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市场急剧萎缩,各国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其实差异不大,因此只能“反求诸己”,回过头来寻找自己的市场。尽管如此,各国的处境还是存在着不小差异的。
相对而言,中国比较幸运:
(一)有一个极具规模的(十三亿人口)、理论上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场。印度的规模虽然也够大,但似乎还不够成熟。
(二)内需策略离不开政府的角色,而政府的作为又要靠财源。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长期以来堪称良好,财政收入增加率远超过经济增长率。
(三)还有庞大的社会储蓄(四十六万亿人民币)及外汇储备(2万亿美元,全球居首)。
(四)需要推动建设的项目,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通讯等基本建设十分众多,不像发达国家都已接近饱和。这是中国的“落后的优势”。
(五)还有与民生相关的三大公共产品,即教育、医疗、住房,仍存在着巨大的改革及发展空间。
(六)最后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庞大的灾后重建。
综合比较,中国发展内需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是相对优越的。但所有以上列举者,都还称不上是中国内需市场的真正特色。中国内需市场还有更精彩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个独特的特色须从中国何以存在着巨大储蓄及何以具有全球最高储蓄率的原因中去观察,并由此而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需政策。
中国长期以来社会储蓄庞大,说到底,是三个原因:
(1)有钱不敢花;
(2)没钱花;
(3)有钱花不掉。
有钱不敢花,主要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人人必须保存多一点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是以扩大内需在中国未必就一定往传统的凯因斯政策的思维套路(如扩大基建)中去找答案。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就能“诱导”出许多储蓄转变成消费与投资。
没钱花,是指所得与财富分配差距大。十三亿人口固然众多,但穷人比例高,没什么购买力。想办法将社会财富分配得更平均一些,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稳定,又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这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一样,都属社会改革与社会政策的范畴。就此而言,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改革与社会政策其实是为拉动内需及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服务的。
有钱花不掉,是指很多人有钱,想买却又买不到一些东西,主要是指准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具体例子如干净的水、空气、食品,良好的环境与社会治安,以及前面提到的教育、医疗服务等。这些产品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相当程度上要靠政府。政府的内需建设如果花在这里,不但建设本身就是拉动内需,建设完了之后又可“诱导”储蓄转化成消费。
经济理论中有所谓的“排挤或挤出效果”(crowding out effect),喻政府支出多了,会挤压更有效率的民间部门的支出。但就本文所讨论的三种状况而言,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善所得分配及提供公共产品,虽也都涉及到政府支出,但都不但不会有挤出效果,更可能还有巨大的“诱出”效果,将储蓄转为消费。这即是中国特色的内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