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龙魂天子:千古流传的大清帝王
19312300000019

第19章 剿抚并用,扫平南明

由于摄政王多尔衮推行以圈地、投充、逃人、剃发、易服五大弊政为标志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顺治亲政之时社会很不安宁,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清斗争。清军的征剿及血腥屠杀,更激起以汉民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的反抗,其中南明永历政权得到大西农民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等的支持,在云、贵、两广一带活动;郑成功率部坚持在闽浙沿海一带斗争,这两股最大的抗清势力,不断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面对此种形势,顺治调整政策,锐意进取,进行改革。

在政治上,他积极推行宽松和安抚政策以缓和矛盾,对各地出现的反清斗争不主张一概坚决镇压。他曾多次下令兵部不得轻动大兵,允许原清兵入关时俘获的汉人奴隶回乡探亲,“投充之人犯罪与属民一体从公究治”。这对当时造成社会极度恐慌混乱的逃人法、投充法来说,虽然不能根本改变,但多少对激烈的民族、阶级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在军事上,对各地的抗清势力和抗清活动他坚持“剿抚并施”的方针,并采取先西南后东南的顺序。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尚可喜、耿继茂攻广州;八年,吴三桂进征四川;九年,敬谨亲王尼堪进攻楚、粤;十年五月,洪承畴经略湖广、广西、云南、贵州,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十二月,陈泰统帅大军驻镇湖南,对付孙可望;十一年十二月,济度征剿郑成功;十四年十二月,吴三桂等入贵州;十六年正月,吴三桂等入云南;十七年七月,罗托率军征剿郑成功。

“剿抚并用”的方针很有成效。西南方面,顺治十四年(1657年)末,孙可望因同李定国争权斗争失败投降清朝,被封为义王。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是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的英勇和名望,使得孙可望非常嫉妒。张献忠被豪格射死后,他们率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贵州一带,队伍又日益壮大,建立了以昆明为中心的政权。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请缨出击南下清军,率军出全州,在桂林外围大败清定南王孔有德,在围攻桂林城中,又逼得孔有德自杀身亡。接着北进湖南,占领衡阳,进逼长沙。李定国出师半年,拓地千里,势如破竹,诱敌深入,斩杀了清廷定远大将军尼堪。

此时,李自成和张献忠遗留下来的军事力量与南明朝形成联合抗清阵线。李定国节节胜利,又连杀清廷两大名王,国人振奋,深受鼓舞,迎来了第二次抗清斗争高潮。在此形势下,清廷曾一度打算放弃湖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七省,与南明划地议和。

然而其时作为南明实权人物的孙可望,不但不配合李定国继续收复国土,还令冯双礼部偷袭李定国。李定国击败并收服冯双礼后,他与孙可望的矛盾更为激化。

顺治十四年(1657年),已处于守势的大西军正受到清军步步进逼的时候,孙可望为了一官半爵之争,竟然合兵14万进攻李定国。逆人心而为的孙可望很快大败于李定国。众叛亲离之际,孙可望只得投进了清军的怀抱,充当了清军扫平云贵的带路人。

这次内耗使得大西军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李定国抗清形势急转直下。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清军三路会师,进军云南,攻陷昆明。永历帝朱由榔逃往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进入缅甸,永历帝被俘,处死军前,明朝统治就此断绝。

东南方面,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顺治以“海澄公”的封爵引诱郑成功投降,受到郑成功的拒绝,但其部将施琅、黄梧和其他80多名官员陆续投降,黄梧还献海禁之策,断绝沿海居民对郑成功的接济,给郑成功抗清造成很大困难。于是,郑成功退回厦门,并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这样,除了郑成功割据一方外,顺治逝世前清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统治趋于归一。

但是,在平定全国的过程中,顺治重用汉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对其过分倚重和放纵,任其长期驻扎云南、广东、福建三省,尤其是让吴三桂兼掌云南军政大权,为了一时省钱省粮,不派八旗军留守驻防,导致三藩势大,尾大不掉,最后到康熙年间爆发了几乎危及大清江山的“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