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说香港。
了解与观察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有些角度,不常为人注意,但却十分有趣。
常有机会与内地和台湾的朋友聊到香港,普遍对香港报摊上的报纸评价不高——确系如此,首页不是整版大广告,就是斗大的字做标题,配以大面积的耸动煽腥的图片,文字说明减少到聊聊数行,内容则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社会新闻。这些报,每日厚厚一大叠,日销数十万份。同样畅销的还有与赌马有
关的小报及八卦杂志。当然,其中偶尔也夹杂着一两篇内容不差的文章,似乎是点缀一下。
得到这样的印象与评价,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事实如此。然而,来到香港的外地朋友,惊鸿一瞥之余,往往忽略了还有一份出色的好报。这得作个对比。这些年来,我读台湾的报纸,无论蓝绿,不管是《联合报》、《中国时报》或《自由时报》,往往用不了十分钟就翻完了。不仅有用的信息不多,有见地的分析评论更少;内地报纸当然是另类风格,但评价差异不大。香港的《信报》却是海内外华文报纸中的异类,它通常得花上我半小时到一小时阅读。这还只是政治、经济、金融、国际的篇幅;它的其他版面,如艺术、科技、生活乃至副刊,也不乏佳作。此报销量有限,或许连畅销报的零头都不到,但能生存。这个现象反映了一个事实,香港有一个高素质的读者群,其规模竟然大到可以“支持”这样的一份刊物生存。这就让我联想到了近来相当流行的一个概念:M型社会。
日本评论家大前研一几年前首创“M型社会”一词时,主要形容日本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现象:穷人越来越多,富人也越来越多,如同M的形状,左与右均多;但介乎在穷与富之间的中产阶级却萎缩了,凹了下去。这个词素后来在国际间大为流行,因为大家发现,好像都有这么个现象。这不令人奇怪。M型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拉大,从来就是市场经济的逻辑,也即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之下,各国各地区都越发地市场经济,处处M型社会,乃理所当然,事所必至也。
香港当然不能例外,在所得分配上也出现一个M型社会;有趣的是,在所得与财富的M型社会之外,香港却另有一个知识与专业的M型社会。
香港700万人口,每天读畅销报及八卦杂志的当然很多,但每天读《信报》、《FT》(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的也不少,他们高密度地集中在中环、金钟的金融商业区与8所高水平的大学之中,当然还有不少是“大隐隐于市”地在香港的某一处角落。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香港的知识与专业的M型社会的靠右一端。
其实,有一个数据,很能衬托这个所谓的知识与专业的M型社会的特色,也与所得与财富的M型社会彼此呼应,即是香港人所得税的缴税分布形态。香港是一个发达富裕的城市,政府的税收颇丰,但缴税(所得税)者却高度集中在一个比例不是太高的人群之中,绝大多数香港人民是不必缴税的。
这种另类的M型社会所以出现或存在于香港,应是众多因素与因缘凑合之下的结果。首先,在历史背景下,它从来是一个移民社会,不但接纳一般素质的入境者,也自动吸纳了为数不少的精英分子;第二,它是一个高纯度的资本主义社会(纯度高到遗产税为零),自然是一个各方人才多方竞逐、一展身手的大舞台;第三,在一个巨大的华人社区中,它又以“一国两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最向往的自由开放社会,有条件吸引人才汇聚;第四,它还是一个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于是又成了一个国际人才汇聚的城市。
香港的繁华与精彩,其实就体现在这样的一个另类的M型社会之中。在今天它是事实,明天,它是否还是某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