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后,最初把都城定在了洛阳。洛阳是东周的故都,是中原重镇,交通发达,定都洛阳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一个叫娄敬的大臣却向刘邦提出了迁都关中的建议。
刘邦即帝位前,娄敬长期在陇西一带任职,负责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因此,他对边疆的防务及外交事宜颇有心得。
刘邦称帝后,他来到洛阳,经由齐国人虞将军的引荐,他拜见了刘邦。当时,娄敬穿着简单的羊皮衣,虞将军要求他换件像样的朝服入宫拜见汉皇,娄敬却说:“臣衣帛,便以衣帛晋见,衣褐,便以衣褐晋见,保持我本来的面貌,不愿欺瞒天子!”虞将军将他的话转告了刘邦。一向不喜欢虚伪的刘邦觉得娄敬的话有意思,便召见了他。
娄敬对刘邦说:“听说陛下有意以洛阳为京城,想必是要追踪周朝的王迹吧?”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是不需要隐瞒的,刘邦很坦诚地回答说:“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没想到娄敬却说:“陛下这种想法,其实非常危险。”
“此话怎讲?”刘邦连忙问道。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让他感到吃惊的问题,他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娄敬说:“这是因为陛下取得天下的形势和周朝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周朝在建立以前,其先祖后稷受封于邠,积累恩德及力量,长达10余世、数百余年,至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时,力量已经非常雄厚,所以武王才能乘殷商混乱之时,攻灭殷纣王而成为天子。但是他仍将京城设在关中地区的镐京,一直到成王即位,周公为宰相,才有经营洛阳之议。他们认为洛阳位于天下的中心,诸侯由四面八方纳贡或入京述职,距离相当,交通非常方便,于是大力经营洛阳,但尽管如此,也仅仅只是把洛阳当成陪都。
“但是,经营洛阳是一把双刃剑,在此地若得到支持,自然很容易成为王;若得不到支持,则很容易招致亡国之祸。在周朝初期国力强盛时,天下和睦,诸侯、四夷莫不宾服,他们都自觉地以周天子为核心,贡礼及述职都非常及时。但是等到周朝衰落,尤其是平王东迁,以洛阳为都城后,天下诸侯便不再按时朝贡了,至于述职,诸侯们更不把它当回事,周天子也无法要求他们。这并非是周天子德行不厚,而是实力削弱,形势使然。
“今陛下起自丰沛,以蜀汉为基地,平定三秦和项羽大战于荥阳、成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尸骨于原野中者不可胜数,哭泣之声不绝。天下初定,战争的创伤尚未治愈,却要模仿周朝的成康盛世而定都洛阳,微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妥。
“相反,原来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有高山大河作为屏障,自古以来号称四塞之国,安若磐石,碰到有急难时,仅凭关中地区的户口也可以很快集结起百万雄兵。当年,秦国就是因其独有的地利、众多的人口和发达的生产力而达到空前强盛的境界的。陛下若将都城迁入关中,即使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干戈鼎沸,关中地区仍可保持安泰,帝业不会有危险。
“一般而言,与人相斗,最致命的就是扼其喉咙、压住其脊背,如此一来,对方便无法反抗。现在陛下如果能掌握关中,无疑就是取得了扼天下之咽喉、压服天下之脊背的地利优势。”
娄敬的这一席话说得非常有见地,无懈可击,直听得刘邦连声叫好,称赞这是一番了不起的高论。刘邦有意要采纳他的建议,不过迁都是大事,牵涉范围太广,不能凭自己的一句话就作出决定,于是他决定召集所有的大臣一起讨论迁都事宜。
刘邦的大臣及将领,老家多在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自然不愿意远离故土随刘邦迁入关中,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理由加以反对,而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周朝定都洛阳有数百年之福祥,而秦朝定都咸阳仅传了两代就亡国了,由此可见,关中所谓的地利优势并不能真正守住政权,况且洛阳东有成皋之险,西有淆山、渑池,北有黄河,南有伊水及洛水,它的地利条件也是非常优越的,是可以依赖的。”
这种说法也很有道理,让刘邦听了反而没有了主意,迁还是不迁呢?他迟迟不能做出决定,于是又私下去征求张良的意见。刘邦就是这样,每到关键时刻不知怎么办时,他总是要找张良帮他拿主意。
张良说:“洛阳虽然也有地利,但其腹地太小,方圆不过几百里,而且土地贫瘠,生产力薄弱。加上它地处广袤的平原上,容易四面受到敌人的包围,的确不是用武之地。而关中地区则不一样,它左边有淆山及函谷关,右边有陇山、蜀山,沃野千里,南有物产丰富的巴蜀之地,北有可以畜牧的千里草原,三面均有阻挡,易守难攻,向东一面又可居高临下控制诸侯。诸侯安定时,可以利用黄河及渭水运输的便利条件,转运天下的粮食、财货、贡品输往京师。一旦诸侯有变,则可以顺河而下东向讨逆,军队的粮秣供应根本不成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
由于在策略上刘邦一向非常信任张良,于是下令迁都关中,定都长安。
就这样,迁都之议以张良的一席画龙点睛式的评点一锤定音。刘邦及汉朝的历代皇帝都应该感谢张良,如果不是张良坚决主张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那么洛阳恐怕在刘邦死后40多年的“七国之乱”中早就灰飞烟灭了,当然西汉王朝也会短命而终,也就不会有彪炳史册的汉武盛世了。从迁都长安开始,汉王朝开始了它的长治久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