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64400000056

第56章 兵权(3)

原文

孙子曰:“三曰地利。地利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故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难反之地深,倍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①,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②;死地则战。

注释

①隘:指狭窄。②谋:谋划取得战争胜利的奇策。

译文

孙子说:“战争胜败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地利。地利,是指路途的远近,地形艰险或容易,作战场地的广阔或狭窄,战场是否能攻守进退自如等地利条件。”所以不了解山林、险阻、沼泽的地形,就不能行军打仗;不利用当地乡亲的引导,就不能够得到有利的地形。所以根据用兵方法,可以把战场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以自己的土地作为战争场地,就是散地;稍稍侵入他人的境地作战的场地,就是轻地;我军得到这块地方就会对我军有利,敌军得到这块地方就会对敌军有利,这样的场地就是争地;我军可以过去,敌军可以过来,这样的场地是交地;四通八达,是多个诸侯国的交界、谁先到达谁就会更容易取得天下支持的地方,就是衢地;深入敌人的地区,而又越过很多城池的地方,就是重地;行走于山林、地势、沼泽等,凡是难以行进的地方,就是圮地;军队进入的道路狭窄,退回的道路迂回绵长,敌军很少的军队就可以打败我军众多军队的地方,是围地;迅速拼死战斗就可以保存军队,如果不能以死拼战就会导致军队灭亡的地方,是死地。因此,散地不适宜作战;轻地不要轻易逗留;争地如果敌人已经占领,就不要轻易进攻;在交地是不要让军队前后脱节,要相互紧随;在衢地就要和周围的诸侯国交好;在重地就可以掠夺敌人;圮地应该迅速通过;进入围地就要策划计谋,用奇谋取得胜利;在死地就要殊死搏斗,以死战求得生存机会。

原文

又有六地:有通,有挂,有支,有隘,有险,有远。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居通地,先处其高阳①,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反,曰“挂”。挂形曰:“敌无备,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反,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曰:“敌虽利我,我无出,引而去也,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之而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也,不盈而从之。”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则引而去之,勿从也。”夫“远形势均,难以挑,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皆将之至任,不可不察。

注释

①高阳:向阳的高地。

译文

又可以从战术的角度考虑把地形分为这六种: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凡是我军可以过去,敌军可以从这里过来的地方,叫做“通形”。处在通形的地区,就要先占领朝阳的高地,以便有利于粮道畅通,和敌军作战就会有利。可以很容易过去,但是很难返回的地形,叫做“挂形”。在挂形作战要求:“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出军作战就可以取得胜利,有利于军队;如果敌军有所防备,那么出军作战就不会取得胜利,而且难以返回,这样就给军队带来不利。”不利于我军出兵,也不利于敌军出军作战的地方,叫做“支形”。在支形区域作战的要求是:“敌军虽然以利益诱惑我军,但是也不要出战,而是要假装撤退,引敌军追击,等到他们追出一半后,然后返回攻击敌军,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区作战时:“要抢先占据这个地方,并派足够的军队,把守隘口,等待敌军;如果是敌人先占领了隘形地区,并派了大量军队把守,那么就不要攻打,如果没有重兵把守,就攻打敌军。”在险形地区作战的原则是:“我军要抢先占领,一定要占据在向阳的高地等待敌人;如果敌军抢先占领了这个地方,那么就先后撤退,不要进攻。”“而在远形地区作战,因为敌我双方相距遥远,难以出兵作战,即使要和他们敌军出兵作战也是不利的。”凡以上这六条是利用这些地形作战的方法,这些都是将帅的作战要务,不可以不细细考察。

原文

故曰:深草蓊秽者①,所以遁逃也;深谷阴险者,所以止御车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石径,泾川丘阜,草木所在,步兵之地,车骑二不当一。丘陵漫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原相远,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短兵十不当一。两阵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剑盾三不当一。萑苇竹萧②,草木蒙笼,枝叶茂接,此矛之地,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扼相薄,此剑盾之地,弓弩三不当一。故曰:“地形者,兵之助”。又曰:“用兵之道,地利为宝。”赵奢趋山③,秦师所以覆败;韩信背水,汉兵由是克胜。此用地利之略也。

注释

①蓊秽(wěnɡhuì):草木茂盛的样子。②萑(huán)苇:指两种芦类植物。③赵奢: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善用兵,曾急行军赶到制高点,大破秦军,因功封马服君。

译文

所以说:草木茂盛的地方,容易隐藏、逃脱;深谷险阻的地方,能够阻止战车和骑兵;占据在狭窄阻塞的山林地区,可以用少量军队攻击敌人众多士兵;身处水草茂盛的低洼阴暗的地方,可以方便隐匿行踪。有五丈宽的河沟,河水能把车马淹没,山林石径,丘陵河川,草木丛生,是使用步兵的地方,战车骑兵在这里使用,两个也抵不上一个步兵。丘陵绵延,坡度平缓,平原广阔,这是有利于使用战车和骑兵的地方,步兵在这里使用,十个也阻挡不了一辆战车或一个骑兵。距平原很远,居高临下,这是使用弓弩手的地方,拿着剑的士兵在这里使用,十个也抵不住一个弓弩手。敌我军队相距很近,地势平缓,草木低矮,攻守进退自如,这是有利于使用长戟的地方,用剑和盾牌的士兵在这里使用,三个抵不上一个持长戟作战的士兵。到处都是芦苇蓬蒿,草木葱茏茂密,枝叶繁茂相互连接,这是有利于使用矛的地方,两个使用长戟的士兵也抵不上一个手持矛的士兵。道路曲折起伏,险而狭窄,这是有利于使用剑和盾的地方,三个弓弩手也低不上一个用剑和盾的士兵。所以说:“地形对军队战斗有辅助作用。”又说:“用兵的道理和方法中,地理位置占优势是军队的重要法宝。”赵奢抢先占据山头,秦军因而覆灭失败;韩信背水列阵作战,汉军以此克敌制胜。这些是采用地形优势作战的策略。

小结:地理形势对战争的成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节主要讲述了几种地理形势,以及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使用什么样的军队等。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现在的军事指挥家细细研究。

水火第四十九

韩信背水一战,黄盖赤壁火攻曹操,正是他们恰当地运用了水火,因而才取得大捷,传为美谈。

原文

经曰:“以水佐攻者强,以火佐攻者明。”是知水火者,兵之助也。故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①,四曰火库,五曰火燧。行火必有因②,烟火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宿在箕、壁、参、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太公曰:“强弩长兵,所以逾水战。”孙子曰:“水可以绝。”谓灌城也。又曰:“绝水必远水③。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敌半渡而击之,利。欲战,无附于水而迎客也。”谓处水上之军。故曰以水佐攻者强。

注释

①辎:行军时要带的器械、粮草、营帐、衣服、材料等物资。②因:赵蕤注,奸人也。③绝水必远水:赵蕤注,引敌使渡也。

译文

经书说:“用水辅助进攻,会使军队威力大增,用火辅助进攻,军队进攻成效明显。”因此可知,水、火是军队作战中的重要辅助手段。所以,用火攻的方法有五种:第一是用火攻击敌人的人马,第二是用火烧敌人的粮草,第三用火烧敌人的辎重,第四用火烧敌人的库房,第五用火烧敌军的粮道。用火进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的器具平时都准备得齐备,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择好日子。天时,是指天气干燥的时候;日子,指月亮经过箕、壁、参、轸四个星宿时。凡是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时,就会起风。太公说:“强劲的弓弩和长兵器,有利于越水作战。”孙子说:“水可以被堵绝截断。”意思是截水灌城。又说:“因为可以截堵水流,所以军队过河之后一定要远离有水的地方。敌人渡过河水向我军发动进攻,不要在敌军上岸后迎战,让军队渡河一半时再发起进攻,这样是最有利的。想要和敌人作战,不要在水边列阵迎敌。”这些说的是在江河水上行军作战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所以说用水来辅助进攻,能使军队的力量更强大。

原文

何以言之?昔韩信定临淄,走齐王田广。楚使龙且来救齐,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合战,夹潍水阵①。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乘追信,渡水,信使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太半不得渡,即急击之,杀龙且,龙且水军东散走。此反半渡之势。

注释

①潍(wéi)水:即今山东潍河。

译文

用什么来证明呢?从前韩信占领了临淄,使齐王田广被迫逃跑。楚王项羽派龙且来救助齐王,齐王田广和龙且并军齐发,共同攻打韩信,两军在潍水布列水阵。韩信于是夜里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在上游堵住河水;然后率军渡河向龙且和田广的军队发动进攻,等到渡河一半后,攻击龙且,假装失败,往回逃跑。龙且果然大喜说:“我就知道韩信胆怯了。”乘胜渡河追击韩信军队,这时韩信掘开堵截河水的沙袋,大水汹涌而下,龙且军队大半都没能渡过河水,然后韩信迅速追击,杀死了龙且,龙且的水军也向东溃散逃跑。这就是韩信反用半渡河水形势攻击敌军取得成功的例子。

原文

卢绾佐彭越攻,下梁地十余城。项羽闻之,谓其大司马曹咎曰:“谨守成皋。即汉挑战,慎勿与战。”汉果挑楚军,楚军不出,使人辱之。大司马怒,渡汜水。卒半渡,汉击,大破之。此欲战无附于水势也。故知水火之变,可以制胜,其来久矣。秦人毒泾上流,晋军多死;荆王烧楚积聚①,项氏以擒;曹公决泗于下邳,吕布就戮;黄盖火攻于赤壁,魏祖奔衄②。此将之至任,盖军中急者矣,不可不察。

注释

①荆王:汉朝开国功臣刘贾。汉朝成立后,汉高祖刘邦封他为荆王。②衄(nǜ):挫伤,失败。

译文

卢绾辅佐彭越攻下梁地十多座城池。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的大司马曹咎说:“你小心把守成皋。即使汉军来挑战,也一定不要出去和他们作战。”后来汉军果然挑战楚军,楚军不出城应战,汉军就让人辱骂楚军。大司马曹咎大怒,率军渡汜水攻打汉军。等到军队渡过一半时,汉军攻打楚军,大破曹咎。这是想要和敌人作战就不要在水边列阵迎敌的例子。因此可知,借助水、火的势力,巧妙进攻取得胜利,早已有人使用过。秦国人在泾河上游下毒,使晋国军队士兵死亡多半;荆王用火烧楚军的粮草辎重,项氏因此被擒;曹操在下邳挖开泗水,吕布因此被杀戮;黄盖在赤壁采用火攻的办法,使魏武帝曹操失败而逃。用水、火之势辅助军队作战的方法是将军要学习的重要的内容,是用兵打仗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不可不仔细考察。

小结:洪水和大火能给人类带来灾祸,但是如果能掌握它们的规律,借用它们的威力攻打敌军,同样威力无穷。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能顺应事物的规律,使事物为我所用,就会使事情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

五间第五十

在军事战斗中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筹谋策划,迷惑、攻打敌人,取得成功,这些都需要间谍的情报信息。以五间俱起,敌人就莫知其道了。

原文

《周礼》曰“巡国”、“传谍”者,反间也。吕望云①:“间,构飞言,聚为一卒。”是知用间之道,非一日也。故间有五间: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生间,有死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者也;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者也;反间者,因敌间而用之者也;生间者,反报者也;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待于敌间者也。

注释

①吕望:即姜太公。

译文

《周礼》中说的“巡国”、“传谍”,就是反间。吕望说:“把那些善于离间中伤,散布流言蜚语的人,聚集成一支队伍。”因此可以知道,使用间谍的方法,不是短时间的事情了,历史上早就有了。因此,使用间谍的有五种:有因间、内间、反间、生间、死间。这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可以把敌人弄得昏头转向。所谓因间,是敌国的普通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用敌国的内部官员做间谍;所谓反间,是让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生间,是指派间谍去敌国侦察情况,然后回来上报敌情;所谓死间,是我方制造散布假情报,我方间谍等待敌国间谍搜取到假情报,然后诱使敌人上当,一旦事情败露,我方间谍难逃一死。

原文

昔汉西域都护班超,初为将兵长史,悉发诸国步骑二万五千击莎车①。莎车求救龟兹②,龟兹王遣左将军发温宿、姑墨、尉头③,合五万人助之。超召部曲及于阗④、疏勒王议曰:“兵少不敌,计莫如各解散去。于阗从此东,长史亦从此西归,夜半闻鼓声便发。”众皆以为然。乃阴缓擒得生口,生口归,以超言告龟兹。龟兹闻之喜,使左将军将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遮于阗王。人定后,超密令诸司马,勒兵励士,至鸡鸣,驰赴莎车军营,掩覆之。胡皆惊走,斩首五千级,莎车遂降。

注释

①莎车: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莎车一带。②龟兹(qiūcí):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③温宿、姑墨、尉头:都是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哈拉奇一带。④于阗(tián):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译文

从前,汉代西域都护班超刚出任将兵长史,征发各诸侯国的步兵骑兵25 000人攻打莎车国。莎车国向龟兹国求救,龟兹国王派左将军调发温宿、姑墨、尉头的军队共50 000人前来助战。班超把各支部队召集起来,并同于阗、疏勒国王一起商议说:“我们兵少敌不过他们,不如各自解散离开,于阗从这儿往东,长史我也从这样往西返回,半夜听到鼓声就出发。”大家都认为这说得对,于是暗中放了抓获的俘虏。俘虏回去后,把班超的话告诉了龟兹,龟兹王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派左将军带领10 000名骑兵在西边界拦截班超,温宿国王带领8 000名骑兵在东边界拦截于阗国王。班超吩咐好后,又秘密下令诸司马统领部队,激励士兵。到鸡叫天刚亮的时候,奔赴莎车军营,打了个他们措手不及,那些埋伏的胡兵都惊慌而逃,有5 000人被斩杀,莎车终于向班超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