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2折:“我着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髅,割舍的一不做,二不休,拼了个由他咒也波咒。”元·高茂卿《两团圆》第2折:“王兽医也,一不做,二不休,拼的绕着四村上下,关厢里外,爪寻那十三年前李春梅!”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3折:“你若还不肯呵,我如今一不做,二不休,拼的打死你也!”元·王仲文《救孝子》第3折:“正是一不做,二不休,攒就文书做死囚。只等新官到来标斩字,那时方信我们两个有权谋。”元·王晔《桃花女》第3折:“我看那周公和这桃花女,一不做,二不休,少不得弄出几个人命来。”元·无名氏《朱砂担》第2折:“一不做,二不休,他说道家中有个花朵儿好媳妇,我拼的直到他家去,所算了他父亲,怕那妇人不随顺我!”元·无名氏《连环计》第4折:“我如今一不做,二不休,这老贼必死于吕布之手。”元·无名氏《冯玉兰》第2折:“一不做,二不休,落的见一个杀一个,都与我杀坏了者!”元·无名氏《谢金吾》第3折:“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谢金吾,再杀那王枢密去。”明·汤显祖《邯郸记》第21出:“一不做,二不休。卢生那厮开河三百里,开边一千里,可谓扶天翊圣大功臣矣。”明·吴世美《惊鸿记》第24出:“禄山入朝既不可,居外又不安,却叫做一不做,二不休了。”明·汪廷讷《狮吼记》第13出:“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待他来,待他来。”明·徐元《八义记》第16:“一不做,二不休,叫园丁缚一草人,衣紫穿靴象简,内藏羊肉,打扮如赵盾模样,将神獒食之。”明·杨柔胜《玉环记》第22出:“爹爹倘若回心转意,教我如何是好?如今一不做,二不休。”明·无名氏《鸣凤记》第32出:“荷得皇天鉴兹,离虎口幸脱灾危。只是那奸雄呵,一不做,二不休!雄心恐未灰。”明·无名氏《单刀劈四寇》第4折:“将军,俺一不做,二不休,随路折伐桑枣。苦害黎民,务要赶上董承,请圣人往俺西凉府去。”明·无名氏《白兔记》第10出:“休书被妹子扯碎了。一不做,二不休。”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40:“一不做,二不休,有心只是一怪,不如先下手为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与他个干净,绝了清油观的祸根罢!”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9:“若此番脱漏出去,如何饶得我过!一不做,二不休,若不斩草除根,恐有后患。”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4:“谁知此人手辣心硬,一不做,二不休,叫得先打后商量,不论银钱多少,只是那断路抢衣帽的小小强人,也必了了性命,然后动手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4:“一不做,二不休,他是个云南人,家里出来,中途到此间的,断送了他,谁人晓得!”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0回:“一不做,二不休。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罗懋登《西洋记》第30回:“你这贼秃,敢这等无礼,损伤了我的宝贝!一不做,二不休,你来,我教你吃我这一剑!”明·罗懋登《西洋记》第71回:“一不做,二不休,我到黄昏前后,还有个妙计,直教他前后左右支架不来,他才认得我哩!”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4回:“一不做,二不休!程翁死了,儿子嫩,我先靠他赖婚。”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宋江道:‘原来却在这里。’一不做,二不休,两手便来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干娘,此计甚妙!自古道: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功夫。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是这一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0回:“一不做,二不休!众好汉相助着晁某,直杀尽江州军马,方才回梁山泊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当下逆性一起,道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不做,二不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6回:“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帅领家兵,杀那和尚去来!”明·无名氏《梼杌闲评》第6回:“不妨,一不做,二不休,拿去煮了吃,只推不晓得。”明·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一不做,二不休。却是你来赶我,不是我来寻你索命。”明·无名氏《昭阳趣史》卷1:“今事已至此,一不做,二不休,快点起三千兵士,把这孽畜杀他片甲不回,以绝后患。”明·无名氏《贪欢报》第3回:“也罢,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我找人偷走他家的银子,让他早日卖老婆。”清·徐震《桃花影》第4回:“故特与兄计议可有什么妙策,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必须斩草除了根,方无后患。”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4回:“一不做,二不休。趁此时,我何不到地牢将锦娘也救了,岂不妙哉?”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回:“如今想将起来,一不做,二不休,等待夜静更深,再到勾栏院去走一遭,天幸的撞着昏君,一齐了命。”清·李雨堂《万花楼》第3回:“娘娘,如今事已至此,一不做,二不休,只须用如此如此计谋,方免后患。”清·张南庄《何典》第9回:“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聚集众人,杀入城中,救了黑漆大头鬼,再寻去路不迟。”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5回:“一不做,二不休,希真解了腰刀、包袱,倚了朴刀,把那腰刀拔出,插在腰里,取件道袍披在身上,抢到门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金桂意谓一不做,二不休,越发喊起来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5回:“忽听外面人声渐渐闹进宫来,不觉发恨道:索性给他一不做,二不休罢!”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76回:“我一不做,二不休,用调虎离山计,将他几个人调出去。我藏在屋中,等他睡了,我全要把他们结果了性命。”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其人颇有良心,人瑞客中也颇寂寞,不如老哥竟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罢。”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23回:“梁兄,这件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到臬台衙门告去,再告不准时,便到抚台衙门去告,总要伸了冤方才歇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一不做,二不休,把王中赶出去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6回:“索性让我一不做,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清·欧阳巨源《负曝闲谈》第9回:“孙老六大为惊异,一想一不做,二不休,爽性再是一拳。”清·王浚卿《冷眼观》第11回:“我的离间计已成,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斩草除根,省得逢春再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1回:“古人说:一不做,二不休。不如把个库书让过别人,很回银子,另图别业,较为上策。”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横竖我们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2回:“谁知这话被家人听见,露了个风声出去,陶起这一干人晓得了,更是气愤愤的,想了个一不做,二不休的恶主意。”清·李宝嘉《活地狱》第20回:“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给他一个断了根的办法。”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9回:“郑善昌想了一想,要是就这样空下来,以后难得起来。一不做,二不休,爽性再玩他一手罢。”清·无名氏《缀白裘·鸾钗记》:“我想一弗做,二不休,寻介一个人去杀子个小畜生,绝其后患。”清·无名氏《玉娇梨》第3回:“俗说:一不做,二不休。莫若乘他不在,弄一手脚,把这亲事好歹成了。”清·无名氏《狐狸缘》第15回:“咱们正是一不做,二不休的时候,洞主想个奈何他的计策,先将他制服羞辱了他,管保从今以后,道门再不敢轻易临门欺负咱们。”清·无名氏《蜃楼志》第11回:“一不做,二不休,我们还当到海丰去劫他出来,另寻安身立命之所。”清·无名氏《女开科传》第4回:“俗语说得好:一不做,二不休。除了无常,断乎不丢。”清·无名氏《锦香亭》第7回:“一不做,二不休,事已至此,丢不得手了!”清·无名氏《粉妆楼全传》第6回:“自古道:一不做,二不休。他三人虽是英雄,到底寡不敌众。”清·无名氏《施公案》第270回:“一不做,二不休,留了这小孩子,终就是祸,不如一起斩草除根。”清·无名氏《小五义》第110回:“毛二已经给他出好了,一不做,二不休,除去了这个后患吧。”清·无名氏《雅观楼》第1回:“一不做,二不休。现钟不打转撞铜。你我快活一生,连子孙都穿吃不了。”清·无名氏《绣鞋记》第11回:“常言道:一不做,二不休。既系立心同佢作对,事属不难。”民国·蔡东藩《清史演义》第4回:“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缚了王化贞,作为贽仪,做个满洲的大员,也自威风。”
一尺水,十丈波
原著
《金瓶梅》第88回:“雪娥道:‘可又来!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不因今日雪娥说话,正是:从天降下钩和线,就地引起是非来。”
释义
只有一尺高的水流,竟然掀起了十丈高的波浪。喻指夸大其辞,凭空捏造,肆意渲染,无中生有。
出典
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诗:“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折辀不在道,覆舟不在河。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例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9:“乃致书告亲友曰:‘悬身井半,风言沸腾。尺水丈波,古今常事。’”宋·正受《嘉泰普灯录》卷27:“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元·王冕《遣兴》诗:“结交苟不择,中道生怨窝。可信一寸水,能起万丈波。”元·刘庭信《雁儿落带得胜令》曲:“且咽却舌尖上唾,权消磨心上火。哥哥,千金笑,千斤磨;婆婆,一尺水,一丈波。”元·朱庭玉《祆神急·道情》曲:“不留心名利场,且潜身安乐窝。一度兴一度废,一尺水一丈波。”元·无名氏《梧叶儿·天台洞》曲:“一尺水,一丈波,信人唆,那一个心肠似我!”元·王晔《桃花女》第2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则你那口似悬河。”元·柯丹邱《荆钗记》第23出:“书中语句有差讹,致使娘儿絮聒多。真伪怎定夺,是非争奈何,尺水翻成一丈波!”明·朱宗藩《风流院》第20出:“俱是区区不知紧,将这尺流翻做波一丈。”明·汤显祖《牡丹亭》第41出:“恁这里龙门日月开无那,都待要尺水翻成一丈波。”明·王玉峰《焚香记》第8出:“懊恨嫥嫫,尺水番成一丈波。谢妈妈,你错认章台路。”
一日两,两日三
原著
《金瓶梅》第12回:“过了一日两,两日三,似水如鱼,欢会异常。”《金瓶梅》第14回:“只挨着,一日两,两日三,挨到二十头,呜呼哀哉,断气身亡,亡年二十四岁。”《金瓶梅》第93回:“一日两,两日三,这金宗明便再三称赞他老实。”
释义
日子一天天过去,日积月累,过了一段时间。意指时间过得很快,光阴似箭。
例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0:“过了两个月,梅氏得了身孕,瞒着众人,只有老公知道,一日三,三日九,捱到十月满足,生下一个小孩儿出来,举家大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5:“一日三,三日九,看看十日限定,捕人也吃了几遍酒水,全无影响。”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回:“古人原说是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一日三,三日九,那里过得半月十日,缸里吃的空了,床头钱使得没了,依然有一顿没一顿。”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4回:“谁知一日两,两日三,渐渐的露出那做丫头的材料。”明·罗懋登《西洋记》第4回:“果真一请,请得这个小师父,到碧峰会上敷衍真言,广言善世。一日三,三日九;一月三,三月九;一年三,三年九。”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3:“一日三,三日九,这孩子顷刻便有七八个月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0回:“靠大娘的身子还好,倒反照顾他,他更不过意。一日两,两日三,乡里又没个好医生,病不到一百天就不在了。”清·无名氏《一片情》第14回:“一日两,两日三,看看熟落,不拿强拿,不做强做。又是两心相得,四目相看,你贪我爱,只恨一时走不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