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首位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各市(州)经济实力弱,成都经济区和城市群经济实力较强,其他经济区和城市群实力弱。多点多极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它既要注重成都和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也要加强基础薄弱的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的发展,还要壮大县域经济,从而促使四川省实现从横向到纵向的全方位、多层次开发。
1.正确把握了成都发展与各市(州)发展的关系
成都市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与经济总量排位第二的城市拉开了很大距离,呈现出“一城独大”的格局。我们以地区生产总值计算成都市的首位度,可以看到成都市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首位度不仅排在第一,而且与排位第二的省份相比要高出近1倍,与东部省份比较,一般是其4—5倍。即使与我国前十大经济省份中心城市的首位度进行比较,也可以发现东部省份的首位度一般不到2,最低的只有1左右,即至少有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比较接近。实际上,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等省份,前3—5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差距都不大,从而形成几个特大城市共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格局。成都市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集聚大于扩散阶段。2007—2011年期间,成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省排名第六,始终居于发展最快的第一阵营;经济总量从3324亿元增加到6855亿元,占全省比重从31.5%上升到32.6%,上升了1.1个百分点;在成都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210家左右,占全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85%。由于大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成都,如果按投资额计算,所占比重应在95%以上。
成都市的首位度远高于其他城市,既有历史上就扮演着商业中心角色的特殊历史原因,也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产业布局的特定体制原因,还有区域战略、地理气候条件相关。首先,作为四川省开发较早的商业中心城市之一,成都一直就有着“先发优势”,保持着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在区域中领先的地位。新中国建立时成都就是四川省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与重庆同处于相近水平。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成都又成为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无论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前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还是后来的“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在成都的重点投资项目,在全省占有较大比重,建成了成都市东郊的电子工业基地、青白江的冶金、化工基地等。正因为有国家的重点投入,与1949年相比,“成都1983年工业产值增长85倍,占全省的21.7%”。崔新桓等,四川城市经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虽然在“三线建设”期间,国家也在四川省的许多市(州)投资了不少项目,但多数重大项目并没有布局在城区而被布局到偏远山区,其中有的项目不仅没有产生集聚效应,相反成为所在区域发展的包袱。当然也有少数的城市如攀枝花市等,借助中央的投资成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但这类城市毕竟是在城市发展起点较低的基础上起步,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较大城市规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都又以前期奠定的良好基础和更强大的城市功能,通过大量吸纳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而不断迈上新台阶,首位度由此进一步提高。第二,成都市的首位度过高,也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密切关系。1997年重庆直辖后,四川省由两个特大中心并存变成一个中心城市带动,次位城市的培育又一直没有被重视,导致了成都的首位度过高。
实施多点多极战略,不是要降低成都的首位度,而是根据各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应当承担的功能,分别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成都已经具备较大规模和较高产业水平,城市功能的现代化程度最高,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提升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也只有成都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在更高水平上确立其在国内外的地位,才能有效地拓展全省发展空间,为其他市(州)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成都市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天府新区建设和老城区分类改造,将形成更加强大的支撑现代产业发展功能,完全有条件借助国内外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生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机遇,成建制地引进新的产业链条,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用2—3年时间进入万亿元GDP城市的行列,到2017年经济总量达到1.6万亿,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还将进一步上升,真正成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多点多极支撑重在发挥群体作用,尤其是多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市(州)的作用。在当前,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城市发展,培育形成多个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极核”,需要有一个过程。从目前四川省其他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城市看,经济总量最大的市不到1500亿元,中心城区人口不足100万人,经济总量最大的绵阳中心城区GDP不到700亿元,在区域中的带动能力不足。这类城市要想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真正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点”,没有几年的总量积累不行。为此,要从当前各市(州)经济总量偏小的实际出发,尽快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突破性发展,实现2017年形成10个经济总量过2000亿元、5个过超1500亿元的市(州)的目标,首位城市的首位度,自然会在各市(州)竞相发展格局中
得到调整。
2.正确把握了重点区域发展与落后区域发展关系
当前四川省既有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地区,也有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既有在国内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也有在落后地区排位也靠后的城市,既有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推进一体化阶段的区域,也有一些对外经济联系仍然薄弱的区域。如此巨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决定了全省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考虑到区域经济从非均衡不协调到非均衡协调发展,从单个增长极到多个增长极,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没有完成之前,目前还不可能实现全域的同步开发。增长极理论就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增长极之所以产生极化作用,是因为有主导产业和先导性工业的发展产生强烈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在点上的极化必然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的观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在进入工业化阶段后,生产要素和人口一般首先在一些具备条件的特定区域开始集聚,这一集聚过程随着生产要素和人口规模的扩大,集聚能力会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类似于“马太效应”的现象。在这些特定区域的集聚规模没有达到相当规模前,即边际要素的继续增加还没有导致边际集聚效益增量降到零的情况下,这些特定区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向外扩散的情况。从发达地区的发展也可以看到,尽管增长极理论认为核心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必然会削弱,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并逐步加强,但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我们要把握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城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发挥好部分城市的支撑和经济区的带动功能。未来一段时间一些区域发展快一些,一些区域发展慢一些;一些经济区和城市群规划先启动,一些经济区和城市群规划后启动,符合客观规律。尤其是发展条件相对更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进一步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多点多极战略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尊重这一客观经济规律,根据四川省各城市经济一体化程度还不高,经济活动在多数空间范围内没有出现密集的连续分布这一现状提出的。如果按照点、轴、网络、域面去认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点、轴建设,强化网络连接,促进其向域面发展,形成经济区或经济带。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些当前发展滞后的地区,也存在着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需要逐步增强其发展能力。按照增长极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以及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实践,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非常重要。多点多极战略的实施,需要对这类区域的发展有统筹考虑。对于主体功能为禁止开发的限制开发的区域,政府除逐步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外,强化点状开发力度,促使其与全省同步发展。
3.正确把握了可开发潜力与实际开发的关系
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土空间开发,必须与国土空间的自身属性和特点相适应。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区域迅速扩大,但也导致了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对四川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多点多极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四川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当前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效率不高,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的重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要求。四川省虽然有48.5万平方公里,面积比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大得多,也比沿海省大,但有一半以上是高原和山区,其中大多数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即使在可开发的2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中,还有一定比例的限制开发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盖区和开发价值小的区域等。因此,在看待国土空间面积大的优势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可开发和不宜开发面积占大比的现实,合理地进行空间开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