子饿,厨房没有菜,也没有米。为什么他们都肚子饿呢?”孩子会答:“他们没东西吃嘛!”妈妈再问:“那怎么办?”这时孩子根据以往的经验,会说:“给他们煮饭。”“妈妈出外买菜买米。”或“带他们上馆子去。”吃了东西就不饿,这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孩子明白了就能解决问题啦。
第三步是教导他们未雨绸缪。先做准备的功夫,也是给孩子讲一个故事:陈妈妈告诉小宝快吃饭了,小宝却站在那里不动,陈妈妈生气了,说:“小宝,你快去准备吧,我们要吃饭了。”故事讲到这里,妈妈再问孩子:“小宝应该去做些什么呢?”孩子的答案会有很多,如:上厕所、洗手、帮助妈妈摆碗筷等。这个游戏,是训练孩子联想一件事快要发生时,他要做些什么准备功夫才最适合。学习了做事之前要做准备,到日后上学,便能明白考试之前的准备功夫是什么了。
第四步是教导他们采取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孩子看一幅下雨的图片,然后说一个故事:“莉莉早上起来,发觉外面下着雨,应该怎么办呢?甲、雨点这么大,不如留在屋里,不去上学。乙、穿上雨衣上学去。丙、先多睡一会,待雨停了才再上学。你会选择哪个做法?”如果孩子的答案不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不上课,要缺课了!”要让孩子想想,叫他再选一次答案。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父母要记着不要趁机批评或教训孩子,要抱着游戏的心情,轻轻松松地和孩子玩耍,训练他们作出合理的决定和采取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这些游戏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去运用。如果把缺少了鼻子的脸孔的游戏给2—3岁的孩子玩,他们会高高兴兴地去解决。反之,把这给一个10岁的孩子,他会看后一笑,不屑去回答。所以,问题的难易度和年龄一定要相配合,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4)探研能力
别看孩子年纪小,但他们的好奇心是很强的,每次看见新奇的东西,他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去看个究竟。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自己亲身去查探,若是父母告诉他们真相,他们可能不相信,还会心里嘀咕,责怪父母不识相,破坏了他去探险的机会。事实上,孩子是喜欢自己探索的,他向往的是第一手资料,只有亲自看过、嗅过、尝试过、触摸过,他才会觉得满足。明白了探索是孩子的特性,父母也就不必去阻止他们了。
婴儿时期,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脸孔最感兴趣,闲时就会尝尝手指、舔舔脚趾。如果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他便会瞪着镜子,或是用手去摸摸,用舌头去舔舔,有时更爬到镜子后面,看看镜后有什么东西。如果镜子小,他会把脸凑上去嗅嗅。这时镜面布满水蒸气,镜中的宝宝不见了,孩子会愕然;待水蒸气干了,镜中再出现宝宝时,他便会很兴奋。几个月大的婴儿当然找不出究竟来,但他发现镜中的自己时隐时现的情形,会觉得很有趣。
1岁以后的孩子,会走会跳,用两面镜子去反照他的身后,使他看见自己的背部,这时他会用手左右向后去抓,他会细心观察、研究,甚至为此着了迷,因为这是一个大发现嘛!
放大镜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个新经验。给他一面放大镜,他会自行检视自己的手指、手纹,然后到身体各部分。看个饱后,还要把放大镜放在眼前,看看自己放大了的眼睛。看见自己的怪模样,他会大笑起来呢!
利用放大镜,孩子还会作一番探索:拿着它去照照家具、床褥的布料、地上的尘埃、草地的蚂蚁,走到哪里照到哪里,就像一名小侦探认真地去查证据,真是引人发噱!
把一个玻璃瓶盛满清水,然后放进各种颜色的颜料。首先放进黄色,透过瓶子,我们可以看见颜料怎样与水混合。到水完全变成黄色,我们再加一些蓝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就变成绿色。就这样用不同的颜色调和混合,让孩子明白色彩的变化。这是个非常好玩的游戏,很受小孩子欢迎。父母的准备功夫也不多,不妨一试。
孩子洗澡前,先用纸摺好几只小船。洗澡时,把纸船放进浴缸内,让它漂浮着,孩子开心透了;可是不一会,水泼进纸船内,船沉下去了,再也浮不起来。这时父母便可给孩子第二只纸船,让他去实验,去观察,最后他便会明白纸船为什么会沉下去。
以上提出的,只是一小部分的游戏,后面我们将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各种提升孩子智能的游戏。此外,父母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想出更多其他游戏来,启发孩子智力的发展。
2.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基本学习能力
普遍来说,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强。但聪明的定义是什么呢?根据中国人的解释,耳灵是“聪”,目灵是“明”,也就是说:五官感觉灵敏的孩子便是聪明。不约而同,儿童教育家也指出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从训练五官感觉开始的。
五官感觉是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这些感觉虽是与生俱来的,但经过训练,其敏感程度就会增加,而对环境和事物的感应力会更加敏锐,辨别能力会加强,联想力更丰富,记忆力更好,理解力更佳,创造力更高。这样的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当然比别人优胜,所获得的知识也就比其他同学丰富了。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应积极去训练孩子的感觉,这种训练工作最适宜在孩子未入学之前(即3~4岁的时期)开始。训练工作是用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快、开朗的气氛下进行,地点可以在家里的客厅、睡房、走廊、公共汽车、公园或其他任何地方。进行训练时,父母不必心急,孩子自然会按照自己的能力接受训练,勉强也是徒然。训练工作的时间不用过长,只要天天都进行便可以了。把握不同的环境,在孩子最感兴趣时马上进行,就是最适当的机会了。
现在让我们分别把五种感觉对学习能力的影响详细地讨论一下,然后再想出不同的训练方法来。
(1)视觉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皿”、“匹”、“血”和“四”这几个字一眼望去很相像,若不留神,很容易就会混淆起来。这四个字的意义完全不同,一旦混淆了,就会词不达意。
如果孩子没能力分辨“四”和“皿”,他是没法学到“皿”字的发音和意义的,如此推想下去,很多字体的外形很相像,孩子如果分辨不出来,在学习认字方面就会出现问题了。相反,假如孩子的视觉敏锐,能马上分辨出这不是以前学过的“四”字,他便会跟着发出疑问:“这是什么字?它的意思是什么?”
视觉敏锐的孩子看见红色的东西,不会说它是褐色或橙色,因为他辨别颜色的能力强。如果他看见一种不认识的颜色,他也会作出反应:“这是什么颜色呢?”有了疑问,自然刺激了好奇心去找答案,找到答案,孩子就又多认识一个字了。
(2)视觉的训练。
积木有很多不同的颜色,是训练孩子认识颜色的好材料。教导孩子把同一种颜色的积木集中在一起,在训练过程中,父母可以在旁发问:“你手中红色那一块应该放在哪里呢?”“那块绿色的呢?”这样,孩子先认识颜色的类别,很快便可知道颜色的不同名称了。
闲来凭窗外望时,可以分辨街上各种景物的颜色,如街上的汽车、路人的衣服、邻家的花盆等,这些都是就地取材,随时施教的好方法。
(3)嗅觉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玫瑰和菊花虽然都是花,要孩子把它们分门别类也不太难,因它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同,孩子一眼便可看出了。但眼睛不是分辨事物的惟一途径,可以教导孩子运用他们的鼻子。给他们一枝玫瑰花,然后指出:“这玫瑰花好香啊!”孩子嗅到这种香味,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见到牡丹、杜鹃,也不会弄错说:“这是玫瑰花啊!”因为香味不同,就帮助孩子的辨别能力了。
上化学课时,我们都要上实验室,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嗅到硫磺味、酸味、臭味等,这些不同的气味,可增加我们对气体特征的认识和记忆,嗅觉可以辅助我们对物体的认识和记忆就是这个道理了。
(4)嗅觉的训练。
市面上的玩具很少有味道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食物或花朵来作材料。把几片香芹、洋葱或芫荽分别放在不透明的瓶子内,上面用纸盖着,纸上开些小洞,让香味散发出来,叫孩子凭着香味去认定香味的来源,从而记忆起某件物件独特的香味(用不透明的瓶子是为了免得孩子获得视觉上的帮助)。
孩子认识了瓶中的东西后,可以换上新的东西,除了蔬菜、生果、花朵外,也可用调味品、香料、咖啡、药材等东西。若是用粉质的东西,要先用布袋装好,免得孩子吸进鼻孔或粉料从瓶中洒出来。
(5)听觉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语言能力的高低和发音是否准确完全是依赖听觉的灵敏程度,听不清楚别人的发音,自己就没有能力去模仿同样的声音,这样,自己发出的声音就会模糊不清。如果孩子口齿不清,说话不流利,就算有再高的智力,也会受言语表达能力的限制,而无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天生的潜力就会被埋藏一生了。
汉字读音有“四声”,辅音有清浊之分等,不同的声调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如果发音不清,或把上、下声混淆了,这个字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例如:在粤语中“车、且、斜”读音很相近,混乱了听起来就叫人很不舒服,或者甚至误会了他的意思。
除了发音外,孩子还要注意语调的高低、节拍的快慢、声音的强弱,因为韵律往往影响文句的涵义,也是文字的灵魂。一篇活泼轻松的散文,用低沉的音调慢慢地念出,听起来就像祭文一样,作者的文义全失,听者也觉莫名其妙。所以,我们要孩子注意说话时的抑扬顿挫,才可使他们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听觉的训练。
很多玩具乐器都可以用来作为训练孩子听觉的教材。利用玩具钢琴、口琴或摇铃,教导孩子随着节拍的快慢跑步或拍手掌;也可以由一个孩子打着拍子,另一个用动作配合。还可加插一些动物的动作,例如模仿猩猩那又沉重又缓慢的步伐,或小白兔又轻盈又敏捷的身手,这样孩子便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作力。
儿童唱片或录音带也是训练孩子听觉的好材料,孩子可以跟着音乐打节拍、低吟或和唱,又可以按着音乐的韵律而舞蹈。给他们一条丝巾、两枝棍子、一把太阳伞或一个摇铃,让他们随曲舞动,任意发挥。训练孩子的节奏,让他们发挥想像力,对他们将来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唱歌也可以训练孩子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孩子对动物最感兴趣,利用动物的叫声,如小鸟吱吱叫,猫儿咪咪叫,小狗汪汪吠等,给孩子编一些儿歌,叫他们在唱歌时去模仿动物的声音,会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
录音机是训练听觉的最好工具。把流水声、鼻鼾声、风声、炒菜声、婴儿哭声、吃苹果声等声音录下来,让孩子去辨认。每次都要录下一些孩子熟悉的声音,另加一些他们陌生的,以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7)触觉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每一种物体都有它的特性,例如金属是硬的,棉花是软的,冰块是凉的,橡胶是软的,沙石是粗糙的等。孩子辨认东西,很多时就是靠这些特性来帮助。如果老师问:“有什么东西是冰凉的?”学生们会纷纷回答:冰块、雪糕、海水、玻璃。另一个学生却说:“大理石。”假若这位学生不是赤足在大理石的地上走动过,他怎会知道大理石也是冰凉的呢?
由此可知,触觉可带给孩子经验,帮助孩子认识事物,增加他们的记忆和加深他们的印象。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机会,孩子就会用手去触摸身边的物件。不明白这是学习必经的过程,大多数父母就会责怪孩子顽皮。
触觉亦常常会带给孩子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当父母抚摸孩子的面颊,或亲昵地拥抱他时,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亲密。这种感受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会得到,从书本或图片上是学不来的,所以父母不妨多些拥抱孩子。
(8)触觉的训练。
把不同质料的玩具放在一起,如毛茸茸的小狗熊、软塑料的皮球、硬壳的乒乓球、铅质的茶具、装饰的皱纸、木工的砂纸、装玩具的藤篮等,让孩子用手去抚摸,每次当他抚摸一种质料时,父母就在旁指出它的特性。
我们又可以把不同质料的皮块、布料、金属片、银币、塑料块等,混在一个盒子内,每样各放两块,让孩子把相同质料的两块找出来,每次可以用3—4组质料,年纪大的孩子可以多加几组。
此外,还可以利用洗澡时间,让孩子去感受水的柔滑。身体刷上肥皂后,皮肤变得滑溜溜的,孩子会很喜欢这种感觉。如果浴缸够大,可以多放一些水,让孩子躺在其中,这时,他们会觉得水有一股浮力,使他们有浮动的感觉。
父母们,别忘记在这个训练中,常常问及孩子的感受,当他无法表达时,父母就要告诉他:“水很滑!”“你觉得要浮起来似的,舒服得很,是不是?”他们听过之后,以后就会用言语表达出来了。
(9)味觉对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