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爸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959900000039

第39章 勇于创新--孩子走向成功的动力(4)

盖茨是一个工作狂。尽管他在为人处世时表现得极其单纯和幼稚。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单纯和执着,成就了他的今日。盖茨热衷于工作,这种品质从他的中学时期就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电脑房钻研电腑的时候,还是在玩扑克的时候,他常常都是废寝忘食,不知疲倦。1974年,盖茨在哈佛大学上二年级,他迷恋上了玩扑克牌,以后,扑克和讣算机消耗掉r他大部分的时间。盖茨做任何事情都会表现得异常专注,玩扑克也是一样,他第一次玩得很糟糕,但是并不气馁,他懂得吸取经验,并最终成为扑克高手。

哈佛大学里囊括了成绩优异的学生,盖茨的很多门学科成绩都不足其中最好的,但他在计算机方面的才能却无人可以匹敌,连他的导师也为他的聪明才智所惊奇,更为他那旺盛而充沛的精力而赞叹。他的导师说:“盖茨在一开始时就展现出了在计算机行业中的远大前程,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比尔·盖茨在计算机方面是有天赋的,但是致使他在这方而有所建树的,最终还是他的个性。

在他成立公司之后,秘书常常会在上班的时候惊奇地发现,盖茨正躺在地板上睡觉。盖茨常在夜晚或凌晨向其下属发送电子邮件,很多编程人员都会发现自己收到的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都是在他们已入睡时下达的。盖茨有在夜晚检查编程人员所编写的程序的习惯,他会在深夜中提出自己的评价。他的工作常常开始于凌晨,而且仅仅检查工作人员的程序,就需要花费数小时。

盖茨的身上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他执着、果断,但是也幼稚、简单,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勇于彰显自己。也许正是由于他这种鲜明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必力求完美,因为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想。家长应该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让他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保护孩子最为原始的天赋。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波兰儿童心理学家加林娜·菲利普立克对儿童的想象力论述道:“想象力的发育是与思维和记忆的开发,以及孩子的情绪和心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在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的生活将毫无乐趣可言。如果一个人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但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画家、发明家,也不能成为科学家、建筑师、好的法官,甚至很难做出有创造性的成就,因为创造力的根源就是想象。

孩子经常会有一奇怪的想法和念头,这些想法也许看起来很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这是孩子创造性的体现,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绝好机会。父母应该赏识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怪念头是在胡闹而阻止和训斥孩子:“这么脏,快扔了!”“别胡闹了,这样不行!”就会把孩子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让孩子不敢再有这些奇怪的念头,更不敢创新了。

其实,我们应该容忍孩子的“不同常规”,因为孩子这样做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更应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允许孩子在思维上“不听话”,这是合乎孩子独特的思维规律的;给孩子一点儿“不听话”的空间,就足保护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欲望。

尽管孩子的想法或做法有些“离谱”,但是,恰恰正是这个时候,才是孩子最有创造潜力和发展前途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适当引导,会激发孩子更具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不要用成人思维教育孩子

孩子们有着成年人所小具备的好奇与想象力,尽管他们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无穷的想象力。所以,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父母应该关注并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不要一味用成人思维教育孩子,虽然成人的思维相对成熟,但是却缺少最宝贵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孩子的创造性就会被无情扼杀。

父母应该尝试着放下成人的思维来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如果觉得孩子的想法或做法有离谱,父母也一定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横加干涉,而是要学着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合理引导,使孩子敢想敢说,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产生积极作用。

父母要尝试着转换一下自己的角色,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曾有过这些看起来似乎很怪的想法。要认识到这想法很多时候正是创造力的体现。

赏识孩子的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而培养天才的最好方法就是赏识: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赏识往往能够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赏识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能,

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创新意识给予赏识和鼓励。当孩子产生新奇的想法时,告诉孩子:“来,把你的想法详细说说!”当孩子做的事情超出常规时,对他说:“你真不简单,做出了这么有创造性的东西!”这样才能鼓励孩子敢于幻想,敢于创新。世问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有了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的。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鼓励他们付诸实践。

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得多,就会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启发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观看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等,让孩子有意识地留心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有利于头脑中表象的积累。同时,为了让孩子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孩子用语言描述出来或者父母与孩子相互描述。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父母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因此,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之处。孩子编得好、讲得好的故事,让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不断修改。天长日久,孩子的想象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当孩子们的兴趣小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象力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虽然是以形象形式为主的,但也离不开浯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让孩子准备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问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儿童想象力丰富来源于他们对实际生活的理解,思想活跃的儿童更善于幻想和虚构。对这种情况,父母们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在编造离奇和不切合实际的故事而加以打击,而应对孩子的想象力加以鼓励。而且,在特殊情况下,电不能给孩子扣以“胡闹”、“白日做梦”等帽子,而应顺着孩子的想象去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想象力是孩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人形象地把想象比做奇异的翅膀,在无际的太空中自由飞翔。聪明的父母们赶快以赏识的态度为孩子插上智能的翅膀吧,因为这是孩子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如何培养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求新能力包括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反应灵敏快捷,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产生新思想、新见解的能力,表现新奇、罕见和首创,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从多角度出发,突破原有心理定式的影响,产生新想法的过程。面对熟悉的事物,要想产生新的想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培养。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经常考考孩子茶杯除了喝茶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报纸有没有其他的功能等,让孩子突破原有功能的限制,说出它们不同的用途来,说得越多越好。还呵以启发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评价电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说说博览群书的利弊等,让孩子习惯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看问题。

一家研究机构表明,当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权威主义教育方法: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打骂式教育;他们不经常鼓励孩子,也不经常和孩子交流,喜欢拿学业成绩来衡量孩子。一种是新式的创新教育方法:父母往往更注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对孩子的做法也比较宽容。

当前,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父母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很多成年人没能完全逃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崇尚权威主义的教育,喜欢搞“一言堂”。因此,很多孩子的创新潜能成了休眠的火山,不能充分发挥。其实,中学阶段足孩子创新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如果父母在这个时期能配合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给予孩子创新的空间和动力,那么相信我们的孩子也能和上面案例中的中学生一样优秀。刨根究底是创新难得的品质。

青少年时期,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他们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与成人相比他们较少有保守性。因此,我们会看到他们热衷于各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制作活动。

孩子的这种创新需求是孩子从权威中脱离出米,走向独特自我、独立个体的一个转折点。这种创新动力如果加以适当培养,不仅可以转变成孩子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激发孩子更大的创造潜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孩子。习惯养成策略不要压抑孩子的“异想天开”。

在一些传统教育方法中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允许孩子犯错,甚至还不给予孩子一丝赞赏,这和创造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知道,创造力的培养就是要孩子自己独立思考,有不断犯错、小断改进的精神,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创意有十足的信心。试想,一个唯唯诺诺、缩手缩脚、没有自信心的人,怎么可能有创造性的成果产生?因此,我们对孩子要宽容,只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益的,不妨多鼓励、多指导。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我们才有探究的欲望,才想要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很好奇,就要注意引导,促使孩子的好奇心转变成进取的动力,而不能小视或鄙视这种好奇,让孩子探究的愿望在萌芽状态下泯灭。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阿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在两个花盆,想观察断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泥巴,没出息!”把有蚯蚓的泥巴扔出门去,这样做,可能会使孩子创新的火花永远熄灭。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创造性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于突破原有事物限制的意识,是一种不受权威影响,不受传统禁锢,处处求新求异的处事态度。中学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这样的意识,他们的新异完全是来自于他们成人感的突破,想通过新异性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作为父母,我们要利用他们对新异性的好奇,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对各种事物发表见解,也可以让他们多看些创新人物的事迹,还可以鼓励孩子参观科技展览和各种新成就展览会,激发孩子求知欲和创造欲。一孩子们有了创新的意识,那么在以后的年活中,他们就会处处留心,做出一创造性的成果来。

任何发明或创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还要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知道,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每天都要闻呛鼻的沥青焦味、承受高温的炙烤,还要不断地搅动,弄到大汗淋漓。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克服这困难,成为“镭的母亲”。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做事的时候,要让他们坚持到底不放弃。面临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们想办法突破难关。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性在飞速发展,但是并不是说他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指点,最后才能成为创新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