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鬼不觉
原著
《水浒传》第101回:“侍婢与一个薛婆子相熟,同他做了马泊六,悄地勾引王庆从后门进来,人不知,鬼不觉,与娇秀勾搭。”
释义
不仅他人不知道,就连鬼神也不知道。意指行为隐秘,动作迅速,不被察觉。
出典
战国·墨翟《墨子·耕柱》卷11:“巫马子谓墨子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耶,鬼不见而富。而子为之,有狂疾。’”
例句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4折:“我只道人不知,鬼不觉,却原来你空叫,咱空闹。”元·无名氏《争恩报》第1折:“恁做事可甚人不知鬼不觉。他把这房也波门房门可早关闭了,你可便走将来轻将这门扇敲。”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1:“乘此暮夜无人,就烦你船载到那里,悄悄地埋了。人不知,鬼不觉。”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人不知,鬼不觉,空心用黄酒吃了。算定日子儿不错,至一个月,就坐胎气,好不准!”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9回:“倒是他家里深宅大院,一时三老爹不在,藏掖个儿去,人不知,鬼不觉,倒还许。”明·无名氏《啖蔗·王文豪传》:“离此不数里,是我先茔,极是僻静,乘此暮夜,移船到那里,悄悄地埋了,人不知,鬼不觉,岂非两便?”清·天花藏主人《玉支玑》第11回:“我籴的这船米,要载往杭州去粜的,兄何不躲在我船上,人不觉,鬼不知,顺带你到杭州上岸。”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116回:“我以为人不知,鬼不觉,没想到今天老爷查出来,这是以往从前真情实话。”
清·江洪《草木春秋》第3回:“你今行此短见,人不知,鬼不觉,可不是屈死了,不如跟吾去修行,可以脱此灾。”清·徐震《灯月缘》第5回:“只听小人击着灯盏为号,轻轻的密将真生抢入内宫,人不知,鬼不觉,却不是个绝妙的上策。”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8回:“我们潜师前来,路上人不知,鬼不觉,怎么吃那厮先晓得了?”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23回:“从此人不知,鬼不觉,那珠儿同绣姨,竟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相交易了。”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26回:“吴用忽心生一计,派精兵潜出右关偷劫左军,果然人不知,鬼不觉,直到官军营前,擂鼓呐喊,杀入营中。”清·曾朴《孽海花》第14回:“那凤儿年纪不过十二岁,倒生得千伶百俐,果然不一会,人不知,鬼不觉的都拿了来。”清·曾朴《孽海花》第22回:“阳伯挨身跨下,依着走惯的道儿弯弯曲曲的摸进去,看看那便门将近,三脚两步赶到,把手轻轻一按,那门恰好虚掩,人不知,鬼不觉的开了。”清·王浚卿《冷眼观》第8回:“及单子发出,必定仍从他们手里经过再将耳签揭去。如此人不知,鬼不觉,而中伤之目的达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分明人不知道,倒闹的人知道了,你也不好,我也不好。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王太医去,弄点药吃吃就好了。人不知鬼不觉的,可不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择了日子,人不知,鬼不觉,娶了过去,嘱咐家人不许走漏风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那二姐咬牙狠命,便吞入口中,几次直脖方咽了下去。于是赶忙将衣服首饰穿戴齐整,上炕躺下。当下人不知,鬼不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依我们的话,快快收拾,倒是人不知,鬼不觉的去罢,大家体面些。”清·翟灏《通俗编》卷19:“巫马子谓:墨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鬼,鬼不见而富。”清·陆士谔《十尾龟》第11回:“现在女总会,开设的地方秘密异常,开在一家纺纱厂里头,真是人不知,鬼不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到了夜晚,妹夫把公子驼到背上,将身一纵,跳出关外,人不知,鬼不觉,又简便,又爽快,这才好哩。”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二掌柜的去后,到了次日,打听署院姨太太、少爷进了衙门,他便拿了银票,人不知,鬼不觉,找到得常到号里来替署院存银子的那个心腹,托他把银票递进。”清·李宝嘉《活地狱》第36回:“黄大老爷辞了出来,又打发人招呼了号房,叫他不要上辕门抄。遂即连夜起身回县,人不知,鬼不晓,同寅里都没一个晓得。”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8回:“要是委员作弊,便把领的钱先放起一半,下余的打开放在簸箩里,这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清·无名氏《炎凉岸》第1回:“只听‘吃’的一声响,慌忙缩身出来,真是人不知鬼不觉。”清·无名氏《好逑传》第9回:“东镇上一个大户人家,有个爱妾,不知他有甚手段,人不知,鬼不觉,就拐了出来逃走。”清·无名氏《好逑传》第11回:“莫若请铁相公定更时分,悄悄到后花园门首去一会,人不知,鬼不觉,实为两便。”清·无名氏《人中画·终有报》:“张媒婆方关上舱门,悄悄叫船家将船移入城,送花小姐回衙。真个人不知,鬼不觉,做了一桩偷天换日之事。”清·无名氏《十把穿金扇》第5回:“但等他一到里边,我们随即把他屁股望里一送,将棺材站头安好,再用泥土一盖,他就难得出来了。人也不知,鬼也不晓,岂不干净!灭迹销声,无人知道?”清·无名氏《霞笺记》第6回:“此计甚妙,真是人不知,鬼不觉,将他送出门了。”清·无名氏《萤窗清玩·玉管笔》:“月下花间,人不知,鬼不觉,正好我们做事。”清·无名氏《狐狸缘》第11回:“如今想尽法儿也擒不住他,并且来来去去,人不知,鬼不觉。”清·无名氏《绣鞋记》第6回:“正系人不知,鬼不见。纵使张家闻知,亦无处访寻,你道好不好呢?”清·无名氏《九云记》第6回:“不啻斩草除根,人不知,鬼不知,也是妥当的呢!”民国·梦笔生《金屋梦》第2回:“如今看个出行的日子,我和你人不知、鬼不觉,你我腰间各带一半,打扮成走差模样,背个黄包袱,说是兖州府上临清下文书的。”民国·蔡东藩《清史演义》第46回:“但天下事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林、李两人密干的谋划,只道人不知,鬼不觉。”
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
原著
《水浒传》第22回:“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水浒传》第44回:“常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自出外去当官,不管家事。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以定背后有话说。”
释义
又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不可能永远称心如意,摘下的花儿不可能鲜艳不败。喻指人情世故,终有改变。
例句
唐·刘长卿《早春》诗:“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元·史九散人《庄周梦》第1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元·高茂卿《两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元·无名氏《碧桃花》第2折:“人有千年誉,花无百日红。自家不修种,还去怨天公。”明·冯梦龙《万事足》第12折:“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热心招是非,冷眼无烦恼。”明·郑若庸《玉玦记》第22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只因一着错,满盘都是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4:“人无千日好,花有几日红!你一日无钱,他翻了脸来,就认不得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1:“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若再有人撺掇,怕不变卦?”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倘手迟脚慢,便去捉鸡骂狗,口里好不干净哩。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29:“某官执酒劝曰:工字本是工,加力也是功,除却功边力,加系便成红。语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2回:“怎见得不上不下,进退两难。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又道是:人心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谁人汲得西江水,难免今朝一面羞。靡不有初鲜克终,交情似水淡长浓。自古人无千日好,果然花无摘下红。”明·于谦《翁莫恼》诗:“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清·李玉《人兽关》第11折:“自古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倘一时心变起来,那时要长不长,要短不短,悔之晚矣。”清·李玉《人兽关》第29折:“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教我依旧装穷,搬往他州外县,自作财主。”清·周亮公《字触》卷5:“某宦执酒劝曰:工字本是工,加力也是功,除却功边力,加系便成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满,美景不长,良辰难再,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保不住杯中酒不空,又怎保得座上客常满?”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25回:“从来说:乐极生悲,甜中生苦;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清·无名氏《九云记》第34回:“俗语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以凤仙而论,实有百日之红。”民国·梦笔生《金屋梦》第23回:“从来乐极生悲,甜中生苦;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间都是这等变化不常的,月明还有亏缺时,何况这世事人心,那有吃沙糖到底的!”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原著
《水浒传》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释义
人活一辈子,犹如野草春生秋枯,生命非常短暂,不可虚度。感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例句
明·徐元《八义记》第12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自古千闻不如一见。果然好座楼,不免看看。”明·周履靖《锦笺记》第33出:“我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欲多娶美妾,以乐暮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又想一回,越发痴起来了,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2:“况且身边现有钱财,总是不便带得到家,何不于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4:“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若不图些实在的快活,可不是枉投了这个人身?”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0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学些本事,做些功业,扬名于万代之下,似此一抔黄土,谁别贤愚?”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52回:“人生一世,草生一春。不行这样风流事,空作阳间一妇人。”明·无名氏《啖蔗·花魁娘传》:“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若是这等美人,抱睡一夜,死且甘心。”明·无名氏《海陵王淫史》:“终不然,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就只管这般闷昏昏过日子不成?”明·无名氏《包公案》第4回:“人生一世,草茂一春。娘子如此青年,张官人已死日久,终日凄凄冷冷守着空房,何不寻个佳偶再续良姻?”清·陈少海《红楼复梦》第71回:“人生一世,草生一春。称着这好风光,落得寻点快活。”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回:“毕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如何舍此正经道理,难道不是舍近取远,致人疑惑么?”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0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佛家说的,总是水沤风火,生而为人,死而为鬼,何别乎幽明?”清·无名氏《梧桐影》第8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要错过了,他说要见娘娘哩!”清·翟灏《通俗编》卷11:“蜀有‘人生一世,草生一春’之语。”
人似虎,马如龙
原著
《水浒传》第16回:“人似虎,马如龙,黄泥冈上巧施功。满驮金贝归山寨,懊恼中书老相公。”《水浒传》第63回:“金鼓喧天大寨中,人如貔虎马如龙。一心忠赤无余事,只要当朝建大功。”
释义
又作“人如貔虎马如龙”。将士英勇如猛虎下山,战马飞奔似蛟龙出水。描写兵将勇猛,战马迅捷,军容整肃,威武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