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心理常识
19552000000003

第3章 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个思维认知心理效应(1)

相关的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

的经历。“似曾相识”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几乎都会发生,它是如此普遍,可事实上,心理专家说,大多数的“似曾相识”都是一场大脑营造的骗局……你有没有在百度、Google搜索过你自己?

经常上网的人,会在各种网站留下自己的足迹,比如发过的帖子,写过的博客。时间长了,许多人都会不定时地在百度或Google搜索有关于自己的信息。比如名字,帖子的内容,查看人气和别人的回复。

他们为什么喜欢在网上搜索自己,如果你经常上网,你有没有百度或Google的搜索栏里输入过你的名字呢?

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人的自我关注意识在起作用。虽然我们在生活中都会关注他人,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最渴望的还是多了解自己。

自我关注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心有意识的注意,并上升为对自己的受关注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会寻求确认公众的认可。潜意识中,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被群体遗忘、冷落和抛弃,这个心理意识和自我关注的需求结合起来,促使有的人想方设法地去表现自己。

功能强大的网上搜索引擎,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通过搜索自己的信息,在公共互联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我最闪亮、我最醒目”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心理学领域忽视的动机:人的内心渴望获得名气的欲望。因为互联网的出现给了人们“一夜成名”的机会,于是,经常在网上活动的人,就对搜索自己的“知名度”非常着迷。有的人还会记下每次搜索时列出的信息条目,并且加以对比,判断自己的人气较之以往是提升还是下降了。同那些觊觎真金白银的财富和社会影响力的人有所不同,他们只是希望获得某种认可的心理满足,证实自身存在的价值。

心理学家奥维尔·吉尔伯特·布里姆通过对中国和德国的一些城市的调查发现,大约有30%的成年人会经常做那种一夜成名的白日梦,有超过40%的人会想要尝试一下短暂的成名滋味。可见,成名欲望在我们的内心其实很有市场,虽然不会大张旗鼓地左右我们的行为,但却会隐秘地支配着我们的潜意识。

在最近的研究中,有关学者还发现了一个普遍的心理常识:当人被现实或某些信息提醒,意识到自己终有一天会面临死亡时,大脑总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体现自我价值最有益的事情上来,以此躲避死亡问题的烦恼。于是,人就开始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极感兴趣,这种认可发现得越多,我们从中体会到的安全感就会越多。在网上搜索自己的人气和别人的评价,恰恰能给予我们这种巨大的满足感!

从他人的认可中判断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心理的存在,就连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都不可避免。据说他一辈子只昏倒过两次,但却都发生在他的绝对权威遭受别人威胁的时候。你看,谁说我们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呢?如果这句话没有意义,那我们的人生也就变得索然无趣了!

所以,放心大胆地在网上搜索自己吧,这恰恰表明你对自身的价值还拥有非常高的关注!还有一颗希望为自己的人生做点什么的热情之心!

这个MM我在哪里见过——“似曾相识”是怎么回事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遇非常经典,宝玉当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如痴如幻地说:

“这个妹妹我在哪里见过!”现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场景:对面的那位MM对你笑了一下,你突然发现,似乎她和在什么地方见过,是个曾有一面之缘的人。但你绞尽脑汁,却总是想不起来具体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你脸红心跳,顿时就记住了她的面容,甚至还会被她的气质打动,很想上去和她说说话。

你在街头看到某个场景,突然想到了自己不久前的一个梦,现实中的这个场景跟梦中的情形相当类似。可是,你又想不起到底相似在什么地方。

相关的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

的经历。“似曾相识”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几乎都会发生,它是如此普遍,可事实上,心理专家说,大多数的“似曾相识”都是一场大脑营造的骗局,是知觉与记忆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真实的、你暂时无法想起的记忆。

科学研究表明,这是大脑中一个叫做“海马回”的区域在作祟。一位叫做利根川的生物学教授,将一只小老鼠切除了部分大脑海马回区域的神经末梢,然后将它们放到一间从未到过的房间。结果发现,它们与被放置到一间只与平常常见的略微不同的房间的反应是一样的。

这些实验小老鼠变得无法区分类似的场景。由此,生物学家得出结论,似曾相识现象是海马回区域的功能发生瞬间“短路”的结果。

不过,要想具体了解为何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开始。分类是知觉和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把信息经过详细的分类存入大脑,以便随时提取。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的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与之相匹配,寻找让我们满意的答案。此时,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某种类似的经历匹配上,就会让我们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经历再平常不过。我们的记忆非常庞杂,每天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事物,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那么,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记忆短路的有趣体验呢?心理学家认为,“似曾相识”大多发生在我们情绪不稳定的时候。

在我们的一生中,青春期和更年期这两个阶段,身体的内分泌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十分活跃。所以,这时是最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现象的时候。像一些俊男靓女,他们相遇时极容易一见钟情,擦出爱情的火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为什么人们总觉得青皮桔子一定是酸的?

太太买了两斤青皮桔子回家,拿出几个来让先生吃。先生抬头看一眼就摇头,说:

“太酸了,不吃不吃。”太太把一个剥了皮,自己尝了尝,说:

“吃吧,一点都不酸。”先生却还是狐疑地仔细观察着太太的表情,并不伸手来拿,好像太太在有意骗他似的。实际上太太的话是对的,她买的这些青皮桔子并不酸。

休闲的周末,你沿着公园幽静的小径散步,看到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墨镜的人出现在不远处的树下。你的第一反应就是:

这八成是个坏家伙,正在这里酝酿一件危害他人的犯罪行为!你会放慢脚步,警惕地观察着他,随时准备逃走或报警。可事实上,这个人的心眼儿好极了,他刚才还在马路上帮助一位盲人安全地走过了斑马线。他到这座公园,不过是想休息一下。

那么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感觉呢?为何会对特定的人或物有如此鲜明固定的印象呢?这和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分不开的。我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非常容易产生比较固定、笼统和概括的看法,最终形成了刻板印象的心理定律。比如看到香港电影演员成奎安,就想到大反派,尽管他实际上非常善良;看到打扮妖艳的女子,就觉得她不正经;听说一个老实人进了监狱,怎么也难以接受。

这就是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青皮桔子都是酸的,但因为我们吃到青皮桔子十有八九都被酸得牙疼,因此看到这种桔子就毫不犹豫地想到“酸”字,根本不用尝,心里已经下了断语。

在人际交往中,刻板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像一些俗语,就带有这方面的印记。“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两句话把所有的长沙女子都概括了,看似形象,其实一点都不客观。遇到山东人,大部分人就觉得对方忠厚老实。提起北京人,人们就认为对方油嘴滑舌。其实都是刻板印象在左右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一种笼统现象精确化,这对于个体是不公平的。

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将印象精确到他们每一个人,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去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得出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反过来,我们就会把这个大概的印象,套用到他们的每一个人身上了。

心理学家认为,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一方面,在我们从大方向判断事情的时候比较省时省力,这是刻板印象的好处;另一方面,它也会带给我们尴尬和无奈,像一些男性推销员,他们上门拜访时经常被拒绝入内。就是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房主看到陌生男人容易联想到入室抢劫等危险行为,因此,目前从事推销工作的大多是柔弱的女性,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在生活中,既要得利用刻板印象的优点,对一些事物的整体性进行概括,又不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在与人交往时,绝不能被“刻板的印象”遮住了双眼。对于一个具体的交往对象,还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最可靠!

眼不见为净——吃半只苍蝇比吃一只苍蝇更恶心

有一句俗语叫做:“万物眼不见为净,万事耳不闻为静。”就是说,人们总怀有这种心理:看不见的东西,权当是干净的;不去听那些让人烦心的事情,心灵也就清静了。

两个人到小饭馆吃饭,菜里有两只死苍蝇。一个人夹起菜,一口吞下一只苍蝇,什么都没看到,他觉得这菜很好吃,很卫生。另一个人,也是一口,却吃下了半只苍蝇,另一半从舌尖掉到了桌上。他看到了,顿时恶心得又蹦又跳,叫来老板,愤怒得像食物中毒。可是那位吞了整只苍蝇的伙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眼不见为净”会有这么大的心理效果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这是出于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是一个人的心理对某种现象的“否定”作用。所谓否定作用,就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

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通过将已发生而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尽管心中明知这一切是存在的,但因为没有看见,所以心理得到了安慰。这种防卫术能使我们从某种难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以借此逃避一些难以忍受的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的焦虑。

像一些小孩,他们不慎打碎了花瓶或杯子,闯下了会让父母生气的大祸。于是,他们就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不敢再看已被打破的东西。这种情形,就如同沙漠里的鸵鸟,当被敌人追赶而难以逃脱时,就把头埋进沙里,把屁股露在外面。如此一来,尽管担心的事情仍有可能发生,但因为眼睛看不见,形成的心理刺激就不会那么强烈,从而减轻了心理上的痛苦。

眼不见为净的心理,就是“否定作用”的表现,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它。

有一天,汉武帝与寿王和东方朔谈及有关什么东西最干净的问题。

汉武帝问:

“世上以何为净?”

寿王回答说:“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均以水而得洁净。东西脏了,经过水洗就得洁净;身体污秽了,用水冲洗也能尘垢尽除。”

东方朔听了以后不以为然,反问道:“假如有人把尿液渗入酒里,请问如何以水为净呢?”

汉武帝听后深觉有理,就问东方朔:

“依你之见,以何为净呢?”

东方朔回答:

“臣以为‘眼不见为净’!”

汉武帝再问:

“眼不见为净,那世上又以何物最为污浊呢?”

东方朔回答说:

“那只在于见与不见的分别罢了!”

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其实,东方朔的答案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是看不见的食物,还是摸不着的心灵,都没有绝对的洁净。你看得见,它就是肮脏的;你看不见,它就是干净的!如何权宜衡量,就取决于我们自己实际的心理需要。但是只要不刻意地回避现实,逃避困难,偶尔“眼不见为净”一回,摆脱不必要的尴尬,又有何不可呢?

“苏东坡效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在哲学层面上,这无异于最形而上的人类提问,但在心理学上,这其实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即,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定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东坡诗中的名句,喻意人们总是难以正确地认识自己。故而,这个心理学命题,又被称为苏东坡效应。想知道“我是谁”,就要找到自我;想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要认清使命,找到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地认识。

从某种意义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

有一个笑话,很形象地反映了这个现象:在古代,有一位官府的差人押解着一位犯罪的和尚去外地流放。晚上住店的时候,和尚将差人灌醉,并且剃光他的头发,一溜烟地逃走了。差人醒了,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他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转惊为喜:

“幸好和尚还在。”可是随之又困惑不解地问:

“我到哪里去了呢?”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认知错误、定位混淆。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和尚跑了,但留下了光头的特征,一时之间欺骗了差人,让他发生了判断失误和定位迷失。于是,在他身上就发生了“苏东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