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独特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智慧的力量、意志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所以,培养女孩拥有优等人格,就等于让女孩拥有良好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行为品质,这样的女孩就会具有创造好生活的能力和获得幸福的资本。
绝不可以失去自信
有一个女孩曾经给我发邮件说,她要参加区里举办的英语大赛了。虽然是年级老师推荐的,不过也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被选中的。但是,她还是觉得心里虚虚的,担心万一不能取得好成绩,拿不到名次,会辜负大家。到时候怎么面对老师殷切的目光、同学羡慕的表情呢?唉,真是苦恼!她是多么希望去更广阔的世界展示自己,可是真的有机会了,又非常担心,连觉都睡不好。
我知道这是一个成绩不错而又积极上进的女孩,只是比较缺乏自信。因为缺乏自信,接下来的比赛对她而言可能就会是一场“带着枷锁的表演”,无法展现出她的实力和水平,于是我及时地给她做了疏导。
拥有自信,才能拥有更多
自信,是自己对自己能力、水平的信任,也就是说,自己明白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什么样的特长以及有哪些不足。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信,才能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所以,拥有自信就拥有了客观看待现实的眼光,拥有了对自己的正确预期。而不自信,则会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把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就当成困难了。
一个人有没有自信,带来的结果将是天壤之别。孙宇晨是一名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大一时,他在《萌芽》杂志发表了文章《一道论证题》,告诉人们“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大学四年后,他以北京大学历史系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
考入北京大学,这是经历了怎样的恒久的努力才实现的梦想啊!大多数人的思维可能都是这样的。但是,孙宇晨颠覆了人们的惯常思维。整个中学阶段,孙宇晨从来都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初中,他玩了三年网游。进入高中后,他对网游的热情骤减,但是对小说的兴趣开始浓厚,读书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到了高二,他的成绩“稳居倒数前十”,物理成绩尤其差,只有二三十分,孙宇晨不得不转为文科生。
这个时候,他想到常规的升学之路已经不适合自己,便开始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带着极高的期望,他先后报名参加了第八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但是却失望而归。
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再一次审视自己眼下的路该怎么走,他再一次选择了高考。为了取得好成绩,他近于严苛地为自己定下了五项要求:第一,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只留下一本《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第二,绝对不进图书馆,所有课程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获得应试的知识为目的;第四,保证晚自修的时间,3小时积极进行应试训练;第五,制订每天的计划,并严格完成。
进入高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模拟考试成绩是450分,他给自己偷偷定下冲刺目标: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渐渐地,他的成绩逼近了600分,但增长势头也就此放缓。这个时候,他又在思考怎么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就在距离高考还有6个月时,他获得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试资格。孙宇晨抛下所有顾虑,前往上海参加复试。他顺利拿到一等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给予了他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资格:高考时可于录取分数线下20分录取。而这意味着,若想考入北京大学,他还需要在剩下的5个月内将成绩再提高50分。然而,他做到了。
后来,他这样解释这种“完完全全的飞跃”:每个人的潜能其实往往是被过低的自我预期所压抑的。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不够自信,才看低了自己,错过了能做到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高看”自己一眼,因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自信女孩是培养出来的
如果哪个女孩不够自信,总是表现得畏畏缩缩,那么,我们就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因为她的不自信与她的生活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
1.分析不自信的原因,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不自信是人的自然本性,当人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基本的生存不得不依靠父母,这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扎下了“我无能”的根。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不重视培养女孩独立自主的意识,她就无法克服不自信,一旦遇到问题,不自信就会如影随形,从潜意识之中跳出来。
于是,伴随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成了养育孩子的重要内容,因为孩子有无自信关系到孩子能否拥有健全的社会化人格,是否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被我们喜爱和重视,而且家庭地位比较低,父母不够勤劳、上进,那么孩子因为缺乏温暖、经常遭到别人轻视等,就会形成对自己过低的看法。特别是在孩子自尊心建立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总是贬低孩子,孩子在做事、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就会觉得自己不行。
当女孩不断经历失败的体验的时候,她就会产生严重的挫伤感,并伴随焦虑、烦恼的情绪体验。另外,有的女孩如果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或者看到自己做事没有做好,也可能会逐渐不自信。
2.失败不是永恒的陪伴
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因为失败是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的必然过程。所以,不要为失败而沮丧、伤心,应该庆幸失败来得这么早,越早发现失败就能越早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后就能更接近成功。所以,让孩子看清失败的真正价值,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3.鼓励孩子去做
当女孩不够自信的时候,遇到困难便会把事情想象得很可怕,如此就会产生恐惧。其实,现实中的恐惧,远没有想象中的恐惧那么可怕。一旦着手解决,就会发现现实中的事情比想象中的要容易且顺利得多。所以,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尽全力去做,不要太在意结果,更有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因为做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和外界的过程。有了丰富的经验,当然就有了自信。
4.多肯定女孩的优点
有的女孩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因为父母对她要求过高,导致孩子不敢对自己放松,而是力争最好。但是,人无完人,没有哪个人永远处在最高处,于是,当有了不完美的表现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是无能的,自卑感就产生了。所以,不管我们对女孩的期望有多高,都不能超过女孩的能力范围,即使有一些不足,也要肯定女孩的努力,让女孩看到自己的优势,这样,她们才会有劲头去奋斗。
随着女孩的成长,她们对自己的要求会不自觉地提高,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到孩子哪些表现是下了很大的决定或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实现的,不管孩子自己满意不满意,我们都要给予肯定,这样,有利于强化孩子挑战自己的意识。而当一个女孩不断地做挑战自己能力的事情的时候,她的自我效能感其实就已经很高了,已经很有自信了。
“近视”容易打退堂鼓
一位妈妈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情。她的女儿和班里的一位同学相约去学跆拳道,因为很多人说学习跆拳道可以强身健体、益智防身,这样,就不会害怕被坏人欺负了。可是,学了几天,女儿就不去了。妈妈问为什么,女儿说:“我要学多久才能打得过别人呢?这么浪费时间,还不如让爸爸妈妈保护我呢!”妈妈明白了,女儿是嫌战斗力提升得慢。
这位妈妈说,不光这件事,很多事情女儿都会半路打退堂鼓。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如果这家超市没有,妈妈要去另一家超市看看的时候,女儿就会说:“买别的吧,下次再去那家呗!”
妈妈问:“女儿这样,是不是眼光看得太近了啊?这样善变,没有坚持力,将来怎么能够做成一件事啊?我真担心她有一天做饭的时候,突然不想做了,那一家人还不得饿肚子啊。”
我觉得这位妈妈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只盯着眼前,那么,她就会错过人生的很多美好风景,因为很多事情是需要坚持和等待的,否则,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坚持,让人生不一样
如果我们要讨论哪个特质对于成功的贡献最大,我觉得一定是坚持。即使有的聪明人轻易就获得了成功,如果他不坚持,那么他迟早有一天会被一个坚持做下去的“笨人”赶上,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我觉得缺乏耐性的孩子非常有必要读一读。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有名的大哲学家,他在教育上特别擅长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有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个同学坚持了?”有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八成。
一年过去了,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可见,即使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谁做到了坚持,谁距离成功就近。
为什么甩手这样简单的事情,有那么多学生都难以坚持呢?因为坚持需要控制自己,而对于孩子来讲最难的事情就是控制自己;另外,坚持需要抗拒乏味,同样一件事情,做久了就会觉得没有乐趣,便难以坚持了。所以说,坚持不容易,要孩子具有坚持到底的品质,需要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
小女子也要有坚持力
要培养一个能坚持的女孩,父母首先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女儿,自己家境好,就认为女儿不需要像男孩和家境一般的孩子那样去拼搏,而要觉得坚持是一个人的基本意志品质,拥有了坚持力才能把握住自己,掌控好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培养坚持力才具有可行性。
1.采用目标激励法
我们知道,目标是对未来计划的预期,是引导和保持行为动力的一种方法。目标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结果,当一个人有了某个目标后,就拥有了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的劲头。所以,目标具有激励的作用。
如果我们经常跟女儿一起制定目标,就会对女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我们想培养女儿晨跑的习惯,就可以通过设置目标的方式来实现。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把目标设置得小一些,比如,跑1公里;坚持一段时间后,女儿如果能够接受,那就进入第二阶段,适当地把跑步的路程延长。当然,这一目标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总之,我们采用设置目标的方法,对女儿的鼓励作用很强大。只是要注意,为了不让女儿“望目标生畏”,我们可以采用“分段实现大目标”、“得寸进尺法”等。不要担心我们这么做会引起孩子反感,因为孩子本身是积极、向上的。当女孩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她们的兴趣就会被逐渐培养起来,她们那种往上发展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2.把握好让女孩坚持的前提
当女孩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她能够把事情做完。如果她们半途而废,我们就会不高兴,有的家长甚至会呵斥女儿几句。其实,孩子不能坚持做完,是因为自我感觉变差,她们心里也会很不舒服。而且大脑里因为有了“这件事我不行”的记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就会有一种本能的逃避心理。所以,越是年龄小的女孩,挫折对她们的伤害越大。反之,成功对她们的鼓励也会越强。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坚持下去,就要事先考虑周全,要想到女孩的承受能力和事情的难易度,只有二者相匹配,才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坚持力。否则,会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3.不要急功近利
如果我们太急功近利,恨不得孩子学几天就会弹整首曲子、没进过厨房就能炒出一盘味道不错的菜,那么,我们就会嫌弃孩子能力不够。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就把颠倒了的科学规律直接灌输给了孩子,使得孩子变得没有耐性、不懂坚持。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太急功近利,而需要循序渐进,让孩子自然成长。
知足的女孩,很美丽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讲一位女孩,说他们班的郝明明虽然学习上不拔尖,各方面也不争先,但是特别有人缘,很招人喜欢。每次自习课,他站在讲台后,都觉得这个女孩看着就舒服,长相虽然不是那种天生丽质型的,但是气度却不差,一张小脸上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享受我自己的幸福,不耽误别人快乐”的讯息。
在班里,这个女孩对谁都一视同仁,没跟同学吵过架,即使吃亏了也看不出委屈,更不会争执不休,默默走开后就做别的事情去了。但是,女孩不傻,在跟自己不投脾气的人面前较少说话。学习任务她完成得很及时,班里的工作她也都积极参加,尤其劳动的时候,她总是做得最快最好。有一次班里大扫除,因为有其他的活动,很多同学都忘记了,这位老师去班里查看,就看到她自己在默默地扫地。
这位老师说:“我经常琢磨这个女孩的性格,后来我想,这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孩,她的索取心、计较心较少,所以愿意付出。这样的心性使她看上去更加从容、美丽。她自己也很快乐。”
快乐的前提:知足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认为一个人是应该知足常乐,还是应该不断进取?我说,你认为知足常乐和不断进取是相悖的吗?其实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啊!她不解。我说,知足是一种心态,是对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的满足,这样的人精神会非常愉悦!当然,知足者虽然满足于当下的状态,但是,他们仍然是孜孜以求的,因为他们更加懂得不进则退。他们看明白了事情的发展规律,懂得当下只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个阶段,以后怎么样,跟当下紧密相连,因为当下的做法决定着自己以后的状态。因此,知足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满足于当下,因为他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因为即使“深陷沟渠也能仰望青云”。
如果一个人不知足,那么就会对当下的状态总是处于一种不满足、不满意的状态,内心无法保持平衡,就不快乐了。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不知足的人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