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19285200000022

第22章 误区八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2)

这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整体性歧视,还有个体性歧视。个体性歧视,就是从整体上不改变入学时按照个头高矮排列的座位,即不做全班性座位调整,只按照成绩调整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座位。班主任在期末考试前声明,谁成绩列全班倒数最后几名,下学期就坐最后排最靠边的座位。这样,倒霉的仅仅是几个学习最困难学生,相对来说涉及面较小,打击的学生较少。

试图通过打压歧视的方式提高本班文化课考试成绩,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它的实际意义仅在于表达班主任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喜爱,发泄对“扯班级成绩后腿”的学习困难学生的怨恨。从来没有听说有哪个班主任能凭这种“损招”整体提高本班成绩名次,也没有哪个班主任能以此使学习困难学生进入哪怕中等生行列。

按照学习成绩排列出歧视性座位,对学习困难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

第二种误区,按纪律好坏来编排座位。

对于屡次上课违纪的学生,班主任屡次批评教育不见成效,盛怒之下,罚他们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座位上。于是,有的班级一上课,后面就乱哄哄让任课教师头痛心烦。还有的班主任让个别纪律差或极差的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小凳或马扎,单独坐在教室前排一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学生违规行为都应当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就拿老师们最讨厌的学生上课故意捣乱来说吧,班主任应当按照班规来严格处理,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将他“撵”到最后一排最偏角的座位上。“按照班规严格处理”,并不是说班主任只是机械地按照班规对学生的不断违规行为进行不断升级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班主任要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的问题,有一个对违纪学生的微小进步不断肯定积极鼓励的问题。这是班主任必须努力来做的工作。

严格合理的处理与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相结合,才能使违纪学生“痛改前非”不断向善。

想依靠座位的改变来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并不见得是个好办法。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我进行班会制度改革实验的一学年,没有一个学习优秀学生被“优待”到最佳学习位置,也没有一个学习困难学生被“惩罚”到偏远位置。全体学生都是按照入学时排好的座位,一年来没有调换一个学生。班级的学习成绩照样不断提高。有些恰好使用相反做法的班级,学习却落到了我们班的后面。

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一年间,曾经有几个学生和学生监护人以不同的理由提出要调换座位,其中一个学生监护人还三番五次给我打电话,甚至口气比较强硬,均被我拒绝。我处理调位要求的原则是,学生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就在哪里解决:纪律有问题的在原座位解决,闹不团结的也在原座位解决,“性格不和”的更没有理由要求他人离开。我认为,通过调换座位异地解决学生间的矛盾或纪律问题,不是真正解决矛盾或纪律问题,而是进行消极的回避。学生从中不会真正取得经验教训,更不能真正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也很难让违纪学生真正改过自新。

那怎样编排学生的座位才科学合理呢?

下面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1.要考虑个儿的高矮和视力的好差

在一般情况下,个儿矮、视力差(听力差)的学生座位往前排,个儿高、视力好的学生安排在后面坐。这样可以避免高个儿学生挡住矮个儿学生的视线,或视力差的学生看不见教师的板书。

2.要考虑学生性格的差异

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个性的原因,性格有明显的差别。有的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不善于约束自己,有的性格文静,沉稳安详,善于约束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在排座位时,要让好动的学生和文静的学生坐在一起,这样可以以“静”制“动”,有利于课堂纪律;让性格孤僻的学生和性格开朗的学生坐在一起,后者可以影响前者……

3.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在排座位时,班主任要挑选学习成绩好、纪律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的学生坐在一起。这样好学生可以帮助差学生,差生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问好学生,实际上这就是为结成“一帮一、一对红”打下了基础。

4.要考虑学生性别的不同

在小学或中学低年级里可取男女同位的编排方法。一般情况下,女同学常常能够在学习上帮助男同学,也能控制突然发生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在高年级,将男女排在同位也可能产生“异性效应”,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5.要考虑某些特殊情况

如有的学生个子很高,视力却很差,要考虑在不影响后排同学视线的情况下,安排在靠前一点的座位上……

在编排座位前后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编排座位前,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性格、学习和纪律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

在不挫伤差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把一些情况通报给全班学生,并听取他们对编排座位的意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先人后己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学生不管坐在哪个座位上,都要自觉遵守纪律,都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为把自己的班建设成和谐团结的先进集体作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注意合理调整。

排座位后,不是万事大吉了,由于情况了解得不会那么全面,更何况情况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要根据新的情况随时作适当的调整。

第三,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排座位后,需要时班主任应及时跟同位的两个学生谈心,教育他们搞好团结、互相帮助。对学习和纪律好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引导他们发扬友爱精神,主动帮助学习、纪律差的同学;对于较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自卑感。虚心向学习、纪律好的同学学习。锻炼自制能力。

第四,坚持定期调换座位的制度。

定期调换座位,一是为了调节学生的视线,防止学生成为斜视;二是让学生对环境(座位)产生一种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三是让学生左右视力、听力和脑神经得到均衡的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每两周左右调换一次纵行座位为宜。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曾看到过一则寓言故事:

知道吗,刚出蛋壳的时候,我是一只人见人爱的小不点儿,妈妈给我起了个名字——小小鸭。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清粼粼的小河。还有绿茸茸的草地,到处是我蹦跳嬉戏的乐园。再过几天,我就要上学了,学校是不是也很好玩呢?

开学第一天,我怀着满心的喜悦跟着妈妈去学校。一路上,妈妈不停地叮嘱我:“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才和妈妈挥手道别,一只凶巴巴的老鸭就挥舞起教鞭,把我赶到了一间摆满书架的屋子里。老鸭命令我爬上书架,把每一本书从头抄起。不抄满十页,今天的功课就没算做完。我战战兢兢地爬到了一个最矮的书架上。这都是些什么书啊!《鸭子光荣史》、《听鸭老师话,跟鸭老师走》、《论鸭子的思想品德》……太没趣了!我跳下书架,大声叫:“不抄,不抄!我要回家!这儿不好玩!”老鸭阴森森地盯着我,拿下一本《乖鸭子的表现》,扔进一只玻璃缸里。书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团糨糊,他一把抓过我的细脖子,抄起糨糊就往我嘴里灌,边灌边恶狠狠地说:“不听话?我就让你变成一只小填鸭!”

填了一肚子书糊糊的我紧接着被赶到一扇铁门前,门上高悬一块木牌:考鸭室。门里是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只在当中摆了张课桌,桌上放了一张白纸,纸上写着一行字:“我要做一只听话的鸭子”。老鸭把我推到桌前,说:“这是你的作文考试题。开始吧!”说完就走了。屋子里静得吓人,我又冷又怕,肚子又胀得难受,忍不住哭了起来:“妈妈,我要妈妈!”突然,屋顶上方开了个小黑洞,一个恶狠狠的声音传了下来:“不许哭!”“啊——”我吓得大叫起来,又赶快捂住嘴,打起精神看我的考试卷:“我要做一只听话的鸭子。什么是听话啊?妈妈只教过我游泳、潜水、抓小螺蛳,没教过我听话啊!听谁的话呢?听话有什么用呢?大人们为什么老是对我说听话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过了多久,门又被推开了,老鸭走了进来。而我面前摆放的白纸上,依旧还只是那一行字。“看来,你这只小鸭子,还挺难管教的嘛!跟我来!”我抽泣着闭上眼,任凭老鸭把我抓了出去。

睁开眼睛,我发觉自己已被悬空吊在了一个大铁钩上,脚下是一大桶黄兮兮的纸糊糊,散发着陈年的腐臭味儿。老鸭瞪着我,说:“下面进行的是‘酱鸭训练’,它一定能让你脱胎换骨。这‘酱’可是用我们鸭子学校历代校长穷毕生精力撰写的《鸭子的光辉历史》做成的,珍贵无比。小鸭子,想不想尝尝?”我恐惧得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拼命地摇头。

“那好,告诉我,怎样才算一只听话的鸭子?”

“我不知道啊!”

“不知道!好!”老鸭话声一落,我便被沉到了“酱桶”里,那黏糊糊、烂唧唧、臭烘烘的“纸酱”直往我嘴里灌,我一点儿气也透不过来了。肚子胀、胸口闷、脑袋疼,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千钧一发之际,我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啦!听话就是老师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老师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坚决要听老师的话跟老师走!”

“对了!”

猛地,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升了起来,我的脚又踏在平实的土地上了。四周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好多鸭子举着鲜花,捧着奖状围在我身边。老鸭上前握住我的手不停称赞,鸭校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向我颁发奖状、证书:“祝贺你,你已成为了我校第九千九百九十九名‘板鸭学员’!”可我已经彻底麻木了,心里只有两个字在不停地回响:“听话——听话——”

这则寓言故事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误区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真实写照。

我们的教育传统,历来是以“听话”与否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重要尺度,甚至是惟一尺度。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好学生;不听话的,就不是好孩子、好学生。我们的学生在教师面前,只须绝对“听话”,而无须“对话”交流。因为差不多在每一个成年人的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看法:儿童是受教育的对象,儿童的一切理应由成人做出决定、安排,并形成一种似乎已深入成年人心的观念——只要儿童学会了听话,就是最大的教育成功。这种观念被一代一代的人传了下去。家长喜欢听话、顺从的子女;教师喜欢百依百顺、亦步亦趋跟着走的学生,欣赏鸦雀无声、坐姿划一的课堂氛围。正如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予以深刻揭示的:“中国的一般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是好孩子……而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按这样的思路及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是循规蹈矩、缺乏生气、死读书的书呆子。我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在强调孩子听话顺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泯灭了孩子们爱动、好奇、勇敢及冒险的天性,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中极须具备的素质,它们是创新的真正源泉。

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这种传统的接受式教育确实培养了孩子“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教育方式,否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巨大潜能,它不仅妨碍了儿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而且扼杀了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更有甚者,这种陈旧观念的后果是以牺牲儿童个性和人格的正常发挥、发展为代价的,是非常不利于各种奇才的培养和成长的。这种教育从丧失儿童的心灵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告终。儿童虽然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学习的主动权与自由,他们到处被“听话”的告诫压制太长久了,以至于我们很少看见他们处于自由状态中,他们的个性、志趣、爱好、创新精神几乎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总是带着身不由己的表情。一个个本来各具潜质的主体,统统被磨炼成了一个规格的标准“板鸭”。这样做根本就没有把儿童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有活力的人来看待,是对儿童的极端不尊重。

不难看出,“听话”的背后,掩藏着成年人的权威心态,希望能保持自身的权威地位,能够得到孩子的尊重。作为学生,当然应该尊重教师;反过来说,作为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现实的状况是,我们的教师要求受到学生尊重,如果稍微有点不尊重的行为或语言,就感到受不了。可是,当我们一味用“听话”来训诫儿童时,这本身就是对儿童的不尊重,此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感受?为什么不换一下位去考虑一下他们那时的感受?殊不知,教育培养儿童的前提是尊重儿童,而尊重儿童首先是尊重儿童的心灵、感受、思想、行为以及特点等。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主席汉姆伯格先生对体现《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的四个原则做了如下说明:第一,任何事情凡涉及儿童,必须以儿童的利益为重;第二,尊重儿童的尊严,这同儿童发展的生存权利有关,是提高儿童生存与发展的质量问题;第三,尊重儿童的意见和观点,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涉及儿童本人的利益,必须认真听取儿童本人的意见;第四,坚决杜绝歧视的倾向。毫无疑问,缺乏尊重的所谓教育和培养就有可能成为对儿童利益的伤害,也许其恶劣影响是成人永远不能弥补,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的。更何况尊重是相互的,因为人与人生而平等。但我们的传统观念历来只强调学生尊重教师,强调学生服从管教,而不对教师提出相应的规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误区。其实,学生的在心里都是尊重师长的,但如果这种尊重换来的是不尊重,那谁还会相信这种观念及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教育呢?

鉴于此,我们应该强烈呼吁:

首先,教师不能无视儿童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而应把孩子当作人,当做同成人一样的人,赋予他们以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

其次,教师再也不能用“听话”这个紧箍咒来束缚孩子,而应给孩子以自由,取消过分的强制和约束,更多的是鼓励、启发和诱导;

再次,尽可能地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