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有家不能投奔,有国不能归还。意指遭遇困厄,处境窘迫,走投无路,无以安身立足。
例句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3折:“这的是一朝马死黄金尽,那时节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急不得已,羞扯龙泉自去刎。”元·杨梓《豫让吞炭》第1折:“少不的有国不能投,有家应难奔,无粮草先逃了庶民。”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2折:“可惜老了一个先锋哀帅首,他曾杀得人有家难奔,有国难逃。”元·尚仲贤《气英布》第2折:“这也说的有理,则是咱今日弄的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兀的不被你害杀咱也!”明·张四维《双烈记》第33出:“今日被韩世忠杀的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在这死港内。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怎生是好?”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第33出:“你须是郑相国亲舍人,须不是孙飞虎莽军,乔嘴脸腌臜身分,少不得有家难奔。”明·汤显祖《邯郸记》第29出:“咳!枕儿,枕儿,你把我卢生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别的罢了,则可惜俺那几个官生儿子呵!”明·无名氏《破风诗》第3折:“我不合发怒言骂宰臣,逞雄才不认人,须是我自做的有家难奔。”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高氏启口说出,直教乔俊: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3:“高氏启口说出,直教乔俊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3:“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如何是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2:“想起远路天涯,孤身无倚,欲再见刘公,又无颜面。况且盘缠缺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7:“千错万错,我当初出长安别亲眷之日,送什么《感怀诗》,分明与他告绝了,如今还有甚嘴脸好去干求他?便是干求,料他也决不理我。弄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教我怎处!”明·无名氏《醋葫芦》第4回:“我成珪真好苦也!你看禽鸟尚且知归,我男儿汉,倒弄得有家难奔,有国难逃!”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2回:“你讲动武,那林冲何等好汉,被他颠倒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0回:“不料隔着多年,又被这逆贼所卖,教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57回:“贤弟,我今细想,正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我们正在有家难投,有国难奔,见他如此,因此暂在此山权且避难。”
有眼不识泰山
原著
《水浒传》第2回:“四个人坐定,一面把盏,太公起身劝了一杯酒,说道:‘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第11回:“林冲听了,便拜道:‘有眼不识泰山。愿求大名。’”《水浒传》第17回:“杨志道:‘你怎地知道洒家是杨制使?’这汉撇了枪棒,便拜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第22回:“那汉道:‘却才甚是无礼,万望恕罪!有眼不识泰山。’跪在地下,那里肯起来?”《水浒传》第23回:“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水浒传》第27回:“小人的浑家,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怎地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水浒传》第31回:“正是有眼不识泰山,一时误犯着哥哥,恕罪则个!”《水浒传》第32回:“孔明、孔亮道:‘我弟兄两个有眼不识泰山,万望恕罪!’”《水浒传》第113回:“有眼不识泰山!却才甚是冒渎,休怪,休怪!俺四个弟兄,非是方腊手下贼兵,原旧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
释义
因为眼力不好,看不到巍峨高大的泰山。喻指自己见识浅陋,不了解他人有本领、名气大,作为尊敬对方或向以赔礼道歉的客套话。
出典
春秋·辛妍《文子·十守·守静》:“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玉之声者,目不见太山之形。故小有所志,则大有所忘。”
例句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卷17:“逐兽者目不见太山,嗜欲在外,则明所蔽矣。”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元·柯丹邱《荆钗记》第23出:“元来是你令兄,正是有眼不识泰山。小子前番求亲,不蒙允肯。”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8出:“有眼不识泰山。如今要过五矶山,怕有剪径底劫掠人,厮赶去。”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3:“三子大笑,曰:‘田舍奴,吾岂妄哉!’诸伶竞不谕其故,拜曰:‘肉眼不识泰山。’三子从之酣醉终日。”明·沈采《千金记》第49出:“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天瞎我双眸,如今摸壁走。”明·陆采《明珠记》第19出:“好姐姐,好夫人,好奶奶!适来有眼不识泰山,甚是冲撞,不要记怀。”明·朱权《冲漠子》第3折:“咳,肉眼愚眉,有眼不识泰山。不认得师傅,怎生可怜见者。我特来寻两个师傅来。”明·汪廷讷《天书记》第16出:“小生便是孙膑。[末]呀,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明·汪廷讷《广陵月》第1出:“呀,有眼不识泰山,原来就是韦将军老爷。”明·徐元辉《脱囊颖》第4折:“好汉好汉,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明·陈汝元《金莲记》第30出:“有眼不识泰山,使小官十分惭惶。”明·沈璟《义侠记》第23出:“我浑家有眼不识泰山,却怎生起这片心来?”明·汤显祖《邯郸记》第25出:“司户,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绑缚阶前,合当万死。”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5:“达奚拜倒在地,口称:‘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1:“虞候道:‘此是司天台苗太监,旨意吩咐着我同来。’赵旭自道:‘我有眼不识泰山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7:“汉朝一个名臣,当初未遇时节,其妻有眼不识泰山,弃之而去,到后来悔之无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9:“小官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乞赐怜悯!”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老身不知贤婿姓权,乃是朝廷贵臣,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望高抬贵手,恕家下简慢之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3:“这是有眼不泰山,罪应万死,只求老大人自行诛戮,赐免奏闻,以宽某等失于简察之罪,便是大恩了。”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3回:“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是天神。可知道昨日王都排家里不甚宽大,散了六千人钱米。”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周相公,你真是个好人,我有眼不识泰山。”明·罗懋登《西洋记》第29回:“师父饶罪,弟子是个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师父。”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7回:“你这童儿,有眼不识泰山,趁口胡说!我那钟吕两师父是天仙的领袖,神圣的班头。你不曾认得他便罢,怎敢谤毁他!”清·李渔《玉搔头》第18出:“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那里知道就是太子。”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16:“我辈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小见,将老爷移出,罪该万死!今闻礼部老爷来拜,望乞慈悲!”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我糊涂,竟是在鼓中住着一般。明日我就上京,或差人上京,叫老二回来,叫老人家喜欢。我有眼不识泰山,冤屈,冤屈。”清·徐震《灯月缘》第11回:“小可有眼不识泰山,且到舍下去,容当慢慢请罪。”清·徐震《赛花铃》第13回:“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望乞海涵,在老爷面前饶恕则个。”清·李雨堂《万花楼》第6回:“小弟有眼不识泰山,多多有罪,乞恕冒然不恭。原来狄兄是一位贵公子,果然品格非比寻常。”清·曾朴《孽海花》第12回:“怪不得她说,她的身份地位能拘束我了。亏我相处了半月有零,到今朝方明白,真有眼不识泰山。”清·陈忱《水浒后传》第7回:“不知老爷是御史老爷的好友,有眼不识泰山,方才甚是得罪!”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8回:“郓哥道:‘有眼不识泰山,伙家甚是得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匡超人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说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泰山!’”清·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3回:“你如今肉眼不识泰山,看我们平民看得轻了。”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18回:“好一位士义!你怒我有眼不识泰山!这写状的事,就交给我罢!我是不受凌贵兴贿嘱的,他却也贿不到我。”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我在家时,只知道他会做诗词小品,却原来有这等大学问,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你这人好不明白!到如今你还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清·无名氏《春柳莺》第8回:“他肉眼不识泰山,以先生为假名士,心下不忿,故与毕守谦同谋。”清·无名氏《海公大红袍全传》第6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致有冒犯。实缘贫困所逼,今望相公宽宥,下次再不敢如此!”清·无名氏《施公案》第34回:“有眼不识泰山!他乃盖世英雄,今日何以至此?”清·无名氏《金兰筏》第16回:“五个人叫道:‘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求爷爷饶了罢。’”清·无名氏《玉娇梨》第14回:“以一时俗冗,开罪贤豪,至今悔恨无已;更不知为骢马贵介,真可谓有眼不识泰山!”清·无名氏《婆罗岸全传》第8回:“这个我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爷们今那里赴了宴来的哩!”清·无名氏《争春园》第12回:“马兄如此仗义,我郝鸾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清·无名氏《玉楼春》第5回:“我老奴有眼不识泰山,昨日传迟了李爷的帖子,恐怕今日老爷难为小的,要求太爷方便一声。”清·无名氏《枕上晨钟》第9回:“屈渊听得,连忙叩头下去,道:‘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原著
《水浒传》第14回:“昨夜晚了,因醉倒在庙里,不想被这厮们捉住,绑缚了来。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第35回:“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释义
有缘份的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相遇,没有缘份的人即使对面相遇也不认识。古人认为,人们相会都是由于某种机缘,既偶然又必然,偶然即指相见的机会很少,必然指他们前世注定相见。彼此有缘份,距离再远都可以相会;彼此无缘份,距离再近也碰不到一起。
例句
唐·无名氏《历代法宝记》下卷:“有缘千里通,无缘人对面不相识。”宋·无名氏《王子高》:“告郎知,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咫尺隔千里。莫学王魁,扯破家书负恩义。”元·柯丹邱《荆钗记》第8出:“今日未可便相从,须信豪家意颇浓。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柯丹邱《荆钗记》第48出:“年兄申奏朝廷,礼宜旌表。下官告退。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施惠《幽闺记》第22出:“我和你有缘千里能相会,我只是无缘对面不相逢。”元·高明《琵琶记》第13出:“君王诏旨不相从,明日应须奏九重。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高明《琵琶记》第36出:“丈夫,我有缘千里能相会,难道是无缘对面不相逢,凤枕鸾衾也曾共。”元·无名氏《鸳鸯被》第1折:“险把心机都使碎,今宵博得鸳鸯被。正是: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明·范受益《寻亲记》第17出:“佳期已定一言中,顿使吾心喜气浓。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朱鼎《玉镜台记》第4出:“孔雀屏开烛影红,会看佳婿近乘龙。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汤显祖《紫钗记》第42出:“故人相见话匆匆,自有新人富贵丛。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汤显祖《邯郸梦》第4折:“玉洞桃花云万重,岳阳三醉匿仙踪。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纪振伦《七胜记》第26出:“嗳呀!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顾大典《青衫记》第16出:“昨日今朝事不同,玉人飘泊叹西东。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孟称舜《娇红记》第24出:“将线引针针不通,归来空自怨天公。真乃是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明·陆采《怀香记》第19出:“纤罗钩玉步莲踪,留印苍苔表素衷。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