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19069200000030

第30章 全球化的冲击与中国的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当前人们看到的许多现象、冲突或问题,诸如:贸易纠纷、9·11事件、经济整合等等,都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因此,对全球化进行一种系统构架性的分析,应有助于我们对于所有这些问题的认知与因应。

50年撼动了5000年

就全球化的构成而言,可区分三层:上层是政治,核心元素是权力;中层是经济,核心元素是货币;下层是精神,核心元素是信仰。较上层通常受较下层的牵动与影响。

这三个层次的架构,在人类过往的5000年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相当稳定的状态,却在最近50年中,因“全球化”时代的骤来,而出现了巨大变化。

首先,在政治层面中,战后新建的国际秩序,到了后冷战时期开始面对挑战;其次,经济层面中,经由更自由化的贸易,改变了投资及产业的方向,更进一步影响了各地区的就业与所得;最后,精神层面中,互异甚至不相容的信仰,终于因更多的接触,而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这些出现在人类跨世纪之交的全球化的变化,终于进一步对人类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

在政治层面,是对既有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安理会)及游戏规则(如:核不扩散条约),提出不断的质疑;在经济层面,出现的是永无休止的贸易战、变本加厉的能源与资源战,及方兴未艾的知识产权战;在精神层面,则是更令人惊悚的恐怖战与反恐战。

是扩散,还是收敛

形势发展至此,未来的趋势又将如何?这就要看各种冲突所产生的效应会如何发展了。

理论上,不外两种可能:一是扩散,二是收敛。前者是指彼此的冲撞,造成了更多的误会与情绪对立,然后继之以更大的冲撞。如果三个层次之间,也出现了冲击的相互影响,甚至彼此刺激,那就更加剧了冲撞及爆炸的能量。这当然是全人类都不欲见的最坏可能。与此相反的则是收敛,指冲撞虽不免持续,但人类毕竟获得了潜在的理性和智慧,懂得寻找出问题的症结、事理的脉络,及有效的因应策略,终于将各种冲撞加以控制,并纳入一个经由合议而众议趋同的游戏规则之中。

全球化今后究竟走向哪一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类对全球化之构成、变化、冲突、效应全面理解的深入程度,和是否因此而能构思出及采取有效的因应对策而定。面临到当前人类发展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局,有智慧、有能力、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勇于承担,挺身而出,其中最为首要的当然就是美国与中国。

期待“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目前中、美两国的关系,无论在哪一个层次,都是有好有坏,时好时坏,既是冤家又是亲家。其实,中、美两国都应该跳出彼此较劲缠斗的小圈子格局,放到一个全球多元而又多赢的赛局中去探索,为全球的非零和赛局找出一个方向。作为第一步,我在此作出两点具体建议:

一、为因应全球化此一骤来而巨大的冲击变数,中、美两国(及其后更多的参与者)应冷静地、理性地、科学地针对全球范围的所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论证,找出对策,以展开全球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的重大调整。

二、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亦应发起成立“全球精神文明世纪论坛”,同样,以冷静、理性及科学的态度,通过不同宗教、文化与文明间的相互交流、了解、认知、学习,来探索人类多元文明相容及相互促进的思路与做法。

我很欣赏世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对中国期许的用词:“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事实上,当中、美两个大国彼此都有这种“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体认及自我期许的时候,我们才有化解中、美矛盾及走出全球化困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