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19285200000006

第6章 误区二不审势即宽严皆误(3)

有一次,我从她班教室外面走过,班里好像是在上数学课,里面乱哄哄的。听其他老师说,她班学生“没形”,意思是没规矩。学校里搞全校性集体活动,她班的队伍总让人感觉松松垮垮。

后来,她在办公室里常发感慨,说:“学生就是欠治,你把他当朋友对待,他反而不知自己姓什么了。”最后,她的“坚持正面教育”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无奈,她又恢复了“横眉竖眼”。当然,她的“横眉竖眼”只是相对过去的“慈眉善目”而言,她是“凶”不起来的。为此,她很为学生感到悲哀。这位怀着美好愿望要“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的班主任老师不幸失败了,原因何在?真的是因为学生“欠治”,还是因为班主任对“师生朋友关系”有不准确理解?这确实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说学生“欠治”,是这位班主任在自身之外寻找失败原因而得出的结论。

人没有不渴望受到尊重的,学生也是如此。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学生,没有道理。这位老师失败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准确定位。

老师与学生关系的正确定位,通俗地说就是“良师益友”。这里说的“良师益友”,是被赋予了崭新含义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老师是教育者、管理者,是为“良师”;另一方面,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为“益友”。教育者、管理者,是从老师职责的角度来定位,而朋友,是从人权平等与关系亲密的角度来定位。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良师益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过去,有些老师只注重自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居高临下,批评学生时离不开训斥、讽刺乃至谩骂,处理学生时离不开体罚与变相体罚。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听话,才好管理,才不违反纪律,才能好好学习。这种老师只是学生的“师”,而不是学生的“友”。

举个例子来说吧:某学习困难学生上学忘记带数学课本。班主任老师发现了,立刻沉下脸来,当着周围的学生说:“你不傻不呆,怎么净干这不长脑子的事?明天还能忘吗?明天还能忘吗?说话呀!下课没比你闹得欢的,怎么这会儿变哑巴了?告诉你,明天再忘带,罚你下楼做200个蛙跳,听见了吗?!”

学生忘记带课本,他自己就很着急,因为毕竟学习不方便。老师不说他,他以后也会记着这事。再说学生忘记带课本,不属于违纪行为,只需提醒,无须处罚。老师当着周围学生的面对他连讽带刺,毫不顾及他的尊严,还威胁要让他“做200个蛙跳”进行处罚,实在是太过分。懂得学生心理,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遇到这种事,只需温和地说一句“这次先和同位看一本吧,以后别再忘了”,问题就解决了。

前面提到的“做学生朋友”而导致失败的那位班主任老师,只是强化了师生平等、关系密切这个方面,而忽略了老师是教育者管理者这个方面。这样说,她可能会感到冤枉,因为她不会认为自己没有尽教育者管理者的责任。这类老师往往把“教育者管理者的责任”简单地理解成自己认真教学和找学生促膝谈心之类。这种理解是比较偏狭的。

因此,教师要准确认识什么是教育管理职责。

老师的教育管理职责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是尊重和保障在班集体中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其核心是“严格执法”。“严格”不同于“严厉”。“严厉”中包含着不尊重学生,包含着处理失当或处理过重。“学生朋友型”老师将严格与严厉混为一谈,在抛弃严厉的同时,将严格也一并抛弃了。

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离不开为“尊重和保障在班集体中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会在一定的规范下学习和生活,在实现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其他同学同样具有的权利。

学生中每天都有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发生,需要老师处理。处理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严格,过“度”就是严厉,不及就等于放纵。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违纪学生,就是“尊重和保障在班集体中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否则,就是对学生权利的漠视。当然,学生违纪并不一定都侵害其他学生的权利,有时是没有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像逃避做卫生值日,不完成教师布置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等等。严厉不可取,放纵不可取,教师要掌握好尺度。

总之,教师就是教师,你可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但不可以单纯地和学生是“朋友关系”。

与学生“零距离”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案例:

①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为了能很好地与学生打成一片,我总是以大哥哥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需要我的地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看待,没想到尴尬的事情也随之出现了。那天,我又像往常一样到教室随便看看,只见几个女同学凑在一起谈着什么,神情很严肃的样子,我好奇地上前询问,其中一人回答道:“老师,某某想认您做叔叔。”当时我一下子愣在那里……

②在做班主任这一年里,我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吃在一起、玩在一处,与他们交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也愿意向我倾诉心里话。久而久之,我这个知心朋友已不再是他们眼中的教师形象,课下“哥哥”之称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虽然订正多次,但效果甚微。

上述案例中的班主任无疑走入了师生关系的误区,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和学生关系的尺度?怎样通过师爱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如果想把大杯里的水倒进小杯里,无论将大杯口如何紧紧地贴着小杯口沿,如何小心翼翼地倾倒,总要溢出一点点水来,假如把大杯抬高一点儿,与小杯拉开一些距离,让水流飞落小杯中,水就不会溢出来了。如果想把风筝放飞得高一点,就得让手里的线松一些。原来道理就这么简单:适当拉开一点距离,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我想师生之情也是如此。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是一个学生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他又指出:“以后情况如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怎样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作的合乎人性的触动。”受教育者能向他所爱戴的教育者敞开心扉,那将是一个彼此促使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

1.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情感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有同情、关注、呵护、尊重的情感,应摆正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与位置,以良师益友之态与每位学生坦诚相见、相处交流,应真心实意地对他们的合理需要与正当要求给予关心与满足。让学生明明白白感受到你的爱是高尚的、无私的、公正的,绝不是盲目的、泛滥的、无原则的。

2.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强调的是只有走进人的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教师担当着学校教育这个大舞台的主角,要用真诚的爱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并给予正确引导,而不应用“保姆式的爱”把学生圈在舞台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多一点对未来的期待,让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体验中长大。

3.要为学生的“依恋”心理导航

老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除父母外的最重要的可“依恋”之人,教育善于借助学生的“向师性”心理,通过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注,如周记中的中肯留言、巧妙的问候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并且能体会到这种重视是无条件的。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自身较成熟的心智,有针对性地调节自身的交往行为,让所有学生体验到:老师的爱心不含有任何功利,只是为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铺路搭桥,绝不是狭隘的“爱”。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系教授里欧·巴士卡里雅说得好:“一个理想的教师就该肯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鼓励学生筑造他们自己的桥梁。”

4.要体现适当的权威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拥有明智的权威,尤其是成年人对儿童的这种权威,是一种巨大的创造性活动,是对儿童的思想感情世界进行深入而真诚的理解,懂得儿童的语言,使自己保持一点儿童的气质,但同时又不把自己和儿童等同起来。”因此教师要通过学生所赋予的内在权威,将师爱放在民主的平台上,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威,并能对学生明智地使用权威,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储备加大权威的“砝码”,提高师爱的质量,做真正的教育者、学生生活的导师、心目中的朋友。

总之,教师要做到“适时缺位”,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充分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自我教育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