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职员对公司的工作毫不关心时,就表示他对自己本身的生活也不关心。对工作或职业场所,无论是否感到有趣都是个人的感受问题,也是关心与否的问题,倘若失去了兴趣和关心,这就是个消极的人,这种人最好还是辞去现有的工作,去寻求自己感到兴趣能予以关心的工作,这样对自己或别人都有利。
任何一个职员,都要经常在工作中提出问题或建议,而且比较中肯,这样你才会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是个有时也有些意见,却认为“提出来也没有用,反正上级不会采用”的人,觉得是自找麻烦,而且自我逃避,那么你就是个缺乏勇气的人。
你若想在这公司干下去,并希望它更快发展,那你就一定会发现,“这样不行,这一点一定要这样改”等等的问题。为了使公司更为健全,更为壮大,你应向上司提出意见与感想。公司很期盼这种有热忱的职员。
凡事皆应循规蹈矩,若不按轨道行驶则会出轨翻覆。所谓“轨道”到底是指什么呢·即提出意见时不要有损于上司的尊严,这才是应有的“轨道”。另外,不要强调自我的私怨,这也是一种“轨道”。
你提的建议必须是合理的,是站在单位或大家立场上的。还有,不要让你的上司认为:“这家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才提出这个意见”。能做到以上两点,上司极有可能采用你的意见。当然,你本身的工作表现也要在水平以上,以得到上司的肯定为前提。而不向上司提出建议的人定无成就。
处理好与上司之间的关系
企业里的任何一个员工要想在企业里左右逢源,或者是想得到上司的器重,就必须与上司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绝对不会是自大、自负的结果,应该是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础上,懂得为上司着想,必要时,帮助上司处理某些工作。要跟上司协调好关系,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上司
要想与上司协调好关系就少不了尊重上司这一环节。只有你对上司表示了尊重,他才能尊重你。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上司也不例外,他们都有争取社会承认、希望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当然尊重是相互之间进行的,但作为下级,则应该表现得积极主动一些。
员工对上司不仅要有最基本的尊重,而且还要尊重上司一些合理的习惯、性格和方式。在习惯方面,有的以工作为中心;有的以关系为中心;有的习惯于使用表扬;有的习惯于使用批评。在性格方面,有的外向,善于交际和言谈;有的内向,不善交际;有的性情较急,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有的则性子较慢,做事不慌不忙。在做事方式方面,有的比较专制,遇事喜欢一个人拍板,他只要求员工服从和执行;有的比较民主,遇事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力求上下融洽一致。要协调好与上司的关系就应该注意到方方面面,上下齐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2.学会服从
服从,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没有服从意识的员工,不管他是多么有能力,他的上司都不会器重他,因为他不服从上司的安排,上司也就无法器重他。上司只会重用那些懂得服从又有能力的人。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恭敬不如从命。”面对上司,下级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服从。下级不服从上级,就无法开展工作,也就不能保持正常工作关系,上级和下级也就无法融洽相处,更谈不上工作默契。服从也是上司观察和评价自己员工的一个尺度。
服从也分两种情况,主动服从和被动服从。主动服从的人懂得服从的艺术。主动服从的人做事有智慧,善于观察,凡事主动出击,经常能让上司满意地感受到他的命令已被圆满地执行,并且收获很大。主动服从的人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而被动服从的人则根本不懂得服从的艺术,他仅仅把上司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地应付了事,不重视信息的反馈,机械地做事,根本无法给上司留下深刻的印象,吃力不讨好。
3.主动替上司排忧解难
不可否认,很多上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聪明能干,能够替自己冲锋陷阵、分忧解难,因为上司不是万能的人,他在决策方面也会有失误,他在其他方面也会遇到困难和麻烦。你要想得到上司的赏识,就应该主动替上司排忧解难。当然替上司排忧解难的时候也要量力而行,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当上司与其他员工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主动为上司解释并做协调工作,这样做最终还是有益于员工利益的。作为上司,当自己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得到了支持,他肯定会把支持他的人视为知己。
上司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工作和承担很多的责任,他内心深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不应该把一些道听途说和未经证实的信息以及谣言告诉给你的上司,从而增加上司的负担,要知道上司采用了你传达的这些错误的讯息很可能会让他在工作上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果不堪设想。
上司的脸色会因遭遇不幸的事情而改变。他肯定不会告诉你他遭遇到的不幸,在内心里他一直会努力抑制。但是,他的脸色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苦恼的表情。你应该注意到上司那种微妙的脸色和表情的变化,在上司情感最脆弱的时候去安慰他,这才是员工应有的体谅和善意。
总之,作为员工,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服从上司的安排,尊重上司的决定,支持上司的工作。经常为上司着想,你会发现上司有不少难言的苦衷。不管在工作上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对上司不可过分依赖,避免与他发生任何正面的冲突。主动为你的上司排忧解难,你会渐渐地得到上司的器重。
关键时候帮上司一把
在某日用品公司广告部供职的杜小姐,直接管理她的是广告部主任。主任虽然接近五十岁,却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人,经常和年轻属下打成一片。
杜小姐佩服主任的原因是,公司领导层在广告方面的“主旋律”趋向于保守,而主任却一直顶着压力坚持锐意进取,前不久,公司开始新的一轮广告战,广告的载体以公共汽车车身为主,图案是公司聘请的某香港歌星拍摄的。可是,当部分广告样印上公共汽车车身后,歌星的头部刚好在车窗位置。当车窗开启后,歌星的人和身子就被分隔了,远远看去非常难看。公司董事长对这次广告非常不满意,当着广告部员工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主任。
在同事们都在一边旁观时,杜小姐挺身而出,主动承认广告策划是主任的意思,但是图案的大小和排列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当她承诺会在最快的时间内交出新的广告案时,董事长便没有继续斥责主任。刚才还灰头土脸的主任挽回了一点颜面,对杜小姐也是一脸感激。
后来,主任获得了升迁的机会,登上公司经理的位置。主任离开后,当即提拔杜小姐坐上了广告部主任的位置。
在上司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上做他的“挡箭牌”,为他化解尴尬、窘迫的局面,会让他从内心接纳你,并心存感激。
某公司部门经理方某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有怨气,认为方经理办事失当,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方经理处境非常困难。
这时秘书小林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方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听到这些,大家对方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小林接着说,方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很难过,表示下月一定想办法补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补回来。小林又对大家讲,其实这次失误除方经理的责任外,我们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方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
小林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小林的做法却使方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方经理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很快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林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方经理当然另眼有加,善于为领导排犹解难,对于升迁竞争的确是有利的。
在关键时刻,在你的上级是最需要的时刻,你能够及时而勇敢地、得体而巧妙地站出来,为他解除尴尬、窘迫的局面,这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你会突然发现,原来比较一般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原来只是工作上的关系,增加了感情上的色彩;原来对你的评价一般,而现在一下子发现了你更多的优点,你原来的缺点也似乎得到了“重新解释”。甚至你会发现,你的晋升之日已经指日可待了。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交往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件事情明明是上一级领导耽误了或处理不当,可在追究责任时,上面却指责自己没有及时汇报,或汇报不准确。例如,某单位秘书科的小李在接到一家客户的生意电报之后,立即向经理作了汇报。可就在汇报的时候,经理正在与另一位客人说话,听了小李的汇报后,他只是点点头,说了声:“我知道了。”便继续与客人会谈。
两天以后,经理一个电话把小李刚到了办公室,怒气冲冲地质问小李为什么不把那家客户打来的生意电报告诉他,以至于耽误了一大笔交易。莫名其妙的小李本想向经理申辩两句,表示自己已经向他作了及时的汇报,只是当时他在谈话而忘了。可经理连珠炮式的指责简直使她没有插话的机会,而站在一旁的经理办公室主任老赵也一个劲地向小李使眼色,暗示她不要申辩。这更是弄得小李糊涂不解。
经理发完火后,便立即叫小李走了。一块出来的老赵告诉小李,如果你当时与经理申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听了老赵的话,小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弄不清其中的奥秘。事情过了很久,小李才逐渐明白了个中的三昧。
原来,这位经理也知道小李已经向他汇报过了,也的确是他自己由于当时谈话过于兴奋而忘记了此事。但是,他可不能因此而在公司里丢脸,让别人知道他渎职,耽误了公司的生意,他必须找一个替罪羊,以此而为自己开脱。所以,经理的发怒与其说是针对小李,还不如说是给全公司听的。但是,如果小李不明事理,反而据理力争,这样,不仅不会得到经理的承认,而且很可能因此而被解雇。
所以,在一些小事情上,特别是没有太大干系的事情上,给上司错怪了,便大可不必去申辩。因为,上司总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希望不出大乱子,希望大家都听他的。如果你为了一点小事便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申辩,以至于给上司造成种种过多的麻烦,那尽管你的申辩是正确的、有力的,其客观效果也并不好,反而会使上司讨厌你,认为你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所以说,适当地“糊涂”是医治这种情绪病的良方。对人对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大可“糊涂”待之。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予以申辩,使用的语言和态度如何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除了考虑到当时上司的心情以及上司的性格特点与工作方式以外,非常重要的是,你切不可表现出一种蒙受冤枉的委屈状,而应该表现出一种非常豁达的态度,首先肯定对方也许是无意中错怪了自己,这样,便给对方一个很好的台阶,以便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另外一点是,在申辩过程中,最好是多用事实讲话,用事实证明自己没错,而不要直接地用语言表示自己没有责任。最好是避免在语言中出现:“不是我的错”、“我没有责任”之类的话,以免直接地刺激对方,使对方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