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参数”。参数是相对于经济模型或一整个经济系统而言的,通常假定其不变。若一旦变化,则整个系统中的内部关系及其运作均将发生变化。
无孔不入的“油器时代”
石油,在人类的历史上被发现于19世纪,但却在20世纪大行其道。整个20世纪,石油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分配、通路的每一个领域。一般人很难想像,连我们吃的食物中也有石油成分。因为农作物靠肥料,而肥料里有石油;牛羊猪要吃饲料,饲料中也有肥料,因此不论荤素,都有石油。食如此,衣、住、行更不在话下。
历史教科书把人类历史依所使用的器物分为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等,我要借此杜撰一个概念:那么20世纪,就该称为“油器时代”了——无器不油,无油不器。
但在20世纪整100年的“油器时代”中,油价却十分的低廉与平稳。石油危机前的70年,每桶只要几毛美金。危机之后,涨到10、20美元,最多30多块,平均大约是10美元。廉价的石油,使20世纪成为人类的石油世纪。石油世纪最典范的产物,就是汽车——从外壳到内饰再到其动力,无一不是石油。
必须指出:在20世纪,油虽便宜,但其消费与使用却极不平均。分三个世界看:第一世界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口占全球的1/5,却消耗了全球石油产量的80%;第二世界包括中、俄、印及一些新兴国家的所谓发展中地区,人口占2/5,却仅消耗大约20%的石油;至于第三世界,主要是拉美、非洲等穷国,人口也占2/5,石油消费夸张点说几乎为零。
后“油器时代”的挑战
然而这样的形势,从20世纪后期人类最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来临之后,就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二、第三世界,尤其是包括中、印在内所谓“金砖四国(BRIC)”的崛起,对石油的需求无可避免地会大幅增加。尤其是中国扮演了一个为全球提供制造业产品的角色,更为明显。现在中国石油需求占全球约9%,但如就需求的增量而言,却高达七成。美国3亿人口,占全球5%,却消费全球石油的25%。设想若其他所有国家石油消费也逐渐提升,向美国看齐,则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压力将有多大!
而与此同时,石油的供给却似乎出现了疲态。进入21世纪以来,大油田的发现越来越少,沙特等石油大国的生产也达到了顶峰。因此,国际油价的攀升就长期而言,已是逻辑的必然(不排除目前高油价中包括美元贬值、基金炒作及政治风险溢价等成分,但在长期分析中,这些因素都不太重要)。
于是,我们不妨设想在前述逻辑下,21世纪的平均油价会是多少?100、200、300,还是1000美元?别忘了,现在才只是新世纪的开头。好,就算是300吧(我认为就整个新世纪而言,这很可能是低估的),这即是新世纪的新“石油参数”。与上个世纪的每桶平均10美元比,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实不容低估。
就再以汽车为例吧。目前全球所有汽车生产商推出的汽车,在10年前构思、设计、规划时,都是按照10美元充其量20美元一桶为基础来设计的。目前推出上市,其命运可想而知。难怪通用汽车股价大跌,克莱斯勒、福特亏损累累。
如果新石油参数的效应是稳定的,那么,从运输产业开始(航空、航业跟汽车一样,利少;轨道交通与脚踏车,利多),无论食、衣、住、行都将受到程度不一的冲击,物价上涨只是第一步而已。
全球无论是企业、政府与个人,越早有这样的认识越好。
另外,石油参数的变化,无疑对全球化的进程与扩展也有深远的影响,留待日后有机会再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