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传语典
19621000000006

第6章

例句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马如龙,人如虎;铁棒轮,钢刀举。各按《六韬》,这一回须定个谁强谁弱。”元·高文秀《襄阳会》第3折:“豹头环眼逞搊搜,人似猛虎马如虬。”元·高文秀《襄阳会》第3折:“奉令驱兵显威风,人似苍蛟马若熊。”元·高文秀《襄阳会》第4折:“手下将尽忠竭力,人似虎马若蛟虬。”元·无名氏《存孝打虎》第2折:“俺这里马如龙,人似虎,赶上将钢刀剁,铜斧砍。”元·无名氏《锁魔镜》第1折:“俺这里人如虎,更那堪马似龙。”元·无名氏《小尉迟》第1折:“他将那袍铠披,兵器攻,端的是人如虎,马如龙。”明·孙梅锡《琴心记》第18出:“人似虎,马如龙,驰驱山阪下疾如风。”明·梁辰鱼《浣纱记》第36出:“辕门下都是长刀大弓。人似虎,马如龙。”明·顾大典《青衫记》第9出:“离幽镇,到京墉。人似虎,马如龙。同劫掠,逞威风。”明·无名氏《下江南》第2折:“壮气冲霄,统中原大帮军校,护旌旗戈甲枪刀。马如龙,人似虎,辉辉显耀。”清·徐震《后七国志》第8回:“忽闻一声炮响,五阵中金鼓乱鸣,旌旗齐展,人似虎,马如龙,一齐拥出,却不厮杀,只各认队伍,纷纷排开。”清·徐震《后七国志》第17回:“人似虎,马如龙。惟人似虎,故不愧人称虎将;因马如龙,方显得马是龙驹。”

人命大如天

原著

《水浒传》第22回:“人命大如天。若不肯与老身做主时,只得去州里告状。只是我女儿死得甚苦!”

释义

这与“人命关天”意思相近,表明生命的可贵,不能肆意践踏。

例句

元·薛昂夫《朝天曲》曲:“有司不问尔相推,人命关天地。”元·王仲文《救孝子》第3折:“人命事关天关地,不曾检尸,怎成的狱?”元·王仲文《救孝子》第4折:“我为甚重推重审?却不道人性命关天关地!”元·关汉卿《窦蛾冤》第2折:“方知人命关天关地,如何看做壁上灰尘?”元·关汉卿《拜月亭》第4回:“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元·孙仲章《勘头巾》第2折:“赵令史,道不的人性命关天关地也。”元·孙仲章《甚头巾》第4折:“呀,也只为人命事关天,因此上不厌细穷研。”元·岳伯川《铁拐李》第1折:“来到咱这衙门中,若不与他处决,可不道人之性命,关天关地!”元·郑廷玉《金凤钗》第2折:“住、住,哥哥饶老汉者,怎生便扯老汉跳河?人命关天关地。”元·孟汉卿《魔合罗》第3折:“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4折:“从来人命关天关地,岂可没个尸亲来告,要这两个光棍与他索命?”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4折:“从来个人命事关连天大,怎容他杀生灵似虎如豺。”元·无名氏《延安府》第2折:“到官中他共你,别辩个是与非。岂不闻人性命关天关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20出:“甚春归无端厮和哄,雾和烟两不玲珑。算来人命关天重,会消详,直恁匆匆!”清·朱素臣《十五贯》第16出:“横斗柄,转星河,加鞭乘,半夜敢磋跎?人命关天重,忍使无辜碎剁。”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28:“人命关天地,从来有报施。其间多幻处,造物显其奇。”清·魏文中《绣云阁》第132回:“如再迟延,人命关天关地。倘将吾等淹毙,恐尔王法难逃。”清·无名氏《带印奇冤郭公传》第40回:“你老人家居心刻薄,万不能坐臬台之位,人命关乎天地,稍有残忍,必要报应于子孙呢!”

人怕落荡,铁怕落炉

原著

《水浒传》第61回:“卢员外,你如何省得!岂不闻:人怕落荡,铁怕落炉。哥哥定下的计策,你待走那里去!”

释义

凡人担心陷身芦苇荡里难以拔脚走出来,铁块就怕掉进火炉内被锻烧锤炼。喻指害怕落入圈套,身不由己,无力挽回。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5:“推的推,拥的拥,直逼入龙华寺去赏花。这叫做:铁怕落炉,人怕落套。”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10:“铁怕落炉,人怕落囤。你如今生不出两翅,飞不到天上,倒不如从了我老爹罢!”清·李宝嘉《活地狱》第23回:“从来说的:人怕落套,铁怕落灯。况且手上已是染了凭据,就是百口也分辩不清的了,倒不如听着他办,也落得个饱食暖衣。”清·无名氏《平山冷燕》第7回:“俗语说得好:铁怕落炉,人怕落套。自古英雄豪杰到了落难之时,皆受人之制。”

人非草木,岂不知恩

原著

《水浒传》第13回:“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释义

意指人又不是小草树木,怎么会不知道报恩呢?

出典

唐·白居易《李夫人》诗:“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9:“万里向蒙不杀之恩,收为厮养,委以腹心。人非草木,岂不知感?”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65回:“俗言说的不错,眼不见,嘴不谗,耳不听,心不烦,人非草木,谁能无情?”清·曹去晶《姑妄言》第4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非弟推辞,但只恐无福消受耳!”清·沈懋德《红楼梦补》第3回:“要论咱们两个人,这几年来行动坐卧,那一时那一刻没在一堆厮跟着,这会儿生巴巴拆开了,人非草木,岂能忘情。”清·吴璇《飞龙全传》第19回:“妈妈,这是女儿避嫌之词。你想人非草木,放着这英雄豪杰,岂无留恋之情?”清·吴沃尧《情变》第4回:“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我和他从小儿耳鬓厮磨长大的,彼此情性,彼此都晓得。虽有此心,只好空作此想,须速放手。”清·无名氏《枕上晨钟》第2回:“小凤姐,你起来,我实话对你说,你的美意我已领略。人非草木,岂得无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

原著

《水浒传》第37回:“壮士当场展艺能,虎驰熊扑实堪惊。人逢喜事精神爽,花藉阳和发育荣。”

释义

人们遇到喜庆之事,心情格外舒畅,精神特别爽朗。

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9:“无生国里,未是安居。万仞崖头,岂容驻足?且望空撒手,直下翻身一句作么生道?人逢好事精神爽,入火真金色传鲜。”宋·惟白《续景德传灯录》卷28:“人逢好事精神爽,入火真金色传鲜。”明·孙梅锡《琴心记》第42出:“人逢喜事精神爽,路到平安不觉多。自家奉相公之命,来请夫人,不觉又至山中了。”明·王稚登《全德记》第15出:“小姐,今日花烛洞房,乃人间喜事,为何郁郁不乐?又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缘何吞声忍气愁双脸?”明·冯梦龙《万事足》第22折:“十里鸿飞报状元,两家妻小各欢然。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楚江情》第23折:“叫小厮,后堂摆酒,请二娘清楚姑娘相叙,我自回避。正是:人闻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纪振伦《七胜记》第26出:“忽听谯楼唱二更,亭前滴落湿衣襟。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孟称舜《贞文记》第30出:“自古道:人逢好景神偏爽。偏只凭对着良宵愁转多,休摧挫。”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8:“刘璞见妻子美貌非常,甚是快乐。真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病早去了几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8:“施复掘了藏,愈加快活,分外兴头,就吃得个半醺。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古人云: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看着行李马匹,等我去。”明·无名氏《啖蔗·乱点鸳鸯谱记》:“刘璞见新妇美貌非常,甚是快乐。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顿觉霍然神清体健矣。”清·李渔《意中缘》第17出:“真个是人逢喜事精神健。今夜呵,千金一刻不须眠,把生平本事从头献。”清·李渔《凰求凤》第29出:“我说为什么原故这般好得快,原来合着古语一句,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1回:“大家闻听,方才省悟,不胜欢喜。虽然熬了几夜未能安眠,到了此时,各各精神焕发,把乏困俱各忘在九霄云外了。所谓人逢喜事精神长,是再不能错的!”清·无名氏《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第10回:“古云有言: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昔日招亲之时,心甜志满,下笔百神。”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回:“紧接着就有内城各家亲友看了榜先遣人来道喜,把位安太太忙得头脸也不曾好生梳洗得。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乏也忘了,困也没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难道何玉凤天生便是那等专讲蹲纵拳脚、飞弹单刀、杀人如麻、挥金如土的不成?何况如今事静身安,心怡气畅。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怎教他不露些女儿娇痴情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清·无名氏《巫梦缘》第4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王嵩磨墨濡笔,不经思索,写成锦绣文章。”民国·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5回:“人逢喜事精神爽。从黎明闹到初更,足足一整日,这位咸丰帝还是兴致勃勃,全然不觉疲乏。”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

原著

《水浒传》第24回:“有什么难猜?自古道: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老身异样跷蹊作怪的事情,都猜得着。”

释义

常言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走进人家以后不用询问,只须观察主人脸色,就可以看出这家人的情况。意指善于察言观色,了解人的心思。

出典

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唐·孔颖达注疏:“入门而问讳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例句

元·柯丹邱《荆钗记》第23出:“哥哥,入门不问荣枯事,观察容颜便得知。哥哥有何缘故,眉头不展,面带忧愁。”元·高明《琵琶记》第31出:“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自家招赘蔡伯喈为婿,可谓得人。”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32出:“扶入闺房看我儿,急忙须早去求医。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元·无名氏《冻苏秦》第2折:“我恰才入门来休问荣枯事,可不道观着容颜兀的便得知。”明·陆采《怀香记》第26出:“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自家这几日得第三女孩儿容颜改变,举止异常,正在狐疑之际。”明·汪廷讷《狮吼记》第13出:“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娘子,你病体自当排遣,却怎生闷闷独坐?”明·杨柔胜《玉环记》第16出:“入门休问荣枯事,观见容颜便得知。哥哥,你为何愁容可掬?”明·张景《飞丸记》第29出:“荣枯心上事,却只在容颜。老爹面带忧色,未知何故?”明·沈受先《三元记》第17出:“入门莫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我五日前有个湖广客人,进门时节,他说年近岁迫,要赶回家,分付我四更煮饭,第二日为何反不说去。”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3:“只见那作中的王三蓦地走将进来,六老心头吃了一跳,面如土色。正是: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正是:入门休问荣枯事,观见容颜便得知。忙问曰:‘将军如何回来,面容失色,似觉带伤?’”明·罗懋登《西洋记》第3回:“把个手儿拱上一拱,脚儿轮上几轮,早已到了自家门首,喻孺人接着。这叫做是个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明·罗懋登《西洋记》第49回:“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今日国师的脸嘴,像个输了阵来的,却又不好问得。”明·罗懋登《西洋记》第94回:“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老元帅这等欢天喜地,岂不是得了夜明珠么?”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6回:“婆子刁钻不是痴,钟僧须索自寻思。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貌便得知。”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回:“有甚难猜处?自古: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老身异样跷蹊古怪的事,不知猜够多少。”清·袁于令《隋史遗文》第5回:“你不要开口,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看秦爷也不是少饭钱的人,是我们洛州人,或者少得银子。”清·四桥居士《隔帘花影》第29回:“二官人正见两个书童都叫了去,惊心吊胆,坐在交椅上等待下落,瞥见父亲起来,正是: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清·无名氏《离合剑莲子瓶》第2回:“只才是:入门休问荣枯事,观见容颜便明知。官人你出一天归来说话不明,却是未何?”清·无名氏《常言道》第12回:“望见门内有个人困在铁铲上,捏了鼻头在那里做梦。正是:入门休问荣枯事,但看容颜便得知。”