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19069200000047

第47章 再谈公平、正义

如果说当年邓小平讲“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是对市场经济的摸索,那么,当前的中国改革形势仍在摸索,不过更多的应是对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之摸索了。

温总理文章针对什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的文章中提到: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两者相辅相成。

——中国将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

温家宝的文章,清楚地勾勒出了当前中国改革形势的本质。

温以署名发表文章,显然有极强的针对性。针对什么?如何解决?应该指出:经过了近30年市场经济的开放发展,固然生产力获得了大幅释放,却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与矛盾,从而引发了针对既有改革路线的反思、质疑甚至反对。《物权法》引发的高度争议,强烈折射出了当前有关改革路线两种论点的分歧与交锋。

诸多社会矛盾之源为何?

必须承认,那些质疑或反对者并非无的放矢。而且,事实上,他们所关注的诸如:三农问题、三难问题(教育、医疗、住房)、贫富问题、环污问题、腐败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等等,同样也是这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关切的问题,并且陆续提出了像: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执政为民、“新三民主义”等执政论述,并在去年总结于一个“和谐社会”的总纲式施政方针之下。但现在的挑战是,以“和谐社会”为核心理念的施政方向,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被证明有助于改善当前的诸多发展困难?更关键的是,这个比较抽象的“和谐社会”理念,究竟该如何具体有效地操作?

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回应,都涉及到一个更根本问题的认识,那就是:当前各种发展问题有无共同的本质?如果有,是什么?

我认为当前各种发展问题,表面上看来多元多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中国在持续致力于市场经济“开放”的同时,相对偏忽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配套“改革”。或者说,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制度改革(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还来不及完善。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市场经济在一步步开放之后,生产力固然大量释放,但与此同时,整体资源的配置却由于相关游戏规则的未臻完善,从而导致了不少有悖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结果,这即是诸多当前发展问题产生的本源。

中国改革的新思路何在?

要如何改善?要如何通过改善来实现和谐社会?温家宝指出“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如将温总理的话作进一步引申,就是(一)继续且更透彻地贯彻市场经济;(二)通过对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与发挥,对资源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以这样的了解来看2007年两会最受关注的三个看点:1.《物权法》的审议,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即私有财产提供了保障;2.内外资两税化一,为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塑造了更完善的条件;3.国家总预算用于教育及医疗的支出大幅增加——即可以窥见今后中国改革的新思路与新方向了。

要言之,中国将不断加深对市场经济下社会主义的摸索、认识、丰富与发展,2007年两会的历史意义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