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瓶梅语典
19618300000043

第43章 十画(2)

家无主,屋倒竖

原著

《金瓶梅》第3回:“我先妻若在时,却不恁的家无主,屋倒竖。如今身边枉自有三五七口人,吃饭都不管事。”

释义

家里没有做主的女人,屋子也会倒转过来。喻指因无贤妻料理,家中杂乱不堪。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8:“俗语道得好:家无主,屋倒柱。我若早知如此,就不到得这里也罢!何苦使我子孙恁般不成器,坏了我的门风。”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6:“却又过了三个年头,灿若又要上京应试,只恨着家里无人照顾。又道是:家无主,屋倒竖。”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休说!若是我先妻在时,却不恁地家无主,屋倒竖。如今枉自有三五七口人,吃饭都不管事。”清·曾朴《孽海花》第14回:“你大喜呀,你这回儿不比从前了,也做了绿豆官儿了。怎么还不摆出点儿主子架子,倒弄得屋无主,扫帚颠倒竖呀!”

家无营活计,不怕斗量金

原著

《金瓶梅》第96回:“常言:家无营活计,不怕斗量金。也是家中没盘缠,抬出去教人卖了。”

释义

家中若没有谋生的长远之计,即使有再多的家产也不顶事。说明无营生之计,就会坐吃山空。

例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4:“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我如今又不做官了,无处挣钱,作何生意以为糊口之计?要做买卖,我又无本钱与你。”明·无名氏《醋葫芦》第19回:“可奈妓馆家风,到底不知省俭,一般要朝朝寒食,夜夜元宵。自古道: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钱财想已用完,别无生发之计。”清·无名氏《绿牡丹》第17回:“世上的俗话,原说得不错:家无生活计,吃尽一秤金。你看那有生活的人家,到底比那清闲人家永远些。”清·无名氏《终须梦》第2回:“人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吾晓的《药怀赋》,不如把这些银子买了药剂,好去卖药罢。”

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

原著

《金瓶梅》第12回:“常言道: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你就把奴打死了,也只在这屋里。”

释义

家鸡被主人追打仍眷恋着鸡舍不愿离开,野鸡被人们追打则远走高飞。喻指自家人虽被责打,再委屈也会忍受。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外人,就会远走高飞离你而去。

例句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南都闾巷中常谚,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谩记数则。如曰: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古谣谚》顾起元引谚云: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按二语谓亲生子及养子也。今江北语云:家鸡打得腾腾转,野鸡打得着地飞。”清·王浚卿《冷眼观》第29回:“我并非是把你当作畜生看待,只因常听见我们那里人,父母打小孩子有一句警语,叫做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插翅膀飞。”清·无名氏《常言道》第6回:“吩咐施利仁与众人,用心搜寻,四面观看,只见这答儿家鸡打得团团转,那答儿野鸡打得着天飞。”清·无名氏《风流悟》第6回:“妇人带着笑私答道:‘家鸡团团战,那晓得野鸡要着天飞。’”

恶人自有恶人磨,见了恶人没奈何

原著

《金瓶梅》第43回:“常言:恶人自有恶人磨,见了恶人没奈何。自古:嘴强的争一步。六姐,也亏你这个嘴头子,不然嘴钝些儿也成不的。”

释义

那些恶毒的人被更为恶毒的人整治以后,再遇到恶毒之人便不能作恶了。表明弱者期望以恶制恶、恶有恶报的心态。

出典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县治捕强盗数人,令严刑讯鞫,盗哀号殊苦,丞从旁抚掌笑曰:‘恶人自有恶人磨。’”

例句

明·沈璟《义侠记》第26出:“恶人自有恶人磨,狭路相逢没奈何。冷眼觑人烦恼少,热心闲管是非多。”明·罗懋登《西洋记》第88回:“说得这个话!恶人自有恶人磨,撞着冤家没奈何。”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8:“吴为王弇州从甥,偶问曰:‘少白乃欲死我,甥有何罪?’王笑曰:‘子诚无罪。但谚所云:恶人自有恶人磨。则二君是也。’吴干笑,无以答。”明·浮白斋主人《雅谑》:“某邑一丞,素不知文,而强效频作文语。大令病起,自怜消瘦,丞曰:‘堂尊深情厚貌,如何得瘦!’一日,重刑鞠盗,哀呼殊苦,丞从旁抚掌,笑令:‘恶人自有恶人磨。’”清·无名氏《女开科传》第5回:“这也是和尚拐小官的现报了。正叫做:恶人自有恶人磨,磨到头来没奈何。”

拳头上也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原著

《金瓶梅》第2回:“我是个不戴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也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不是那腲浓血搠不出来鳖!”

释义

意指性情刚烈、行为坦荡、为人豪爽、举止大方。

例句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3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不戴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响的老婆。燕大,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明·沈璟《义侠记》第10出:“你不要认差人了。我是个不戴网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妇人家,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要人面上走的人。”明·无名氏《白兔记》第7出:“我拳头上走得马,臂膊上立得人,清清白白的,你说什么?”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4:“老娘人便看不像,却替老公争气。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拳头上立得人起,臂膊上走得马过。”明·周楫《西湖二集》卷20:“内中单表一人曹妙哥,是个女中丈夫,真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5回:“拳头上也立得人,臂膊上也走得马,只吃那黑夜里看不清的亏,认得真虎,才被他欺了,青天白日,他敢正眼儿觑咱们一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6回:“须知我是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叮叮当当的女儿,又不是个丫头出身,如何受得这口气?”清·徐震《珍珠舶》卷6第2回:“赵家娘娘,我便与你贴壁邻居,那一个不晓得,你是拳头上立得人起,臂膊上放得马过的。”

捉奸见双,杀人见伤

原著

《金瓶梅》第9回:“自古:捉奸见双,杀人见伤。你那哥哥尸首又没了,又不曾捉得他奸。你今只凭这小厮口内言语,便问他杀人的公事,莫非公道忒偏向么?”

释义

捉拿奸情要当场抓住男女双方,杀人要亲眼看见被刺破的伤口。意指要认定罪名,就必须证据确凿。

例句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篇》:“谚曰:捉贼须捉赃,捉奸须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理。故凡罪囚供疑,必须事事着实,方可凭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3折:“这杀人的要见伤,做贼的要见赃,犯奸的要见双,一行人怎问当?”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3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1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看你这个嘴脸,敢要和我打人命官司,也须得个证见人。”元·杨显之《酷寒亭》第3折:“郑嵩,你怎做的执法人?拿奸要双,拿贼要赃,走了奸夫,你可杀了媳妇,做的个无故杀妻妾。”元·无名氏《还牢末》第1折:“那梁山泊里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记的说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元·无名氏《村乐堂》第2折:“请你个水晶塔的官人都莫偏向,做贼来见赃,杀人来见伤,这的是都管的奸情唆狗,不是这后槽的谎。”明·单本《蕉帕记》第9出:“拿贼要赃,拿奸要双。你只叫妹子来时,待我当面拿出来,且看他有何话说。”明·周朝俊《丹桂记》第32折:“你说俺犯奸情,自古拿贼拿赃,拿奸拿双,奸在那里!”明·汤显祖《牡丹亭》第53出:“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明·阮大铖《燕子笺》第14出:“这位相公说得有理。常言道:拿贼拿赃,获奸要双。”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捉贼见赃,捉奸见双。又无佐证,如何断得他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8:“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楚。”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2回:“拿贼拿赃,拿奸拿双。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这是要偿命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10回:“好矫强聪明的话儿!我也不与你斗嘴。俗言道:拿贼见赃,捉奸见双。”明·云中道人《平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若果小人和他老婆通奸,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明·吴迁《新民公案》卷4:“养正曰:捉贼必赃,捉奸必双。小的本分为人,又未开店,安得谋财害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凭这两个言语,便问他杀人公事,莫非忒偏向么?”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1回:“指奸不为奸,撒手不为奸。捉贼见赃,捉奸见双。好没来头,为何杀得我!只是这死尸,看你如何发放!”明·无名氏《燕子笺》第10回:“这位相公说得有理。常言道:拿贼拿赃,获奸要双。”明·无名氏《别有香》第10回:“捉贼见赃,捉奸见双。怎么信一个歌儿,焉知不是仇口冤诬的,便可害人家女子。”清·梅痴生《玉燕姻缘传》第25回:“自古道:捉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奸夫放走了,若是杀了邓氏,到官反取罪名。”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2回:“俗言:捉奸要双,拿贼要赃。必是孤家声势大了,朝廷有些知觉。”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4回:“当初汉萧何治律云:捉奸捉双,捉贼捉赃。这种事体,必要亲身看见,无所推敲,方可定案。”清·张春帆《九尾龟》第123回:“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你们究竟有什么实在的证据没有?”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7回:“二官人精细着,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二官人今日胡乱扑进去,万一那人不在楼上,不是弄坏事了?”清·李宝嘉《活地狱》第41回:“从来说的:捉奸捉双,拿贼拿赃。既不做窝家,那里来的赃?”清·无名氏《施公案》第387回:“自古道:捉贼拿赃,捉奸拿双。只要有了真赃实据,还怕他赖不成?”清·无名氏《绣球缘》第4回:“自古道:捉贼拿赃,捉奸在床。如此无凭无据,报官不准。纵然禀告,亦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