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19069200000029

第29章 全球化第三战场硝烟已现

移情美元以外?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在部署今年外汇管理工作时透露:中国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运用储备资产的方式”,将“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传达出一个有关调整“外汇储备管理战略”的微妙而清晰的信号。将这个信号加以适度演绎,人们有理由推测:中国今后或将有兴趣投资美元以外的货币资产,或有兴趣设立某种战略商品基金,可能用于购买石油、黄金或其它大宗商品。

全球化引燃三大战场

长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全球分工趋势日趋明朗,其中最清晰的莫过于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及印度作为一个全球软件及服务业中心趋势的浮现。此等趋势形成之后,很快地,就导致了全球性商品及服务业市场的巨大失衡,中国及印度凭借着它们分别在商品及服务产业上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极大程度地享有了商品及服务业贸易上的巨大顺差。与此对应,美国及许多传统工业大国,却开始面对越来越庞大的贸易赤字。这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化过程下的第一个战场:即全球商品市场的失衡→贸易失衡→贸易摩擦及冲突。

全球一体化必然是全方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面均衡式的一体化。紧跟着商品市场的失衡之后,必然是相关的要素市场,包括:资源、石油及劳力市场的连动。毋庸置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一些国家出现巨大失业,并由此而引发第二个战场的硝烟。

与此同时,人们会发现:全球的商品市场(即贸易)的失衡,也使得享有贸易顺差的大国(如:中国及日本),因此快速积累外汇储备,并且这些外汇储备,依传统观念,多会以美元方式持有。又并且,为了使这些美元在安全至上的考虑下,能最大限度地赚取投资报酬,于是,又会以相当的比例投资于美国政府发行的公债之上。换言之,全球化过程的发展出现了一种相当吊诡的现象或结果: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2005年经常账逆差已达8000亿美元,占美国GDP6%以上),按说美元应大幅贬值,但由于包括中、日及沙特阿拉伯等持有大量美元的国家,以大量美元“倒流”回美国债市,一方面,“挹住”了美国政府的赤字,二方面,却又同时挺住了美元。以中国为例,到2005年年底为止,外汇储备约8000亿美元,其中约75%估计为美元资产,其中又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者约为2500亿美元。若就全球而言,中国约占外国购买的全部美元资产的15%。

分鸡蛋的火药味……

这个形势对中国而言,有如把过多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既不安全,又不划算。因此,中国外汇当局终于要“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要“完善储备经营管理”了,这种思路及战略的调整十分正确。但由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深,中国经济又体躯庞大,动见观瞻,因此,若中国果真因持有美债孳息低又加美汇偏软,而决定减持美债,或甚至于只要少买美国国债的话,就必然对美元汇价及市场利率构成巨大影响。这还未计中国的动作会诱发或鼓励多少国家跟随的效应。美国财长日前又再次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政府调整人民币汇价,显然是“有的放矢”,是对中国传达的一种切勿轻举妄动的警告。

看来,在商品市场及劳动市场之后,全球化所导致的第三个市场即资本市场的失衡也已出现了硝烟。全球化真不是一条坦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