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19700000050

第50章 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1)

安居乐业

相传春秋时,有一个哲人兼文学家叫李聃,我们今天称他为老子。他的思想比较保守,对当期的社会革新潮极为不满,希望回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即没有剥削,也没有压迫,大家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生活。于是他就勾画了一幅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国家不大,人也稀少,即使好的生活生产工具也不去使用,人们之间很少交往,自己生产劳动得到的成果自己使用,不用它去和别人交换其它产品。各人有自己的家园,吃得饱,穿得暖。不过这种生活在现实中很难找到。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货殖传》,原文是“各安其居而乐其业”。成语意思是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劳动。

爱屋及乌

周武王取得天下后,心中并不安宁,于是召见大臣议事。武王说“如何对待王朝的士众呢?”姜太公说:“如果喜欢这个人,就连同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讨厌那个人,就连同讨厌他家的墙壁篱笆。因此,应杀尽全部敌对分子。大王认为如何?”

武王认为不可,召公说,有罪的要杀,无罪的则可让他们活下来,武王认为还不行,这时周公建议,让他们各回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也不应该偏爱自己的朋友和亲属,而应用仁政来感化天下人民。

武王听后很高兴,心中平静了,觉得从此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尚书大传·牧誓·大战》,成语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的人或物。及,到;乌,乌鸦。

按兵不动

春秋时期,晋国的赵简子准备袭击东方的卫国,出兵之前,他派了一位亲信大臣史默去刺探卫国的军情。可是直到六个月后的某天,史默才带着大量的情报从卫国回来,积极备战的赵简子非常生气。史默解释说,以前,卫灵公重用献媚的小人弥子瑕,现在,他幡然醒悟,任命德高望重的贤臣蓬伯玉为丞相,赢得了民心。同时,为了让人民能勇于保卫卫国,卫灵公让人公开宣布:“晋国已经命令我国,凡有姐妹,女儿人家,都要抽调一人去当人质。”消息传出去后,卫国人民十分气愤,充满了对晋国的仇恨。而且,孔子的弟子贡也被任命为宰相,赵简子听完后,认为时机尚未成熟,立即下令三年按兵不动,暂时放弃原来的计划。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不可救药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日益腐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关心国家前途的大臣们忧心忡忡,老臣凡伯则极力劝说周厉王应整顿吏治,力修德政。周厉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大臣们也嘲笑凡伯不识时务。凡伯非常气愤,写了一首很长的诗来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他在诗中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作儿戏,如果让忧患越积越多,就像重病一样无法治愈,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正如凡伯预言的那样,不久,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出逃。西周从此一蹶不振,一天天衰落下去,出现了无法挽救的分崩离析的局面。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诗·大雅·板》,意思是病很重,用任何药也无法挽救其生命。比喻人或者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因为人乖巧,办事谨慎,深得汉武帝的喜爱。武帝临终前,将其封为司马大将军,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得一时,霍光功劳虽不小,但却不学无术,不明事理,常常居功自傲。不仅大臣们敬畏他,而且连皇帝都要恭敬他,自然地,他便遭到了许多人的怨恨。

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妻子想将女儿许给宣帝做皇后,但是宣帝已经立了许氏为皇后。于是霍光妻子便买通皇后的女医,毒死了即将临产的皇后。事发后,霍光不但隐瞒实情而且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女医开脱罪行,甚至不让她受监审。由于霍光的不学无术,独断专权,在他死后第三年,霍家就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霍光传》,这句成语原指不读书不学习,没有学问修养。现在多比喻为人没有学问,没有才能。术:技能。

半途而废

汉朝时,河南郡有个贤惠的女子,人们只知道她是乐羊的妻子,真名反倒被人们忘记。乐羊曾将路上拾得一块金子交给妻子,妻子则劝说,这同盗取别人的东西、接受别人的可怜或施舍没有什么区别,一样会玷污人的品行。乐羊听后很惭愧,将金子抛到野外。出门寻师学艺时,乐羊由于想家,很快就跑了回来。妻子没有责怪他,却拿起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的绢帛是由蚕丝一根一根地积累起来,一寸,一丈,再到一匹。现在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学问需要积累,只要每天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自己的品行才会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废,和割断绢帛有何不同呢?”乐羊听后大受感动,为了完成学业,连续七年没有回家。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礼记·中庸》,这句成语是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废:停止。

从容不迫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和另一位哲学家惠子一同观鱼。

庄子说:“你看这条鱼在水中游得多么从容不迫啊,多么快乐啊!”惠子反驳道:“你既然不是鱼,凭什么知道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又怎么断定我不知道它们现在很快乐呢?”接下来又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说明你知道鱼的快乐才会问我。那我告诉你,我是从自己的感觉中体会的。我同你在水边观鱼,悠闲自在,自得其乐。这鱼呢?其实是水中游戏,从容不迫地观望着我俩,它们当然也和我们一样,感到十分快乐。”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它是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从容:镇定、沉着。不迫:不急促。

车水马龙

汉章帝母亲马氏知书达理,俭朴仁爱,明帝死后,即位的章帝就尊其皇后封爵,遭到了民太后的拒绝。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有些大臣又上书奏说,今年的旱灾都是由于去年不封外戚造成的,并要求再次封马氏舅父。马太后于是站出来,先是指出了这些大臣们的不良用心,然后又指出:“前几天我路过娘家的花园边,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也衣着华丽。再看我们的车马佣人,比他们差远了,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晋爵呢?”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马皇后记》,形容车马往来频繁,热闹非凡的样子。

出人头地

苏轼二十岁时便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当他读了《刑赏忠厚论》一文后,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由于当时试卷是封上考生姓名,便以为此文是其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取了第二,其实,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的。

后来,欧阳修得知此文并非其学生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写的,便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竟让他屈居第二,更赞叹不已。于是写信给当时颇有名气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苏轼由此得到了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加之自己的勤奋刻苦,文章便越写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成为一代大文豪。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成语意为高出人一头,形容高人一等或超出别人之上。

出类拔萃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一大圣人,被称为“亚圣”。

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

孟子回答说:“连孔子夫子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接着,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是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远超过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指超出同类之上,形容品质和才能特别优秀的人。拔:高出。萃:草丛。

草菅人命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文学家,以《过秦论》、《吊屈原赋》等文章而著名千古。他从小就聪颖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大夫的官职,可是由于遭人嫉妒。被贬为长沙王主傅,由此写出了《吊屈原赋》抒发心中的不满和悲戚。后又被召回担任梁王太傅(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谊就此说道:“指导皇太子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教他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像秦朝末年赵高教秦二世胡亥,就应该满门抄斩。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并非胡亥生性如此,而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贾谊传》,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轻视人生命,任意残害人命,杀人就像割草一样。菅,指的是一种茅草。

春风得意

孟郊虽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却在仕途上每每遭受挫折。平日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与人交往也很少,直到遇到韩愈后,他的诗作才被韩愈所赏识。尽管韩愈多次催他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不中,也没有摆脱贫困的处境。

到了四十一岁,他曾两次上京应试,便都落了榜,等到第三次应试中了进士时,已快五十岁了。中了进士后,兴奋地作了首《登科后》绝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体上说:“从前那段穷困潦倒的岁月不值得一提了,今天的心情才真正的开朗起来,还是在这春色美好的京城骑马游逛吧,恨不得一天就把长安最美的景色看个够,这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孟郊《登科后》,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达到目的以后洋洋自得的样子。

大材小用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金人南侵后,他便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又带这支队伍投奔抗金领袖耿京的起义军。不久,他们的部队便同朝廷一道有力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军。

可是,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一直得不到重用,只得长期闲居在江西上游一带,直到六十多岁才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官。上任后,第二年,宋宁宗召他去临安,征询他对抗金的意见,临行前,好友陆游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鼓励他抓住时机施展自己的才华。诗中称辛弃疾是同管仲、萧何一样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当浙江绍兴知府,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并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最终,辛弃疾仍未被重用,六十七岁那年终于在忧愤中死去。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陆游赠辛弃疾的诗。原指大材料用在小地方,现多指对人才的使用不当。材:木料。

大公无私

晋平公时,南阳需补个县令,于是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去合适,结果他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孤。晋平公大为不解,祁黄羊则说:“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可以,并没问我的仇人是谁。”解孤不负期望,任职后,为民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又一次,朝廷需增加一名军中尉,晋平公又让祁黄羊推荐,出乎意料,他竟然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之后他向晋平公解释道:“您要我推荐军中尉合适的人选,并没有问我儿子是谁?”结果,晋平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担任军中尉,祁午也不负众望,干得非常出色。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大为感慨道:“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不回避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管子·形势解》。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一心为公,毫无私心杂念。

对牛弹琴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一天,风和日丽,他漫步郊野,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他的表演欲望。他首先弹奏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非常认真,琴声也极其优美,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远的琴声。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于是公明仪又弹起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那头牛停止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这句成语多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只是徒劳。

奋不顾身

西汉将领李陵率军同匈奴作战,由于寡不敌众,无奈投降匈奴。听说李陵投降了,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他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太守司马迁不同意这种观点,说道:“我和李陵一向没有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为解救国家的危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援绝粮尽,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将其关进监狱,施行“腐刑”。之后,武帝还将李陵家人全部杀害,李陵只得在匈奴娶妻成家,无法实现其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意为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废寝忘食

孔子年迈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七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

叶邑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听说过孔子的名气很大,并有许多的学生,但对孔子本人并不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故没有作声。

之后,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传业授道,而从不担忧受贫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王融的《曲水诗序》,意思是由于对某事专心,以致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形容工作和学习专心努力。

改过自新

西汉时候,有个叫淳于意的人,是当时诸侯国齐国的名医,因为有罪,遭到逮捕。在差役将他抓住,送进监狱,准备带往长安的时候,家中乱成一团,他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在生气的时候脱口骂女儿们说:“生孩子不是儿子的话,有什么紧要的事的时候,满腔热情派不上用场。”他最小的女儿叫缇萦,听了十分伤心,就哭着跟着自己的父亲到长安,向皇帝上书说:“我父亲当官,齐地的人都说廉洁公正,现在因为犯法,应该受刑,我很伤心,因为死的人不能复活。以后虽然想改过自新却没有法子了,我愿意到皇宫里作一个奴婢,替我父亲赎罪不受惩罚,使他能有新的机会。改正以前的错误,从头开始,重新做人。”皇上被她感动,就下令除去肉刑这种处罚。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孝文本记》,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改正以前的错误,从头开始,重新做人。

高山流水

古时候,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弹琴弹得非常好,无论有什么所感所想都能用琴声完美地表达出来,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