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宁夏旅游地理
19234200000011

第11章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6)

3、西线长城:囊括了宁夏长城所有雄伟和险峻

西长城是指分布于贺兰山山间的长城墙体,在两山交界处直接以黄土夯筑、或用石块垒砌墙体相阻隔,而在群山高耸处直接利用山险。嘉靖十年(1531年)建筑,全长百余公里,分布着敌台70余座、烽火台130多座、狼烟台共计200余座,另外还分布着多处采石场、挡马墙、壕堑、山险墙。由于西线长城分布于贺兰山山间,远离人类活动区域,保存的相对较好,墙体、敌台、烽火台、关堡,拦马墙、山险墙在此都能找见,囊括了宁夏长城所有雄伟和险峻,堪称奇迹,充分体现了长城是一个设施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敌台是连接于墙体上的供巡守士兵休息的建筑,呈方形覆斗状。由底向上逐渐收分,收分度多在5厘米左右。敌台筑造是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在低处多用土筑,高山上则多用石砌。石砌敌台多位于贺兰山山间脊部,是以大块石块砌边、内侧以黄沙土与小石块混杂堆积填塞。外壁垒砌较为规整,壁面较平整,高耸壮观。有一个神奇现象值得注意的,贺兰山山前台地上夯土敌台,由黄沙土夹杂小石粒夯筑而成,但现存夯体遗址却寸草不生。烽火台分布于山顶部和平地高台处,多位于与独立的山脊之上,与长城墙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独特的防御体系。分布于山顶的基本多为石块垒砌,平地的则多为黄沙土夹杂小石块夯筑。石块垒砌基本是用山体上丰富的石块资源为原料,就地取材建筑而成,其取材多是在山体外侧,这样即能采凿到可用之材,又能在山体上人为造成山险地带,有一举两得功用。

4、内边长城:神秘面纱将被揭开

固原市明朝内边长城主要是利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址修建的,战国秦长城在今西吉、固原、彭阳县境秦昭襄王时筑以防御匈奴族,今遗迹尚存,宁夏境内长约200公里。目前,这段长城还没做详细调查。

(边墙的来源:据说是为了避嫌。因为秦始皇劳民伤财修长城,饱受诟病,明王朝避讳使用“长城”,而叫“边墙”。宁夏境内的许多长城的确很像“墙”而不像“城”。这段修建在贺兰山西南处三关口一带的长城就很像一段“长墙”,墙壁光滑坚硬,高度整齐划一,更奇的是墙下地面平整坦荡,有如操场一般。)

五、宁夏的渠

宁夏平原完全得益于黄河而兴,没有黄河就没有宁夏平原。今天宁夏平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渠总长,连起来超过了从银川到北京的距离。这些渠系的名字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体现时间概念的以朝代命名的:秦渠、汉渠、唐徕渠、大清渠等等,这些渠系就像一部摊开在宁夏平原上的水系史籍。

(一)宁夏的渠修建的主要朝代

1、秦渠,水渠史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平原上基本还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区,黄河没有发挥出灌溉农业的作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了中原大地及四周的地区,他将秦国境内的疆土分为36郡,其中宁夏南部地区属于北地郡管辖。当时,来自北方最大的边患是驰骋于草原上的匈奴,为了形成固定的防御体系,将河套地区固定在秦帝国的版图内,戍边大将蒙恬在河套黄河沿岸地区开始筑城屯驻,拉开了宁夏北部地区第一次移民开发序幕,而这种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利用黄河水开凿水渠,进行农田垦殖。

在较早的文献中,找不到秦朝曾在这里兴建水利的记载。不过秦人曾在此凿渠的传说,却广为流传。宁夏平原黄河以东的秦渠,相传就是因为它凿于秦而得名。秦渠又名北地东渠,据说这个名称也与它位于北地郡的黄河以东有关。历史上北地郡的建制,虽然一直延续到唐,但其辖地达到宁夏平原的,只有秦汉时期的北地郡。

2、汉朝,奠定水利大局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宁夏境内及整个河套地区的几次大规模移民,以及驻戍当地的许多军士、田卒,均需要大量粮食,这既对当地发展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开辟引黄灌区准备了必要的劳动力条件。尤其是汉武帝时全国开发水利之风大盛,黄河经今宁夏北流至内蒙古五原这一段“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可知宁夏河套引黄河水灌溉。正式的史料开始关注始于汉武帝时,更多的学者指出:今天的秦、汉(汉伯)、汉延等渠的原始渠道,可能开凿于西汉,只是初建之时,渠道设施简陋,规模较小而已。

汉成帝曾经派一个叫冯参的人,担任今天宁夏永宁县的农都尉,这是汉朝在宁夏平原早期设置的屯田点,这个相当于郡令一级的屯田主管机构,也是汉朝在宁夏平原最初实施的屯田模式。大批屯田出现,需要水利灌溉,需要水利工程的实施。于是,汉朝的宁夏平原,迎来了新的一轮以渠系开通为标志的水利建设高潮。公元444年,宁夏水利史上第一个正式记载的著名人物出现:薄骨律镇(在今青铜峡以北)镇将刁雍。在主政期间曾上表请求开凿艾山渠,并指出,那里的旧渠堰,是北魏以前三国、两晋时期修建的,不适应新的农业灌溉需求。在灌溉水利方面,刁雍下令另开艾山渠,并在渠首筑拦河坝将西河断流,使黄河之水流入新渠,这条新渠灌溉了4万多顷良田。

3、唐朝,从游牧到农耕

宁夏平原上的水利建设,到唐朝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安史之乱时,宁夏平原一度成为整个王朝的临时政治中心,唐肃宗便在宁夏平原上的灵州即位,名臣郭子仪以这里为大本营。从政治、军事的需要出发,唐朝需要大量的粮食,从各地调集又不现实,便在这里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见于史籍记载的有光禄渠、御史渠、薄骨律渠、特进渠、尚书渠、汉渠、胡渠、百家渠、以御史渠的溉田面积为最大,这条渠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著名战将郭子仪主持开凿的。公元820年,李听担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御史渠与汉渠、百家渠等8条渠道,共溉田500余顷的灌溉面积,并下令对其他渠系也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宽和维修。其中的御史渠至今仍流淌在宁夏平原上,因为它是从唐朝来的,便被记载为唐徕渠,它是宁夏平原上最著名的一条古渠,蜿蜒穿过银川城,不仅成为宁夏平原上的农业命脉,而且是当地的一个城市景致。

4、元代,从农耕到粮食基地

西夏王朝将国都定在了平原的腹地银川,摆脱了游牧生活的党项民族进入宁夏平原后,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游牧状态向农业形态的转变,加上帝国所需的粮食生产,使其对平原上的水利建设开始了足够的重视。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就曾下令修建长达300里的昊王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条以开国皇帝名字命名的古渠。蒙元政权刚刚建立,南方一些产粮地区还没完全收复,随着元帝国疆界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成为元帝国的臣民,粮食问题成了影响元王朝根基的因素。忽必烈以及一些有志之士看到了西夏时期的粮食基地宁夏平原的重要性,公元1262年,著名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向忽必烈上书,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述水利方面的6件大事,这次陈述坚定了忽必烈对宁夏平原水利修复的决心。两年后,忽必烈派擅长水利的中书左丞张文谦主持西北工作,郭守敬一起随行。张文谦到宁夏后,就命郭守敬和党项人、著名的水利专家唆脱颜一同巡视西夏河渠,郭守敬在整修废弛的西夏河渠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了闸堰这种水利设施,很快使那些淤积的渠系重新流淌来自黄河的水。宁夏平原经过西夏亡国后60年后难得的休养生息时期,遍布平原上的渠系开始在元帝国的经济舞台上亮出自己的角色,为元帝国完成从倚重牧业转向农业和牧业同时并举的嬗变后,开始为元朝发挥一个粮食基地的作用。

5、明代,引黄灌溉使宁夏变身大粮仓

元朝灭亡后,明朝军队在统一西北的过程中,出于军事需要,开始陆续在西北屯田。作为边地,宁夏平原是明代西北屯田的重点地区—“屯田遍天下,九边为多”,宁夏驻军在明代初期是六分屯田,四分守城。明朝政府利用军屯、民屯和商屯几种形式,充分利用黄河水利的便利条件,在宁夏平原上发展屯田生产,宁夏也因此在明太宗时期赢得了“天下屯田积谷,以宁夏最多”的盛名,这也反映出了宁夏平原此时已经依靠黄河灌溉区形成了中国的一个粮仓。到嘉靖年间,汉延渠和唐徕渠,是宁夏平原上黄河西岸的最大水利灌溉工程,其中汉延渠在250里的流程中,有大小支流369处;蜿蜒400里的唐徕渠,有大小分水灌溉渠口880多处,这两条渠系就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科学的灌溉水系网络。此外,在平原的最上端中卫县境内,还有蜘蛛渠、石空渠、枣园渠、白渠等黄河西岸的灌溉水系网络;同时,在黄河的东岸,宁夏平原上除分布着古老的汉伯渠和秦家渠外,还分布着贴渠、七星渠、柳青渠、夹河渠等相比较小的渠系,这些渠系在黄河两岸错综分布,浇灌着万顷良田,宁夏平原上随处可见“汉唐渠水流潏潏,冬则涸兮夏则溢”的景象。嘉靖年间,平原上的18条渠系长度已经达700公里,溉田156万亩,这是历史上宁夏引黄灌溉第一次记载较全面而确切的数字。它们培育着一个中国新的商品粮基地,一个系统、完整且一直发挥着作用的中国古渠博物馆的雏形基本具备。

6、清朝,水利兴修又掀高潮

清朝再次在宁夏平原上开始了水利兴修的高潮,其中规模较大的大清渠凿于公元1708年,渠长75里,灌溉唐来、汉延两渠间的高地1200余顷。公元1726年开凿的惠农渠,渠长370里,为当时宁夏灌区第一长渠,溉田2800余顷。昌润渠也开于雍正四年,乾隆时期又作了两次修理,长136里,溉田1700顷。清朝除修旧渠外,又凿成一批新渠,因此,当时平原上新旧渠道多达30多条,再加上支渠,形如蛛网。其中有10条较为重要,号称“宁夏十大渠”。

(二)渠系造就“塞上江南”

水利建设带来足够的农业用水,使宁夏平原上出现了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粮种——水稻,在西夏时期第一次出现在宁夏平原。唐徕渠和昊王渠对西夏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宋史·夏国传》说:“其(西夏)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兴(州治在今银川)灵(州治在今灵武境)则有古渠曰唐凉、曰汉源,岁无旱涝之虞。”宁夏平原上便利而发达的水利系统,使这里的粮食生产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西夏书》中记载,西夏时期有68条大小渠道,灌溉着9万顷良田。《唐古特史纲》中说,西夏《天盛年政新定律令》载有西夏国的灌溉制度,并严格规定了使用水利设施和使用水的方法,这是中国第一个将灌溉制度写进法律的王朝,在黄河流域也是第一次。宁夏平原上的水利工程,开始有力地支撑着西夏帝国的大厦,也造就了“塞上江南”的雏形。

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叛乱时前往宁夏,随从高士奇在《扈从记程》中这样写银川地区因水而现的湖:“黄河在城东南四十里,绕城为汉延渠,西南为唐徕渠。又南有新渠、红花渠、秦渠、汉伯渠,俱分河水,灌天数万顷,故有‘塞北江南’之号。其水溢而为湖,城北曰金波、曰三塔、曰月湖……”“塞北江南”的称号,从民间开始走到了朝廷的高层,并逐渐被认可。

把这些渠首尾相接,长度超过1800公里。在中国水利工程上,这个长度略逊于大运河,但其独具特色的渠系工程,在中国是别的地区的水利设施无法代替的。2000年未曾间断开凿与完善的古渠水系,已融入宁夏平原,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工具,默默地与宁夏平原上的人们为伴,而且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风景,镶嵌在宁夏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哺育、丰富了宁夏平原的文化长廊。

六、其他著名景点

(一)清真寺

宁夏是回族穆斯林聚居区,历代修建的清真寺为数甚多。目前,宁夏现存清真寺中最有影响的有同心清真大寺、永宁纳家户清真寺、银川南关清真寺、银川中大寺、固原上殿坊清真寺、银川大寺等。

1、宁夏同心清真寺

位于宁夏同心县旧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照壁、礼拜殿脊檩处墨书题词看,清乾隆一五十六年(1791)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两次重修。同心清真寺外形与内地的不一样,它更像是一座城楼,由门通过券洞,有台阶可以登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3500多平方米,上建礼拜大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寺门朝北,门前有精致的仿木结构的砖雕“月挂松柏”照壁,是一座把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斯兰木刻砖雕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大门上面台基上,耸立着轻巧秀丽的二层四角攒尖顶的邦克楼。邦克楼的北边,坐西向东的礼拜大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宏大建筑,由一个卷硼顶和两个歇山顶前后勾连而成,面阔五间,可容纳七八百人。同心清真寺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宁夏地区多民族和睦相处,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晶。

2、纳家户清真大寺

位于银川市南的永宁县城西1.5公里处,是闻名遐迩的回庄——纳家户。纳家户街心南有一座翠瓦飞檐、古色古香的建筑物,这便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大寺。民国时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曾在清真寺内创办过阿语初级讲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