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他们认为改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像改变自己的身高那样困难。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学习的天赋,总觉得自己是个学习失败者,而其他人则比自己更加擅长于学习。或许,你对自己的学习也抱有上述想法。
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自己在平时学习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最为关键的。
习惯是后天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较为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特征,即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行为的需要的特殊倾向。只有使某些行为方式达到自觉化的程度,人才有可能把意识精力集中地用在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等主要方面。当然,这里指的是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实际上,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学习技能等综合因素经济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使学习变为容易的能力。
学习习惯到底有多大魔力?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从人体生理角度讲,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去做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去上课;上课铃声一响自觉回到教室;放学回家自动完成作业。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而没有养成这些习惯的人来做这些事情,就不能从容应付,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达不到理想状态。
二、从心理角度讲,它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习惯时说:“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了。毕竟你想都不用想就去刷牙,这是习惯。”撒切尔所说的 “想都不用想”,实际上就是受习惯支配着的下意识在发挥作用。这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是多有体现的。同样道理,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贪玩不利于学习,可是往往还是克制不住自己。这实际就是潜意识在支配他,在他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强烈的贪玩的欲望,即使他拼命压制自己玩耍的欲望,也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学习。相反,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学习变成了一种需要,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不学习便难受。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那并不是一种巧合一种运气,而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与外界刺激,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保持着必然联系。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梦中看见他日思夜想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方面的潜意识。这说明潜意识的作用何其之大,这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魔力!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起到如下作用:首先,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习高效率的具体操作方式。学习缺乏效率,学习活动就不能有效地形成结构化的智力活动和知识结构,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学习。
其次,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著名教育家珀金斯认为,培养运用策略性知识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策略性知识的能力包括学习的学习技能及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的能力,而学习习惯是学生运用策略性知识的重要基础。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说,学习习惯养成是带有根本性的学习策略。
最后,从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个体的一种需要,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重要条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当时,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很多旁听者都以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会说出某个著名的大学或者实验室。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一旁非常吃惊的记者又问:“那么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的回答还是出乎别人的意料之外:“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并非谦言,这最意想不到的答案正是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请看下面这个案例。日本心理学家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因此,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试想一棵带有枝枝叉叉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要从小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生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性格、习惯各方面正好定型,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是当务之急。
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串友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3000个常用字记住了,3000个英语单词也记住了;记乘法口诀,是每天起床穿衣时妈妈教一句他学一句记一句。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另外,周峰每天有固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地学习,该玩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略有走神,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由于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一个人到了30岁才去考虑如何培养学习习惯的问题时,这个人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因很简单,他在前三十年中养成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很难改变。试想,一个人如何去改变已经养成了三十年的习惯呢?
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我们了解了养成良好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规律之后,让我们来看看应该怎么做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需要哪些步骤呢?首先,要循序渐进,禁忌心浮气躁。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要有耐心地付诸行动。在区分主次、难易之后,从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展,然后按部就班地落实贯彻自己的计划,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在这里,常立志的人就是那种很想好好做,但是做不好,于是朝三暮四的人。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就像背英语单词,计划每天要记20个单词,就要一天不落地去记,不给自己任何放松的理由,长此以往,每天20个单词就不再是一项强制性的任务,而变成了每日必做的功课。另外,要学会在简单重复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习惯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训练的结果。许多习惯是在无意识的多次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从心理学角度说,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形成。
第二,要学会自我控制。在培养学习习惯的初期,在自制力还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达到约束自己行为的目的。因为人的行为本身,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学生自己已经认识到滥看课外小说的危害,不想再将学习时间浪费在小说上。但是,很多学生下课或者放学时一经过出租小说的书屋就把握不住自己,神使鬼差地进去了。因此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要安排好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按时学习,适时休息。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如果发现自己实在很难抵制某些活动的诱惑,可以请求父母或者老师、同学进行帮忙,让他们约束自己的活动时间以及方式,在必要时,还可以要求他们对自己提供一些稍微强制性的措施。在这在培养习惯的初期来讲,尤为重要。
第三,一旦出现偏差,就要及时进行调整。中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对自己易犯的错误时时警惕,及时发现偏差,及时做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决不能跟着感觉走,发现走的路线不对,要立即反应过来,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最后,利用习惯的 “泛化”现象,建立整体性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种刺激产生并形成习惯之后,它可以产生连锁反应,即对另一个与此刺激性质类似的刺激也可以习惯化。我们且看下面几种现象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了整理词语的习惯之后,在学习英语时也会自动地整理相关词组。工整有条理的做题风格不仅理科作业中可以体现,同样反映在文科作业中。“文理相通”,不仅体现在思维形式上的相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相通,学习方法与习惯也是相通的。在习惯初步形成,逐渐进入顺其自然状态以后,就没有必要强制自己了。这时还需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扰,二是要排除内部故障。外部干扰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离甚至脱离轨道的引力,内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时情绪不佳而放纵自己。对付外部干扰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当你的生活圈内有人向你施加不良引力时,你可以寻找理由暂时跳出这个圈子,消除不良引力,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排除内部故障的有效途径也是转移注意力。当你的内部发生故障时,如产生忧郁、悔恨、愤懑、迷恋、惋惜、忧伤等情绪波动时,你可以通过做具体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人享用终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容易引人入歧途。习惯是一种惯性的作用,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形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已有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更大的潜在能量。
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你获得期望的成绩和分数,还可以使你一辈子受用。那么,到底哪些才是你应该具有的学习习惯呢?
1、一心向学的学习习惯在诸多学习习惯中,一心向学的习惯是重中之重。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你就会有意无意地把万事万物与自身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你的大脑会随时将所获得的学习信息过滤、加工、再造,从而得到意外收获。与此同时,你将感受到学习的无比乐趣。
一心向学的人善于利用时间,他们能够见缝插针,巧妙地利用时间,从而为己所用。当一堂课结束休息时,有些人会习惯在休息放松之前尝试回忆刚刚课堂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这就是一种见缝插针的学习习惯。还有人利用等人候车的时间尝试记忆英语单词,这在善于利用时间的人看来并不足为奇。这些都是一心向学的学习习惯的表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于是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时间转化成了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逐渐形成了优势。
一心向学的人善于积累知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下意识地把注意力调到与学习相关的东西上去,直接或间接地达到学习的效果。这些人习惯于在平时休闲娱乐看电视、报纸、书籍时大多倾向于看与信息、时势相关的节目,看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相关度大的节目;而一般工人、农民则喜欢看通俗的节目,如小说、武打、枪战、歌舞、杂谈等。
此外,他们还能充分调动潜意识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的学习习惯有潜意识的作用,这种潜意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语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用来烧开水的水壶,瓦特能因此发明蒸汽机;一片普通的草叶,一次意外的割伤能让鲁班发明锯子;一个熟透落地的苹果更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普普通通的事物,在他们的脑海里却能激起涟漪,有所想有所感,于是有所成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我们在小学低年级就学过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老师家长也无数次教导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正真做到这一点。作为最起码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义无返顾地掌握这个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