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不留人,更有留人处
原著
《金瓶梅》第75回:“就是刚才对着大官儿,我也没曾说甚歹话,怎就这般言语,泼口骂出来!此处不留人,更有留人处。”
释义
人总归会有生路,有办法,这里不容留人,自然另有安身容人的地方。这是对不能被人所容留的愤激之辞。
出典
南朝·陈叔宝《戏赠沈后》诗:“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例句
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丽华拜帝一章,辞以不能。丽华笑曰:‘尝闻此处不留侬,会有留侬处,安可言不能。’帝强为之操觚。”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1折:“便好道:此处不留人,自有留水处。哦,是留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第27出:“此计甚妙。正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第10出:“他贵游公子,年少才人,此处不留人,定有留人处,只好一两日间定贴此事。”明·许自昌《水浒记》第20出:“适蒙寨主峻拒,只得拜辞。俗语说得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第29出:“此处不留人,那有留人处。大姐唧唧哝哝说些什么?”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哥嫂休送我自去,去了你们得伶俐。曾见古人说得好:此处不留有留处。离了俗家门,便把头来剃。是处便为家,何但明音寺?散旦又逍遥,却不倒伶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3:“若要奉承人,卦就不准了;若说实话,又惹人怪。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4:“尝闻:此处不留侬,会有留侬处。安得言不能耶?”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金奴一家别了吴山,当日搬入城去了。正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7回:“此处不留人,更有留人处。这可与我不相干。我来,你赶我出去,可再不许说闲话了。”清·李玉《清忠谱》第2折:“我自去了,省得在这里淘气。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清·陆士谔《十尾龟》第38回:“我们舍弟也没工夫和他们争论,向李绅道:‘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清·邹必显《飞跎全传》第21回:“若还此处不留人,自然该有留人处。”清·王浚卿《冷眼观》第27回:“想将养好了,凑些盘缠钱,让他此处不留人,另找留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6回:“我儿,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何必执着,去休,去休!”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60回:“自古道:此处不留人,还有留人处。一个佛国地方,这位女菩萨和这比丘尼们全不学好,就不布施也罢,因何破口伤人?”清·无名氏《常言道》第5回:“有所闻而来,有所闻而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清·无名氏《飞花咏》第4回:“俗语说得好: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若留在本地,恐怕累人,我今将他带到别方,再怕什么?”清·无名氏《绘芳录》第51回:“俗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各显各的神通,各出各的手段。”
竹叶穿心,桃花上脸
原著
《金瓶梅》第78回:“你一盏,我一钟。须臾,竹叶穿心,桃花上脸,把一锡瓶酒吃的罄净。”《金瓶梅》第82回:“常言: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不觉竹叶穿心,桃花上脸,一个嘴儿相亲,一个腮儿厮揾,罩了灯,上床交谈。”
释义
美酒渗入心胸,红色显现脸面。意指饮酒过后,脸颊泛红,面色红润。竹叶,指美酒。桃花,指酒后的脸色犹如桃花,格外红润。
例句
元·王实甫《芙蓉亭》残剧:“你见我两朵桃花上脸来,则怕你悔后也栋梁材。”元·无名氏《留鞋记》第2折:“我这里一双柳叶眉儿皱,他那里两朵桃花上脸来。”元·施惠《幽闺记》第22出:“调和曲蘖多加料,酿成上等香醪。篱边风旆似相招。三杯倾竹叶,两脸晕红桃。不饮傍人应笑你,百钱斗酒非高。莫言村店客难邀,神仙留玉珮,卿相解金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8:“当时崔宁买将酒来,三杯两盏。正是: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道不得个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明·无名氏《万锦情林·张于湖宿女真观记》:“正是:竹叶穿心过,桃花上脸来;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灯光之下,看妙常有倾国倾城之色。”明·无名氏《隋炀帝艳史》第1回:“尉迟女酒量原浅,因文帝十分错爱,勉强吃了几杯,不觉红入四肢,两朵桃花上脸。”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8回:“命儿笑吟吟相让,饮过数杯。古语道:三杯竹叶穿心,两朵桃花上脸。”
自古人无千日好,果然花无摘下红
原著
《金瓶梅》第76回:“谁人汲得西江水,难免今朝一面羞。靡不有初鲜克终,交情似水淡长浓。自古人无千日好,果然花无摘下红。”
释义
人生不可能永远称心如意,摘下的花儿不可能鲜艳不败。喻指人情世故,终有改变。
例句
唐·刘长卿《早春》诗:“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元·史九散人《庄周梦》第1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元·高茂卿《两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明·冯梦龙《万事足》第12折:“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热心招是非,冷眼无烦恼。”明·郑若庸《玉玦记》第22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只因一着错,满盘都是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4:“人无千日好,花有几日红!你一日无钱,他翻了脸来,就认不得你。”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又每日间限定石小姐要做若干女工针指还他,倘手迟脚慢,便去捉鸡骂狗,口里好不干净哩!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29:“某官执酒劝曰:工字本是工,加力也是功,除却功边力,加系便成红。语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2回:“怎见得不上不下,进退两难。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常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自出外去当官,不管家事。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以定背后有话说。”明·于谦《翁莫恼》诗:“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清·李玉《人兽关》第11折:“自古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倘一时心变起来,那时要长不长,要短不短,悔之晚矣。”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满、美景不长,良辰难再、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保不住杯中酒不空,又怎保得座上客常满?”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25回:“从来说乐极生悲,甜中生苦;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自有天知道
原著
《金瓶梅》第21回:“不知替你顶了多少瞎缸,教人背地好不说我!奴只行好心,自有天知道罢了!”
释义
当人们所做的事情不被理解时,只有以对天发誓的方式来表明心迹。
出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卷54:“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例句
明·冯梦龙《山歌》卷7:“个样事对人前说弗得,也有天知道。”明·吴廷翰《步步娇·情词·江儿水》曲:“断头香不怕神灵报,瞒天谎不顾傍人笑,弃旧迎新圈套。想后思前,算只有老天知道!”明·徐有贞《水龙吟慢》词:“尽开怀抱,又何须较短论长;此生心应自有天知道。”清·华广生《白雪遗音》卷2:“人人都说咱俩有交,有相交,南无自有天知道。”
自知路上说话,不知草里有人
原著
《金瓶梅》第25回:“这来旺儿自知路上说话,不知草里有人。不想被同行家人来兴儿听见。”
释义
只顾着边走边说话,不提防被躲藏在草丛中的人听到了。意指事涉机密,谨防泄露。
例句
明·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卷5:“正是: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原来这泾河水府有一个巡水的夜叉,听见了百下百着之言,急转水晶宫,慌忙报与龙王道:‘祸事来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回:“他两个自己觉着这事商量了一个停妥严密,再不想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又道是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听。”清·无名氏《林兰香》第38回:“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听。向灯的也有,向火的也有。人心隔肚皮,似你这疯疯颠颠,信口开河的,不怕太岁头上动土?”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原著
《金瓶梅》第49回:“贫僧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西域天竺国密松林、齐腰峰、寒庭寺下来的梵僧,云游至此,施药济人。”
释义
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改名换姓。表明英雄好汉光明磊落,敢作敢当,无所畏惧,不隐瞒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中国古代江湖中人自我表白的经典语辞。
例句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2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陈虎的便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2折:“我三更不改名,四更不改姓。哥,我实对你说,我须不是歹人。”元·郑廷玉《金凤钗》第2折:“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处人氏,姓李名虎。”元·无名氏《还牢末》第1折:“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是宋江手下第十三个头领山儿李逵便是。”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3折:“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曹丞相手下大将夏侯惇。”元·无名氏《朱砂担》第1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铁旛竿白正的便是。”元·无名氏《争报恩》第1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枪教手徐宁是也。”元·无名氏《梁山七虎闹铜台》第1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便是梁山泊宋江手下浪里白跳头领张顺。”元·无名氏《谢金吾》第3折:“我这等去了,不为好汉。我立不更名,坐不改姓。”元·无名氏《盆儿鬼》第1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盆罐赵的便是!”元·无名氏《独角牛》第2折:“一对拳寰中第一,两只脚世上无双。自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石州马用的便是。”元·无名氏《射柳蕤丸》第3折:“某乃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则我便是大将葛监军。你来者何人?”明·朱有燉《仗义疏财》第4折:“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武松的便是。奉俺宋江哥的将令,差我和雷横接应山儿李逵、一丈青。”明·无名氏《单刀劈四寇》第4折:“兀那四个草寇你听着,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明·无名氏《大战邳彤》第2折:“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将邳岩是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青面兽杨志的便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常言道: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便是悟空,岂有假托之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个沙和尚!不要无礼,吃我一杖!”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老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王名彪。因我有些力气,这些人都呼我做摇山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5回:“你听着:我也不是你的什么大师傅,老爷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有名的赤面虎黑风大王的便是!”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0回:“吕太守,你不要慌。我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是梁山泊上好汉。”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239回:“你家太爷行不更名,住不改姓,我姓安,叫安天寿,绰号人称独角蛟。”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111回:“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更名,这位是我哥哥,姓李名珍,外号人称巡江太岁。”
观之不足,看之有余
原著
《金瓶梅》第19回:“端的四时有不卸之花,八节有长春之景。观之不足,看之有余。”《金瓶梅》第90回:“忽抬头看见一簇妇人在高阜处饮酒,内中一个长挑身材妇人,不觉心摇目荡,观之不足,看之有余,口中不言。”
释义
意指引人注目,令人关注,怎么都看不够。
例句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1折:“这庐山景致,观之不尽,玩之有余。”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3折:“左有鹿门山,右有金沙泉,前对清风霁岭,后靠明月云峰,端的是玩之不足,观之有余。”元·范康《竹叶舟》第1折:“你看殿侵碧落,树拂层云,水绕渼陂,峰临紫阁,真个观之不足,玩之有余。”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6:“今番见了这出色的人物,料想是他了,不觉三魂飘荡,七魄飞扬,一对眼睛光射定在这女子身上。真个是观之不足,看之有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秦重绕河而行,遥望十景塘桃红柳绿,湖内画船箫鼓,往来游玩,观之不足,玩之有余。”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2:“当梢而立,俨然如海棠一枝,斜映水面。唐卿观之不足,看之有余,不觉心动。”明·无名氏《宜春香质·风集》第3回:“王谦又寻了小蓬莱做下处,小孙从未到西湖,观之不尽,玩之有余。”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3:“此时东坡在西湖上,观之不足,爱之有余,政事稍有余闲,便不论晴雨,定要出游。”清·孙家振《海上繁华梦》第9回:“一路上桃翻红浪,柳映绿波,流水小桥,闲云野舍,那种天然的画景,真是观之不尽,玩之有余。”清·无名氏《雷峰塔奇传》第9回:“二人观之不尽,玩之有余,转过回廊,进入大雄宝殿,参拜三宝如来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